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教案
一、導入:識盡愁滋味的辛棄疾來到了江西上饒,如今他已經49歲,年少時的他曾是個驍勇善戰的將士。二十多歲他就在濟南起義,曾帶騎兵五十人直闖有五萬人的金兵大營,活捉叛徒。一天夜裡他喝醉了酒寫下了這首 《破陣子》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誦讀,讀准字音,初步了解詞的內容。
整首詞給大家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大家看看這幅圖,感受辛棄疾的形象,結合注釋讀。
拿起筆注音放在詞上,值得注意的詞義加點解釋。
(參考提示:豪放,有氣勢,雄壯,悲涼)
請個別同學朗讀全詞。
3、小組誦讀。
三、誦讀品析全詞
問題:以你怎麼讀,為什麼這么讀?貫穿全詞講解,師生互動品析全詞。
上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挑燈」「看劍」是寫動作和神態。燈的紅光,劍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著一種特有的壯烈氣氛。
「吹角」:號角聲蒼涼雄渾。聯系李賀詩句「角聲滿天秋色里」「連」: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氣勢宏偉。
酒入愁腸,詞人挑亮了燈,端詳著寶劍,首句一醉一夢。「夢回」 起首兩句情景交融,不勝感慨。這兩句緊扣「壯」字,是現實生活的寫照。朗讀指導:讀出詞人豪情在心難以熄滅,對夢的憧憬,讀完這句可稍稍停頓,留下遐想。
朗讀,個人讀,小組讀,點評。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營地中士兵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曲。「壯士飢餐俘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何等豪情。沙場,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戰場,戰士誓不回頭。秋天正是肅殺之時,秋天正是秋高馬壯之時,軍營里軍容嚴整,戰士們士氣高昂,等待著將軍點兵出征。好一派雄壯的場面。只用五個字,就栩栩如生地寫出了雄壯威武的陣容,再現了詞人立馬陣前,點兵授令的形象,筆酣墨飽地 對上文所描寫的情況作出了出色的小結,收束有力。
朗讀指導: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雄壯豪邁之氣,以英雄之氣錚錚鐵骨的味道來讀。
朗讀,點評(停頓指導,如何朗讀出雄壯豪邁之氣呢?通過重音,秋,兵)
下闋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這兩句描寫的是戰爭場面,戰場上將士們馳騁沙場,英勇殺敵,弓箭雷鳴,萬箭齊發,這是何等的激烈壯觀啊!的盧一匹傳奇的馬,當年劉備騎它沖出困境。霹靂,驚雷。將軍率領鐵騎,風馳電掣奔赴前線,弓弦雷鳴,萬箭齊發,雖無過多描寫,但從的盧馬飛馳和霹靂弦的巨響中,彷彿看到敵軍紛紛落馬,殘兵敗將潰退。將軍身先士卒,凱歌入雲,旌旗招展。
朗讀指導:讀出激烈豪邁之氣,還原戰爭場面,讀時急切,一氣呵成,節奏加快,突出氣勢。
朗讀 個別讀 齊讀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了卻 天下事是指什麼事呢?收復失地,恢復中原),贏得為國建功的美名
朗讀指導:朗讀時要讀出大獲全勝的感覺,讀出詞人的志得意滿,滿腹豪情。
這正是辛棄疾早年的夢想啊,人說酒後吐真言,折舊後的幻覺,不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嗎?
我們帶著理解集體讀一讀詞人的醉夢!
㈡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優秀教案
這是辛棄疾寄好友陳亮(陳同甫)的一首詞,詞中回顧了他當年在山東和耿京一起領導義軍抗擊金兵的情形,描繪了義軍雄壯的軍容和英勇戰斗的場面,也表現了作者不能實現收復中原的理想的悲憤心情。
上片寫軍容的威武雄壯。開頭兩句寫他喝酒之後,興致勃勃,撥亮燈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寶劍,仔細地撫視著。當他睡覺一夢醒來的時候,還聽到四面八方的軍營里,接連響起號角聲。「角」,古代軍隊的樂器,如同今天的軍號,有竹、銅、牛角等製品。三、四、五句寫許多義軍都分到了烤熟的牛肉,樂隊在邊塞演奏起悲壯蒼涼的軍歌,在秋天的戰場上,檢閱著全副武裝、准備戰斗的部隊。古代有一種牛名叫「八百里駁」。「八百里」,這里代指牛。「麾[huī]下」,即部下。「炙」[zhì],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古代的一種瑟有五十弦,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種軍樂器。
下片前兩句寫義軍在作戰時,賓士向前,英勇殺敵;弓弦發出霹靂般的響聲。「作」,與下面的「如」字是一個意思。「的盧」,古代一種烈性的快馬。三國時代,有這樣的故事:劉備帶兵駐扎在樊城(今河北省襄樊市),劉表不信任他,曾請他赴宴,想在宴會上捉拿他。劉備發覺這個陰謀後,便從宴會上逃出。蔡瑁去追趕他,當時他所乘的馬名叫的盧。在他騎馬渡襄陽城西檀溪水時,的盧溺在水中,走不出來。劉備非常著急地說:「的盧,今天有生命危險呵,應當努力!」於是,的盧馬一躍三丈,渡過溪水,轉危為安。「馬作的盧」,是說戰士所騎的馬,都象的盧馬一樣好。「了卻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復中原的大業。「贏得生前身後名」一句說: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後的英名。也就是說,他這一生要為抗金復國建立功業。這表現了作者奮發有為的積極思想。最後一句「可憐白發生」,意思是說:可惜功名未就,頭發就白了,人也老了。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這首詞氣勢磅礴,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壯志豪情,能夠代表作者的豪放風格。
㈢ 辛棄疾的《破陣子》
《破陣子》辛棄疾 其一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㈣ 破陣子 (辛棄疾) 賞析
詞中,作者以激動而又自豪的心情,追懷少年時馳騁沙場,抗擊金兵的英雄氣概內和戰斗經歷,回容憶了當時為國立功的抱負。這些都寫得激昂慷慨,不愧「壯詞」之稱。但是,南宋朝廷腐敗懦弱,主和派得勢,愛國志士被排斥的現實,又使作者感到深切哀痛。「可憐白發生」一句,極為沉痛,使「壯詞」成了悲壯激憤之詞。
好不容易打出來的,要珍惜哦!
㈤ 辛棄疾的(破陣子)
《破陣子》辛棄疾 其一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賞析
辛棄疾20歲時,就在家鄉歷誇(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這首詞,抒寫了他夢寐以求、終生不變的抗敵救國的理想,抒寫了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
該詞是作者失意閑居信州時所作,無前人沙場征戰之苦,而有沙場征戰的熱烈。詞中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抒發了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懷。結句抒發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
詞的上片,寫作者閑居家中心情苦悶,只能借酒澆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時,還一次又一次地撥亮燈火,久久地端詳著曾伴隨自己征戰殺敵的寶劍,渴望著重上前線,揮師北伐。作者帶著這樣的思念和渴望進入夢中。他恍惚覺得天已拂曉,連綿不斷的軍營里響起了一片嘹亮雄壯的號角聲。他把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准備出征。
詞的下片,緊接著描寫了壯烈的戰斗和勝利的結局:將士們騎駿馬飛奔,快如「的盧」,風馳電掣;拉開強弓萬箭齊發,響如「霹靂」,驚心動魄。敵人崩潰了,徹底失敗了。他率領將士們終於完成了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偉業,贏得了生前死後不朽的英名。到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意氣昂揚、抱負宏大的忠勇將軍的形象,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然而,在詞的最後,作者卻發出一聲長嘆:「可憐白發生!」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實際上,在苟安賣國的統治集團的壓制下,作者報國無門,歲月虛度。「可憐白發生」,包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郁悶、焦慮、痛苦和憤怒啊!
這首詞基調雄壯高昂,真不愧為「壯詞」。而結句的悲壯低徊,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更令人感慨與尋思。詞的結構上也不同於一般詞作,上下片語義連貫,過片不分,直到最後一句突然一個頓挫,讀來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實為辛棄疾「沉鬱頓挫」的典型之作。
從全詞看,壯烈和悲涼、理想和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在夢中馳騁殺敵,在醒時發出悲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民族的悲劇。而作者的一腔忠憤,無論在醒時還是在醉里、夢中都不能忘懷,是他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
《破陣子》辛棄疾 其二
擲地劉郎玉斗,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鏊。卻笑瀘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賞析
這首詞作於宋淳熙五年(1178)。詞中作者借為范如山祝壽的機會,勸說他不要仿效范增和范蠡,鼓勵他應該去瀘溪,施展自己的才幹,鍛練自己的能力,准備為收復祖國失地建功立業。范南伯,名如山,是辛棄疾的內兄。范氏一家都是很有民族氣節的人,他父親范邦彥曾仕金為蔡州新息縣令,後率豪傑開城迎宋軍,舉家歸宋。他很欽佩辛棄疾的忠心赤膽而把女兒嫁給了辛。辛跟范如山「皆中州之豪,相得甚」。范如山是個有才乾的政治家,劉宰《故公安范大夫行述》說他「治官如家,撫民若子」,極受百姓擁護。他頗有憂世之心,常思恢復北土,但感於政治腐敗,當道非人,又很想學陶淵明「躬耕南畝」,隱居不仕。淳熙五年(1178年)六月,南宋主戰派名相張浚的兒子張拭(自號南軒),任荊湖北路安撫使,頗想干一番事業,因范如山從金人佔領區來,「知其豪傑,熟其形勢」,便請他擔任瀘溪縣令(即所謂「辟宰瀘溪」)。范如山並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為,故「遲遲未行」。辛棄疾當時正任湖北漕運副使,很希望范能出仕荊湖,「因作此詞勉之」。詞的主題就是勸他以國事為重,「萬里功名莫放休」,時時掛念「君王三百州」,努力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開篇作者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擲地劉郎玉斗」。鴻門宴上劉邦令張良獻玉斗給亞父范增,范增痛感項羽不聽勸告放走劉邦,貽下後患,而將玉斗置於地,拔劍撞而破之。另一個是,「掛帆西子扁舟。」春秋吳越之爭時,范蠡獻西施於吳王,以瓦解吳王鬥志;滅吳後,不受越封,復取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返。寫法都是似明而暗,一看便知是用典,但真正的用意卻沒有直接說出來,甚至連范增、范蠡的名字都沒有出現。作者用這兩個典的意思,主要因范增、范蠡都與范如山同姓,又都是才智出眾,有膽有識的謀士,因而即以二范比如山,希望他成為二范那樣的人物,能竭誠盡智為自己的君國作出應有的貢獻。這個看來隱晦的開端,不但藝術上很有特色(隱含范如山姓氏,卻不出一範字),從詞的主旨說也是很好的開端,有了這個開端墊底,下面幾句正面勸勉的話就顯得很有力量,很動感情了。「千古風流」應在我輩身上,不要輕拋建功立業(「萬里功名」)的時機,要時時想到大宋的萬里江山(「三百州」)呵!
下片,針對范如山「遲遲未行」的思想活動,進行勸勉。一方面稱贊了范的大才宏志,預言他定能有所成就,一方面勸告他不要嫌瀘溪令職位低小難以發揮作用。而應當以之作為搞大事業的起點。為了同時表達這兩方面的意思,作者選用了四個典故。一是:「燕雀豈知鴻鵠」。陳涉輟耕壟上,慨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故事,藉此表明自己理解范的志向,他的不願就任是想有更大的作為。二是:「貂蟬元出兜鍪」。用的南齊將軍周盤龍的故事。周年老不能守邊,還朝為散騎常侍(皇帝侍從,能預聞要政),世祖戲問他:「你戴貂蟬(近侍貴臣冠飾)冠比起戴兜鍪(戰盔)來如何?」周答:「此貂蟬從兜鍪中出耳。」意思是說我成為近臣是在戰場上拚殺得來的,不是靠了恩寵。這里表示自己理解范有更大的才能,想得到更能發揮作用的位置,但是想得到更大的尊榮,要想得到參預朝政的要位,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多作表現,積累「戰功」。三是:南朝宋大將軍宗愨的故事。宗晚年為豫州刺史,典簽多所違執,宗怒嘆「得一州如斗大,竟遭到典簽的慢待!」辛藉此表示自己體會到范的心情——以大才而屈居小小瀘溪,且行動不能自主,難有作為。但也是勸他:宗愨都難免屈居下位,受小人之氣,何況你我。典簽,本為地方文書小吏,但南朝時,多由帝王親信擔任,以監視地方大員,號為「簽師」,頗有實權。四是《論語·陽貨篇》:孔子至武城,聞弦歌之聲,認為割雞無需用牛刀的故事。作者反其意而用之,鼓勵范南伯不妨以牛刀殺雞,一試身手,把瀘溪治理好,以顯示自己的才能。
㈥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詞意,領會全詞內容[U1] 。
2、通過誦讀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熟讀背誦。
3、進一步理解詩人壯志難酬的愛國情懷。
二、教學重點
誦讀、理解詞意。
三、教學難點
理解詞人的悲憤之情。
四、課時安排:一教時
五、課前預習:要求學生查找辛棄疾的生平資料並結合注釋了解詞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識盡愁滋味的辛棄疾來到了江西上饒,如今他已經49歲,年少時的他曾是個驍勇善戰的將士。二十多歲他就在濟南起義,曾帶騎兵五十人直闖有五萬人的金兵大營,活捉叛徒。一天夜裡他喝醉了酒寫下了這首[U2] 《破陣子》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誦讀,讀准字音,初步了解詞的內容。
整首詞給大家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大家看看這幅圖,感受辛棄疾的形象,結合注釋讀。
拿起筆注音放在詞上,值得注意的詞義加點解釋。
(參考提示:豪放,有氣勢,雄壯,悲涼)
請個別同學朗讀全詞。
3、小組誦讀。
三、誦讀品析全詞
問題:以你怎麼讀,為什麼這么讀?貫穿全詞講解,師生互動品析全詞。
上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挑燈」「看劍」是寫動作和神態。燈的紅光,劍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著一種特有的壯烈氣氛。
「吹角」:號角聲蒼涼雄渾。聯系李賀詩句「角聲滿天秋色里」「連」: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氣勢宏偉。
酒入愁腸,詞人挑亮了燈,端詳著寶劍,首句一醉一夢。「夢回」 起首兩句情景交融,不勝感慨。這兩句緊扣「壯」字,是現實生活的寫照。朗讀指導:讀出詞人豪情在心難以熄滅,對夢的憧憬,讀完這句可稍稍停頓,留下遐想。
朗讀,個人讀,小組讀,點評。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營地中士兵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曲。「壯士飢餐俘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何等豪情。沙場,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戰場,戰士誓不回頭。秋天正是肅殺之時,秋天正是秋高馬壯之時,軍營里軍容嚴整,戰士們士氣高昂,等待著將軍點兵出征。好一派雄壯的場面。只用五個字,就栩栩如生地寫出了雄壯威武的陣容,再現了詞人立馬陣前,點兵授令的形象,筆酣墨飽地 對上文所描寫的情況作出了出色的小結,收束有力。
朗讀指導: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雄壯豪邁之氣,以英雄之氣錚錚鐵骨的味道來讀。
朗讀,點評(停頓指導,如何朗讀出雄壯豪邁之氣呢?通過重音,秋,兵)
下闋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這兩句描寫的是戰爭場面,戰場上將士們馳騁沙場,英勇殺敵,弓箭雷鳴,萬箭齊發,這是何等的激烈壯觀啊!的盧一匹傳奇的馬,當年劉備騎它沖出困境。霹靂,驚雷。將軍率領鐵騎,風馳電掣奔赴前線,弓弦雷鳴,萬箭齊發,雖無過多描寫,但從的盧馬飛馳和霹靂弦的巨響中,彷彿看到敵軍紛紛落馬,殘兵敗將潰退。將軍身先士卒,凱歌入雲,旌旗招展。
朗讀指導:讀出激烈豪邁之氣,還原戰爭場面,讀時急切,一氣呵成,節奏加快,突出氣勢。
朗讀 個別讀 齊讀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了卻 天下事是指什麼事呢?收復失地,恢復中原),贏得為國建功的美名
朗讀指導:朗讀時要讀出大獲全勝的感覺,讀出詞人的志得意滿,滿腹豪情。
這正是辛棄疾早年的夢想啊,人說酒後吐真言,折舊後的幻覺,不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嗎?
我們帶著理解集體讀一讀詞人的醉夢!
四、結合背景,走近詞人
醉里挑燈看劍,豪情在心;軍營里士氣高昂,軍容雄壯;戰場豪氣沖天,激烈壯闊;了卻天下事,獲功名,躊躇滿志。整首詞無論是內容還是朗讀時的感情都洋溢著豪壯之氣。作者何以在最後發出「可憐白發生」的感慨呢[U3] ? (原來在現實中,辛棄疾有壯志也有壯舉,但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廷里他壯志難酬。可憐白發生把我們從夢境拉回到了現實[U4] ,夢境中的豪情壯志和現實的壯志難酬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能體現出詞人那種壯志難酬的悲壯。因此,「可憐白發生」是一個壯士歷盡艱難卻無法實現理想而發出的悲壯的吶喊,這一句同樣也是壯語,只是它已由雄壯變為了悲壯。 )從開頭,一路寫想像中練兵、殺敵的場景氣氛,痛快淋漓,雄壯無比。了卻、贏得之後,忽然連接末句,壯志成空,猶如一瓢冰水潑在猛火上,讓人不由驚栗震動。
五、相互誦讀,激發情感
在感受了這首詞的雄壯悲壯之後[U5] ,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朗讀一遍這首詞,其他同學對他進行點評,然後請同學朗讀。請學生朗讀(兩到三位),並作點評
我們再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壯的感覺讀出來。
六、老師小結
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每個人心中都有了一位精忠報國、壯志難酬的詞人形象,讓我們回到那個醉里挑燈看劍的夜晚,在背誦中結束本課,體味詞作的意境。
七、作業
1、背誦此詞
2、根據詞的內容,發揮想像,把沙場秋點兵的場面描寫出來,150字左右
[U1]這條看似簡單實際使我們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浮躁的教學應該沉澱下來。
[U2]這句話出現太突然應該再此前加:他說復失地的壯志在心中縈繞。
[U3]這里應該點題,講講陳同甫。講講詞牌名和題目的意思。
[U4]可憐應該敲實,這樣情感自然就出來了。
[U5]這里可以用一連串的排比句,描述雄壯、悲壯的場景,帶領學生進入情境。
㈦ 辛棄疾的《破陣子》賞析
全詞在結構上打破成規,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這種藝術手法體現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獨創精神。
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原文: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
醉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醒時聽到軍營的號角聲響成一片。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發人!
(7)破陣子辛棄疾優秀教案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棄疾與陳亮在鉛山瓢泉會見,即第二次「鵝湖之會」。陳亮為人才氣豪邁,議論縱橫。自稱能夠「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
他先後寫了《中興五論》和《上孝宗皇帝書》,積極主張抗戰,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擊。這次他到鉛山訪辛棄疾,留十日。別後辛棄疾寫《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詞寄給他,他和了一首;以後又用同一詞牌反復唱和。這首《破陣子》大約也是作於這一時期。
㈧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辛棄疾教案
《破陣子·來為陳同甫賦壯源詞以寄之》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此詞通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全詞在結構上打破成規,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這種藝術手法體現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獨創精神。
㈨ 語文辛棄疾 破陣子
您好
寧寧
為您抄解答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馬對弓,都是名詞
作對如,座就是好想的意思,如也是好想的意思,所以這兩個字是相對的
的盧是一種名馬,就是當初劉皇叔騎的那匹馬是名稱吧
霹靂是以前一把彎弓,和干將莫邪劍差不多出名罷這兩個詞是對賬的
飛快,和炫驚
我不懂
了
畢竟我學識不如
辛棄疾
淵博么
呵呵
㈩ 破陣子 辛棄疾 教案 急
辛棄疾20歲時,就在家鄉歷誇(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這首詞,抒寫了他夢寐以求、終生不變的抗敵救國的理想,抒寫了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
該詞是作者失意閑居信州時所作,無前人沙場征戰之苦,而有沙場征戰的熱烈。詞中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抒發了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懷。結句抒發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
詞的上片,寫作者閑居家中心情苦悶,只能借酒澆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時,還一次又一次地撥亮燈火,久久地端詳著曾伴隨自己征戰殺敵的寶劍,渴望著重上前線,揮師北伐。作者帶著這樣的思念和渴望進入夢中。他恍惚覺得天已拂曉,連綿不斷的軍營里響起了一片嘹亮雄壯的號角聲。他把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准備出征。
詞的下片,緊接著描寫了壯烈的戰斗和勝利的結局:將士們騎駿馬飛奔,快如「的盧」,風馳電掣;拉開強弓萬箭齊發,響如「霹靂」,驚心動魄。敵人崩潰了,徹底失敗了。他率領將士們終於完成了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偉業,贏得了生前死後不朽的英名。到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意氣昂揚、抱負宏大的忠勇將軍的形象,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然而,在詞的最後,作者卻發出一聲長嘆:「可憐白發生!」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實際上,在苟安賣國的統治集團的壓制下,作者報國無門,歲月虛度。「可憐白發生」,包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郁悶、焦慮、痛苦和憤怒啊!
這首詞基調雄壯高昂,真不愧為「壯詞」。而結句的悲壯低徊,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更令人感慨與尋思。詞的結構上也不同於一般詞作,上下片語義連貫,過片不分,直到最後一句突然一個頓挫,讀來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實為辛棄疾「沉鬱頓挫」的典型之作。
從全詞看,壯烈和悲涼、理想和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在夢中馳騁殺敵,在醒時發出悲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民族的悲劇。而作者的一腔忠憤,無論在醒時還是在醉里、夢中都不能忘懷,是他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