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

教學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

發布時間:2021-01-11 07:59:08

A. 關於小學數學的教育的論文

教學時試圖通過「提問——思考——發現」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學生高參與的課堂氛圍。但從課堂實施效果來看,喜憂參半!

一、 快節奏的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高參與的基礎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於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願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症結所在。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里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學是門永遠帶有遺憾地藝術。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B. 王榮生教授什麼內容才是語文教學內容

1、課程標准主要是對學生在經過某一學段之後的學習結果的行為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規定(如教學大綱或教科書)。

2、課程標準是國家(有些國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學段的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課程標准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課程)的開發者,即教師是用教科書而不是教教科書。

4、我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的今後走向,展示為三大前景:(1)語文課程形態的多元選擇將逐漸成為現實;(2)語文教材將可能呈現多樣化的格局;(3)語文教師的專業化將率先邁進。

5、語文能力的形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有半自然性,要達到《標准》所規劃的目標,無論依據邏輯還是事實,從動態的形成過程看,都有多種多樣的途徑。

6、語文科的課程內容,大致可以歸納為兩組:第一組是為形成一定的文學文化素養而必須研習的作家作品以學術界對他們的權威闡釋,我們用「定篇」來統稱。第二組是達到《標准》所規劃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能力目標而必須教與學的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價值觀等,我們用「語文知識」來統稱。

7、課程內容研製,課程論一般稱為「課程內容選擇」。與中小學其他科目相比較,語文科的「學校語文知識」具有流動狀和生產性的特點。

8、流動狀,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語文課程目標的變動較為頻繁,比如又聽說訓練改為口語交際,勢必要引發學校語文知識的除舊納新。二是與語文課程相關的眾多學科的學術研究發展迅猛而且這種呈擴展態勢(與自然科學的高精態勢發展狀不同)的發展要直接地介入語文課程,比如話語分析、語篇特徵分析、語篇內在連貫性的研究與語篇比較研究等。

9、生產性,在這里指這樣一種情形:比如對某一定篇,語文教材編撰者、語文教師乃至學生,都可能也可以生發自己的闡釋;權威的闡釋也會因時代因人而有所不同。而關於聽說讀寫的「語文知識」多數是不易明確界定的概念,每個人都可以對「語文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都可能生產出某種「語文知識」,對既定的「語文知識」也可以依據自己的個人體驗加以情景化的述說和闡釋。

10、對語文教學大綱的厚非主要針對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教學大綱」的籠統。也就是說,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的課程內容,大綱僅有個大致框架而無具體的著落,比如寫作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究竟要教什麼,大綱並無交待,因而從課程內容確定的角度來看,等於什麼也沒有說。二是執行語文教科書——《教參》所承載就那麼三五個人敲定、頒布的語文課程的具體內容,學生普遍不能達到「大綱」提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以唯一正宗姿態盛行的這一語文課程形態,有許多不到位、不適當甚至不正確的課程內容。

11、語文教材的多樣化,大致是兩類:一是基於不同課程形態的多樣化。二是同一種課程形態,使用不同的課程資源,採用不同的教材編撰策略而形成的多樣化。

12、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將成為語文教師專業工作的三大准則。語文教師的專業化將率先邁步。

13、學生指望有幸遇到一個好教師才能學好語文的時代將逐漸成為過去;以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三大專業准則的語文教師,將整體成長為勝任語文教學的「好教師」。

14、按照《標准》的導向,語文教學改革的主要努力,是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倡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在歷來是語文教學主項目的閱讀教學方面,主張「感受性閱讀」;寫作教學「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將2000年大綱提出的「口語交際」進一步強化為「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從教學法而言,在注重「誦讀」的同時,傾向於對「討論法」的倚重。

15、由於「考試」這一塊與《標准》的「教學評價」關系尚不明朗,應試教育的陰影使考試與課程目標背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6、解決語文教育的嚴重問題,人們習慣於「觀念」層面的運作,似乎並沒有觸及問題的實質。「觀念」是由「知識」支撐的,改變「觀念」的呼喚,意味著要求以另一種的「學校知識」來替代著一種「語文知識」。語文課程的改革,實質是「學校知識」的除舊納新。在新「觀念」形諸文字的同時不填充進相應的新知識,或者試圖在不觸動原有的「學校知識」的情態下覆蓋一層新的觀念,那麼實際上就不會有新的觀念,至少不會有體現新觀念的課程實踐。

17、我們認為,當前最迫切的工作,可能應將突破口由對資源材料和教學法的依賴,轉到對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研製的注重上。

18、語文課程與教學目標從總體上看,屬於「能力目標」或者叫「素養目標」,這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等課程的「內容目標」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說,「內容目標」往往較為具體、較為直接地涵蓋著乃至規范著課程與教學內容。而「能力目標」或 「素養目標」,往往並不直接、具體地規限課程與教學內容,對期望學生達到結果的描述(即目標「是什麼」)與未達成目標而選擇的課程與教學內容(即「教什麼」)之間,存在著種種較為復雜的關系。

19、混淆目標與內容,模糊能力目標與內容目標,導致的結果往往是任由學生出於樸素狀態做自發的嘗試。「在游泳中學會游泳」,道理固然有正確的一面,離開了游泳的實踐當然與學會游泳無緣;但是恐怕也不能這樣理解,把學生扔到水裡任他們撲騰,就是我們語文課程的形態,甚至是唯一的形態。

20、(相對於「定篇」)另外一些選文,在教學中主要把他們當作聽說讀寫的知識技能方法策略態度學習的例文或樣本;還有一些選文,實際上不是讓學生去學文,而是利用文中所涉及的事物來引導學生從事與之相關的聽說讀寫實踐活動(用件)。那主要發揮後三種功能的例文(例文、樣本、用件),並不是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而只是教學的一種憑借,我們稱之為「教材內容」。比如,選文是《雨中登泰山》,腳的是游記的寫法「按游蹤的線索組織」(文章知識),或者是閱讀的策略「閱讀游記要抓住游蹤」(閱讀知識),那麼在這個例子中,《雨中登泰山》只是「教材內容」,是既定的課程與教學內容——文章知識或閱讀策略——的一個例子。

21、對於語文課來講,作為一種叫什麼的選擇產物,經典作品是作為課程與教學內容的方式存在的,當然需要「感」的沉浸,當然非得親歷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但誰也不會說,除了學生的感,我們就沒有一點想教該教的東西。我們讓學生注意到作品的這些而忽略那些,我們引導學生從這個角度體悟而遮蔽另外的角度。從這個意義上講,課程與教學內容與其說是選文(定篇),不如說是對選文的闡釋,包括闡釋的方式和態度。

22、講選文朦朧地頂替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實際上將課程與教學內容留為「空白」。這從好的一面看,是為優秀語文教師創造性地研製適宜的教學內容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但是在通常的情況下,卻往往導致教師們在「教」的內容選擇上隨意而雜亂,錯誤乃至荒唐。任何聽過語文課的人,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語文教學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師面對一篇篇選文而苦思冥想出來的教學內容。任何聽過數位或數十位語文教師講同一篇語文課文的人,都為震驚:這些課實際上是個體的教師任憑個人的語文知識(亞里士多德成為「臆斷」)在從事教學,學生所學的,完全是有不同語文教師隨意擇取或任意製造的不同東西,這些東西有些甚至叫不出名目。

23、語文課程目標是語文課程標准層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對「是什麼」的問題。——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和學生個體的發展,國家期望學生具備的語文素養「是什」。語文課程目標大致包括人文素養和語文能力這兩個方面。

語文課程內容是語文課程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對「教什麼」的問題——為了有效地達成語文課程標准所設定的語文素養目標,語文課程研製者建議「一般應該教什麼」。語文課程內容,從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兩點:一是構成人文素養確切所指的文學文化經典作品(定篇)以及對它們的闡釋;而是包括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在內的語文知識。

語文教材內容是語文教材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對用什麼去教的問題。——為了使廣大學生較好地掌握既定的課程內容,語文教材編制者提供「通常可以用什麼去教」的建議。理想的情況,語文教材內容應該做到「課程內容教材化」和「教材內容教學華」:一方面,課程內容要通過種種資源的運用使之具體地顯現;另一方面,教材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走進經典的世界,從而構建語文能力。

語文教學內容是語文教學層面的概念,它同時面對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針對具體情景中的一個班乃至一個組、一個學生,為了使學生更有效地達成既定的課程目標,「實際上需要教什麼」。第二是問題是,為了使具體情境中的這一班學生乃至這一組、這一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課程內容,「實際上最好用什麼去叫」。語文教學內容既包括教師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生。

24、「定篇」是語文課程規定的內容要素之一,指語文教學大綱或課程標准中規定的篇目。

25、自現代以來,語文教材建設的實踐多按慣例或當時的教育政策,將某些「選文」事實上視作「定篇」。但是,我們對「定篇」一直缺乏理論的研究,對「定篇」的性質「定篇」在教材中的地位「定篇」的功能和功能發揮方式,語文教育界一直語焉不詳。

26、但是,「基本篇目」的制定與提出,當時主要是從適合於教學這個角度考慮的,在主觀願望以及在教材的處置意圖上,並沒有把他們真正當成「定篇」。另一方面,基於大綱的規定和教材編撰的實際情形,在「教教材」觀念的支配下,語文教學實踐卻把這些數量相對龐大質量相對參差的「基本篇目」當成「定篇」來使用,從而把「教語文」演變為「教課文」——盡管受那些教材的編撰意圖制約,語文教學的實踐又很少真正落實為「教課文」。

27、朱自清:一個受教育的中國人,至少必得經過古典的訓練,才能成其為受教育的中國人。

28、在這里。「定篇」不承擔任何附加的任務,諸如教學、寫作訓練等。同樣「定篇」也不服就任何的學生,不管他們生活處境如何、閱讀情趣如何。如果定篇真是定篇的話,那麼每個學生都應該按同樣的要求去學習掌握它。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贊同施蟄存先生的意見(同時我們認為施先生的意見只適用於語文教材中作為定篇的那一部分):「語文課程要有一個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組織全國最有權威的學者來編,選的篇目必須是適宜中學生讀的、眾所公認的名篇,然後固定下來,十年八年不變,這樣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念書,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讀過,使全國的青少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語文水平。」

29、在各個學段零散地誦讀一些李白杜甫的短章小詩,與真切地感受唐詩的魅力真切地理解李白杜甫的藝術成就與偉大精神,恐怕也是有所區別的兩回事。

30、文學作品,即使是一首短詩,也有近乎無窮的含蘊。顯然,無必要也不可能將所有關照角度的所有內涵都開發為語文課程內容。能成為現實內容的,只能是其中某些角度的關照。從這個意義上講,課程內容還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詩文本身,而最終應落實為理想的讀者對該詩文權威的闡釋——在我國的語文教材中,表現為注釋、助讀(導讀獲提示、旁批或點評)文字,尤其是課後練習題的指令。

31、(定篇)對學生來說,學習的內容都是被別人事先確定好了的。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浸入這些詩文,並按權威者的指示,對那些被闡釋過的詩文加以內化(了解和欣賞)。這就是A.C.珀維斯所界定的「模仿結構」——按照歷史和文化已建立的優秀標准掌握優秀的文化、文學作品的深層結構。

32、作為定篇的選文,課程的內容既不是學生對這一定篇的感知,也不是教師對這一定篇的理解,更不是教材編撰者(語文教材專家)「個人對這些作品的把握」,而是文化文學等專門研究者對該作品的權威解說。對具體課文,尤其是文學作品課文的分析,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所提供的「只是編寫者個人的看法」——我國所通行的語文教材編撰的這種做法,對「定篇」來說,是有較大問題的。

33、另一方面,作為定篇,分析和評價應該是有「標准答案」的;盡管往往不存在唯一的答案。這答案的「標准」,便是施蟄存先生所說的「全國最有權威的學者」的學術見解。

換句話說,選哪些定篇,如何對他們做分析和評價(包括按什麼方法、用那種方式去分析和評價),這些都應該交由學術界去研究、定奪。而對一部教材「定篇」部分的編撰水平的評價,「全國最有權威的學者」的意見也應該是最重要的依據——語文教材的編撰,本來就應該是一項多方面合作的大事業。

34、(語文知識)寬式。語文知識是: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它有語感和語識兩種狀態。

窄式。語文知識是: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在課程的層面只包括與語語感對應的語識,盡管從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既可以是語識的狀態,也可以是語感的狀態。

35、語識是對語感進行認識和言說的結果,但這種認識如果不是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的支配下進行,就必定是零亂的、膚淺的、常識的。所以系統的語識不可能自發地在母語使用者身上產生:要麼是接受現成的別人分析的結果,要麼是在藉助了一定的理論和方法的情形下自己進行分析而得出。

36、語識對語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有重要的意義,但對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運用幾乎不起作用。

37、語感遠比語識豐富。語言運用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現象,通過運用能形成有理性的、可以藉助於語言解析出來的成分,但往往還會形成種種復雜微妙只能整體體驗的成分,惟有語感才能把握住它,語識對此是無能為力的。這就出現了所謂「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心理狀態,但通常不會出現「只可言傳而不?梢飠?rdquo;的境界。

38、因而在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過程中,從語感到能力必定是一部完成的。語識與能力卻是相對獨立的,從知識到能力還要經過一定的訓練,否則語識對於學生來說只是一大堆無用的知識。

39、即使是在一般性的語言活動中,語識雖然能幫助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語言進行分析、評價和調整,但語言活動本身能流暢地進行多依靠的還是語感。語識只有在與語感融為一體,或者更明確地說是轉化為語感後,才能在熟練的而不是生疏的卓越的而不是拙劣的語言活動中起作用。並非所有的語感都能從語識轉化而來,因為有的語感永遠無法言傳出來。

40、語文實踐活動也應該是語文課程重要的課程內容。但是,在語文課程中的語文實踐,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的實踐活動,它有別於日常的語文活動。大家知道,母語的語言學習可以在兩種狀態中進行,一種是自然狀態,一種是課堂狀態。所謂自然狀態下的學習,指的是學習者在來自解決實際問題的壓力下從事語言活動,並因此無疑是地學得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過程。在這樣的狀態中,學習者扮演的其實是行為者而不是學習者的角色。語文課程與教學應該盡可能地利用自然狀態下的學習來發展學生的語感,但是他的主體部分畢竟是在課堂中,因而不能簡單地用自然狀態下的學習來代替課堂教學。

41、或者這樣表述:課程與教學的目的可以指向學生的語感,但是課程與教學的內容教學過程不能也是始終處在混混沌沌不可言傳的感覺狀態中。

42、劉大為很正確地指出:「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確實不需要像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一樣掌握大量而系統的知識,語言能力的發展主要是以語感的方式實現的。,然而學生可以處在語感的狀態中。教師必須處在知識的狀態中,這是因為:進入課堂教學的語感方法不是語言實踐活動中的放任自流,它必須在一定的教學目標的控制下,具有一定可預測性。這就要求教師對使用的方法有一定的理論認識,能用一定的知識表述形式加以控制。

43、上述表述「人物描述游戲」「觸摸游戲」「感知」等活動的文字,均是我們所說的「教材內容」。顯然,游戲和活動,在這里本身並不是語文的「課程內容」。之所以編入這些教材內容,是希望通過此類游戲和活動使學生感受描寫這一學習要素(課程內容)。或者這樣說,學生可能會(教材也引導)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動有趣的游戲和活動中,由於沒有直接提出「學習描寫」的要求,甚至沒有正面提出「描寫」的概念,學生可能會(教材也引導)把游戲僅僅當做游戲來玩,但是,教材編撰者以及使用該教材的教師心裡明白,這些活動所反映、體現得是「描寫」這一知識和技能。

44、語文課程內容的主體是語識。

45、王培光提出了「語法教學連續體」的設計:語言規律學習可以通過兒童對母語的掌握那樣的「潛藏式語法教學」進行;而語法學習則通過「明示式語法教學」進行,包括先講述語法條文再舉例證的演繹法,先陳列大量例子然後由學生或教師點破其中語言規律的歸納式。

46、對稍微復雜困難一些的語言任務,我們就需要將表達的每一重要環節都置於意識的明確控制之下,從而能在話語展開的同時隨時對這些環節進行構思、監控、分析和評價,以之為反饋信息,從而對下一步的話語措施作出設計、調整和決策。表現在聆聽或閱讀的過程中,同樣有反思能力的分析比較、選擇排誤等一系列認知環節伴隨發生。這樣的反思能力處在更高要求的心理水平上,因為它必須與語感能力同步發揮作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伴隨反思能力的發揮而對語言知識的需求。

47、在我國,語文課程具體形態研製一直是個空檔,語文教材一直事實地頂替著語文課程,語文教輔讀物所輔助的也僅僅是教材,其目的往往是應試。因此,有語文教材所傳達的語文知識,實際上就構成語文課程內容,在「教教材」的體制下,語文課程內容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了語文教學內容。

48、研究文學的人批評說,語文教育界關於文學的「觀念」(引者註:實際上是知識)「至少落後二十年到五十年」,而所謂閱讀教學,實際上是將作品當作屍體在肢解。

從事心理學研究的人批評說,語文課程的作文教學「背後是以文體為中心,以主題、材料、結構、表達、語言、題材、文風、起草與修改等所謂「八大塊」知識為主要分析內容的傳統寫作理論,而這一理論忽視了對寫作主體這個決定性因素的關注,忽視了對寫作過程的研究,有其明顯的缺陷。

49、語文課程與教學沒有從當代學術中獲取於時俱進的「語文知識」,「學校語文知識」封閉而僵化,這是一個方面。事情的另一個方面,使相關學科的研究不盡如人意。

在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小說,除了被擰乾的人物情節環境這三個概念,事實上已沒有多少知識可教了;詩歌,在感知背誦之外,只有體裁(如絕句四句、律詩八句、幾種詞牌名稱)、押韻等屈指可數而且極為表面的知識;散文,也只有形散而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似知識又似套話的幾種說法,以不變應萬變。戲劇,除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套路簡介,再不見有像樣的知識。造成這種狀況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與文學理論界不能有效地提供足已達成語文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文學知識不能不說有極大的干係。

50、只要遇到繼續穩、小說,就一定要分清哪是肖像哪是神態哪是動作哪是心理---盡管肖像描寫和神態描寫有時區分起來很難,也沒多大必要,但也得要求學生去分。具體到一篇課文,更是把這里是什麼描寫,哪裡是什麼描寫的問題一路問下去,似乎這些分辨清楚了,思想內容就明白了,而且這樣做似乎就把思想內容和語文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了。

51、劉大為教授提出,語文教學所需要的語言知識,應該建立三個系統:

(1)學生系統。這個系統由學生語言能力發展所必需的最低量的知識組成。這些指示應該成為學生的語言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此應該著力研究,究竟是那些知識的掌握能夠更有效率地促進學生能力和素養的發展,他們應該以什麼樣面貌出現在教學中,應以什麼方式發揮作用,從而使這些知識的系統性建立在建明星可操作性的基礎上,並且尋求這些知識適應於中學生思維特徵和語言水平的表達方式,此類表述方式應該不同於現有科學預言等純粹語言學的表述方式。由於這些知識的掌握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因而還應該研究這些知識的掌握與學生預感發展、能力提高之間的內在聯系,研究與之相關的教學策略。

(2)教師系統。這個系統值得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掌握和運用的語言學知識。強調預感使學生語言能的主要存在和運作方式,但並不是等於教師可以與學生處在同樣的語感狀態中。教師應該對發展學生的哪些語感、通過哪些手段去發展有清醒的理性認識,這就要求形成一套與學生應掌握的最低量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師掌握的語言知識系統,以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教師也掌握哪些知識的局面。

(3)教學工具系統。為了在師生的對話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概括自己的感悟和認識,教師能夠更深刻地引導學生的思想,課堂上需要一套引發師生互動的作為教學工具的知識系統。學生系統中的只是一般都應該具有教學工具的資格,但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會產生對知識的特殊要求,他們更應該反映在教學工具系統中。對學生而言,他們應該理解系統中的知識,但是只要求能夠在課堂上將它們作為工具使用,不要求將它們滲透在自己的語言能力中;對教師而言,教學工具系統的知識就應該是他基本素養的一部分,不能熟練而有效地運用它們,該教師的資格就值得懷疑了。

52、2004年,王榮生主編了《21世紀專題教程語文系列》和《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語文系列》兩套叢書,為新世紀的學校語文知識重構添磚加瓦。前一套叢書包括《初中語言知識新視點》《初中寫作新視點》《初中現代文閱讀新視點》《初中古詩文閱讀新視點》《高中文學知識新視點》《高中口語交際新視點》《高中寫作新視點》《高中現代文閱讀新視點》《高中古詩文閱讀新視點》等十種。

53、從閱讀能力具體性的角度考察,我們過去關於閱讀能力的研究,至少存在著一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抽象能力觀。這點性地表現在「閱讀能力」的邏輯構造上。比如將閱讀能力看成是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評價能力四個層級。「閱讀能力」的邏輯構造,可能有其獨立的學術價值,各家的不同構造法也可能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如果願意,當然可以也應該繼續研究。但是,從閱讀教學的角度,這樣的研究(採用邏輯的方法而不是試驗的方法),意義就很有限。因為離開了特定的樣式,就不存在閱讀的活動,因而也就無所謂什麼閱讀能力。

王雲峰在《近二十年閱讀能力研究與閱讀教學模式的發展》一文中,系統地梳理了近二十年關於閱讀能力結構的理論研究,指出:「以上這些研究雖然促進了人們對閱讀能力的認識,但並未完整、清晰地揭示閱讀能力構成,加之其結論主要是藉助思辨獲得,缺乏可操作性,對教學實踐的發展沒有多少直接的幫助。

第二,未經反思的預設。

這反映在理論上,尤其表現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直在中小學培養學生的所謂的閱讀能力,實際上是兩種:一種是「鑒賞者取向式」閱讀,一種是「語文教師備課樣式」的閱讀。

鑒賞者取向式是一種以鑒賞乃至崇敬心理來對待文本的閱讀方式。

54、所謂「語文教師備課樣式」的閱讀,也就是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普遍採用的閱讀模式,即圍繞著「思考和練習」的分析課文能力。

「所謂閱讀」,實際上特製自己備課時的那種樣式和讀法,所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際上是希望學生達到像自己備課那樣的水準。

C. 專業成長理念和課程研發意識的區別

一、課程意識及其意義
關於課程意識,有多種界定,但在筆者看來,課程意識或稱課程覺察或課程自覺,就是教師對課程的特點、意義、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認知,並將這種認知,較為自覺地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再通過教師的總結、反思與提升,使課程意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
教學意識與課程意識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課程意識通過教學意識來實現,沒有教學過程,課程意識也就得不到體現。它們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區別,教學意識更多地關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技術問題,即關注教師「教什麼」的問題;而課程意識則更多地是關注教師的價值取向,即關注教師「為什麼教」的問題。課程意識同時也決定著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師的情感態度等內容。課程意識還涉及到教師如何重新構想課程,如何使構想的課程在實踐中發揮其積極作用,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觀、教學質量觀以及教育評價觀。教師的課程意識來源於教師日常實踐中的決策的課程,是囊括了同實踐互動的動態的課程。具有課程意識的教師會以「跑道」為語源的課程形象,轉換為以知性、文化為經驗的快樂之「旅途」。[1]以教師為「向導」,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共鳴。教師和學生超越了課程的一般范疇,化解了「教」與「被教」之間的對立關系,成為通向知識領域的共同探險者。
二、課程意識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
(一)課程意識改變了教師的課堂教學
美國著名課程專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師即課程」的觀點,強調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才能使靜態設計的課程轉化為動態的課程實施。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實施的取向已經從「忠實取向」發展到「創生取向」。課程實施的「忠實取向」是教師僅僅作為「課程執行者」,認為教師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門和課程設計專家制定的課程內容傳遞、灌輸給學生。課程實施的「創生取向」是在傳遞中心課程的基礎上,去尋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識」,使教師從單方地向學生灌輸「制度化知識」轉化成為雙向的、多維的對話,以累積多種多樣的發現與發明之中創造出新的知識。
以這種「創生取向」的視角來看,課程實施就是一個對課程意識重新解釋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課程意識與課程設計者、課程內容、學生以及課程實踐情境之間持續對話的過程。在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消化、課程設計重新組合、課程實踐合理化進行、教師的課程意識得到實現時,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過程。
(二)課程意識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改革
吳剛平教授在總結歷次教學改革的經驗教訓時,認為「歷次教學改革僅僅站在教學的立場謀劃教學改革,往往看不出問題的本質,難以找到有意義的突破口和生長點,教學改革迫切需要強化課程意識」。[2]
在課程論體系中,課程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最重要器官,就如我們的「心臟」,而教師的教學又是課程實施的必要環節。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有些也許是教學實施的問題,但更多的可能是課程設計自身存在的問題。對課程問題,如果只是依靠教學或教材的改革,應了老話「換湯不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從最重要的器官「課程」改革著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學生不喜歡學習,人們往往會認為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或方法有問題。事實上,這很可能是課程內容本身的「難、繁、偏、舊」,脫離了學生的興趣和未來發展的需要,甚至連教師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歡的內容,卻硬要灌輸給學生,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可以這么說,如果社會、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教師沒有課程意識的整體轉向,而只是著眼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修修補補,很難取得預期的成效。
(三)課程意識促進了教師的教育研究
斯騰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師作為研究者」的觀點,強調的是教師的課程意識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場上,以研究的方式展開課程實施過程,才能表現出有效的課程行為。當前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學反思和校本課程開發兩個方面。

D. 新課改教學過程本質觀是交往觀還是認識觀

新課改教學過程本質觀是交往觀還是認識觀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交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師生的交往互動,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沒有師生的交往互動,就不存在真正意義的教學。
教學中交往的屬性決定了教學過程的本質規定性。
1、交往的本質屬性——主體性
交往是主體的生存狀態與活動方式,有交往的主體,才有交往的行為,才能構成為交往活動。處於教學交往中的師與生應該是教學過程共同的主體,他們之間不是施教與受教、改造與被改造的單一對象關系,而是一種「人與人」、「我與你」的意義存在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師與生人格上獨立,關繫上平等,活動上自主,教學上====。有了師與生,特別是學生主體的定位,交往的雙方才能相互尊重,敞開心扉,彼此接納,互相作用,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和朋友。交往的主體性的發揮才能真正體現教學過程的====性。
2、交往的准則——相互理解
理解是交往的「生態條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溝通,相互傾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沒有理解,人的交往就會萎縮。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表演或說教,而是擁有教學理論素養的教師與學生進行交往的文化,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意義的創生離不開師與生的共同努力與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長期統治教壇的「師道尊嚴」的無形屏障,使彼此走向對方的內心世界,使師與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交往的相互理解屬性決定了教學過程的合作性。
3、交往的運行機制——視界融合
交往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體現了「主體間性」的存在,這種「主體間性」的實質是沒有內外壓力與制約的相互理解與溝通。教與學的交往是雙向的、互動的,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教材及其各種教學資源等,單方面的教與授不是無濟於事就是索然無味。而教學中的對話、溝通實現著參與者對現實和歷史的各種視界的匯聚融合。以相互碰撞的回應中,來自對方的信息不斷為自己所吸收,對各自的認識偏差,不斷地加以克服矯正,新的思想、新的視點不斷產生。視界融合過程就是教學的意義建構過程,也是師生吸納人類文明、凈化心靈、共同發展的過程。這種交往的固有機制鑄成了教學過程的第三個品性——創造性。
4、交往的存在狀態——全息互動
交往是雙方或多方的接觸、往來、對話、溝通,教學中交往的意義已遠遠超越了它原始的語言學的意義,它已經成為人氽存在與發展的基本方式。教學是交往的特殊變體,是有知識和經驗的人與獲得這些知識和經驗的人之間的交往的特殊場合。教學這一交往活動,不僅指向參與者的認知過程,也指向參與者情意價值形成過程,作用於他身心的各個方面。全息互動的交往是一種能動的建構,包括知識技能的獲得,智慧能力的提高,主體人格的完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生產,也是精神生產的過程。交往的全息互動屬性保證了學生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教學是交往的特殊存在形式,交往決定了教學活動的本質。用「教學交往」觀審視教學過程,並以此構建共同主體的師生關系,將傳統的教學改造為平等、====的教學,溝通合作的教學,互動創生的教學,促進人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這是我們的基本出發點和理想追求。

E. 教師如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師如何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問題,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內容。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形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素養,把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具體操作步驟。

一、形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素養

教師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和教師的創造性,是影響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加強這些方面的素養,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注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並創造性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

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首先要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所謂「課程資源意識」,簡單說就是「什麼是課程資源」的意識,或者說是面對各種事物時考慮它「是否是課程資源」的意識。所謂「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是指面對各種資源時考慮它對課程教學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怎樣才能把它挖掘出來使它為課程教學服務的意識。具有課程資源意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是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前提。缺乏這些意識即使身邊存在大量的課程資源教師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教師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有助於教師形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更好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課程資源開發意識的確立需要教師在頭腦中形成課程資源概念,就課程資源對課程教學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確立意識需要相關知識的支持。因此,教師應學習課程資源的相關知識,加深對課程資源的認識,通過實踐強化、鞏固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意識。

2.注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並不是價值中立的,也並不是客觀的,而是具有極強的主觀性與個性色彩。教師如何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和教師的教育觀念、課程教學觀及教育價值取向等密切相連。具有不同教育理想、教育價值觀念的教師在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時所傾向的課程資源不同,不同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對課程教學的影響也不同。因此,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時要注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

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一般有如下四種。 (1)內容取向。當圍繞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即是內容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種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中心是課程內容。開發課程資源是為了豐富優化課程內容或課程設計,利用課程資源是為了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即使在內容取向上,不同教師也會傾向於開發與利用不同的課程資源。新課標提出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並不一定能夠很好地平衡三者的關系。由於教師在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及教育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造成教師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會有所偏重。比如,重視知識與能力的教師可能注重知識資源和能力資源的開發利用,而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師可能注重這方面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2)學生取向。當圍繞學生的心理邏輯、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時,就是學生取向的。這種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關注的中心是學生的發展。開發課程資源是圍繞學生的發展需要,利用課程資源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3)教師取向。當圍繞教師的需要、興趣、愛好和特長等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就是教師取向的。這種取向過多地關注教師自身的情況,而對課程內容和學生需要關注較少。一般而言,新手教師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與教師的專業發展處在自我求生的階段相關。(4)混合取向。當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充分考慮到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學生的需要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時,就是混合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種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謀求課程內容、學生需要與教師實際的協調與整合。

實際上,任何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都含有混合的性質,前三種取向並不完全否認其他因素的重要性。我們只是根據側重點的不同做出上述區分。前三種取向中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關注點相對集中,但由於眾多因素的相互照應不足,往往會影響課程教學效果。因此,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宜採取混合取向,但也應看到混合取向的操作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平衡,或採取適當傾斜以謀求最佳的開發與利用效果。

3.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說它是有限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夠直接為課程教學服務;說它是無限的,因為生活中課程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是教師要能夠發現、挖掘、利用。資源無限,貴在選擇;資源有限,創意無窮。不論是選擇還是創意都需要教師智慧的投入。在現實課程教學中,課程資源是有限的,但人的創造性是無限的。有限的資源經過無限的創意可以生成充裕的課程資源。創造性應內含於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之中。創造性是一切教學活動的靈魂,也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靈魂。沒有創造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沒有前途。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才能使課程資源化匱乏為豐富,化平淡為精彩,化腐朽為神奇。

開發課程資源是利用課程資源的前提,利用課程資源是課程資源開發價值的實現。相對於傳統的沒有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而言,我們強調要創造性地開發各種類型的資源或者創生所需資源;相對於傳統的課程教學的「書本中心」、「課堂中心」、「照本宣科」,我們強調要創造性地利用課程資源。如果得到豐富的課程資源還像原來那樣繼續「照本宣科」,那麼,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價值和意義就沒有得到很好體現,並且課程資源的價值也沒有得到體現。

要創造性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解放思想,打破束縛,堅持創新。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沒有個性,也就沒有突破、沒有發展。思想上辭舊迎新是行動上發展的前提。馬爾庫賽說過思想不能改變現實,但思想可以改變人,而人是可以改變現實的。因此,教師要確立生活中處處有課程資源的觀念、確立用課程資源教學的思想,通過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使課程教學不斷呈現出新的面貌。

二、把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步驟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教師若能把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般步驟則會有助於開發與利用工作的展開。根據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過程,教師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可把握以下步驟。

1.解讀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決定了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及課程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同樣也決定了課程資源的選擇與利用。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總需要一定課程資源的支撐,課程資源總是服務於某一特定的課程教學目標。所以,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首先要從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解讀開始。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解讀應該是多維度的,每一維度的目標所需要的課程資源是不同的。新課程改革之前,人們往往採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個維度進行解讀;新課程標准頒布後,可以考慮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解讀。通過解讀會分解出許多具體目標,在此基礎上需要考慮以下問題:為了實現具體的和整體的課程教學目標,需要什麼樣的課程資源?需要多少課程資源?怎樣開發這些課程資源?這些課程資源怎樣進入課程教學過程?通過什麼方式利用這些課程資源最有效?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會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供指導與定位。

2.根據目標尋找資源線索

課程教學目標規定了基本的課程資源,也即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針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圍繞課程目標的實現,教師應多方面尋找課程資源的線索。課程資源線索是開發課程資源的基本前提,教師應該知道從何處可以找到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線索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的特徵。不同類型的課程資源、不同的教學需要、教師素養的不同等多重因素,決定了課程資源線索的多樣性與差異性。因此,尋找課程資源線索的途徑與方法因人因事而異。一般而言,課程資源的線索是比較豐富的,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教學內容出發,從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策略出發等等尋找課程資源線索都是可以的。教學一篇課文與它相關的一切內容都可能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線索。如,《荔枝蜜》一文的導語設計需要相關課程資源的支持,教師可選擇以作者為線索、以荔枝為線索、以蜜蜂為線索、以蜂蜜為線索等眾多線索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在動態課程資源的開發中,教學情境、教學氛圍、教學靈感、突發事件、學生的問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線索。

尋找課程資源線索時,會出現線索中帶出線索的情況,比如,查找某方面的文獻資源,在某一文章的注釋或行文中還會提及其他相關資源,這些注釋或行文話語就成為尋找課程資源的新線索。如果需要更多更詳細的資源可以根據新線索繼續查尋。當然,課程資源線索也可能會在開發過程中斷掉。這時就需要從其他方面想辦法繼續尋找該線索或重新尋找新線索,或尋找相關資源線索。課程資源線索是課程資源開發非常重要的因素,應給予充分重視。

3.依據線索多途徑開發資源

線索只是一種端緒,一個引子。要開發出翔實、具體、豐富的課程資源還必須進行實際的開發工作。所以,在尋找到課程資源線索之後,就要通過鑒定、篩選、挖掘及捕捉等基本方式開發課程資源。具體到各種類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有許多具體的途徑。參觀、訪問、調查、文獻檢索、網路查尋以及活動實踐等都是基本的課程資源開發途徑。教師要掌握不同類型的課程資源開發途徑,合理、有效地進行課程資源開發。

4.實現課程資源與課程內容的結合

開發出課程資源只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個步驟。課程資源畢竟還不是課程教學內容,從課程資源到課程教學內容還有一個轉化過程。因此,面對開發出的課程資源,教師必須實現課程資源與課程教學內容的結合。這一工作至少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把開發出的課程資源直接轉化為課程內容。如,教師選擇教科書之外的期刊或書籍上的文章進行某一課程教學目標的教學。教師對課文替代文章的選擇過程即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這一課程資源直接進入課程教學實施過程就實現了課程資源到課程內容的轉變。第二種情況是,教師對課程資源進行加工之後把它變成課程內容,即把課程資源與現有的課程內容進行結合,使課程資源對現有課程內容進行補充、替換、滲透等。如,教師以課文為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又吸納其他課程資源與課文內容共同構成課程教學內容。課程資源與課程教學內容的結合是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為根本鵠的的。

5.創造性多方式利用資源

課程資源的利用千人千法、萬人萬樣。課程資源的利用貴在創造性。掌握多種課程資源利用的基本方式對課程資源的利用是必須的,但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開創更多具體的、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利用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應在掌握基本課程資源利用方式的基礎上,開動腦筋,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只有靈活多變地採取各種策略和措施,創造性地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才能不斷發展、不斷提高;課程教學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

F. 《課程的邏輯》讀後感,急求!

剛拿到《課程的邏輯》這本書時,「邏輯」這個詞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心,邏輯是人的一種抽象思維,是人通過概念、判斷、推理、論證來理解和區分客觀世界的思維過程,簡單理解就是道理。到底書中將介紹怎樣的「邏輯」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翻開了第一頁……。
一、創新課程文化
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教師與學生不是外在於課程的,而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過程。這樣教學就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互相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對於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教師與學生是一種平等的地位,是共同學習、互動的過程。在教學方法、手段和學習方式上應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從學生如何學好的角度出發制定教學策略,靈活選用教學方式、方法,用新型的教學觀,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構建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究、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相結合,使每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給他們創設實踐的時間和空間。
二、重建課堂教學
(1)溝通
從教學活動的現實存在的形態來看,溝通實踐是教學活動存在的根本特徵。教學活動中的教與學不僅形成了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關系,也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等多重的網狀關系,而教學活動就是在這種網狀關系中進行的。在「圓」這一主題單元的開發過程中,教師首先與學生進行了溝通,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先是小組間進行溝通,再進行學生與學群體之間的溝通,從而確定研究問題的方向,制定實施問題的方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自「兒童的世紀」以來的一句口號,它代表著教育學及教學論的一種發展趨勢。長期以來,我國的課堂教學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從了倡導「教師權威」、堅持「知識本位」和宣揚「精英主義」的價值取向。但如果我們將學生作為溝通與活動的主體,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同學生的溝通和活動展開指導。這個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
(2)探究文化
新課程倡導探究文化,強調應在不同層面進行課程創新。首先,教學探究,教師作為課程實踐主體,必然要為改進自己的實踐而成為研究者。其次,學習是探究,探究學習是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
(3)合作,
學校應當是教師和學生這兩類主體「交互作用」形成的「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首先是合作文化的環境,每一個成員之間應有更多的合作與關懷。通過人人參與,平等對話,真誠溝通,彼此信賴,來發展合作精神,共享經驗知識,實現自我超越。哈葛利斯指出合作型教學文化的特點有:精神支持、增進效率、改善效能、減低負荷、同步進行、建立安全感、增強反思能力、提高組織反應能力、提供學習機會、不斷改進。

G. 課程創生和生成教育的區別

課程抄和教學成為兩個彼此分離的領域,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實體或內容,它規定學校「教什麼」,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過程或手段,它規定學校「怎麼教」;課程是教學的方向、目標或計劃,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境之外預先規定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傳遞課程的過程,而不應當對課程做出任何調整和變革。教師只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這就是傳統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課程是「專制」的一方,課程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對立。二者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發生關系。這樣,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繁、難、偏、舊,而教學也不斷變得死板、機械、沉悶,這種背景下的所謂教學改革只能是打外圍戰,「戴著鐐拷跳舞」,師生的生命力、主體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總之,這種教學改革最多隻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實質性的突破。

H. 課程意識,教學意識和能力意識三者有什麼區別

這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過去十多年了,十多年來上上下下為這輪改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當我們回望這輪改革的時候,不得不遺憾地承認,十多年來我們由許多地方許多老師將課程改革與課堂改革混為一談了。
大家其實都清楚,這次課改的動機其實就是要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設置與內容。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位一體,互為補充,以實現著眼於學生發展的教育目標。遺憾的是我們許多地方和學校,尤其是教師對課程改革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沒有對它進行認真的研究,更因為課程改革不只是一件技術活,更重要的還是理念的、思想的,尤其是要讓每一個教師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課程意識,建構屬於自己的課程更難。
「改課」就不一樣了,幾乎是純技術層面的,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是相對省事的活兒,也是容易出成績、出政績、出效益的活兒。於是一個又一個的「高效課堂」,一個又一個的「教改」模式,一個又一個的流派,一所又一所的「課改」名校就這樣誕生了。
或許因為課改的設計者們忽視了我們這個國度的教育實際,也或許因為他們在選擇參照系的時候出了某些偏差,更或許因為是一些歪嘴和尚將「課改經」給念歪了。「課改」就這樣變成「改課」了,相反它的初衷卻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給忘卻了。
正是出於以上的思考,我們策劃了這樣一個話題,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

課程意識: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桿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方亞琴 蔡 偉(教授)

摘要:闡述了課程意識的概念及其意義,指出課程意識是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桿。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課程意識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學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影響,最後從獲取專業自主權、轉變課程觀、培養反思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師課程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課程意識;教學意識;教師專業發展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要求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齊頭並進,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在課程理念引導下不斷地完善其教育理念,才能不斷地完善新型教師所具備的內在要求。因此,具有課程意識成為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桿,也是教師自我完善的重要標志之一。
一、課程意識及其意義
關於課程意識,有多種界定,但在筆者看來,課程意識或稱課程覺察或課程自覺,就是教師對課程的特點、意義、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認知,並將這種認知,較為自覺地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再通過教師的總結、反思與提升,使課程意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
教學意識與課程意識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課程意識通過教學意識來實現,沒有教學過程,課程意識也就得不到體現。它們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區別,教學意識更多地關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技術問題,即關注教師「教什麼」的問題;而課程意識則更多地是關注教師的價值取向,即關注教師「為什麼教」的問題。課程意識同時也決定著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師的情感態度等內容。課程意識還涉及到教師如何重新構想課程,如何使構想的課程在實踐中發揮其積極作用,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觀、教學質量觀以及教育評價觀。教師的課程意識來源於教師日常實踐中的決策的課程,是囊括了同實踐互動的動態的課程。具有課程意識的教師會以「跑道」為語源的課程形象,轉換為以知性、文化為經驗的快樂之「旅途」。[1]以教師為「向導」,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共鳴。教師和學生超越了課程的一般范疇,化解了「教」與「被教」之間的對立關系,成為通向知識領域的共同探險者。
二、課程意識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
(一)課程意識改變了教師的課堂教學
美國著名課程專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師即課程」的觀點,強調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才能使靜態設計的課程轉化為動態的課程實施。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實施的取向已經從「忠實取向」發展到「創生取向」。課程實施的「忠實取向」是教師僅僅作為「課程執行者」,認為教師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門和課程設計專家制定的課程內容傳遞、灌輸給學生。課程實施的「創生取向」是在傳遞中心課程的基礎上,去尋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識」,使教師從單方地向學生灌輸「制度化知識」轉化成為雙向的、多維的對話,以累積多種多樣的發現與發明之中創造出新的知識。
以這種「創生取向」的視角來看,課程實施就是一個對課程意識重新解釋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課程意識與課程設計者、課程內容、學生以及課程實踐情境之間持續對話的過程。在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消化、課程設計重新組合、課程實踐合理化進行、教師的課程意識得到實現時,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過程。
(二)課程意識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改革
吳剛平教授在總結歷次教學改革的經驗教訓時,認為「歷次教學改革僅僅站在教學的立場謀劃教學改革,往往看不出問題的本質,難以找到有意義的突破口和生長點,教學改革迫切需要強化課程意識」。[2]
在課程論體系中,課程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最重要器官,就如我們的「心臟」,而教師的教學又是課程實施的必要環節。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有些也許是教學實施的問題,但更多的可能是課程設計自身存在的問題。對課程問題,如果只是依靠教學或教材的改革,應了老話「換湯不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從最重要的器官「課程」改革著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學生不喜歡學習,人們往往會認為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或方法有問題。事實上,這很可能是課程內容本身的「難、繁、偏、舊」,脫離了學生的興趣和未來發展的需要,甚至連教師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歡的內容,卻硬要灌輸給學生,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可以這么說,如果社會、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教師沒有課程意識的整體轉向,而只是著眼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修修補補,很難取得預期的成效。
(三)課程意識促進了教師的教育研究
斯騰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師作為研究者」的觀點,強調的是教師的課程意識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場上,以研究的方式展開課程實施過程,才能表現出有效的課程行為。當前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學反思和校本課程開發兩個方面。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如何反思、以什麼樣的理論作反思的指導會有不同的反思效果。如果教師沒有課程意識作為基礎,教學反思的對象只能局限在課堂教學,其基本的反思形式是「課堂評價」或「教後記」。如果教師以課程意識作為堅實的後盾,那麼教學反思就不再局限於對教學過程的反思,還包括對課程的目標、編制、實施、評價等諸多環節的全方位反思,其主要形式是撰寫教學案例。
教師課程意識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得到實現,也就是意味著教師的課程意識從覺醒狀態進入到實踐狀態。[3]因此,教師具備什麼樣的課程意識將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具體來說要有課程的權利意識、鑽研意識、價值意識和全局意識。權利意識是指教師作為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應具有的課程權利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恰當地行使自己的權利;鑽研意識是指教師應具有一種鑽研課程理論的精神,使自己的課程意識結晶充滿科研智慧;價值意識是指教師必須以學生的多元價值的實現為目標的課程意識,如教育價值、政治意識形態價值、倫理價值、藝術價值、產業價值等;全局意識是指教師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機會,及時的做出決策,將課程開發做為教學生涯的有機組成。
三、提升教師課程意識的有效途徑
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基礎教育改革在新時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課程意識的強化得到了實現的可能。
(一)獲得專業自主權,提升課程參與意識
賦予教師充分的專業發展權,是提升教師課程參與意識的重要保障。唯有獲得相應的專業自主權這一基本權力,教師的課程參與意識才能得到提升。因此,一方面學校層面要賦予教師相應的專業自主權,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課程開發和創生中去。另一方面,教師獲得專業發展權後,也要履行自己的職責,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審視課程目標的合理性和課程內容的價值,思考課程實施的方式和方法,反思課程實踐中的得失。
(二)轉變課程觀,提升課程生成意識
課程觀是教師的課程哲學和課程方法論。只有課程觀念發生了合理的轉變,才可能提升課程意識。教師必須拋棄各種偏執的課程觀,整合生成新的課程觀。新的課程觀與教師的教育理念、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真實的教育情境緊密結合,這樣更有利於處理好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發展需要的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培養反思能力,提升課程反思意識
課程意識的強化離不開教師教育實踐中的反思意識。教師的反思性教育實踐是指教師自發的,對自身教育教學理論素養的再思索,以及對在相關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行為的思考,從而總結出教學實踐中的亮點與不足,並研究出改善策略與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因此,教師應自覺培養反思的能力,提升反思意識,使教師成為反思性實踐者,讓課程意識成為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桿。

參考文獻:
[1] 佐藤學.課程與教師[M].鍾啟泉,譯.北京:教育科學,2003:21.
[2] 趙炳輝,熊梅.教師課程意識與專業成長[J].教師教育研究,2008(1):3-7.
[3] 吳剛平.教學改革需要強化課程意識[J].教育發展研究,2002(11):44-46.

課程意識:從認知到行動
鄺紅軍
摘要:課程意識的提出並受重視既是基礎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論思考的結果,也必將推動基礎教育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認知取向的課程意識是必要的,它自然傾向於比較不同的課程觀,並要求課程觀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行動取向的課程意識,它要求自覺地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育經驗,組織教育經驗,並評估教育目標是否實現。

I. 教學是課程的傳遞執行過程,還是創生和開發的過程

課程和教來學成為兩個彼此分離自的領域,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實體或內容,它規定學校「教什麼」,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過程或手段,它規定學校「怎麼教」;課程是教學的方向、目標或計劃,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境之外預先規定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傳遞課程的過程,而不應當對課程做出任何調整和變革。教師只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這就是傳統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課程是「專制」的一方,課程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對立。二者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發生關系。這樣,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繁、難、偏、舊,而教學也不斷變得死板、機械、沉悶,這種背景下的所謂教學改革只能是打外圍戰,「戴著鐐拷跳舞」,師生的生命力、主體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總之,這種教學改革最多隻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實質性的突破。

閱讀全文

與教學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