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目的是什麼

教學目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13 11:17:31

A.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對於所有學校來說,教學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具體落實在教師職業行為上就是通過教師的勞動培養人,塑造人,改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拓展資料:
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有些人甚至認為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過外部的言語和音樂來影響子宮里成長著的胎兒,進行胎教,希望給孩子以積極的健康的發展。

來源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 「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內涵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余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B.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什麼是教育?
教育是一種人類道德、科學、技術、知識儲備、精神境界的傳承和提回升行為,也是人答類文明的傳遞。
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大綱上說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四化主義建設人才!
實際上,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從而在進入社會時能夠有立足之地,並通過不同角色的變化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教育也是培養人,感化人的過程!讓人懂得愛,懂得分辨善惡,明辨是非!
總之,從個人,社會發展角度教育的目的都是顯而易見的!從古至今不斷變化的,隨著社會需要和人的發展而發展的!

C. 教學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

這是一個嚴肅、宏大甚至偏於沉重的話題。作為這個行業的一分子,我自然不是無話可講,不過真要說得詳細、明確,恐怕也不那麼容易。讀Whitehead的The Aids of Ecation,受到不少的教益。

這是三聯書店出的有關他的教育方面演講的集子,譯者是徐汝舟,集子翻譯過來給了中文的題目:《教育的目的》,其實或許翻譯為「教育的功用」會更好吧。如果說起這么嚴肅的話題,也大概只有Whitehead的整個演講集子才能系統的回答了。既不是簡單明了的幾句話,也不是淺顯功利的低級要求。在這位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教育家看來,教育上的兩條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務須透徹」值得商榷。他提出異議,有其原因,他說,在眾多的科目中選擇一小部分進行教授,會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不連貫的思想概念,沒有任何生命的火化閃爍。

單從這一點來看,Whitehead對於教育的思考是人本的,從著眼於個體發展來進行的。仔細想來,選取一部分學科,誰人來選,怎麼選,什麼標准?又由誰來制定這些標准,實際上都是值得認真反思的問題。現行的學科的學習將決定了未來若干年內社會人群的思維、科學、文學素養和水平,甚至是偏重的類型,比如:科學受到重視的時代,那麼社會上人群的科學素養平均水平是較高的。但是人們對於所教授學科的選取總是有局限性的,對於所教的學科給出過於具體的限制,使原本整體的學科知識被人為地劃分成幾個小學科,這樣粗魯的行為不僅割裂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間的有機聯系,而且還會破壞學生既有經驗、生活體驗與所學知識的結合,破壞他們對於知識的思維上的體驗。與之對應,他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間那種致命的分離狀況,因為他扼殺了現代課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Whitehead認為現代的學科分類沒有向學生們展示生活這個獨特的統一體,而是教他們代數、幾何、科學、歷史不同的學科,或者語言等。而這樣的分類教學的結果就是,課程喪失了生命力、變得枯燥無味,而學生也將會喪失自主觀察、思考、學習能力,他們掌握的僅僅是書本固有的經驗和理論。學科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問題在今天早已經不再新鮮,而正在成為教育改革者們努力革新的重點:學科學習必須向生活實踐適當延伸。

在教育這條大道上,今天的中國與當時的英國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多重的困難。許多部門、政府機構都似乎認為可以把學校機械地分為兩三種死板的類型,並強迫每一類學校採取一種刻板的課程。而這樣的制度,對於教育本身來說就是災難性的;當然,或許,在今日之中國來說,有其特殊的情況,比如全國范圍內統一的高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存在。可是,如果不給學校、老師一定的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特點來設計課程、學習行為的權利,那麼,要從根本上革新教育,只不過如同Whitehead所說「從一種形式主義陷入另一種形式主義,從一團陳腐呆滯的思想陷入另一團同樣沒有生命的思想中。」

反復被提到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存在於課程、學科學習中,更重要的是滲透在學校、教師對於學生的培養當中,教育的目的或許無法簡單明示,但是至少,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對於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這樣人類才能不斷地前進;陷入程序化、機械化、模式化的教育扼殺了許多天才、創造力乃至生命力。有多少「天之驕子」有過輕生念頭?大學生最擔心什麼?中國社會調查所日前公布對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就業,逾九成學生對自己畢業後的生活沒有明確目標,8.3%的學生曾想過輕生。(《新京報》8月16日)
坊間流傳甚廣的「畢業等於失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很艱難,很多人不得不採取「零工資就業」的方式,放棄應有的勞動收入和社會保障權益,讓我更傾向於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真不小。與「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就業」相對的是,高校的盲目擴招已經影響到了高等教育協調發展,而就業崗位的相對匱乏更是加劇了教育與社會的矛盾。
什麼是教育,所謂教育,廣義指以影響人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社會活動。狹義指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進行的學校教育。教育是作為個體的人與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制約,也對社會整體及其諸多方面產生影響。教育還受制於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和促進個人全面發展強有力的工具。
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及教育均取得了巨大進展,但與此同時,各種社會矛盾也接踵而至,而其中較為突出的正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脫節。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在《教育、文化和社會的再生產》一書中指出,社會,僅僅擁有教育資本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教育資本能夠成功轉換成一種社會或文化資本,行動者還必須同時擁有一定數量由支配精英的慣習——只能通過家庭所獲得——生產的象徵資本。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由於文憑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學校頒發的文憑和各種資格證書的價值已大不如前。在這種情形下,文憑以外的其他各種選擇標准便成為象徵資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選擇標准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開始由文憑轉向能力等更為實在的判斷標准上。
所以現在越來越熟悉一個新名詞「早期教育」早期教育,這個詞中「早期」二字應該說是一個屬於時間性的概念,這是與人們受教育的中期和晚期相對而言的。因此,早期教育的性質,與以等級劃分性質的初等教育不同,早期教育的時限包括乳兒期、嬰兒期、幼兒期三個時期,它的教育對象是三歲前和到六歲的兒童,而初等教育對象是六歲以後的學齡兒童。早期接受基礎教育,也就更早的步入大學。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究竟要讀什麼?畢業後,又能做什麼?高校怎樣培養人格健全、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高校專業設置怎樣與社會需求相結合?薛涌在《大學屬於誰》中談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公民,而不是製造社會工程的「零件」;大學是提供精神資源的地方,而不是訓練技能的場所,應「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還能幫助他們應付各種環境和挑戰」。
說到教育目的是什麼,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中提出了「為完滿生活做准備」的教育目的。斯賓塞認為,生活應當是教育價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應當圍繞「完滿生活」展開。這里所說的「完滿生活」不僅指物質條件方面,還包括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怎樣培養心智,怎樣處理教育子女,怎樣做一個好公民,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而增進人類幸福等廣闊內容。反觀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我們提倡全面發展和個體個性及自由的發展,但片面追求智育發展而忽視德育教育及品格塑造的傾向,使得教育嚴重背離了當初的目的。
教育不是一個事物,而是一個永遠無止境的過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而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培養人,造成了極大的人才浪費。怎樣看待高校培養的畢業生「結構不合理」和「人才浪費」?全國有多少高校在重復著「不求回報」的無效教育,還在不計成本地重復生產著不為社會所需的「產品」?眼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畢業生就業遭遇尷尬,問題的症結就在於,目前高校的專業設置、學科結構與社會需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沒有致力於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能著力於培養應用型人才。有這樣一種現狀,因缺乏動手能力而求職困難,不少大學生開始踏上繼續教育之路。不是說我們培養出來的不是人才,而是說沒有塑造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而如今大家的解決方式就算是不斷的受再教育,即深造。不斷的增加首教育的時間。但現今這種終身式的教育會將我們這個原本聰明繁榮的種族走向滅亡,大家要認識到我們要接受教育沒錯,但是我們是要用知識來豐富自己,使其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工具,而不是累贅,更不時一味的片面的依靠知識。
古人雲,知識就是力量沒錯,但這力量是要靠人去驅使,而不是自己就可以變成力量。

D. 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狹義的教學即學校教抄學,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和階級所需要的人。

E.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指國復家或社會對教育制所要造就的人的質量規格所作的總體規定與要求。

閱讀全文

與教學目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