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專題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專題

發布時間:2021-01-04 07:27:20

❶ 怎樣深化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課內不達標課外搶時間的教學方法在部分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與素質教育相悖,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圍繞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讓教師確立教改意識,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印刷了大量的有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材料,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定期組織教師學習,聘請全國知名的課改專家來我縣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先進地市的名師給我們介紹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拓寬教師的眼界,開闊創新的視野,了解教學的新動態、新信息,激發教師自我鞭策,自覺教改的內驅力。老師們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在觀念上必須樹立 「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著眼於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上,必須以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徹底打破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徹底改變一言堂,滿堂灌、滿堂練、滿堂問的狀況。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展現學習環境的「原生態」,才能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多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唱響這樣的主旋律:高效課堂是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突破傳統,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於做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長思想束縛,為課堂教學改革搭建綠色平台。
校長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轉變直接關乎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對於校長們來說,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會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是長期以來令各基層學校普遍擔憂的問題。對此,我們堅持認為,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廣饒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就必須解除校長們的思想顧慮。我們組織全部初中學校的校長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課堂教學改革比較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組織校長深入學校搞調研,校長們最終統一了思想,深刻認識到改革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從被動聽從走向主動改革,自覺地帶領老師投身到了課堂教學改革中去。
(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改革出謀劃策。
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教研職能。按照「以研為主,研督結合,評研分離」的思路,實行縣教研員兩進(進學校、進課堂)三包(包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推廣、學科骨幹培養、教學規劃指導)制度。積極鼓勵教研員走出去,多聽、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點定位,搶抓機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鼓勵各學科教研員高屋建瓴,統籌全縣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員結合本學科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要有時不我待的強烈意識。結合本縣實際,確定出符合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力爭利用1--2年的時間,在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上有新的突破並把成功的經驗在全縣推廣,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教研員通過深入基層,和基層共發展同進步,不斷發現先進典型,大張旗鼓的為課堂改革吶喊助威,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健康和諧的發展,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活動實效,我們了實行捆綁式考評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縣教研員的角色定位,為他們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指導基層,拓寬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課堂改革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課堂都是「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課堂。因此,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借鑒濰坊十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和東廬中學 「講學稿」 的成功經驗,確定了符合我縣自身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導學導練,自主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全縣進行實驗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將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作簡要介紹。
(一)自主預習:教師在每節課之前,都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確定講學稿,制定好預習提綱。①預習提綱需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准備。②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多少,可靈活採用課代表在黑板上抄寫、教師出示小黑板、列印張貼於班級、印發給小組長乃至全體學生等多種形式。 ③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難易,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部分時間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方法進行。④各小組要進行組內預習交流,歸納出小組集中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這是學生搞好預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自主預習的依據。讓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由每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這一步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學生要參加小組討論,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見解,否則就是無效的。因為沒有經過個體熟讀精思而匆忙展開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性和創見,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容易掩蓋學生的思維困惑和學習困難,這樣,有些表面上氣氛熱烈的討論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與真正的問題是油和水的關系。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設計問題時要緊扣學習目標,重點突出,難易適中,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其二,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學什麼,怎麼學,多長時間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最好是以板書、多媒體展示或者印發講義等書面形式,盡量不用口述。其三,獨立思考的成果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就勾畫出來,不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紙上寫出來,因為思維是混沌的,語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組交流:小組交流是調動學生積極研討、解決疑難困惑的的中心環節。因為有了學生個體的思考,就為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但小組合作學習很容易流於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學的機制。我們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確劃分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採用異質分組法,兼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差異等不同的方面,小組成員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優勢互補。②讓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尤其要注意發揮組長(一般是各組的1號)的作用,組長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同時兼任「記錄員」,隨時記錄和歸納討論的成果,還要能以「檢查員」的身份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作出評價,檢查成員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組長可以是確定的,也可以輪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標准。③這里的小組交流是動態的,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組際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師要充分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比如可以採取小組間互相提問的方法,以對比討論學習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見。④小組評價要跟上。可以設計表格,由課代表和小組長聯合記錄學生的課堂發言、學習完成任務情況,在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比如4號主動回答問題得4分,1號回答對問題得1分等。一周一匯總,評選優秀小組,設置「流動紅旗」,在組與組之間輪換。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課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點撥釋疑:學生在充分自學,相互交流之後。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答疑解惑。這一步也最能考驗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交流和展示的資源,一方面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和提示,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示範、點撥、分析、講解等手段,促成展示過程中問題的化解。既要圍繞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兼顧動態生成的問題,解釋學生的疑惑。點撥過程要力求簡潔、透徹、明了。
(四)訓練反饋: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課堂效率。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知識掌握的生成度。簡言之,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學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饋很重要。課堂精練,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優化課堂結構的重要環節。以前,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練而不加篩選地搜集習題,使學生陷入題海,重復練習,無效練習,浪費了課堂有效時間,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課堂練習題必須由備課組集體討論確定,以保證質量。二是練習題必須以投影形式出現或課前將練習題列印在紙上,以節省學生抄題時間,三是評講練習題時要突出其共性問題,個性問題,課後輔導,以提高整體效益。這樣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支配,便於他們深入思考,梳理、提煉知識要點,優化知識結構。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作業,精編、精選練習題,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題目一般包括基本題和選做題兩部分。讓好學生吃飽,中下游學生吃好。切實解決了一言堂、一種模式、好學生吃不飽、中下游學生吃不好的現象。另外,測試題的用時多少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除單元檢測外,一般不單獨佔用一課時。檢查的方式也應是動態的,以書面為主,也可以是口頭檢測或者實踐操作等,要盡可能體現「堂堂清」的原則,在課內完成,並及時把結果反饋給學生。
課堂教學改革活動開展以來,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思路、學生觀等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體現和落實。主要體現在:①學生參與面明顯擴大。②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意識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動的空間、時間在不斷擴大。③課堂的開放性、教學目標、學習主體的差異性原則得以落實。④教師對結論性知識的灌輸明顯減少,對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更加重視。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結論,已成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三、科教一體,服務課堂改革。
1.科教管理一體化。為了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我縣非常重視科教管理一體化。在管理上,著重抓了兩項工作:一是抓校長。校長首先重視教育科研,要成為科研型校長。校長在堅持教育教學管理的同時帶頭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學研究結合起來,將教育科研作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教育科學研究,及時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不斷提高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實踐告訴我們,校長參與教科研,不僅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帶動教師投入教科研,還可以促進學校領導層改進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掌握第一手資料,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這比一般號召更具有說服力。二是抓教研網路建設。在組織上,各鄉鎮有以鄉鎮業務主任或業務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的中心教研組;負責全鄉鎮教科研的組織、籌劃、落實工作。每個學科都相應成立了學科中心組,並給每位成員建立了業績檔案,由縣教研室對他們實行動態管理。每個中學都設立了教研室,負責全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的教研體系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教研網路,教研教改工作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格局,很好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工作。
2.以課題研究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高效能的管理、高質量的教學、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無一不是一大批科研課題研究推動的結果。多年來,我縣高度重視課題的應用性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廣首席負責制和學科教師全員推廣制度,教研員是成果推廣首席負責人,對論證立項的科研成果由全縣同學科教師全員參與實踐研究,激勵同學科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創新,區域性推進教改成果的推廣工作。「十五」以來,我縣共承擔市級以上課題70多項,試點學校達81處,課題已覆蓋了中小學全部科目。為了搞好課題研究,我們通過聘請專家講課、骨幹教師交流、外派教師學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對教師教科研方面的指導與培訓。通過教師培訓,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教師的教科研意識,豐富了教科研方法,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方法。
3.以常規化、制度化的教研促教改。為加強常規教學,縣教研室立足教學創新,制定了中小學教學常規,嚴格實行了全員、全程、全環節檢查過關制度,固定教研活動時間,強化集體備課,使教研活動制度化。許多學校把每周六下午作為學校集體教研活動時間,或觀摩外地優秀課堂教學實錄,或商討下周同學科教學進度、重點難點的處理、測試題的題型等;各學科教研組每周集中半天作為固定教研活動時間,組織開展聽課、評課、討論、學習等活動。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教研管理機構健全,設置合理、職能明確,能夠堅持開展半日教研活動,做到了教研活動制度化,規范化。許多學校將研究、探討課堂教學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不斷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4.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作用。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我縣一直重視名師的龍頭帶動和骨幹示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積極鼓勵名師通過合作項目、協作項目、集體攻關項目等帶動缺乏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的教師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採取結、通、幫、帶的方式培養本校的教科研骨幹力量,尤其是作為後備力量的年輕教師,使一大批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講科學、講方法、講效率,受到學生的歡迎。
四、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大練兵活動。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創新求發展,組織了多種形式的課堂大練兵活動,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一是結合蹲點視導,重點探討課堂教學模式,組織了各學科的「樣板示範課」;在組織樣板示範課基礎上,開展「全員公開課展評」活動,由各鄉鎮各學校承擔全員公開課的組織實施,根據各學科實際確立課堂教學創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並重,積極開展優質課、優秀論文、優秀教案「三優」評選。二是圍繞教學創新開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課、觀摩課活動,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校內優質課及教學能手評選活動等。這些活動對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三是要求各中小學校結合本校實際不斷變革自己的教學方式,使之更有效的服務於教學,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路子。這些活動,推動我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五、展望未來,躊躇滿志。
目前,我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已邁向了更高的層次。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學校的辦學理念進一步端正,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科研興教」正在成為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新的科研理念和思路初步形成;各項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研究成果和實驗成效喜人。當然,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正處在一個探索、實踐的階段。也一定會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不會動搖我們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堅持走「科研興教,教研強校」的道路,建立和諧課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我縣中小學發展現實的需要。

❷ 如何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人才培養是教師的第一責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發揮教學環節和師生互動在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教研系列教師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骨幹作用,建設工作量飽滿、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學系列教師隊伍,為全校性平台課程、覆蓋多個院系的專業平台課程等提供保證。設立實踐教師崗位,選聘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一定教學能力的專家從事教學工作。改革完善班主任制度,鼓勵學術水平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
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傳承弘揚優良辦學傳統,深入探索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引導學生又紅又專、全面發展;堅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推動各種辦學優勢向人才培養積聚和轉化;堅持為學為人並重,弘揚「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學風;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育人特色,努力造就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
落實以學生學習與發展成效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觀,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尊重和激發學生的學術志趣,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向以學為主轉變。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系統梳理和調整課程體系,以課程和培養環節的學習成效為基礎,健全以學生為本、以成效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努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建立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體系。堅持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結合,統籌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加強通識教育頂層設計,全面提高課程質量;發揚專業教育的特色,優化專業核心課程,增強課程挑戰度。提高培養方案的彈性、靈活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選擇性,切實推動學生價值觀塑造和升華,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共識和對人類文明的理解,養成高尚而獨立的完整人格,培育科學的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構建與現代大學相適應的學生工作模式,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堅持「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基本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和學生集體建設,改革學生評價、榮譽、資助和指導方式,引導學生把價值塑造變為內在需要和自覺行動。強化教師的教書育人責任,帶動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超越傳統課堂限制,在教室、校園、國內以及網路和成長社區上綜合協調,統籌推進,全面育人。
探索構建鼓勵創新、管理規范、分工負責的治理模式。明確教師、學生、行政各自職責,學校和院系分級負責,健全教學責任和教學管理體系。建立教學委員會,負責審議教學計劃方案,評定教學成果、教學質量,檢查、指導教學管理和教學隊伍建設等重要事項,對教育
合理的教學資源分配機制,保障教學投入力度。實施教學經費分配方式改革,在院系教學經費分配方面,把主要按學生人數多少分配經費的做法,改為與院系開課數量、生時數和教學質量掛鉤。採取有效措施,支持教師跨院系開課、學生跨院系選課。多方籌集資源,推進教學基地、教學實驗室、創意創新創業實驗室等教學條件和平台建設。
調整優化職業教育培養方案和核心課程體系,促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自主發展有機結合。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通識教育目標,強
的數量和剛性,提高課程挑戰度,激發學生志趣,鼓勵創新。專業核心課程作為專業教育的基本要求,約占學分總量的1/3-2/5。
因此,在我校各個教職工團結一致的氛圍中,各司其職,心朝一處想,力朝一處使,定能把我們未來的技師學院辦的越來越好。學生能夠學有所得,教師能夠鍛煉教學水平,就讓我們努力把我的設定目標一一實現吧。

❸ 學院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上應如何做

一、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

根據學生特點和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深化教學改革。開學初,學校制定課改方案,積極組織落實,通過集體備課、聽課、備課等教研活動,實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加強教學管理、創新評價機制、嚴格考核制度,狠抓畢業生。為了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創造條件,派專業課教師赴外地參加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轉變教學觀念、創新辦學模式、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 平,增強學校吸引力。

二、加強德育工作力度,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開學伊始,明確指出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學校結合實際,制定細則,組織實施,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抓起,把學生養成教育作為考核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標。同時,利用黑板報、牆報宣傳養成教育的內容和重要性,通過大課間操、文化藝術節、歌詠體操比賽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育人環境。促進教風、學風的根本好轉。

三、加強綜治安全工作,建設平安校園。

學校由政教處牽頭,依據上級要求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組織學生進行重大自然災害、消防安全應急模擬演練。排查隱患、加強巡邏。同時組織班主任利用周會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確保了良好 的教學環境。

四、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增強中職教育的吸引力 。

在招生工作的基礎上,制定方案,完善制度,狠抓落實,深入到基層中學宣傳免費、助學、就業等職教政策。通過電視廣告、宣傳車、招生簡章等擴大宣傳。

五、推進聯合辦學,強化服務功能。

六、爭取資金投入,改善辦學環境 。

縣委、政府對縣級職教中心的建設十分重視,相關領導多次到學校視察工作,商議縣級職教中心的新建問題,並為學校爭取 巨額的修建資金。學校開源節流,積累資金,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師生有一個安全、舒適的教學環境。

七、堅持民主治校,規范辦學行為。

學校一貫堅持民主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方針,對涉及學校的重大決策,必須經過集體討論、民主決定,促進學校辦學行為的日益規范。學校收費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標准,在落實國家助學、 免費兩大政策上,嚴格執行,足額發放。通過民主治校,規范辦學行為,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❹ 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課內不達標課外搶時間的教學方法在部分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與素質教育相悖,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圍繞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讓教師確立教改意識,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印刷了大量的有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材料,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定期組織教師學習,聘請全國知名的課改專家來我縣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先進地市的名師給我們介紹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拓寬教師的眼界,開闊創新的視野,了解教學的新動態、新信息,激發教師自我鞭策,自覺教改的內驅力。老師們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在觀念上必須樹立 「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著眼於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上,必須以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徹底打破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徹底改變一言堂,滿堂灌、滿堂練、滿堂問的狀況。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展現學習環境的「原生態」,才能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多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唱響這樣的主旋律:高效課堂是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突破傳統,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於做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長思想束縛,為課堂教學改革搭建綠色平台。
校長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轉變直接關乎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對於校長們來說,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會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是長期以來令各基層學校普遍擔憂的問題。對此,我們堅持認為,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廣饒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就必須解除校長們的思想顧慮。我們組織全部初中學校的校長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課堂教學改革比較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組織校長深入學校搞調研,校長們最終統一了思想,深刻認識到改革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從被動聽從走向主動改革,自覺地帶領老師投身到了課堂教學改革中去。
(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改革出謀劃策。
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教研職能。按照「以研為主,研督結合,評研分離」的思路,實行縣教研員兩進(進學校、進課堂)三包(包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推廣、學科骨幹培養、教學規劃指導)制度。積極鼓勵教研員走出去,多聽、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點定位,搶抓機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鼓勵各學科教研員高屋建瓴,統籌全縣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員結合本學科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要有時不我待的強烈意識。結合本縣實際,確定出符合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力爭利用1--2年的時間,在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上有新的突破並把成功的經驗在全縣推廣,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教研員通過深入基層,和基層共發展同進步,不斷發現先進典型,大張旗鼓的為課堂改革吶喊助威,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健康和諧的發展,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活動實效,我們了實行捆綁式考評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縣教研員的角色定位,為他們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指導基層,拓寬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課堂改革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課堂都是「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課堂。因此,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借鑒濰坊十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和東廬中學 「講學稿」 的成功經驗,確定了符合我縣自身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導學導練,自主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全縣進行實驗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將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作簡要介紹。
(一)自主預習:教師在每節課之前,都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確定講學稿,制定好預習提綱。①預習提綱需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准備。②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多少,可靈活採用課代表在黑板上抄寫、教師出示小黑板、列印張貼於班級、印發給小組長乃至全體學生等多種形式。 ③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難易,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部分時間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方法進行。④各小組要進行組內預習交流,歸納出小組集中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這是學生搞好預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自主預習的依據。讓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由每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這一步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學生要參加小組討論,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見解,否則就是無效的。因為沒有經過個體熟讀精思而匆忙展開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性和創見,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容易掩蓋學生的思維困惑和學習困難,這樣,有些表面上氣氛熱烈的討論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與真正的問題是油和水的關系。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設計問題時要緊扣學習目標,重點突出,難易適中,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其二,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學什麼,怎麼學,多長時間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最好是以板書、多媒體展示或者印發講義等書面形式,盡量不用口述。其三,獨立思考的成果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就勾畫出來,不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紙上寫出來,因為思維是混沌的,語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組交流:小組交流是調動學生積極研討、解決疑難困惑的的中心環節。因為有了學生個體的思考,就為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但小組合作學習很容易流於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學的機制。我們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確劃分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採用異質分組法,兼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差異等不同的方面,小組成員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優勢互補。②讓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尤其要注意發揮組長(一般是各組的1號)的作用,組長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同時兼任「記錄員」,隨時記錄和歸納討論的成果,還要能以「檢查員」的身份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作出評價,檢查成員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組長可以是確定的,也可以輪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標准。③這里的小組交流是動態的,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組際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師要充分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比如可以採取小組間互相提問的方法,以對比討論學習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見。④小組評價要跟上。可以設計表格,由課代表和小組長聯合記錄學生的課堂發言、學習完成任務情況,在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比如4號主動回答問題得4分,1號回答對問題得1分等。一周一匯總,評選優秀小組,設置「流動紅旗」,在組與組之間輪換。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課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點撥釋疑:學生在充分自學,相互交流之後。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答疑解惑。這一步也最能考驗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交流和展示的資源,一方面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和提示,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示範、點撥、分析、講解等手段,促成展示過程中問題的化解。既要圍繞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兼顧動態生成的問題,解釋學生的疑惑。點撥過程要力求簡潔、透徹、明了。
(四)訓練反饋: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課堂效率。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知識掌握的生成度。簡言之,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學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饋很重要。課堂精練,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優化課堂結構的重要環節。以前,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練而不加篩選地搜集習題,使學生陷入題海,重復練習,無效練習,浪費了課堂有效時間,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課堂練習題必須由備課組集體討論確定,以保證質量。二是練習題必須以投影形式出現或課前將練習題列印在紙上,以節省學生抄題時間,三是評講練習題時要突出其共性問題,個性問題,課後輔導,以提高整體效益。這樣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支配,便於他們深入思考,梳理、提煉知識要點,優化知識結構。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作業,精編、精選練習題,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題目一般包括基本題和選做題兩部分。讓好學生吃飽,中下游學生吃好。切實解決了一言堂、一種模式、好學生吃不飽、中下游學生吃不好的現象。另外,測試題的用時多少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除單元檢測外,一般不單獨佔用一課時。檢查的方式也應是動態的,以書面為主,也可以是口頭檢測或者實踐操作等,要盡可能體現「堂堂清」的原則,在課內完成,並及時把結果反饋給學生。

❺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回歸教育育人本質主題論文有哪些

原句:近來年來,隨著教育源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學生的培養深受社會廣大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率明顯提高、

這個句子缺少主語。修飾長句的成分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丟失句子成分。
修改: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近年來畢業的高校學生深受社會廣大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率明顯提高。

❻ 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強教育發展合力

(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那麼,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決定》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字里行間深深寄託著對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進程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賦予立德樹人以深刻理論內涵和全新時代特徵,意義非常深遠。今後教育領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和幫助學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礎、端正政治立場和前進方向、砥礪品德陶冶情操、激發歷史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成長成才與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緊密相連。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本質要求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盡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決定》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要求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就是要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宏觀政策要求,細化為學校教育的具體安排,把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從過重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使其騰出更多時間探究思考、加強鍛煉、了解社會、參與實踐。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還必須積極為多樣化、個性化、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和機制。《決定》強調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以及推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發展,清晰表明我們黨關於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政策基點。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觀念、理順結構體系、創新培養模式、加強能力建設、推動內涵發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盡快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有利於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決定》要求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以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進展。
考試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決定》明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的改革方向,期望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從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起步,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再到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特別是在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方面邁出新步,拓寬終身學習通道。相信這一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再跟進系列配套政策,將是我國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系統性綜合性最強的一次改革,將顯著扭轉應試教育傾向,更加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維護社會公平,彰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理念,為億萬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選擇和成長途徑,搭建符合基本國情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促進教育公平,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執政為民所必須秉持的基本政策內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條件下,我國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狀況有待改變,對此,《決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領域改革時,強調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要循序漸進和制度創新,既要把促進公民受教育機會公平擺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還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這些都將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著力點。
(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系
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決定》專門就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行具體部署,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特別是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等等,都成為亮點,也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決定》提煉出教育管理和辦學體制改革要點,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決定》提出的系列改革舉措,關鍵在於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通過建立「管辦評分離」制度,明確各級政府責任,推進學校分類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發揮社會參與作用,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政府將更多運用法規、規劃、標准、政策、公共財政、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和支持學校發展。
「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決定》提出的極具創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要求各級政府因地制宜採取多樣化政策措施,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進人教育領域,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發展,並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實行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教育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新階段,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來說,也是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中央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抓住歷史性機遇,統籌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
(一)切實增強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高度共識
我國改革開放35年經驗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從來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緊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眾廣泛參與、集體同心攻堅的結果。我們要把《決定》精神落到實處,必須科學分析、深刻認識當前教育體制機制積弊,盡快克服改革動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願打破常規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級政府、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識,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大合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大政策舉措,一定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一。除完善專家咨詢機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環節外,更重要的是從制度層面提高教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實施前,要進行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根據需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改革實施中,加強檢查監督和定期評估,對於出現的問題及時妥善處理及動態調整,避免產生大的偏差,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行使順暢,為重大教育改革付諸實施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二)不斷完善上下聯動、各方協同創新的改革推進機制
改革是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統在內的各地區各部門都要直面的問題。《決定》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對各級領導班子和基層組織投身改革提出明確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不同部門之間會有一定的職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協調的關系。圍繞《決定》所布置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各項重點任務,要在國家層面制定指導性意見,注意增強部委之間的政策協調,逐項明確本屆政府任期內重大教育改革清單。地方要以增強本級教育統籌為重點,制定綜合改革方案,落實國家層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務,體現省域教育改革特徵,重在解決本省的實際問題。國家建立鼓勵支持改革激勵機制,對改革成效顯著的地區和學校,在資源配置、權力下放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支持。
(三)繼續注重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全國一盤棋,但決不能一刀切。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啟動實施時,就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高校選取425個單位先行試點,經過3年的探索,在頂層設計、政策協調、咨詢指導、監督檢查、宣傳推廣等方面,初步建立一套改革推進機制。根據《決定》總結的「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的改革重要經驗,我們要繼續沿著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按照《決定》提出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任務以及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時間表,對國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試點進行整體評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強統籌,多措並舉,以點帶面,扎實推進。

❼ 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人才培養是教師的第一責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內到教學和容人才培養,發揮教學環節和師生互動在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教研系列教師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骨幹作用,建設工作量飽滿

閱讀全文

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專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