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學習傳統節日教案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當今內社會的孩子,普容遍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對尊老、敬老的意識越來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所以,針對小班孩子設計這樣一節關於愛爺爺奶奶的活動非常重要。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兒歌內容
2.通過學習兒歌,懂得關心身邊的老人,對老人有禮貌。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物質准備: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爺爺奶奶的圖片,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問:1.圖片上都有誰?他們是什麼樣的表情?
2.他們為什麼笑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知道要過節了,爺爺奶奶也非常高興,所以笑的很開心)
B. 小班社會:節日里吃什麼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准備:1、故事錄音。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准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 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C. 幼兒園小班開展民族民俗活動設計方
幼兒園小班開展民族民俗活動設計方案 幼兒園小班開展民族民俗活動可以設置幾個主題: 語言主題: 講幾個我們熟知的民俗故事提高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 圖片、字卡主題:用圖片字卡的形式講解民俗的來歷。 參與主題 1、 提供各種民俗活動的圖片或畫報。 2、 各種民俗活動的用品和材料。 美工區 1、 觀看民俗活動來歷的影視故事或者資料。 2、 准備彩色的卡紙、膠水、剪刀等供幼兒製作民俗人物卡片。 3、 製作民俗人物用的像皮泥用以捏制民俗人物。 表演區 1、提供一些布條、紙棒,大鼓供幼兒表演舞十二生肖聚會。 2、提供一些詩歌、音樂供幼兒表演朗誦。 3、引導幼兒欣賞古典的音樂,鼓勵幼兒隨音樂創編動作。 4、引導幼兒開展其他民俗背景的游戲,並給幼兒提供、廢舊材料讓幼兒布置環境。 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 1、和幼兒一起共同收集有關風俗習慣的圖片或資料。 動員家長參加到活動中來,向小朋友介紹不同風俗習慣。 2、和幼兒一起品嘗各種各樣的民俗食品、分享快樂。 3、與孩子共同用不同的材料製作龍舟。 4、和幼兒一起探討一些各地的習俗。 5、與家長取得聯系,請家長進來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參加猜謎語的活 動,感受民族文化。 6、協助孩子一起收集有關民俗的圖片資料。 7、請家長帶孩子外出參觀遊玩,親身感受民俗文化氣氛。
D. 幼兒園小班教案禮儀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禮儀,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一、結合活動,禮儀教育課程化,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案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學計劃,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 我們可以把禮儀教育的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兒歌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和老師自編及收集,使孩子們知道了那些是禮儀,禮儀都有那些行為,也了解了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禮貌用語我知道》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的用語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同樣可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手工課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用,象剪刀、膠水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要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需要別人幫忙時「請幫幫我」。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知識的運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到別人了,老師可以隨機教育,讓幼兒向別人說「對不起」。 二.結合生活,禮儀教育實用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和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就餐禮儀包括餐前禮儀包括餐前禮儀、使用餐具禮儀、就餐時的禮儀、餐後禮儀。儀表儀態禮儀包括:儀容、形體禮儀、穿著禮儀、坐立行的姿態。 因此,禮儀的內容決定了禮儀教育應是在生活中習得,並應用於生活中。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處;能文明用餐;能安靜入睡,不影響他人睡眠等等。雖然生活是自然、隨意、漫不經心和未經系統設計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學效果,沒有集體教學來得立竿見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復一日的不斷重復,使得我們可以進行長期的規則,並日積月累的形成和鞏固良好的禮儀。 三、結合游戲,禮儀教育輕松化。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儀教育,並理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在游戲中,幼兒為了把游戲玩好,在與同伴交往,與材料交互作用過程中樂意抑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並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為此,我們盡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游戲。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開設了「娃娃商場」游戲,要求營業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會說「你好,請問想買什麼?」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娃娃家」開展 「做客」游戲,讓幼兒學會說:「請進,請坐,請喝茶」,通過這類游戲,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禮儀習慣練習,使孩子們良好的禮儀習慣得到進一步的鍛煉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孩子們真正養成習慣,我們指導幼兒將游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讓孩子習得良好行為規范
E. 小班禮儀有關民族文化的教案
活動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願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准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系單.
活動環節:
一、談話活動(一) 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容。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並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 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麼地方工作嗎?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麼,這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麼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願望提問設計: 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禮 貌 歌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你好,再見」。並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幼兒節奏感,學習按節奏拍手,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活動准備:
在活動室一角布置一個熊貓的家,並請一名老師戴上熊貓頭飾扮演熊貓。
活動組織:
1、教師通過講述故事《有禮貌的小白兔》,啟發幼兒學習故事中的「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引起幼兒興趣。
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名字叫什麼?」「你們為什麼喜歡小白兔呀!」「因為小白兔有禮貌,所以大家都喜歡它!」
2、熟悉歌曲《禮貌歌》,並學會按節奏拍手,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師:「老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拍手,」
3、根據歌曲內容配上簡單表演動作,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快樂無比」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節奏兩個大拇指互相點一點。
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
4、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禮貌用語的正確用法。
師:「我們去熊貓家作客吧!」「到了熊貓家我們怎麼說?」「我們一起來表演《禮貌歌》給熊貓看吧!」「我們該回家了,跟熊貓說什麼?」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貓家去作客,小白兔說:「你好」熊貓請小白兔吃蘿卜,小白兔說:「謝謝」於是,小白兔和熊貓在一起高高興興地搭積木,做游戲。小白兔要回家了,熊貓拉拉小白兔的手說:「我喜歡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貓招招手說:「再見」就回家了!
語言活動:好朋友設計意圖:
樂意學習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或准備木偶雞、鴨若干,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說禮貌用語,體會有好朋友的樂趣。在日常活動中常和父母、老師、同伴互相問好,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禮貌用語。
活動目標:
1、通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知道交友中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2、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活動准備:
木偶小雞、小鴨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禮貌用語。
(1) 幼兒看木偶表演,熟悉兒歌內容。
①(出示木偶小雞)「嘰!嘰!嘰!我是誰?我的名字叫什麼?」並與幼兒問早。
(木偶小鴨上場)「我一個人玩真沒勁,我要找個好朋友。」
②小雞,哎,前面來了小鴨子,讓我向它問個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③小鴨:小雞,你好,你好!(招招手)。
④小雞:小鴨,小鴨,我做你的朋友好嗎?小鴨說:歡迎,歡迎(拍拍手)。小雞聽了真高興。
⑤小鴨:我請你吃蟲。小雞看到小鴨請它吃蟲,有禮貌地說:謝謝,謝謝!(握握手)。
⑥小雞和小鴨一起做游戲,他們成了好朋友。
⑦它們要回家了,會怎麼說?
2、學念整首兒歌。
(1) 教師完整示範朗誦。
(2) 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聲音要響亮,邊念邊做動作。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教師可輕聲提示。
(3) 幼兒與木偶小雞、小鴨完整表演兒歌。
附兒歌:好朋友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 「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 「再見,再見」擺擺手。
美術活動:幫兔阿姨修路活動目標:
1、感受用不同刷子作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