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記》的教育教學原則
所謂原則,就是說話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則或標准。教學原則,就是開展教學活動所應遵循的基本法則標准,是指導教學工作的一般原理。(5)《學記》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學原則主要有: 一、 教學相長的原則 《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6)《學記》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學相長的命題及原則,這是它對教學理論的傑出貢獻。 教學相長有本義和引申義之分。本義僅指教這一方的以教為學,它說明了教師本身的學習是一種學習,而他教導他人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通過教發現自己的困惑。正是這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相互推動,使教師不斷進步。因此,《學記》引《尚書·兌命》說「學學半」。(7)但以後有的人在注釋「教學相長」時作了引申,將其視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通過教學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過程。並將其也作為《學記》所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學相長原則反映了教與學的辯證法,它是我國古代教學原則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我們民族教育的最可寶貴的精神,「即在現代世界教育論著中亦屬罕見」。(8)對我們今天的教學活動仍起積極的指導作用。 二、 預防性原則 《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預」。預防性原則的提出是針對大學教育的。一般的 說,教師教育學生無非兩個方面:一是傳授知識,使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二是在傳授知識和品德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和糾正不好的道德品質。但是,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好的道德品質一經形成,或積習已深,克服糾正就會格格不入,倍感困難。就象《學記》所說的:「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這就要求教師做好調查工作,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以便作到防患於未然,盡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現在,預防性原則已被各行各業廣泛採用。 三、《學記》主張及時施教。「當其可之謂時」,要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適時而學,適時而教。從教師教的方面說,抓住一切施教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特別是學生已有的學習的慾望、動機。當他們心求通,口欲言,急切需求知、排疑、解惑時,教師必須抓住這個時機及時施教,這就抓住了可告之機,如孟子說的「時雨化之」;從學生學的方面來說:一是學生按年齡特徵接受教育。就是學生在什麼年齡階段應該接受什麼層次的教育,不能錯過應該受教學習的時機,這就是適時受教。如清人孫希旦解釋說:「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時之謂也」。(9)否則,「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已涉及到教學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准備、教學內容和順序等問題,要求尋找諸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顯見成效,在現代,不少教育家對此也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不同的年齡階段,學習的最佳內容不同,錯過以後接受的速度就慢了。所以,他們也主張及時施教。 四、循序漸進原則 《學記》總結了孔孟的循序漸進思想,提出了「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學不躐等」,「敬孫」,反對「雜施而不孫」,「及於數進」等教學中雜亂無章,急於求成的做法,主張「先其易者,後其節目」,重視「先河後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漸進,教學才會取得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學記》對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總結。一是指教的對象學生,要按照學生年齡的順序,而教之以相應的知識;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從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而學生的學,具體一切過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循序漸進原則就是要求教學活動必須遵循知識、學生和教學三方面的順序和客觀規律。 五、觀摩性原則儒家的教育傳統,歷來都注重群體意識,主張「群育」,強調群體相互影響的教育作用。特別把好朋友的輔助看做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孔子最早在教育中就提出「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擇善而從」。(10)另外,荀子、《易》、《大學》等都提出了類似觀點。《學記》在全面繼承總結這些思想的基礎上,並予以了一定的發展,特別強調了在「群育」中,要求大家的相互影響教育都必須以「善」為前提。突出了正面教育的作用。「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集體中學習,藉助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相互的學習切磋琢磨,都要以好的方面影響,以達到「善」,這就是「相觀而善」的實質。 《學記》強調,教師不僅要教育好學生「論學取友」,引導學生接近「益友」,而且還要爭取使「損友」轉化為「益友」。這正是「相觀而善「另一方面的積極意義。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可見,觀摩性原則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交友標准至今仍適用於我們的生活。 六、啟發性原則 《學記》反復強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也。」(11)「喻」,就是啟發誘導。如南宋戴溪說:「教者有善誘之功,學者有欲罷不能之意」。(12)明代姚舜牧亦說:「喻,有不言自契之意」。(13)喻是一條極其重要的教學原則。是對孔孟啟發誘導思想的總結概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能力,最根本的一條,要按「喻」的原則教學,就要用啟發式,這是教學成功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喻,《學記》提出了三項要求: 一是「道而弗牽」。道即導,引導,指導。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而不牽著他們走。教師只有很好的啟發誘導,認真指導,學生一定會樂意而且能夠很好地接受的。這樣,教與學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自然就會和睦友善,這就是「道而弗牽則和」。達到了「和」,就是說學生產生了樂學、願學的喜悅的心理傾向。這樣,學習起來就輕松愉快,從而也就會取得最佳的效果。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會得以充分發揮。 二是「強而弗抑」。強是嚴格要求,認真督促;抑即強制、壓抑。教師教學對學生必須嚴格要求,認真督促,但要把握分寸,掌握限度,不至於過度而成強制,讓學生感到壓抑。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也得不到預期效果,甚至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厭學,畏學。清學者方苞注此說得非常透切:「強之猶恐其不能進取,而或抑之,則重以為難,而自沮喪矣。」(14)只有真正做到了「強而弗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很好發揮,決不會視學業為畏途。因為沒有思想負擔,心理壓力,所以學起來自然會心情舒暢,輕松愉快,而且會信心十足,困難也易於克服。這就是所說的「強而弗抑則易」。 三是開而弗達。開,開啟,使露其端倪。教師給學生講解問題,必須把握要領,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講清帶有啟發性的關鍵,不必把所有一切全盤托出。這樣,學生便可得到老師的某種啟發,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與作用。所以,啟發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本一點就是促進學生的積極的思維活動。 針對當時教學的弊端:「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才」,學生就會以學習為苦差事,甚至埋怨老師,並很快地把所學的東西丟棄得一干二凈。因此,教學要重啟發誘導。 正因為啟發誘導原則重在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是教師不斷改進教學,進行教學改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它很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教學改革的需要。啟發性克原則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被普遍地運用,並大力倡導,原因就在於此。 七、長善救失原則 教學很可能會有得有失,得與失就是教學結果這個矛盾中的兩個方面。失,可分教之失和學之失。《學記》認為:「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指出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四種缺點。而這四種缺點,又是「心之莫同」——個體的心理差異造成的。 對教師來說,要起主導作用,必須善教,就要克服自身的「失」,發揚其「善」。對學生的「失」,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摸透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施教,才能做到「長善救失」,這就是《學記》說的:」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得和失並不是絕對的,永遠固定不變的,而是辨證的。學生學習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況下是「失」,教師必須盡一切努力去救之。但另一方面,失中又蘊藏著得,即轉化成得。正如王夫之說「多、寡、易、止雖各有失,而多者便於博,寡者易以專,易者勇於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則善長矣。」如果能正確地做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便能正確地做到「長善救失」。 八、藏息相輔原則 藏息相輔原則就是「正業」(正課)與「居學」(課外作業、課外活動)相結合,學習進修 與游戲休息相結合,也就是課內外勞逸結合。教學的這個過程,決不可能永遠處於緊張、興奮或者絕對鬆散的狀態。總要有一張一弛的合理安排,師生都必須有勞有逸,課內外各項教學活動必須相互結合,辨證統一。 首先,必須安排按時的正課教學,當正課完畢後,學生便可離校休息,但必須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大學之教也,明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課內外必須緊密結合,它們可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因為從復習的角度說,,「居學」是「正業」的復習、鞏固,又是使正業轉化為能力的必要途徑,即《學記》所說的「不學操縵, 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從預習的角度說。「居學」既是學習正業的准備,又能增進「正業」的興趣。即「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正業」的弦、樂、詩、禮是學的主要內容,而居學的操縵、博依、雜服是藝,是練,是掌握正業的重要保證,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同時,「藏修」與「息游」偏重於課內外的勞逸結合,意為學習應有張有弛。學生既可以在游息中消除學習中的疲勞,發展愛好特長,又可以擴大視野,培養興趣,增長智慧,學得愉快又有信心。自然容易達到安學、親師、樂友和信道的目的。正如清人姜兆錫所說「藏焉修焉之,謂正業專習而志不分;息焉游焉之,謂居學養純而義愈熟」。(15)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藏息結合的原則,抓住了人生理機制的緊張與疲勞和心理活動的興奮與抑制等基本特點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有其科學依據。合理而辨證地處理好這種關系,既保證正常的 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提高,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符合教學規律,就今天來看也是完全正確的。當今,語文教學中對課內語文訓練與課外語文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的強調,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乃至「大語文教育」的倡導,同這一原則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何況「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等是對古代語文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 作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教學活動的論著,先秦儒家學派教育思想和教學經驗的高度概括,《學記》為中國教育理論的發展樹立了典範,其歷史意義和理論價值十分顯著。它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古代教、預防性原則、及時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觀摩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長善救失原則和藏息相等輔原則,是以當時的教學實踐為基礎,是當時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反映和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概括。它對以後歷代的教育教學活動起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教學原則是對師生教學行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學原則的提出和發展必須以教學實踐為基礎,離不開教學實踐的支持。同時還必須接受教學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充實和完善。而《學記》中所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早已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是正確的,它從先秦的教學實踐中來,又指導了以後歷代的教學實踐。經實踐檢驗和歷史證實,這些教學原則對今天的教學實踐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② 《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了什麼樣的教學原則
這句話體現了啟發式的教學原則。
原文: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hàn)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白話譯文: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示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使他們一入學就產生要作官的感受;
要學生按鼓聲開箱取出學慣用品,使他們嚴肅地對待學業;同時展示戒尺,以維持整齊嚴肅的秩序;(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夏祭不去考查學生,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按自己的志願去學習。
(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先觀察而不要急於對學生的問題給予解答,(用以)反復詳審學生的思維活動;
年長的學生請教教師,年少的學生要注意聽,而不要插問,因為學習應循序漸進,不能越級。這七點,是施教順序的大綱。古書上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宮首先要盡職,讀書人要先立志」,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的教育活動,按時令進行,各有正式課業;休息的時候,也有課外作業。課外不學雜樂,課內就不可能把琴彈好;課外不廣泛運用比喻,課內就不能寫好詩句;課外不學好如果做好家室,課內就學不好禮儀。
不喜歡那些才藝學問,就不可能樂於對待所學的正課。所以,君子對待學習,課內受業要學好正課;在家休息,要學好各種雜藝。唯其這樣,才能安心學習,親近師長,樂於與群眾交朋友,並深信所學之道,盡管離開師長輔導,也不會違背所學的道理。
《兌命》篇中說:只有專心致志謙遜恭敬,時時刻刻敏捷地求學,在學業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今天的教師,單靠朗誦課文,大量灌輸,一味趕進度,而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們不能安下心來求學。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學的方法違背了教學的原則,提出的要求不合學生的實際。
這樣,學生就會痛惡他的學業,並怨恨他的老師,苦於學業的艱難,而不懂得它的好處。即使學習結業,他所學的東西必然忘得快,教學的目的也就達不到,其原因就在這里啊!
此句出自戰國時期·樂正克所作的《禮記·學記》
寫作背景: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其成書年代大約為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據郭沫若考證,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顧樹森支持郭沫若的說法,認為「《學記》是寫作於戰國後期而為樂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繼承思孟一派的觀點而從性善出發的,可能是孟軻弟子樂正克所作」。
《學記》在強調教育的作用,闡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時,規劃了學校教育制度,提倡建立嚴格的學校考核制度。
首先,《學記》的作者規劃了教育體系。他提議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機構中建立不同等級的學校,在中央建立國立大學和小學以形成縱橫交錯的教育網路,塾、庠、序、學就是設在家、黨、術、國的學校。
這一提議對中國古代教育體制的形成影響極大,漢代以後,逐漸形成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並立的教育體制。其次,《學記》的作者提出了確立學年編制的設想。
他主要談到了大學的修業年限和時間安排。他把大學的教育劃分為「小成」和「大成」兩個階段。「小成」階段學習年限為七年四級,「大成」階段為二年一級。這是古代學校教育中最早的關於年級制的設想。
作者簡介:
樂正克(約前300—前200年),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孟軻的學生。據《禮記·王制》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他是以職業為姓,他的祖先是學官。戰國時代儒分為八,其中一派就是「樂正氏之儒」。
樂正克的偉大貢獻是他的著名的教學理論專著——《學記》。據郭沫若考證,這部思孟學派的著作正是樂正克所作。
他從總結當時的教學經驗出發,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教育教學方面的一系列問題,既對當時教學中存在的缺點提出中肯的批評,又提出了許多合理性的意見,是世界上最早集中系統地論述教育學的專著。
③ 《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什麼教學原則
《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
啟發式原則。
意思是: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
④ 《學記》的教育教學原則
原則:
1、預防性原則 《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預。」要求事先估計到學生可能會產生的種種不良傾向,預先採取防止措施。否則,「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當不良傾向已經發生甚至積習已深時再做教育引導,就會格格不入而備受困難。
2、及時施教原則 「當其可之謂時」,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適時而學,適時而教。否則,「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已涉及教學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准備、教學內容和順序等問題,要求尋找諸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顯見成效。
3、循序漸進原則 「不陵節施之謂孫(遜)」,教學必須遵守一定的順序。順序可以理解為內容的順序和年齡的順序。如果「雜施而不孫(遜)」,雜亂施教而無合理的順序,其效果將適得其反。因此,要「學不遢等」。
4、學習觀摩原則 「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在集體中學習,藉助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4)學記提出的教學原則擴展閱讀: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貫思想,把教育作為實施政治,進行社會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學記》一開篇就用格言式的優美語言論述了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學記》開篇指出,自古以來,凡是有作為的統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僅僅依靠發布政令、求賢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統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會秩序,形成良風美俗,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須發展社會教化,通過社會教育手段,提高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自覺來實現。
另外,人雖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經過努力學習,就無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這就像一塊美玉一樣,質地雖美,但不經過仔細地雕琢,就不能成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諳此理,他們在建設國家,統治人民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使其優先發展。
《學記》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語言闡發了教育在移風易俗和建國君民中的作用,強調了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目的,從而把教育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密切相聯,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⑤ 《學記》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學原則
《學復記》是《禮記》制中的一篇,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其主要教學原則有:
<1> 預防性原則:「禁於未發之謂預」,即事先估計到學生可能產生的種種不良傾向,預先採取預防措施。
<2> 及時施教原則:「當其可之謂時」,即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學生適時而學,教師要適時而教。否則就會「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學」。
<3> 循序漸進原則:「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即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順序。
<4> 學習觀摩原則:「相關而善之謂摩」,即學習中要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集體中學習。(
<5> 長善救失原則:「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幫助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6> 啟發誘導原則:「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學要注重啟發,不能讓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
<7> 藏息相輔原則:「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即是說既有計劃的正課學習,又有課外活動和自習,有張有弛。
⑥ 《學記》中的教育教學原則的具體內容
(1)豫、時、孫、摩。《學記》總結了長期教育、教學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概括出「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的重要規律。「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而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2)長善救失。孔子曾經提出過「改過遷善」的思想,偏重於強調在道德教育中要善於克服自己的缺點,學習他人的長處。《學記》則把這—思想發展為教育和教學的一項比較普遍的原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
(3)啟發誘導。《學記》繼承和發展了孔子啟發教學思想,進一步概括了如何進行啟發式教學的寶貴經驗,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4)藏息相輔。《學記》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必須兼顧,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故君子之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5)教學相長。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教與學是緊密聯系的,互相促進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這里主要是從教師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人的過程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從而推動自身素養的不斷發展。後人則把教學相長進一步引申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向活動。
⑦ 《學記》是怎樣論述啟發性教學原則的
《學記》繼承和發揚了《論語》中「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版的啟發式教學思想,.《學記》權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這里所說的「喻」,即曉喻,是啟發誘導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的教學,重在啟發誘導.對學生是引導而不是牽拉; 是鼓勵而不是壓抑; 是啟發而不是灌輸.引導而不牽拉,師生關系就融洽; 鼓勵而不壓抑,學習就輕快; 啟發而不灌輸,學生就會思考.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樣的教師可以說是善於啟發誘導的了.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做到「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即要求教師的講解要簡約而透徹、精闢而得體,雖多用譬喻但意思要明確.《學記》啟發誘導原則的心理基礎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繼其志」、「強力而不反」,都是強調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記》要求教師既要善於向學生提出問題,又要善於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
⑧ 《學記》是怎樣論述啟發性教學原則的
《學記》繼承和發揚了《論語》中「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的啟回發式答教學思想,。《學記》提出:「故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牽, 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 開而弗達則思, 和易以思, 可謂善喻矣。」這里所說的「喻」, 即曉喻, 是啟發誘導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 君子的教學, 重在啟發誘導。對學生是引導而不是牽拉; 是鼓勵而不是壓抑; 是啟發而不是灌輸。引導而不牽拉, 師生關系就融洽; 鼓勵而不壓抑, 學習就輕快; 啟發而不灌輸, 學生就會思考。師生關系融洽, 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這樣的教師可以說是善於啟發誘導的了。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做到「約而達,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即要求教師的講解要簡約而透徹、精闢而得體, 雖多用譬喻但意思要明確。《學記》啟發誘導原則的心理基礎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繼其志」、「強力而不反」, 都是強調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 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記》要求教師既要善於向學生提出問題, 又要善於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
⑨ 《學記》中提出了哪些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所謂原則,就是說話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則或標准.教學原則,就是開展教學活動所應遵循的基本法則標准,是指導教學工作的一般原理.(5)《學記》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學原則主要有:
一、 教學相長的原則
《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6)《學記》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學相長的命題及原則,這是它對教學理論的傑出貢獻.
教
學相長有本義和引申義之分.本義僅指教這一方的以教為學,它說明了教師本身的學習是一種學習,而他教導他人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通過教發現自己的困惑.正
是這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相互推動,使教師不斷進步.因此,《學記》引《尚書·兌命》說「學學半」.(7)但以後有的人在注釋「教學相長」時作了引申,將其
視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通過教學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過程.並將其也作為《學記》所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學相長原則反映了教與學的辯證法,它
是我國古代教學原則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我們民族教育的最可寶貴的精神,「即在現代世界教育論著中亦屬罕見」.(8)對我們今天的教學活動仍起積極的指導作
用.
二、 預防性原則
《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預」.預防性原則的提出是針對大學教育的.一般的
說,
教師教育學生無非兩個方面:一是傳授知識,使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二是在傳授知識和品德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克服
不良的學習習慣和糾正不好的道德品質.但是,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好的道德品質一經形成,或積習已深,克服糾正就會格格不入,倍感困難.就象《學記》所說
的:「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這就要求教師做好調查工作,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以便作到防患於未然,盡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現在,預防性原則已被
各行各業廣泛採用.
三、《學記》主張及時施教.
「當其可之謂時」,要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適時而學,適時而教.從教師教的方面說,抓
住一切施教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特別是學生已有的學習的慾望、動機.當他們心求通,口欲言,急切需求知、排疑、解惑時,教師必須抓住這個時機及時施教,
這就抓住了可告之機,如孟子說的「時雨化之」;從學生學的方面來說:一是學生按年齡特徵接受教育.就是學生在什麼年齡階段應該接受什麼層次的教育,不能錯
過應該受教學習的時機,這就是適時受教.如清人孫希旦解釋說:「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時之謂也」.(9)否則,「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已
涉及到教學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准備、教學內容和順序等問題,要求尋找諸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顯見成效,在現代,不少教育家對此也進行了研究,他們
認為不同的年齡階段,學習的最佳內容不同,錯過以後接受的速度就慢了.所以,他們也主張及時施教. 四、循序漸進原則
《學記》總結了孔孟的循
序漸進思想,提出了「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學不躐等」,「敬孫」,反對「雜施而不孫」,「及於數進」等教學中雜亂無章,急於求成的做法,主張「先其易
者,後其節目」,重視「先河後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漸進,教學才會取得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學記》對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
學兩個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總結.一是指教的對象學生,要按照學生年齡的順序,而教之以相應的知識;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從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從正反兩個方面
進行了闡述.而學生的學,具體一切過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循序漸進原則就是要求教學活動必須遵循知識、學生和教學三方面的順序和客觀規律.
五、觀摩性原則
儒
家的教育傳統,歷來都注重群體意識,主張「群育」,強調群體相互影響的教育作用.特別把好朋友的輔助看做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孔子最早在教育中就
提出「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擇善而從」.(10)另外,荀子、《易》、《大學》等都提出了類似觀點.《學記》在全面繼承總結這些思想的基礎上,並
予以了一定的發展,特別強調了在「群育」中,要求大家的相互影響教育都必須以「善」為前提.突出了正面教育的作用.「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觀摩,
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集體中學習,藉助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相互的學習切磋琢磨,都要以好的方面影響,以達到「善」,這就是「相觀而善」的實質.
《學記》強調,教師不僅要教育好學生「論學取友」,引導學生接近「益友」,而且還要爭取使「損友」轉化為「益友」.這正是「相觀而善「另一方面的積極意
義.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可見,觀摩性原則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交友標准至今仍適用於我們的生活.
六、啟發性原則
《學記》反復強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也.」(11)
「喻」,就是啟發誘導.如南宋戴溪說:「教者有善誘之功,學者有欲罷不能之意」.(12)明代姚舜牧亦說:「喻,有不言自契之意」.(13)喻是一條極其
重要的教學原則.是對孔孟啟發誘導思想的總結概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能力,最根本的一條,要按「喻」的原則教學,就要用啟發式,這是教學成功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喻,《學記》提出了三項要求:
一
是「道而弗牽」.道即導,引導,指導.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而不牽著他們走.教師只有很好的啟發誘導,認真指導,學生一定會樂意而且能夠很好地接受的.這
樣,教與學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自然就會和睦友善,這就是「道而弗牽則和」.達到了「和」,就是說學生產生了樂學、願學的喜悅的心理傾向.這樣,學習
起來就輕松愉快,從而也就會取得最佳的效果.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會得以充分發揮.
二是「強而弗抑」.強是嚴格要求,認真督促;抑即強制、壓抑.
教師教學對學生必須嚴格要求,認真督促,但要把握分寸,掌握限度,不至於過度而成強制,讓學生感到壓抑.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也得不到預期效果,甚至
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厭學,畏學.清學者方苞注此說得非常透切:「強之猶恐其不能進取,而或抑之,則重以為難,而自沮喪矣.」(14)只有真正做到了「強
而弗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很好發揮,決不會視學業為畏途.因為沒有思想負擔,心理壓力,所以學起來自然會心情舒暢,輕松愉快,而且
會信心十足,困難也易於克服.這就是所說的「強而弗抑則易」.
三是開而弗達.開,開啟,使露其端倪.教師給學生講解問題,必須把握要領,抓住重
點,突破難點,講清帶有啟發性的關鍵,不必把所有一切全盤托出.這樣,學生便可得到老師的某種啟發,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與作
用.所以,啟發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本一點就是促進學生的積極的思維活動.
針對當時教學的弊端:「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才」,學生就會以學習為苦差事,甚至埋怨老師,並很快地把所學的東西丟棄得一干二凈.因此,教學要重啟發誘導.
正因為啟發誘導原則重在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是教師不斷改進教學,進行教學改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它很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教學改革的需要.啟發性克原則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被普遍地運用,並大力倡導,原因就在於此.
七、長善救失原則
教
學很可能會有得有失,得與失就是教學結果這個矛盾中的兩個方面.失,可分教之失和學之失.《學記》認為:「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
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指出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四種缺點.而這四種缺點,又是「心之莫同」——個
體的心理差異造成的.
對教師來說,要起主導作用,必須善教,就要克服自身的「失」,發揚其「善」.對學生的「失」,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摸透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施教,才能做到「長善救失」,這就是《學記》說的:」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得
和失並不是絕對的,永遠固定不變的,而是辨證的.學生學習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況下是「失」,教師必須盡一切努力去救之.但另一方
面,失中又蘊藏著得,即轉化成得.正如王夫之說「多、寡、易、止雖各有失,而多者便於博,寡者易以專,易者勇於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則善
長矣.」如果能正確地做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便能正確地做到「長善救失」.
八、藏息相輔原則
藏息相輔原則就是「正業」(正課)與
「居學」(課外作業、課外活動)相結合,學習進修
與游戲休息相結合,也就是課內外勞逸結合.教學的這個過程,決不可能永遠處於緊張、興奮或者絕對鬆散的狀態.總要有一張一弛的合理安排,師生都必須有勞有
逸,課內外各項教學活動必須相互結合,辨證統一.
首先,必須安排按時的正課教學,當正課完畢後,學生便可離校休息,但必須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
「大學之教也,明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課內外必須緊密結合,它們可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因為從復習的角度說,「居學」是「正業」的復習、鞏固,又是
使正業轉化為能力的必要途徑,即《學記》所說的「不學操縵,
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從預習的角度說.「居學」既是學習正業的准備,又能增進「正業」的興趣.即「不興其藝,不能樂
學」.
「正業」的弦、樂、詩、禮是學的主要內容,而居學的操縵、博依、雜服是藝,是練,是掌握正業的重要保證,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同時,
「藏修」與「息游」偏重於課內外的勞逸結合,意為學習應有張有弛.學生既可以在游息中消除學習中的疲勞,發展愛好特長,又可以擴大視野,培養興趣,增長智
慧,學得愉快又有信心.自然容易達到安學、親師、樂友和信道的目的.正如清人姜兆錫所說「藏焉修焉之,謂正業專習而志不分;息焉游焉之,謂居學養純而義愈
熟」.(15)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藏息結合的原則,抓住了人生理機制的緊張與疲勞和心理活動的興奮與抑制等基本特點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有其科學依據.合
理而辨證地處理好這種關系,既保證正常的
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提高,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符合教學規律,就今天來看也是完全正確的.當今,語文教學中
對課內語文訓練與課外語文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的強調,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乃至「大語文教育」的倡導,同這一原則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何況「不學博
依,不能安詩」等是對古代語文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
作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教學活動的論著,先秦儒家學派教育思想和教學經驗的高度概括,《學記》為中國教育理論的發展樹立了典範,其歷史意義
和理論價值十分顯著.它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古代教、預防性原則、及時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觀摩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長善救失原則和藏息相等輔原則,是以
當時的教學實踐為基礎,是當時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反映和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概括.它對以後歷代的教育教學活動起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教學原則是對師生教學行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學原則的提出和發展必須以教學實踐為基礎,離不開教學實踐的支持.同時還必須接受教學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
不斷修正、充實和完善.而《學記》中所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早已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是正確的,它從先秦的教學實踐中來,又指導了以後歷代的教學實踐.經實踐檢
驗和歷史證實,這些教學原則對今天的教學實踐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但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教育內容、過程、手段和過去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這些教學原則的應用,要緊密結合當前的教學實踐,以便更好地為當前的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