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頂碗少年教案

頂碗少年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12 05:49:05

⑴ 頂碗少年教案

4* 頂 碗 少 年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文章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1)抓住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表現頂碗表演動作的高難度;(2)具體描寫了觀眾觀看錶演時的反應,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託了表演的緊張氣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觀眾、碗」具體描寫,突出表現了雜技表演的緊張程度。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二是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三是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難點是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的啟示。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了東方雜技的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號蘊含著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這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對觀眾的歉意和內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③台上,頂碗少年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銳減。「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將少年此時的沮喪、尷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④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出的感嘆,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於拼搏的贊嘆。

⑥在以後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句末的省略號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

(2)對詞語的理解。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態。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形容言語、動作追隨別人。文中用來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敗時,一些觀眾跟著別人起鬨的表現。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弄清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三、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主獨立地讀書,把握課文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面的連接語,明白本課的學習目標: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圍繞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生哲理。

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為什麼說這場表演是「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指導學生重點理解3—7自然段,抓住人物動作、神態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如,描寫頂碗少年前兩次表演時的動作的語句,「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碗,又掉了下來」,從這些語句我們感受到這場雜技表演不僅精彩優美,而且表演難度很大。再如,描寫少年表演時神態的語句,「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在第一次失敗後,還能保持鎮定,有重新表演的信心;但在第二次失敗後,他心情十分緊張,沒有了再次表演的勇氣。從對少年表演雜技的動作、神態描寫,體會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雜技表演。同時,還要從對觀眾的表情、言行的描寫,對「碗」的具體描寫,感受雜技表演的難度很大;從對老者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老者對少年的寬容和鼓勵,正是這寬容和鼓勵,給了少年勇氣和力量,使表演獲得了成功。

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對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聯系第一自然段來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作者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示——那就是面對挫折,我們要勇於拼搏,不要輕易放棄。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作者從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下筆,採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後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激動。前後照應,首尾呼應,最後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4.指導學生自主積累語言。「座無虛席」「驚慕」「目不轉睛」「不知所措」「驚心動魄」等詞語要在理解中積累,在習作中運用。

抄知道

⑵ 頂碗少年的教案

4* 頂 碗 少 年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文章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1)抓住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表現頂碗表演動作的高難度;(2)具體描寫了觀眾觀看錶演時的反應,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託了表演的緊張氣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觀眾、碗」具體描寫,突出表現了雜技表演的緊張程度。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二是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三是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難點是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的啟示。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了東方雜技的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號蘊含著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這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對觀眾的歉意和內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③台上,頂碗少年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銳減。「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將少年此時的沮喪、尷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④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出的感嘆,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於拼搏的贊嘆。

⑥在以後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句末的省略號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

(2)對詞語的理解。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態。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形容言語、動作追隨別人。文中用來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敗時,一些觀眾跟著別人起鬨的表現。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弄清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三、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主獨立地讀書,把握課文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面的連接語,明白本課的學習目標: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圍繞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生哲理。

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為什麼說這場表演是「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指導學生重點理解3—7自然段,抓住人物動作、神態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如,描寫頂碗少年前兩次表演時的動作的語句,「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碗,又掉了下來」,從這些語句我們感受到這場雜技表演不僅精彩優美,而且表演難度很大。再如,描寫少年表演時神態的語句,「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在第一次失敗後,還能保持鎮定,有重新表演的信心;但在第二次失敗後,他心情十分緊張,沒有了再次表演的勇氣。從對少年表演雜技的動作、神態描寫,體會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雜技表演。同時,還要從對觀眾的表情、言行的描寫,對「碗」的具體描寫,感受雜技表演的難度很大;從對老者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老者對少年的寬容和鼓勵,正是這寬容和鼓勵,給了少年勇氣和力量,使表演獲得了成功。

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對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聯系第一自然段來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作者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示——那就是面對挫折,我們要勇於拼搏,不要輕易放棄。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作者從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下筆,採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後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激動。前後照應,首尾呼應,最後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4.指導學生自主積累語言。「座無虛席」「驚慕」「目不轉睛」「不知所措」「驚心動魄」等詞語要在理解中積累,在習作中運用。

四、教學案例

一、讀「連接語」,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認真看看課文前面的「連接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二、默讀思考,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

(1)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少年表演的過程的?(3—7自然段)

(2)自由朗讀3—7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批註,想一想:為什麼說這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很大,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體會。

(4)有感情地朗讀。從少年兩次表演的失敗中,我們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確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帶著這樣的感受,朗讀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體現老者的寬容和關愛的雜技表演。這可以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從少年前後表現的變化兩個角度感受到。

(1)「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老者從後台走到燈光下……嘴裡低聲說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老者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2)少年在第一次失敗後「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可是第二次失敗後「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第二次失敗後已經非常緊張,但當老者安慰他之後,他鎮定下來了,第三次表演獲得了成功,可見老者對他的關愛和鼓勵多麼重要。

(3)引導想像: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說了什麼?體會到雖然我們不知道老者到底說了什麼,但我們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寬容和鼓勵,才有少年最後的成功!

(4)帶著這樣的感受,朗讀描寫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略)

4.作者看到的是一場讓自己難以忘懷的雜技表演。(略)

三、感悟寫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1.引導寫話。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寫話交流,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結:朴實的話語,表達了作者的心聲,也表達了我們的感受。看來這也是一場讓我們獲得人生啟示的雜技表演!

四、摘錄詞語

1.詞語積累。課文中有很多值得積累的詞語。請同學們把你覺得值得積累的詞語抄寫下來。

2.詞語推薦。推薦一個詞語和大家分享。

3.結束語。相信同學們會把這些詞語記在腦海里,運用在我們的習作中。

五、相關鏈接

1.趙麗宏散文家、詩人。上海市崇明縣人,1951年出生於上海市。著有散文集《生命草》《愛在人間》《瑪雅之謎》等、報告文學集《新畫》等六十餘種著作,有四卷本《趙麗宏自選集》行世。作品曾數十次在海內外獲獎,散文集《詩魂》獲中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日晷之影》獲首屆「冰心散文獎」。不少散文作品被選入全國各地和香港、新加坡的大學、中學和小學語文課本,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

2.論趙麗宏的散文世界

趙麗宏創作了很多敘事散文,其中不少是寫人的。眾所周知,散文寫人,不要求精雕細刻,只寫「人的輪廓」;不要求描繪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徵的片段或細節,寫出獨特、鮮明的個性或心境。趙麗宏較好地發揮了散文寫人的特點和優勢,繪出許多真實而生動的人物形象。

概括一下,趙麗宏主要描寫了三方面的人物:一是中國當代文藝家,如,作家、詩人、畫家、舞蹈家、小提琴家、女書法家;二是普通人物,像「鄉下人」、知識青年、「掃地阿婆」、門衛老師傅、守燈老人、頂碗少年、山鄉郵遞員;三是外國人,如,墨西哥老作家、鬥牛士、獸師、美國詩人、唐人街華人、烏克蘭的詩神、基輔街上的歌者。相比較,三類形象中,普通人物刻畫得較為生動感人。趙麗宏曾直率地承認:「我的散文,沒有什麼驚人之談,也沒有什麼動人的情節,有的只是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一點感受,對身邊一些普通人的認識和贊美。」力作《秋風》以凝重的筆觸,記敘了「掃地阿婆」的悲慘結局。作者沒有寫她的一生,而是選取她晚年遭遇最慘的幾個片段來寫。盡管她的外貌是「丑」的,「斑白的頭發,皺紋密布的臉,一雙浮腫的眼睛」等,然而作者凸現了她忠於職守、善良誠實的優美心靈。《頂碗少年》表現手法不同,它描寫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一位英俊少年在頂碗表演中,連續兩次失誤,可是他沉著、拼搏,第三次終於獲得成功,博得了觀眾暴風雨般的掌聲。這是個敢於拼搏、獻身技藝的強者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啟示。還如《青鳥》里那位熱愛本職工作、無私奉獻的「老張頭」以及《厚朴》中的「不為人注目,卻用整個生命為人類作貢獻」的「門衛秦師傅」,等等。作家都能從這些普通人中揭示出他們不普通的內涵,在平凡中閃爍著不平凡的光芒。

⑶ 《頂碗少年》的主要內容

此文記敘了一個小男孩做高難頂碗動作失敗後不氣餒,歷經三次表演後成功的事情,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堅持不懈精神的敬佩,告誡了人們在艱難困難要敢於堅持拼搏,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全文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有機結合,敘事有詳有略,安排得當,波瀾起伏,並且首尾呼應,結構嚴謹,主題鮮明。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會難以忘懷,並且時時縈繞於心。因為,你也許能從中不斷地得到啟示,從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頂碗少年》被選為滬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本《語文·七年級·第一學期》第二課課文。

(3)頂碗少年教案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後,頂碗作為中國傳統雜技,開始了飛躍發展,創造出各種高難動作。作者在上海看雜技表演時,見到了一個小男孩做高難頂碗動作失敗後不氣餒,歷經三次表演後成功的這樣一件事,

後時常想起,二十多年後,已到中年的趙麗宏有了許多的人生經歷,更是深有感慨,因此寫了這篇文章。

2、作者簡介

趙麗宏,1952年出生於上海,作家、散文家、詩人,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並開始發表作品。文學創作一級。著有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趙麗宏散文》等。

⑷ 「頂碗少年」這篇文章的作者介紹、中心思想、如何分段以及它的段落大意。

小學語文第11冊第三單元教材教法介紹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懂得,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下去,往往就會取得成功;懂得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誠摯的幫助會使困境中的人銘記終生.
2,通過朗讀,默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並能進行概括.
3,能說出或者寫出自己讀文的感受
9 頂碗少年
一,教材說明:
"我"多年前觀看過的一次演出:一個少年表演頂碗,前兩次均告失敗,但是表演者並不氣餒,最後終於獲得成功.這件事情給"我"一個啟迪: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挫折,也不要退卻,有時候再堅持一下就會獲得成功.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寫法,回憶二十年前發生的事,可見啟迪之深.
二,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其中"屏"為多音字)及新詞語,認讀2個字.會讀並且能夠正確書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頂碗少年為什麼最終能夠獲得成功.(難點)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點)
4,能結合課文內容或者生活實際,體會"我"所受到的啟迪.(難點)
5,能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6 ,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挫折,不要退卻,有時候再堅持一下就會獲得成功.
三,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理解課文,知道頂碗少年為什麼能夠獲得成功.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可這樣設計:那位同學觀看過雜技表演 向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觀看錶演時你有哪些感受 (有條件可播放頂碗雜技表演錄像.也可出示圖片)圖中(錄像中)的少年在表演什麼雜技
教師適時介紹,頂碗雜技需要演員頭頂一疊瓷碗,並做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身體要保持平衡,不得使碗掉下來,才能使表演獲得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觀看一次頂碗雜技表演吧!
(二)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1,用你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閱讀,交流,匯報)
本篇課文通俗易懂,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生會很容易初步了解到這篇課文寫了一位頂碗少年經歷了兩次表演失敗後,第三次終於獲得了成功.
2,抓住重點句,深入理解.
作者把這場頂碗表演形容成"
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請你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能看出這場演出是驚心動魄的語句,體會著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
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這場演出是驚心動魄的 為什麼
3,學生自主學習,匯報交流,讀中感悟
在此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對少年,觀眾的描寫,走進少年的內心世界,並通過朗讀,理解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體會少年勝利的原因.
第一次表演
對少年的描寫:
騎在別人晃動著的身體上,很難再保持平衡,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難度大,表演失敗.
對觀眾的描寫:
這意想不到的失誤使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有些青年大聲吹起了口哨……
觀眾的表現說明了什麼 面對第一次挫折,頂碗少年又怎樣的表現 說明了什麼
台上卻沒有慌亂.頂碗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假如你是這位頂碗少年,面對表演的失敗及觀眾的倒彩,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 說說你當時的心裡話.
少年並沒有慌亂,也沒有氣餒,而是充滿信心地重新開始.
抓住時機指導朗讀,體會.
用同樣的方法分析第二次表演
對少年的描寫:
那一疊碗卻彷彿故意搗亂,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台上,頂碗少年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對觀眾的描寫:
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
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
第二次表演又失敗了,有些觀眾失望了甚至轟少年下場,假如你是那位少年,你會怎樣想 心情會是怎樣 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老者的外貌,神情,動作想像他可能說的話.抓住時機指導朗讀.
音樂第三次奏響了!場子里靜得沒有一絲聲息.有一些女觀眾,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最終第三次表演終於獲得了成功.
4,默讀課文1至5自然段,思考頂碗少年為什麼最終獲得了成功
勝利的原因:
少年具有不怕失敗的精神,表演功底
老者的鼓勵
第二課時:體會"我"受到的啟迪,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讀全文,回憶第一課時內容.
(二)聯系生活實際和課文內容,體會重點段的意思
1,讀課文第6,7自然段這兩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 給了"我"怎樣的啟迪
是的,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於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這就是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2 聯系生活實際和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1)課前收集資料,積累事例
(2)講一段話,完整,通順,連貫
3 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給課文分為兩段,說說為什麼這樣劃分.概括段落大意.
引導:讀第一,二句話,思考第一部分所講的內容究竟是誰的經歷
最後兩個自然段是誰的感受.
這樣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練習概括段落大意,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做准備,同時讓學生領悟到,本篇課文主要是作者"我"的經歷和感受.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要抓住:少年的表演,"我"的感受(全,簡)
要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師生評議.
許多年前"我"看過一場雜技演出,一個少年表演頂碗時,前兩次均告失敗,當台下一片混亂時,劇團的一位老者及時鼓勵了頂碗少年,使他的第三次表演獲得成功.這件事給"我"一個啟迪: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挫折,也不要退卻,有時候再堅持一下就會獲得成功.
10"鋼琴之王"的微笑
一,教材說明:
課文記敘了"鋼琴之王"李斯特熱情幫助一個身處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現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誠幫助身處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
二,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及新詞語.
2,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或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鋼琴之王"的幾次微笑有什麼不同.(教學重點)
4,能夠抓住最打動自己的地方寫出感受.(教學難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懂得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應當給予誠摯的幫助,這種幫助往往會使困境中的人擺脫困境.
三,教學建議:(具體可見後附的教案設計)
(一)透過李斯特的三次"微笑",感受"鋼琴之王"的人格魅力
1,課前了解李斯特的資料
李斯特,匈牙利傑出的作曲家,鋼琴家,匈牙利民族音樂傑出的代表人物.(有助於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自讀課文,了解人物關系:李斯特——"鋼琴之王"
姑娘——身處困境而冒充李斯特學生舉辦鋼琴演奏會的人.
了解故事的原委,讓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說說故事的梗概.
3,從題目入手,深入理解
課文共有幾處描寫了李斯特的微笑 "鋼琴之王"分別在什麼情況下微笑的 他為什麼要微笑 姑娘當時的表現和感受又是怎樣的 默讀課文,聯想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麼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寫出自己的感受.
(潛心讀書,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時間要充分)
4,交流反饋,練習朗讀
第一次微笑:尋找"學生",和藹可親(親自調查,沒發脾氣——先了解情況再下結論.)
第二次微笑:示範指點,充分鼓勵(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第三次微笑:師生同台,助人到底(發自內心的笑,既包含了真誠的祝賀,又包含了善意的批評)
李斯特的三次微笑和姑娘的兩次流淚,一次感言
第一次微笑——訴說原委(辛酸的淚)(羞愧)
第二次微笑——萬分激動(激動的淚)(驚喜,感動)
第三次微笑——感悟真諦(銘記終生)(成功的喜悅,由衷的感激,羞愧)
抓住人物的表現,練習朗讀,可安排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再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及情節的發展變化,體會人物的情感.
5,理解重點句,動筆表達寫感受
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點滴的幫助,對身處困境的人來說也如黃金般珍貴.
如黃金般珍貴:李斯特的幫助使姑娘的琴技進步,使姑娘擺脫困境
結合生活實際談感受
動筆表達,談出自己最深的一點感受,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現.
注意:"感受最多的地方"是指文中某個場景,某個人物的表現(語言,動作,神態)等有較深的個人體驗和感受.不必面面俱到,抓住其中某一點就可以,如"鋼琴之王"李斯特的大度寬容,真誠善良,對身處困境的人的體諒與無私的幫助等.如果學生對姑娘為幫助母親減輕家庭負擔,出外謀生以及在冒充李斯特學生後感到羞愧等感受較深,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不要放任自流,主次不分.
李斯特:善良大度,真誠助人
姑娘:知錯悔過
11*金色花
建議老師看教參63—65.
一,重點要求:
1 認讀6個字.
2 抄寫喜歡的語句.
3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轉變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麗,仙人掌的堅強,體會作者對仙人掌的敬佩和喜愛之情.(重點)
二,教學建議: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二)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1 默讀課文,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說說為什麼這樣劃分.
抓住仙人掌生長的時間變化分段(可暫不提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第一部分:(1至4自然段)"我"在陽台上養了一些花,只有仙人掌活了下來.
第二部分:(5至7自然段)許久後的黃昏,仙人掌長大了許多.
第三部分:(8至16自然段)久雨後的(夏天),"我"發現仙人掌開出了異常美麗金色花.
2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讀課文,思考並討論,隨著仙人掌的生長變化,"我"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仙人掌成活——不美,"我"不再關心它.
仙人掌長大許多——醜陋,"我"忍不住大笑起來.(為什麼大笑 )
仙人掌開出美麗的金色花——"我"流淚,感到慚愧.
3以學生自學為主,注重學生閱讀,在充分朗讀,默讀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討論,交流,匯報解決課後第一題.注意交流時要求學生用一段話來回答.
討論:"我"曾無所顧忌地狂笑過仙人掌的醜陋,現在卻為自己的淺薄庸俗而感到慚愧,這是為什麼
從全篇考慮,抓住重點段(第8至16自然段)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答案:
(1) 仙人掌生存條件的艱苦:一小盆泥土,面對的是陰晴雨雪.
(2) 很長時間沒人關心它,不澆水也不施肥等.
(3) 開出了異常美麗的金色花.
3 當堂落實詞語和句子的抄寫.
畫一畫,讀一讀,背一背,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些詞句.
12*百合花開
建議老師看教參65—68.
一,教學要求:
1 認讀5個字.
2 能說說百合花開放前後的種種經歷.
3 能寫出自己讀文後的感受.
4 懂得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只要堅持就會獲得成功.
二,教學建議:
(一)導入:
1 出示百合花的圖片:這是什麼花 請你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2
談話導入:你們知道嗎 百合花原本是一株野草,它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最終開出了美麗的花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開花前後的經歷吧!
(二)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自由讀課文,了解百合花開花前後的經歷.給課文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1——9自然段)百合花剛剛誕生時就知道自己不是野草,它要用開出話多的方式來證明.面對雜草,蜂蝶鳥雀的冷嘲熱諷,它始終沒有動搖自己堅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10-12)百合花終於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第三部分:(13-16)幾十年以後,人們從四面八方到"百花谷地"欣賞百合花,但百合花不驕傲,只是默默的開花.
2 默讀課文,思考:百合花開花前後分別有哪些經歷
邊讀邊畫出相應的語句,做出批註.要按照課文的順序進行梳理.
3 討論交流匯報
4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課文後你有哪些感受
5 寫出自己的感受
6 匯報,生生互評,師生評議.
7 修改
語文實踐活動3
建議老師看教參68—70.
第一題給詞語中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可安排學生查字典解決,要聯系詞語的意思,掌握部分多音字的用法.也可先復習本單元的生字及其詞語,在復習中鞏固正確的讀音.重點是鞏固拼音規則.
第二題:根據意思寫出成語.
可結合相應的語境真正明白成語的意思.把成語寫正確.
第三題:為句子中帶點的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
要通過不同句子中的同一個詞語意思的不同,了解到我國語言文字的豐富.結合具體的句子選擇詞語的意思.(通過舉例句加深印象)
補充舉例:
這里的氣候很溫和.(不冷不熱)
一輪明月升起在東方的夜空.(表示方位)
我們為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而感到驕傲.(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第四題:說說省略號在下面句子中的作用.
1 認識省略號(要利用教材堅持長期訓練)
2 讀句子體會
3 說出省略號的作用:表示還有其他動作,沒有全部寫出;表示說話斷斷續續;表示話還沒有說完.
第五題:閱讀短文訓練
重點是使學生知道做這類題目的基本方法.(見教參69頁)
關於口語交際與習作:
本次習作與口語交際有緊密的聯系.要在充分安排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安排本次習作.
附教案
10"鋼琴之王"的微笑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或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知道"鋼琴之王"的幾次微笑有什麼不同.(教學重點)
3,能夠抓住最打動自己的地方寫出感受.(教學重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懂得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應當給予誠摯的幫助,會困境中的人擺脫困境.
教學重點:
知道"鋼琴之王"的幾次微笑有什麼不同.
教學難點:
能夠抓住最打動自己的地方寫出感受.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你了解李斯特嗎
李斯特,匈牙利傑出的作曲家,鋼琴家,匈牙利民族音樂傑出的代表人物.被稱為"鋼琴之王".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讓我們共同來
1,自讀課文,看看"鋼琴之王"微笑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感人故事呢
2,說說你都了解到哪些內容
3,通過預習,你想提醒大家學習本文要注意什麼 (詞語解釋,正音,文章順序等)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從題目入手,深入理解.
課文的題目是《"鋼琴之王"的微笑》,那麼課文共有幾處描寫了李斯特的微笑 默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聯想上下文想一想:"鋼琴之王"分別在什麼情況下微笑的 他為什麼要微笑 姑娘當時的表現和感受又是怎樣的 可以做簡單批註.(課件展示問題)
2 學生自學,填寫表格(練習冊)
3 交流反饋,除此體會三次微笑的不同.
4,檢查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情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自由讀課文,簡單說說課文主要寫了怎樣一件事.
二,深入閱讀課文,理解李斯特的"三次微笑"
1,回憶,梳理李斯特三次微笑的不同.(利用表格)
第一次微笑:
尋找"學生",和藹可親(親自調查,沒發脾氣——先了解情況再下結論.)
引導分析:當李斯特知道這個姑娘冒充自己的學生在這里舉辦鋼琴演奏會時,為什麼沒有發脾氣,反而微笑
姑娘:羞愧,訴說原委(辛酸的淚)
朗讀相應的語句.
第二次微笑:
當李斯特聽完姑娘的解釋後,是怎樣說,又是怎樣做的 他為什麼會微笑著鼓勵這個姑娘 為什麼提議與這個姑娘同台演出
(示範指點,充分鼓勵)
讀相應的語句,假如你是當時的姑娘你的心情怎樣 會怎樣想 你覺得李斯特是怎樣的一個人
第二次微笑——萬分激動(激動的淚)(驚喜,感動)
第三次微笑:
讀李斯特的語言,你從他微笑中和語言中感受到了什麼
(發自內心的笑,既包含了真誠的祝賀,又包含了善意的批評)
讀姑娘說的話,她當時的心情怎樣
第三次微笑——感悟真諦(銘記終生)(成功的喜悅,由衷的感激,羞愧)
2,分角色朗讀全文,指導朗讀,評讀.
三,理解重點句,寫出自己的感受.
(一)理解重點句
1,是呀!在李斯特"微笑"的幫助下,這位姑娘的演出最終獲得了成功.這位姑娘也說出了一段發自她內心的深處的耐人尋味的話語.
出示:
"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點滴的幫助,對身處困境的人來說也如黃金般珍貴."
2,聯繫上下文,自由讀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3,"如果……即使……也"對句子的表達有何作用 "黃金般珍貴"指的什麼 為什麼這么比喻 結合課文或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4評價人物:你認為李斯特和姑娘分別是怎樣的人
李斯特:善良大度,真誠助人
姑娘:知錯悔過
(二)結合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
1,提出要求: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現,談自己最深的一點感受.
2,提示學生:"感受最多的地方"是指文中某個場景,某個人物的表現(語言,動作,神態)等有較深的個人體驗和感受.不必面面俱到,抓住其中某一點就可以,如"鋼琴之王"李斯特的大度寬容,真誠善良,對身處困境的人的體諒與無私的幫助等.
3,學生寫感受,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感受,評價修改.
(如果學生對姑娘為幫助母親減輕家庭負擔,出外謀生以及在冒充李斯特學生後感到羞愧等感受較深,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不要放任自流,主次不分.)
板書設計:
10"鋼琴之王"的微笑
李斯特 姑娘
和藹可親 辛酸的淚
充分鼓勵 激動的淚
助人到底 銘記終生
善良大度,真誠助人 知錯悔過
因時間有限,你只說"單元教學要求",《語文實踐活動》,《"鋼琴之王"的微笑》教學設計.做好演示文稿(千萬不能出現錯別字),於29日下午三點前到大興二小安裝課件.告訴我你所用的時間.

⑸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後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
我從三個層次上來談對教學重點的突破情況
1.從認識的層面上,我很正確的找到了教學重點,把握很到位。
2.從理解的層面上,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基本到位。
3.在具體操作上,也就是對於引導學生的設計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這一重點,我通過讓學生對比在表演兩次失敗後觀眾的反應和少年的表現來讓學生感悟少年在連續兩次失敗後,在觀眾的巨大壓力下永不放棄的精神。當時我設計了兩條線來幫助學生理解。一條是抓兩次失敗後觀眾的反應,另一條是抓兩次失敗後少年的表現。在這兩條線的設計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學生沒有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少年由失敗再失敗直到成功這一過程的理解上,使學生的感悟不夠到位。
現在回頭想想應當是以抓兩次失敗後少年的表現為主,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一過程,再逐步引導學生找觀眾的反應,因為觀眾的反應只是為了能更好的襯托少年失敗後當時的心理,也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去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
本課的教學難點:(課後第二題)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這句話的含義。
我仍從三個層面上來談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情況
1.在認識的層面上,我很正確的找到的教學難點,把握很到位。
2.在理解的層面上仍然只停留在了面對挫折不放棄的深度上,現在看來這只是對課文內容的簡單總結概括,而沒有真正理解透,沒有對文本內容升華到一定高度。其實這句話給作者的真正啟迪,不僅僅是感受到了少年面對挫折不放棄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少年那種在挫折面前,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信念。
3.在對學生的引導的設計上就更不到位了,現在看來只是又一次讓學生對這一過程進行了簡單描述,沒有深刻挖掘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到底是什麼。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後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重點,我通過讓學生對比在表演兩次失敗後觀眾的反應和少年的表現來讓學生感悟少年在連續兩次失敗後,在觀眾的巨大壓力下永不放棄的精神。當時我設計了兩條線來幫助學生理解。一條是抓兩次失敗後觀眾的反應,另一條是抓兩次失敗後少年的表現。在這兩條線的設計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學生沒有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少年由失敗再失敗直到成功這一過程的理解上,使學生的感悟不夠到位。
現在回頭想想應當是以抓兩次失敗後少年的表現為主,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一過程,再逐步引導學生找觀眾的反應,因為觀眾的反應只是為了能更好的襯托少年失敗後當時的心理,也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去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是我國著名散文家趙麗宏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新弦的雜技表演——一位少年頂一摞瓷碗進行表演,在做一個大幅度動作時,第一次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重新表演,第二次又失敗了,他仍舊鎮定下來繼續表演,第三次終於成功了。這件事給作者帶來了人生的啟示。全文緊緊圍繞這場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
以往類似的文章,我常常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來分析、體會表演的緊張、精彩。可這次我靈機一動,是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自瀆自悟。可教學時,總得有一根線來撥動學生的「思」弦呀!於是,我抓住了「頂碗」中的「碗」,找出幾處描寫碗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讀到這個句子有什麼感受。
在讀第一次表演時,學生悟到了「敬佩」——對少年精彩表演的敬佩,「失望」——對少年表演失誤的失望。然後藉助文章中的語言理解、朗讀,學習效果十分理想。同樣第3、4、5段的學習也是採用這樣的方法,課堂氣氛顯得活躍起來,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到課文的研讀中去,對少年高超的技藝、失敗之後的不放棄感悟得十分深刻。這樣,對課文的研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文章為我們介紹了文章描寫的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仍然從頭表演;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我在進行教學設計解讀教材時發現文本有很多的點可以切入,如頂碗少年的表現,觀眾的反應,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的幾次出現。一節課的教學不可能照顧這么全面,權衡之下,只能忍痛割捨,抓住少年的表現來設計教學,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中我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後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這一重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然後讓學生品讀課文,找到相應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現來感悟少年在連續兩次失敗後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學生感悟理解的同時穿插觀眾的反應,老者的描寫,既深化了少年的形象又適時進行習作的指導。
通過閱讀課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抓住重點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通過分析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的啟示;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領悟做人的道理。
本課教學基本上按預先設計完成,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學少年兩次失敗的時候語句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寫作上的技法沒有點明,以致後面的相關教學有點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學生後面的理解會更輕松,更到位。其次是課文結束的省略號的處理,我只是把學生停留在少年的身上進行想像,而沒有讓學生更深地領悟少年身上的精神,最後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微微激動」上展開想像,這樣或許會更好。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今天的課堂上,我們學習《頂碗少年》。故事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連續兩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沉著冷靜地重新開始,最終第三次表演成功了。
在少年第二次失敗後,課文中這樣寫到:「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我隨即問學生:「觀眾為什麼要這樣喊?說說你的理解。」
小雅說:「因為少年已經失敗了兩次,觀眾不相信他了,所以不讓她演了。」
小江說:「這是激將法,讓少年下去,就是鼓勵他繼續表演。」
小正說:「可能觀眾怕少年再打碎了碗,會浪費錢。」
……
一時間,眾說紛紜。
我沒想到,對於這個問題,孩子們能這樣理解。我對他們一一進行了反駁:「如果觀眾不相信少年,那為什麼在他第一次失敗後還要忍不住拍巴掌呢?同學們再想一想,每當你遇到困難時,老師和家長會對你說什麼?難道說你不行?另外打碎幾個碗算不了什麼。」
此時同學們都很納悶,默默不語。我適時引導:「同學們想一想,頂碗少年第一次失敗了,他沒有氣餒,沒有就此灰心,而是再一次頂起碗來。如果你在現場,看到了這種場面,你有什麼感受?難道你不會被少年那堅持不懈的精神而感動嗎?」同學們似乎明白了點什麼。「大家此時再想一想,觀眾為什麼不讓少年表演了呢?」
「那是觀眾對少年的關心,鼓勵少年。」
「觀眾捨不得少年,怕少年再次失敗會承受不起打擊。」
「觀眾怕少年從此失去頂碗的信心,因此不願再讓少年頂碗了。」
聽到了孩子們這么一說,我舒心地笑了:「觀眾如此呵護頂碗少年,少年卻沒有因此放棄表演,而是再一次鼓足勇氣頂碗,最終成功了,博得了全場的喝彩。你從頂碗少年身上,學到了什麼呢?」
「我學會了在困難面前應該堅強……」
「我知道了做事不要怕失敗……」
「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孩子們說得多麼好啊!這節課解決了這么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糾正了孩子們偏頗的思想理解,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⑹ 頂碗少年

1.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 2.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得啟發

⑺ ·作文教案,頂碗少年中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正面:來
①在輕松幽雅源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③台上,頂碗少年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④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⑥在以後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側面:1.這意想不到的失誤,讓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

2.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3.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

4.場子里靜得沒有一絲聲息。一些女觀眾,索性捂住了眼睛。

5.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響聲。

閱讀全文

與頂碗少年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