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
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就在於閱讀,小學是閱讀的黃金時期,小學低段更是閱讀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從低段入手,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這樣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能力 興趣 方法 低段學生
最新出台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這也就是說我國語文課程改革,把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就在於閱讀,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實踐證明,閱讀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而小學低年級是培養閱讀能力的起步階段。那麼,怎樣培養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閱讀習慣的培養
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可靠保證。從小培養起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其受益終身。教師可以指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能自覺進行廣泛的閱讀,從而促進學生在知識學習、人格養成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1.培養專心致志、集中精力的閱讀習慣。古人曰:讀書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是的,閱讀時一定要精力集中、排除干擾、專心致志。這種習慣對於低段學生來說很重要,但低段學生注意力的穩定性、持久性都比較差,因此這種習慣又必須靠老師運用一定的手段,調動其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加活動,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進專一讀書習慣的形成。在閱讀中批劃,如:給生字注音;給難詞注釋;標小節號;劃劃重點、優美的詞句;或在難懂的地方注個小問號。運用邊讀邊批註的閱讀方法,既可以把注意力切實集中起來,活躍思維;又可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低段學生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教師可利用這一點,教學生在閱讀時邊讀邊想,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喚起再造想像,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專心致志,集中精力的習慣。
2.培養勤學好問的習慣。《論衡》里有句話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學」源於「問」,「學」總是和「問」緊緊相連的。因此,教師作為學習活動平等中的首席,應教會學生在閱讀時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注重培養學生這種「自讀、自發、自解」的習慣,教師要熱情地鼓勵和支持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學生,哪怕他們是不可思議的。這樣,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處於興奮狀態,有利於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促進學生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創造型。
3.培養閱讀積累的習慣。語言精妙,源之積累。課程標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強調應"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沒有語言和語感的「厚積」,哪有驚世之作的「薄發」呢?課外閱讀的擴充,正是企望為這種「厚積而薄發」提供廣闊的天地。從一年級開始就該培養閱讀積累的習慣,這一階段的孩子正處在記憶的高峰,背誦古詩是很重要的一個板塊,其次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也可讓學生准備摘記卡,在閱讀中碰到好詞好句,及時記錄到摘記卡上(摘記內容:文章的題目、作者、書刊名、好詞好句、讀後感等)。當然,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都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為此,教師還要進行定期檢查和測評。看看誰摘的多,比比誰記得多。語言材料積累得多了,也就為文學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閱讀興趣的激發
以趣為先導。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興趣是學生主動性的先導,有了這個引導線,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閱讀中去。
1.朗讀激趣。美國教育家傑姆?特米里斯認為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從小開始,要依靠老師和父母的誘導。老師或父母每天為孩子大聲朗讀文章,持之以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便會在抑揚頓挫的朗讀聲中漸漸產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朗讀,尤其是富有戲劇性的朗讀,更能促進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2.活動激趣。開展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在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定期向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從而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 也可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手抄報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3. 榜樣激勵。榜樣能使學生產生向上心理。平時,老師可以有意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逐漸產生閱讀的興趣。
4. 推薦讀物,激發興趣。由於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課外書包羅萬象,良莠不齊,並不都適合學生閱讀。作為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當然,這光靠教師提供書名是不行的,個人愛好不同,所選擇的課外讀物也會有差別。教師教給學生選書的一些基本常識,比如選封面印有「少兒讀物」、「名著」「童話」之類字樣的。還可以看書名猜內容,看封面插圖判斷是否合適,根據課文內容找相關文章等等,新華書店裡也有少兒書籍專櫃。同時組織學生拿自己的課外書互相交流,在閱讀的同時提高鑒賞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印發有關指導孩子課外閱讀的指導文章給家長,以期取得家長的配合。
三、閱讀方法的培養
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方法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學生閱讀的興趣及持久力,當學生拿著一本書不知道從何看起的時候,他就會對閱讀產生厭惡之意。在這一點上,首先要會「用」,應用、活用。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互結合,把課內所得的方法,及時應用於課外閱讀之中,以求「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葉老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其次要會「讀」,按順序讀懂文章。每讀一書,或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事情怎樣從頭說起說到底,先說什麼,再說什麼,最後說什麼。最後還得學會「思」,深思。一篇文章在通讀全文,掌握主要內容,還得分步閱讀,邊看邊想原文所說的什麼人、什麼事和自己生活中有沒有相似相近的地方,並思考從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這里還要強調的一點是:學生閱讀包括兩個方面,即課內與課外,這兩個方面各有要注意的地方。課堂上必須創設寬松的環境。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要保證學生有10分鍾以上的閱讀時間,學生閱讀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疑難,有什麼體會,可以隨時表達。氣氛寬松,探討熱烈,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發揮想像力。在有限的課堂里能開展無限的想像,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在課外閱讀方面,我們借鑒著名學者郭啟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種讀書法:一、信馬由韁法。抓到什麼讀什麼,有興趣就讀,沒興趣就歇。因為漫無目標,所以可行可止。思想無負擔,放鬆近乎愜意。二、蜻蜓點水法。只在書上款款飛,一點,二點,三點,如打水漂。淺嘗輒止,是因為無意飽餐。據說郭沫若、老舍和楊絳都用過類似的讀法,稱作跳躍式瀏覽。三、囫圇吞棗法。四、改弦易轍法。一冊書讀來無味,絕不強求,馬上換書。再無味,再換,至三番乃止。這四種方法我們不妨教學生一試。
小學是閱讀的黃金時期,小學低段更是閱讀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從低段入手,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這樣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結合聽說讀寫,可以提高學生識字、寫字、聽話、說話、寫作的能力。閱讀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意識。
Ⅱ 如何提高一年級數學後進生的成績經驗交流
數學是一門很需要邏輯思維的學科,提高成績先得從思維引導開始,先從簡單到復雜這樣的去引導孩子形成思維慣性
Ⅲ 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一年級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稿
先找一找以前教學生的經驗,再寫成文章。
Ⅳ 家長會經驗交流報告怎麼寫一年級
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事情,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各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還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地發揮出來。下面我就在教育孩子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溝通、尊重,做孩子知心朋友
在恰當的時機,採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與之交流,讓她知道,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學習和生活上提出的建議和要求都要欣然接受,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是為了她自己好,即使老師和家長採用的方式或方法有問題,也不能用抵觸的方式對待,要提出來,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共同探討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法。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告訴孩子,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或犯多大的錯誤,父母永遠是你的朋友,隨時都可以給爸媽傾訴,父母一定是你堅實的肩膀。
二、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
告訴他,學習是為自己學的,要掌握知識和技能,為將來能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礎。只有掌握了知識,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才不會成為社會的累贅;才不會讓父母的辛勞白費。在暑假或寒假,可以帶她去鄉下體驗生活,了解農村孩子生活的艱苦和他們頑強。也可以讓她去買報或工作環境差的地方去看看,讓她知道掙錢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環境和生活。
三、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很優秀,只要你相信自己,並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去做,把老師教過的知識掌握在腦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成功一定是屬於你的。此外,在學習、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上,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才能去玩,做作業時要勤於思考和發現;生活上,要獨立自主,早睡早起,懂禮貌等等好的習慣,這樣有助於她今後的工作路與生活路更加平坦、輕松。
四、避免把分數看重
我個人認為,分數並不能作為孩子今後人生路的衡量標准,它只能是告訴孩子在學習上有哪些地方的知識還沒有掌握,目的是讓孩子獲得更多知識。我想學習是終身的事情,等孩子慢慢長大,她的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會更強。該掌握的知識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另外,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特點,都會有各自的發展方向。所以,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著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輕松學習。
五、表揚、寬容、忍讓孩子
賞識教育是很好的一種教育方式。一般來說,孩子最渴望的是獲得父母的贊賞,這樣會激起孩子內心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使她們在學習、生活中更積極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養成良好的性格。另外,父母還應該多寬容、忍讓孩子。孩子有她們自己的想法,當然就表現出調皮、不聽話。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一定要耐心地教導與引導,做一位稱職的父母。
總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點滴體會,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日子裡,我也會邊學邊教,在實踐中摸索,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優秀的人。
Ⅳ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質量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引導和訓練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專態度,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屬,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受益.注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在課前課後我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認真作業的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