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史料教學法

史料教學法

發布時間:2021-01-03 18:28:07

Ⅰ 「論從史出」如何落在實處

「論從史出」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學歷史教學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則,為此上海二期課改《上海市中學歷史課程標准》中就明確要求在中學要做到「論從史出,史由證來;證史一致,史論結合」,即通常所說的「十六字方針」。這十六字方針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掌握歷史學習和研究的邏輯體系,即「史料—史論—史觀」。那麼,在日常教學中如何貫徹這十六字方針?如何有效培養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思維邏輯呢?本期「聚焦」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示。
處理好史證、史實、史論的關系
文/上海市育才中學山昌嶺
「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有著嚴格的內在邏輯關系和嚴密的認知層次,是歷史學科特有的一種思維方法。「證」是客觀史實的呈現或對客觀史實的描述,是認知的基礎。離開了「證」,一切的「史」和「論」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史」是在「證」,即在客觀史實基礎上對歷史的解讀和闡釋。這種解讀和闡釋是一種主觀認識,受解讀和闡釋者認知水平、生活閱歷、價值觀念、道德修養等因素的制約。由於上述因素的差異,對同一個「證」可能解讀不一樣,甚至會出現截然相反的解讀和闡釋。「論」是建立在解讀和闡釋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歸納概括、提煉總結而得出的符合歷史史實的結論,這種結論一旦上升為理性或規律性的認識,反過來又會指導歷史的解讀和闡釋。《上海市中學歷史課程標准》(試行稿)把「史由證來,證史一致」定位到初中階段學生了解和理解歷史的學習水平上,即在樹立「證據意識」的前提下,如何領會與詮釋歷史;而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作為高中學生研究能力的體現,提升到分析綜合、概括總結,並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分析歷史現象,論證歷史事實,解決歷史問題的較高層次上。
「史由證來」,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證」,即「史料」問題。研究歷史、學習歷史都離不開史料,但史料並不就是歷史。「史料」種類繁多,來源廣泛,這不但意味著要弄清史料的真偽、優劣,進行正本清源的辨析工作,而且還要整理、儲存、統計,研究。因而,「用什麼觀點,站在什麼立場,用什麼方法來研究史料,同樣很重要。」這就是如何做到「證史一致」的問題了。所以,「史由證來,證史一致」這一命題的核心強調歷史學習或研究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在正確思想觀點和科學方法的指導下,公正、客觀地解讀和闡釋歷史,真正做到「史由證來,證史一致」。
在「史由證來,證史一致」的基礎上,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和歸納總結,得出符合歷史事實的結論;反過來,再把這種結論放到歷史事實中進行檢驗,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只有在充分佔有史實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觀察、了解和把握歷史現象,才能揭示歷史現象的本質,得出正確的歷史結論和規律性的認識。這種方法就是「論從史出」。同樣,也只有在正確的思想觀點和科學的理論方法指導下,才能對具體、生動的歷史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正確的判斷。否則,只能滿足於表面現象,局限於就事論事。這就是觀點和材料的辯證統一,史與論的有機結合。
總之,要做到「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也就是要處理好史證、史實和史論三者之間的關系,即要樹立「證據意識」,秉持客觀立場,運用科學方法。正如翦伯贊先生所言:「研究歷史,固然要有正確的科學方法,但方法的本身並不就是歷史,也不會自動地變成歷史。當我們知道了歷史方法以後,就要帶著自己知道的方法,走進歷史資料的寶庫。不鑽進史料中去,不能研究歷史;從史料中跑不出來,也不算懂得歷史。在這里,我強調史料對歷史研究的重要性,並不是說方法不重要;反之,沒有正確的方法,不但不能進行歷史之科學的研究;即從事於史料之搜集與整理,亦不可能。史料與方法之相輔相成的關系,要使歷史學走上科學的階梯,必須使史料與方法合二為一。即用科學方法進行史料之搜集、整理與批判;又用史料對科學方法之衡量與考驗。使方法體化於史料之內,史料融解於方法之中」。我想這種論述對於歷史學習者同樣適用。
【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證據意識
文/上海市向明中學 蔣蓉
一、引導學生論證教材觀點
通常情況下,教材會就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給出一些結論性的評價,這些在史學界基本有定論的觀點往往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教師當然可以採用講授法順序地解釋這些觀點,但如果能倒過來,先給出教材的觀點,然後追問學生「為什麼教材會有這樣的結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為這個結論尋找依據,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避免知識點的零散,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論從史出」的概念。至於尋找依據,可以有這幾種途徑:①讓學生直接從教材內容中尋找;②教師提供一定的補充材料;③讓學生在課後自行查找補充。例如教授「鴉片戰爭」一課時,我沒有按部就班地先講《南京條約》的內容,再分析其影響,而是直接給出課本上關於鴉片戰爭的結論,然後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補充資料,回答: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結果,學生先羅列出了教材中關於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五大變化,然後我再追問: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結果學生又結合了補充材料和《南京條約》的條款來論證這些變化是如何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社會,從而對課本的結論有了一個充分的認識。
二、引導學生質疑教材觀點
歷史問題的復雜性和歷史研究的發展性決定了大多數問題本身就是動態開放、不斷變化的,角度不同,獲得的史料不同,對史料的解讀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因此,在論證教材觀點的過程中,教師應允許學生產生疑問,尤其是對於一些史學界尚有爭議的問題,更應鼓勵學生在論證教材觀點的同時提出其他的看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仍然以「鴉片戰爭」一課為例,在學生論證完教材觀點後,我問:對課本的評價,你們還有沒有補充,有沒有不同意見?結果,有部分學生提出:課本提到的都是負面影響,鴉片戰爭是不是也有一些積極的意義?我再追問: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學生馬上提到了香港在鴉片戰爭後的快速發展,還提到最早淪為半殖民地的東南沿海地區如今都是中國發展最迅速的地區……我馬上抓住機會,讓持相同疑問的學生組成一個專題探究小組,在課後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得出自己的結論,並給予充分的論證。
三、引導學生形成並論證自身觀點
質疑意味著「破」,這固然非常重要,但破後的「立」更重要。促使學生在突破傳統後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有了見解後能運用科學的方法予以論證,這也是強化「史由證來,證史一致」原則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鼓勵學生「大膽假設」之後,更要讓學生「小心求證」。要求學生查閱史料—鑒別史料—選取史料—解讀史料—運用史料論證,這個過程,正是史學研究的普遍過程。前例中,學生在掌握一定史料的基礎上大致確定了「鴉片戰爭是否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主題,然後,我要求他們為自己的觀點尋找更多的依據,並確定論證這一觀點的主要角度和層次,最後,學生就這幾個方面論證了自己的觀點:自然經濟在資本主義蓬勃興起的歷史趨勢下已經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鴉片戰爭對它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的發展;鴉片戰爭促使一部分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為以後的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打下一定的基礎;鴉片戰爭提前結束了中國「閉關鎖國」的狀態,雖然被動,但中國畢竟跨入了近代的行列……當然,觀點是否正確尚有待商榷,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了「史由證來,證史一致」的方法,形成了強烈的證據意識,養成了「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這既是學生最大的收獲,也是教學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閱讀全文

與史料教學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