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思想品德同學,朋友的教案
《同學·朋友 》是實驗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課八年級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一個框題。八年級思想品德課上冊的主題是我與他人,因此學好本框題內容對於整個初二上冊的教學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普遍的指導意義,特別是為學生學會與父母、同學、老師交友打下牢固的基礎,也必將對學生今後更廣泛的交友乃至成才創業奠定基礎。因此,本框題不管在本單元還是在初二上冊教材中都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本框的基本邏輯架構是從感知自我人際狀況到對友誼的理解再到友誼困境的嘗試解決,各部分內容都是建立在問題學習基礎之上的,由問題情境到簡要概括,強調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
第一目內容「我的人際圈」。通過繪制「人際關系樹輪圖」的活動直觀地感知自己的人際狀況,認識到在同學交往中要開放自我,積極交往,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什麼樣的人才受人歡迎呢?藉助小組活動和相關鏈接,概括出受人歡迎的品質。
第二目內容是「與友同行」。首先是通過活動思考什麼是朋友,朋友從哪裡來。藉助兩個問題情境概括出交友中的平等互惠、寬容理解等溝通技巧,從而得出什麼是友誼、友誼的准則有哪些。最後,嘗試用所學習的交流、溝通技巧和對友誼的理解解決交友中的困惑。
二、學生分析
相對於城市學生而言,農村學生由於條件所限,視野狹窄、知識面不廣,認識能力、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弱,特別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思維能力、文學素養參差不齊,差距很大,所以教學中不少情境的構建都要事前准備,許多活動的開展、許多問題的探究都要加強組織和引導。
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中學生大都生活在普通的農民家庭中,在趨同心理下,往往喜歡與相同生活的農家孩子交友,因而交友領域不廣、交友對象簡單、交友經驗不足,他們中的許多學生都因學習一般、家境窘迫而會較早地走向社會,因此對初中階段的農村學生進行系統的交友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正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都能說出自己有哪些朋友,但不一定能明了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包括自己在他人人際圈中的位置;他們都希望自己擁有好人緣,但不一定了解什麼樣的品質受人歡迎,對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質也缺乏了解;他們心智不成熟,渴望與身邊的同學交友,建立持久、真摯的友誼,但又可能缺乏交友的勇氣和信心,也面對交友的諸多困惑;他們有一定的交友體驗,但又沒有完整的交友知識和經驗,為此常常交錯朋友,也常常失去本已擁有的朋友,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常常錯過許多與成功者交友的機會,從而未能為自己現在的學習和將來的事業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更快成功的加速器。因此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具有深厚的興趣,同時也樂意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開展積極的探究活動,來排解心中關於交友的諸多困惑,豐富自己的交友知識和人生經驗。
三、設計思想
(一)設計理念
1、從農村學生的實際出發,在生活世界中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典型材料, 創設模擬情境,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引導學生在預設情境中體驗、爭論、質疑、總結、反思、求證,最終生成知識、增強情感、培養態度、形成能力,獲得人格品質的發展,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構建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2、通過預設的各種活動方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師生互動、心理體驗與道德建構的場景,把心理教育、思維方法教育、審美教育有機統一,使心理教育與道德素質養成相得益彰,實現教育的「人文化」 ;
3、通過講故事、評優秀、演小品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課堂切實成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點燃學生創新與智慧之火,開發學生思維、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4、通過科學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成才創業打下基礎。
(二)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自主探究法。
(三)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