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領導職能中3種典型的領導方式
1.領來導特質論領導特質論自主張,領導者的個人特質是決定領導效能的關鍵因素。雖然在有效的領導者應當具備哪些特質方面,各種研究者各執己見,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認為領導特質是先天賦予的而不是後天學來的。即使有一些特質可以通過學習得來,這種學習的能力也是與生俱來的。所以領導特質論也被稱為偉人論。2.領導行為論主要是從領導者如何運用其職權這個角度來劃分領導方式或領導風格的。例如分成專制式、民主式和犯人式等等。早期這方面的理論很多是對領導者風格的分類。3.領導的權變論領導方式的有效與否取決於領導者所面臨的具體環境,即領導的效能取決於各種各樣的權變因素。
② 領導管理方式有哪4種
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以密執安大學社會研究所自1947年以來進行的數十項研究成果為依據,總結了美國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趨勢和部分成績出眾的管理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管理原理",並且比較詳細地、系統地闡述了"支持關系理論"和以工作集體為基本單元的新型組織機構。在此基礎上,利克特於1967年提出了領導的四系統模型,即把領導方式分成四類系統:剝削式的集權領導、仁慈式的集權領導、協商式的民主領導和參與式的民主領導。他認為只有第四系統——參與式的民主領導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領導,才能正確地為組織設定目標和有效地達到目標。
利克特和他的同事經過大量調查研究,認為在60年代的高效企業和政府部門由於環境的變化,正在創造一種不同於50年代管理系統的新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如何有效地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這種新型管理系統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1.組織成員對待工作、對待組織的目標、對待上級經理採取積極和合作的態度;他們互相信任,與組織溶於一體。
2.組織的領導者採用各種物質和精神鼓勵的辦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首要是讓員工認識到自我的重要性和價值,例如鼓勵組織成員不斷進步,取得成就,承擔更大責任和權力,爭取受表揚和自我實現。同時也要讓員工有安全感,發揮自己的探索和創新精神。當然,物質刺激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3.組織中存在一個緊密而有效的社會系統。這個系統由互相聯結的許多個工作集體組成,系統內充滿協作、參與、溝通、信任、互相照顧的氣氛和群體意識,信息暢通,運轉靈活。
4.對工作集體的成績進行考核主要是用於自我導向,不是單純用做實施監督控制的工具。參與式管理和集體決策要求所有成員分享考核的結果和其他信息,否則很容易導致敵對態度的出現。
在這種管理系統中,組織成員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們的態度又主要受到利克特提出的"支持關系"的影響。支持關系理論是管理新模式的核心,也是應用於實踐的指導原則。支持關系理論可以簡要表述為:領導以及其他類型的組織工作必須最大限度地保證組織的每個成員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背景、價值准則和期望所形成的視角,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中確認組織與其成員之間的關系是支持性的,組織里的每個人都受到重視,都有自己的價值。如果在組織中形成了這種"支持關系",員工的態度就會很積極,各項激勵措施就會充分發揮作用,組織內充滿協作精神,工作效率當然很高。支持關系理論實際上要求讓組織成員都認識到組織擔負著重要使命和目標,每個人的工作對組織來說都是不可或缺、意義重大和富有挑戰性的。所謂"支持"是指員工置身於組織環境中,通過工作交往親自感受和體驗到領導者及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視,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這樣的環境就是"支持性"的,這時的領導者和同事也就是"支持性"的。
在優秀組織里,其成員並不是只作為單個員工發揮作用,而是作為高效工作集體的一員發揮作用。領導者應該在組織內建立起這樣的集體,並通過"雙重身份成員"把各個工作集體聯結起來,形成組織的有機整體。"雙重身份成員"指的是某一工作集體的領導者,同時充當高一級工作集體的成員或下屬。以工作集體為管理的基本單元的組織,強調的不是"一對一"的等級層次觀念,而是集體負責、集體決策和整體利益。這種工作集體不僅存在於企業的高層,同樣適用於企業的中層和基層。為了保證整個組織以工作集體為基本單元一環扣一環地層層聯結起來,領導者不僅要與直接被領導的集體成員接觸,間或還要與由下屬領導的更下層工作集體成員接觸,以檢查自己的下屬是否有效地發揮了領導和連接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職能部門工作集體和委員會、工作組等非經常性工作集體在組織內形成另一個或多個平行的重疊工作集體網路系統,以保證將組織的各個部分連接成整體。
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將參與式管理作為企業比較有效的管理系統和制度,其實用性和優越性在現實一些績效出眾的企業中得到了驗證。而在此基礎上提出的領導系統理論也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③ 常見的領導方式有哪些
領導方式就是領導者對待被領導者的行為模式。常見的領導方式有:專
1、"專制-權威式":採用自上屬而下的溝通方式,很少信任下屬。對人採用恐懼與懲罰的方法,偶而兼用獎賞,決策權集中於自己。
2、"開明-權威式":對下屬有一定信任和信心,並用獎賞和懲罰,允許一定的自下而上的溝通,授予下級一定的決策權,但牢牢掌握政策性控制。
3、"協商式":對下屬抱有相當大的信任和信心,通常設法採納下屬意見;採用獎賞,偶爾用懲罰和一定程度的參與;進行上下雙向溝通;在最高層制定主要政策和總體決策的同時,允許低層部門作出具體問題決策,在某些情況下進行協商。
4、"群體參與式":對下屬在一切事務上抱有信心和充分的信任,總是從下屬獲取設想和意見,並積極地加以採納;組織群體參與確定目標和評價實現目標的進展;積極從事上下雙向溝通;鼓勵各級組織作出決策。
④ 領導方式有哪些基本類型
(一)、專權型領導
(二)、民主型領導
(三)、放任型領導
⑤ 領導方式的分類
以分為以事為中心的領導、以人為中心的領導、人事並重式的領導。
以事為中心的領導者認為,是以工作為中心,強調工作效率,以最經濟的手段取得最大工作成果,以工作的數量與質量及達成目標的程度作為評價成績的指標。 分為體諒型領導、嚴厲型領導。
嚴厲型領導是領導者對部屬十分嚴厲,重組織、輕個人,要求部屬犧牲個人利益服從組織利益,嚴格每個人的責任,執行嚴格的紀律,重視監督和考核。 由管理學家利克特提出,同時他發現,運用「群體參與式」從事經營的主管人員取得的成就最大。
1、「專制-權威式」:專制、採用自上而下的溝通方式,很少信任下屬。對人採用恐懼與懲罰的方法,偶而兼用獎賞,決策權集中於自己。
2、「開明-權威式」:對下屬有一定信任和信心,並用獎賞和懲罰,允許一定的自下而上的溝通,授予下級一定的決策權,但牢牢掌握政策性控制。
3、「協商式」:對下屬抱有相當大的信任和信心,通常設法採納下屬意見;採用獎賞,偶爾用懲罰和一定程度的參與;進行上下雙向溝通;在最高層制定主要政策和總體決策的同時,允許低層部門作出具體問題決策,在某些情況下進行協商。
4、「群體參與式」:對下屬在一切事務上抱有信心和充分的信任,總是從下屬獲取設想和意見,並積極地加以採納;組織群體參與確定目標和評價實現目標的進展;積極從事上下雙向溝通;鼓勵各級組織作出決策。
⑥ 領導方式理論模式包括哪些內容
領導行為模式;
一、專制式領導
專制式亦稱專權式或獨裁式,這類領導者是由個人獨自做出決策,然後命令下屬予以執行,並要求下屬不容置疑地遵從其命令。專制式領導行為的主要特點是:個人獨斷專行,從不考慮別人的意見,組織各種決策完全由領導者獨自做出;領導者預先安排一切工作內容、程序和方法,下級只能服從;領導者單向式溝通,除了工作命令外,從不把更多的消息告訴下級,下級沒有任何參與決策的機會,只能奉命行事;主要靠行政命令、紀律約束、訓斥懲罰來維護領導者的權威,很少或只有偶爾的獎勵;領導者與下級保持相當的心理距離。
二、民主式領導
民主式又稱為參與式,這類領導者在採取行動方案或做出決策之前會主動聽取下級意見,或者吸收下級人員參與決策制定。民主式領導行為的主要特徵是:領導者在做出決策之前通常都要同下屬磋商,得不到下屬的一致同意不會擅自採取行動;分配工作時,盡量照顧到組織每個成員的能力、興趣和愛好;對下屬工作的安排並不具體,個人有相當大的工作自由,有較多的選擇性與靈活性;主要運用個人的權利和威信,而不是靠職位權利和命令使人服從;領導者積極參加團體活動,與下級無任何心理上的距離。
三、放任式領導
放任式,其領導行為的主要特點是極少運用其權利影響下屬,而給下屬以高度的獨立性,以致達到放任自流和行為根本不受約束的程度。
⑦ 領導方式與領導方法的區別
領導方式就是怎樣領導的問題,而領導方法就是方式前提下的步驟和具體措施。一個抽象一點,一個相對具體一點的差別。
⑧ 如何成為教練式領導
教練式領導是最親民的,從其說話的語氣就可看出其親民風范。命令式領導的方式是「照我說的做」;榜樣式領導是「像我這樣做」;願景式領導描繪願景,「跟我一起做」;關系式領導注重人際關系,至於任務,「你們商量著做」;民主式領導則問「你想怎樣做」;教練式領導最特別,有「你」有「我」,是「我教你做」。教練式領導也是團隊管理者最重要的領導力工具。
1. 教練式領導自己會、更會「教」
2. 教練式領導善於訓練下屬
要嚴格訓練下屬。中國女排當年的「五連冠」,紮根於大松博文教練的「魔鬼訓練」。哈佛商學院教授斯努克講領導力課時,回憶了自己上中學時被著名籃球教練奈特無情訓練的經歷:整整半天反復做單調的防守站位練習,連籃球都不讓摸。盡管大家當時都怕這個教練,但是最後都成了更好的防守隊員。
3. 教練式領導精於打造團隊
教練式領導用人之長,發揮每個員工的長處。而且讓員工互相配合,做到一加一大於二。最重要的是,教練式領導把部門凝聚成團隊,為了共同的目標,發揮集體的作用。否則,即使手下都是明星球員,也要輸球。
4. 教練式領導善於激勵成員
教練式領導還要在充分准備的基礎上果斷決策。比賽中的決策必須果斷,要在分秒中做出;決策既果斷又正確的前提是充分准備。著名橄欖球教練沃爾什說:「真正偉大的領導人會說:『這是計劃,但是如果事情出了差錯,我們就這么做;如果這么做也不行,我們就那麼做。』」
6. 教練式領導把失敗當作挑戰
即使再優秀的教練,也會經常遭遇失敗。優秀的教練和平庸的教練的區別是:有勇氣承受失敗,並從失敗中學習。著名田徑教練、耐克公司的共同創始人鮑爾曼說:「盡力而為就是勝利。即使你失敗了,也能從中學到東西。」
7. 教練式不斷地追求卓越
既關注個人成長,又重視工作績效,因此教練式領導很受推崇。但是情商大師戈爾曼發現,教練式領導是最少被使用的領導方式。很多領導者說: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他們沒有時間去指導員工學習,幫助他們成長。其實,從上面所說的那些特徵可以發現:教練式領導很不容易做到,是最難使用的領導力工具。
教練式領導是強有力的領導力工具,但是也非常的難以修煉,真正修成教練式領導的人必定是具有超強領導力的領導。
⑨ 領導方式有哪些
據著名企業管理教育專家平行老師講述:
領導方式 是指領導者在領導過程版中對被領權導者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是領導活動的模式化。依據不同的標准領導方式分為不同的類型。
按權力控製程度
可分為集權型領導、分權型領導和均權型領導。
按領導重心所向
可以分為以事為中心的領導、以人為中心的領導、人事並重式的領導。
按領導者的態度
分為體諒型領導、嚴厲型領導。
按決策權力大小
分為專斷型領導、民主型領導、自由型領導。
主要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不同的企業採取不同的領導方式!
⑩ 簡述領導方式及理論
一、懷特和李皮特的三種領導方式理論:
1、權威式領導。所有政策均由領導者決定;所有工作進行的步驟和技術也由領導者發號施令行事;工作分配及組合、多由他單獨決定;領導者對屬較少接觸,如有獎懲,往往對人不對事。
2、民主式領導。主要政策由組織成員集體討論決定,領導者採取鼓勵協助態度;通過討論,使其他人員對工作全貌有所認識,在所設計的完成作的途徑和范圍內,下屬人員對於進行工作的步驟和所採用的技術,有相的選擇機會。
3、放任式領導:組織成員或群體有完全的決策權,領導者放任自流,管給組織成員提供工作所需的資料條件和咨詢,而盡量不參與、也不主動涉,只偶爾表示意見。工作進行幾乎全依賴組織成員、各人自行負責。
二、領導連續流理論
美國管理學家坦南鮑姆和沃倫·施密特所表達的領導連續流認為領導方式有各式各樣。一個適宜的領導方法取決於環境和性。他們描述了從主要以領導人為中心到主要以下屬為中的一系列領導方式,這些方式依領導者把權力授予下屬的大小程度而不同。
因此,領導方式不是在兩種方法(獨裁的或民主的)中任選其一,領導連流提供的是一系列的領導方式,說不上哪一種方式總是正確的,而另一種式總是錯誤的。
三、利克特的支持關系理論
這一理論是利克特和他的同事對以生產為中心的領導方式和以人為中心的領導方式進行比較研究後所得出的成果。
1、對人的領導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論。
2、把企業領導方式分為專權命令式、溫和命令式、協商式和參與式4種:
(1)參與式的管理在對待所有其他成員、對待上級、對待工作、對待組織方面的相互信賴的高水平。
(2)對組織及其目標極為明確,並能有效地調動所有主要的激勵力量來達到,彼此都很合作。
(3)該組織的工作群體的成員之間具有高度的群體忠誠心,組織的上下級之間呈現出積極的和信任態度。同時表現出對欺隊的重視,以及在個人的相互作用和群體的活動等方面表現出高水平的技能。
(4)組織效績的測定主要用來自我激勵,而不是用於外部控制。
3、要求組織成員都認識到自己肩負著重要使命和目標,每個人的工作對於組織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選擇高效率領導方式的管理者在處理上下級關系時,還必須努力做到:
(1)盡力以易於感受的、體貼的方式對待下屬,支持、關心和幫助他們,努力為下級、為公司的最佳利益服務。
(2)要信任下屬的能力,因為只有信任才會使下屬人員的培訓、提高,使其能適應更高層次的工作。
(3)對於不適合於其工作崗位和不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下屬,要努力幫助其找到適合於他們位置的工作,並切實安置好。
四、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連續流
該理論主要集中在個人需求與組織需求問上的研究。阿吉里斯主張有效的領導者應該幫助人們從不成熟或依賴狀態轉變到熟狀態。
五、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二維構面理論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們從1945 年起,對領導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一般稱之為「俄亥俄學派理論」或「維構面理論」。他們發現,領導行為可以用兩個構面加以描述:
1、關懷;
2、「定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