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詩讓幼兒添畫的框架圖片,比如一首古詩想讓孩子畫出來一部分,老師可以先給出一個框架圖片
老師應該給的,如果讓咱大人畫個一首古詩,不給些提示咱也憑空也畫不出來,何況是幼兒,我可知道上輔導班畫畫,一開始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老師都給畫個大概,你養上填而已,不知道幼兒園給不給畫,我就不太清楚了。
『貳』 美術老師留了一個古詩詞配畫的作業,讓我們畫完後在班上演講解說自己的畫(1分鍾)。我畫的是《江雪》,
四周的山連綿起伏,沒有了飛鳥的蹤影,所有小路上都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有一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四周顯得十分安靜
『叄』 唐代的孟浩然的古詩畫的視頻
《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內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容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肆』 《畫》古詩的全解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實際上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畫上的花,無論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而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 靜境 」, 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
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
在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游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
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里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裡面 。
(4)古詩畫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作品評價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
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
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把畫景於實景對照描述,顯示了畫的形神兼備。
『伍』 古詩畫雞舞蹈教學視頻
徐志摩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陸』 教學古詩時,要求學生根據詩意繪畫,這種做法好嗎
我覺得非常的好,這樣能讓學生好的理解詩詞的真正含義,同時開拓了學生的空間思維,提高課堂的氣氛。
『柒』 古詩題竹石↘畫視頻
題竹石畫
咬定青抄山不放鬆,襲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岩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後兩句進一步寫岩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岩竹一樣剛強勇敢。
『捌』 古詩畫全句
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題解】
《畫》為內初容唐詩人王維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現實的憂傷。全詩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無窮,歷來為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