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金色花泰戈爾教案

金色花泰戈爾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12 10:58:12

⑴ 泰戈爾的《金色花》原版和中文版

Supposing I became a champa flower, just for fun, and grew on a branch high up that tree.

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

and shook in the wind with laughter and danced upon the newly budded leaves,

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

would you know me, mother?

媽媽,你會認識我么?

You would call, 'Baby, where are you?' and I should laugh to myself and keep quite quite.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I should slyly open my petals and watch you at your work.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When after your bath, with wet hair spread on your shoulders,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

you walked through the shadow of the champa tree to the little court where you say your prayers,

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

you would notice the scent of the flower,

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

but not know that it came from me.

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When after the midday meal you sat at the window reading Ramayana,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

and the tree's shadow fell over your hair and your lap.

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

I should fling my wee little shadow on to the page of your book, just where you were reading.

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But would you guess that it was the tiny shadow of your little child?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When in the evening you went to the cow-shed with the lighted lamp in your hand.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

I should suddenly drop on to the earth again and be your own baby once more, and beg you to tell me a story.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Where have you been, you naughty child?'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I won't tell you, mother.' That's what you and I would say then.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1)金色花泰戈爾教案擴展閱讀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作品。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而又稍帶頑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

創作背景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這一時期泰戈爾的創作往往"夢幻多於現實"。他本人幻想通過溫和的宗教、哲學、教育和道德等手段來改造國民性、改造社會,從而實現民族自治。

⑵ 金色花 泰戈爾 賞析

這首詩選自《新月集》。泰戈爾之所以有「兒童詩人」之稱,是因為世界上再沒有誰象他的《新月集》那樣,去認真地鑽心地表現兒童的世界。

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曾經被泰戈爾的《新月集》所迷醉,他曾說:「我來展讀時,分外感受著清新恬淡的風味,和向來所讀過的英詩不同,和中國的舊詩之崇尚格律雕琢也大有區別。」

他認為,「兒童文學所當含的願望,兒童文學家所當表現的世界,」就是,《新月集》在文學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泰戈爾一生喜歡兒童,曾有「兒童的天使「之譽,他23歲時與一位女子結婚,生有一子一女。

理想的婚姻給詩人帶來了無窮的幸福和快樂,從那時起他就對兒童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兒童身上發現了自從有兒童以來誰也沒有發現的秘密:「我的孩子,讓他們望著你的臉,因此能夠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

1902年,泰戈爾創枷了一個「和平之院」——聖地尼克坦學校,他生活在兒童的世界裡,兒童成了他的又一位大師。他也因理解、教育和愛護兒童而被稱為「兒童的天使」。然而就在泰戈爾潛心於兒童教育的時候,他的愛妻不幸去世,翌年,一雙兒女也相繼夭亡。

這可怕的陰郁籠罩著詩人的心,他寫道:「這蔓延的痛苦,因愛與慾望更深邃而成為人類家庭里的悲哀與快樂,這就是永遠融合、流溢在我詩人心中發出來的歌聲中的東西了。」《新月集》所發出來的,就是這悲哀與歡樂的東西。

本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和美麗安詳的母親。一朵「金色花」把母與子聯系起來,一個游戲刻劃出兩個人的形象,這便是構思的妙處。

在現實生活中,母子捉迷藏是個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正如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說的:「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發現出美來。」

泰戈爾即是這樣的大師。詩人依據兒童善於幻想的心理,讓孩子變成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的聖花,人花合一,不但使孩子有一副稚嫩、嬌美,花一般美麗的外表,而且還有高尚聖潔天使般的心靈,使孩子這個詩中的主體形象得到凝聚和升華。

再由這個帶有童話色彩的金色花與現實中的母親作游戲,收到不同凡響的效果。詩人在最後,又讓花還原為人,這既是一個「出人意外」的戲劇高潮,又是一個「情理之中」的故事結局,首尾得到照應。

在這奇特而巧妙的構思中,詩的意境得到充分的展示。通過「金色花」活潑的舞姿,襲人的芳香,和調皮的投影等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活動,把孩子天真、活潑,可愛的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在孩子的身上,體現著詩人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而美麗安詳的母親,在沐浴、禱告、讀書,喂牛和講故事這些乎凡而瑣碎的家務中變得豐滿而偉大。

她的沉默和神秘的色彩,流露出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隨著孩子與母親游戲的嚴開,出現了一個個生活場面,而每一個場面又構成了一幅幅獨具特色的風俗畫卷。

那老榕樹與金色花的色彩,母親沐浴與披肩長發的線條,禱告與讀書的造型,同那撲面而來的印度鄉村的泥土氣息和農家生活的安樂氣氛,有機地融為一體,詩的意境與畫的絢麗達到了完美統一的境地。讓人目不忍移,手不忍。

詩人寫兒童,是寫給成人看的,用兒童的世界來凈化成人的世界。詩人在另一首詩中寫道:「我的孩子,讓你的生命到他們當中去,如一線鎮定而純潔之光,使他們愉悅而沉默。」

我們說,詩人的這一心願已經實現了,正如鄭振鐸先生說的那樣:「他把我們從懷疑、貪婪的罪惡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國里去了。」試問,我們每一展讀過《新月集》的成年人難道沒有在詩中天國般的馨中受到靈魂的洗禮嗎?

(2)金色花泰戈爾教案擴展閱讀: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可愛。那金色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親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金色花》是一篇表現母子之情的散文詩,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爾《新月集》的代表作,他以「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開頭。

由此展開想像寫了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與媽媽一天三次戲嬉的場面:在媽媽做禱吿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在媽媽讀書時,他將影子投在媽媽的書葉上,讓媽媽看書不傷眼睛;在媽媽拿了燈去牛棚時,他突然地出現給媽媽驚喜

。孩子「失蹤」了一天卻始終和媽媽在一起。孩子的行為深藏著對媽媽的愛和依戀。從孩子對母親的愛,和母子間的對話,可以想到媽媽對孩子的愛。本文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情,篇幅雖然短小,但有完整的情節,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出身於加爾各答市名門望族。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20世紀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

其創作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已命運的強烈願望,充滿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⑶ 泰戈爾的《金色花》原文

印度·泰戈爾的《金色花》原文: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3)金色花泰戈爾教案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作品。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而又稍帶頑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

泰戈爾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這一時期泰戈爾的創作往往"夢幻多於現實"。他本人幻想通過溫和的宗教、哲學、教育和道德等手段來改造國民性、改造社會,從而實現民族自治。

畫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著無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動意念,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開著的,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

另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保持著一種沉靜、安詳的性格,也給詩作帶來了些許宗教氛圍。小精靈可以忽上忽下,隨意搖擺,隨意跳舞,隨意開花,隨意散發芬芳。最後一動意念,又變成人了。

它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絕非人間肉身凡胎可以比擬。當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與愛。這種善與愛既然出自小神靈──是來自高風絕塵的天國世界的小神靈,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

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作的主題,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頌神。原來詩人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宗教感情提升了詩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詩作的主題。

⑷ 金色花閱讀答案(泰戈爾)

1.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回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答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看孩子為媽媽做了什麼,就可以理解他的心願。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3.為什麼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上文說,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麼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⑸ 金色花泰戈爾朗誦(重音和停頓)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
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專
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屬媽,你/會認識我嗎?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
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
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
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
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
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帶/表示停頓,/前是重音,人稱代詞也是重音.
說話是要根據人物情感來讀

⑹ 《金色花》 泰戈爾 的全文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 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 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 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6)金色花泰戈爾教案擴展閱讀:

拉賓德拉納特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出身於加爾各答市名門望族。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20世紀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

其創作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已命運的強烈願望,充滿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主要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生辰集》等。另有長篇小說《沉船》、《戈拉》、《兩姐妹》等以及劇作和散文作品。

一生共寫有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1913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 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作品。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而又稍帶頑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

⑴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⑵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隱藏,不讓人知道。

⑶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⑷《羅摩衍那》,印度的一部敘事詩,寫羅摩和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羅摩是詩中的主角。為了履行對父親的諾言,維持兄弟間的友愛,他拋棄了繼承王位的權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這一時期泰戈爾的創作往往"夢幻多於現實"。他本人幻想通過溫和的宗教、哲學、教育和道德等手段來改造國民性、改造社會,從而實現民族自治。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發想像── 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這樣一幅畫面,可以從各種角度進行觀照,揣摩各種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

「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我」天真稚氣,卻藏著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到哪裡去了」,他說「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而善意的「說謊」。細味之,「我」的奇特行為深藏著對母親的依戀:散發出香氣是對母親暗中表示依戀;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

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譎」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是沉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譎」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濃濃的意趣。

品讀至此,我們已經領略了該詩的豐富、有趣的詩味。然而,泰戈爾創設詩意若僅限於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爾了;泰戈爾高於普通詩人之處,正在於他能在普通詩人的感覺和思路止步的地方還向前、向深處更進一步,進入妙悟的境地,進入「入神」的境界。

「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嚴羽《滄浪詩話》)。如果我們對《金色花》往更深更遠處探究,我們會有更驚奇的發現。

在我們面前展現的,原來又是一幅神靈顯形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著無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動意念,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開著的,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

(另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保持著一種沉靜、安詳的性格,也給詩作帶來了些許宗教氛圍)。小精靈可以忽上忽下,隨意搖擺,隨意跳舞,隨意開花,隨意散發芬芳。最後一動意念,又變成人了。它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絕非人間肉身凡胎可以比擬。當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與愛。

這種善與愛既然出自小神靈──是來自高風絕塵的天國世界的小神靈,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作的主題,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頌神。原來詩人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宗教感情提升了詩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詩作的主題。

這後一幅畫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視。一般人只能實實在在地寫兒童對母親的嬉鬧和親熱;只有泰戈爾才能寫出人格化的神靈的行跡與心理,而且寫得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地輕靈、巧妙、自然。他寫出了東方詩、東方文化的神秘與蘊藉。在這點上,他的詩也與西方詩大不一樣。

西方詩壇盡管在歷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響,但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這種思想感情已經逐漸淡化、疏遠了,還沒有見到哪位著名詩人像泰戈爾這種痴迷地信神,並以頌神作為詩歌創作的一個主題的。因為泰戈爾生活在一個佛教為國教的國度中,他是東方文化培養出來的詩人。

遍觀泰戈爾散文詩,可以處處感覺到濃厚的、神秘的宗教氣氛。詩中經常出現神靈的「一鱗半爪」,雖然不點明神靈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詞通常明示或暗示著被敬頌的神靈。因此可以說,頌神是泰戈爾詩歌創作的基本母題,也是《金色花》的深層主題。

我們當然可以僅從凡間、凡俗的主題來解讀這首詩,但那樣畢竟流於淺俗,而且與泰戈爾詩作原有的意義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們藉助對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體認來解讀,作品的意義將變得深宏,庶幾能把捉詩人的情感與理念。

⑺ 求泰戈爾的《金色花》的賞析

泰戈爾的散文《金色花》主要描寫的是一個孩子想像自己是一朵金色花,與母親玩耍時的情景,詩人借用「金色花」這一擬物,把童稚之心表現得如幻如真,詩篇洋溢著真摯的母愛和純潔的童心,是美與愛的結晶,寓意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

散文《金色花》是泰戈爾《新月集》里選出的一節,這本書都是以孩子的口吻講述,帶有童真色彩,講述了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有趣的事情。從早晨、中午、黃昏三個時間段媽媽所做的事情的描寫,一個虔誠、安靜、賢惠的媽媽顯現在我們面前。

詩人用母子對話來結束全詩,更是別具匠心.母親一句"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一個"壞"字十分精彩,貶詞褒用,這哪裡是在罵孩子,這里詩人將嗔怪、擔憂、焦慮、假慍之情融為一體,真是情韻悠長啊!而一句"我不告訴你,媽媽"卻把孩子的頑皮、淘氣、天真、機靈表現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

⑻ 金色花 泰戈爾 結構層次劃分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作品。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專而又稍帶頑皮的孩子形屬象,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與清晰的結構劃分,情節發展有波瀾。
以「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開頭,點明了作者的幻想,由此展開想像寫了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與媽媽一天三次嬉戲的場面:
在媽媽做禱吿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
在媽媽讀書時,他將影子投在媽媽的書頁上,讓媽媽看書不傷眼睛;
在媽媽拿了燈去牛棚時,他突然地出現給媽媽驚喜。孩子「失蹤」了一天卻始終和媽媽在一起。

⑼ 泰戈爾《金色花》主要內容

金 色 花
[印度] 泰戈爾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泰戈爾散文詩《金色花》賞析
活潑天真的孩子跟美麗慈祥的媽媽做著捉迷藏的游戲:她要變成一朵金色花--一朵聖樹上的花,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暗暗地躲著,讓媽媽尋找;她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媽媽工作,讓媽媽做禱告時,嗅到這花兒的香氣,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孩子身上飄來的;她還要在媽媽讀古詩的時候,將影子投在媽媽所讀的地方,讓媽媽猜猜這影子是不是她的可愛的孩子……一天快要結束了,黃昏來臨了,眾鳥也歸巢了,媽媽拿了燈到牛棚里去,孩子不再做捉迷藏的游戲了,她又成了一個孩子來到媽媽跟前,纏著要媽媽講故事,媽媽則裝著生氣的樣子說:"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孩子頑皮地說:"我不告訴你,媽媽。"
這是幅樂天圖,充滿童趣,充滿人生歡愛之情,那金色花不就是這天真可愛的孩子么?她有花一般美麗的外表,活潑鮮靈的身姿,溫馨襲人的花香,還有點調皮,但她心靈聖潔,高尚無邪。在她的心靈里,在她生活的世界裡,處處都是愛和美。詩篇就這樣,通過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活動,把孩子的天真、活潑,可愛的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而另一個重要人物形象媽媽雖然只是在最後說了句"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這是一句充滿愛昵的責怪話。其實,媽媽從始至終都是在跟孩子活動著的,只是沒有明寫而已。他*的沐浴、禱告、讀書、拿燈到牛棚去、講故事等,這些平凡、美麗瑣細的家務事以及對神的虔誠對文化生活的執著,都是通過孩子的口述表現出來的,這里不僅可以看出他*的慈祥可愛,而且也可以看出他*的精神豐滿高大;同時,我們還可以從孩子的一切嬌姿看出這位媽媽也是很美麗的。媽媽那沐浴與披肩長發的線條,那禱告與讀書的造型是多麼的美。孩子是一位天使,媽媽也是一位天使,一位愛的天使。孩子和媽媽是詩中的主體形象,而一系列意象組合和高度凝煉的典型事例,便使得孩子和他*的形象得到升華:美麗而偉大;也使得詩的生動有趣畫面和深遂意境得到完美的統一。詩篇洋溢著真摯的母愛和純潔的童心,是美與愛的結晶。

閱讀全文

與金色花泰戈爾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