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運動起來會怎樣(二)》教學設計
天氣 溶解 1、我們關心的天氣 1、水能溶解的一些物質 2、天氣日歷 2、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3、溫度與氣溫 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4、風向和風速 4、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降水量的測量 5、溶解的快與慢 6、雲的觀測 6、100毫升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7、分離食鹽與水的辦法 聲音 我們的身體 1、聽聽聲音 1、身體的結構 2、聲音怎樣產生的 2、骨骼、關節和肌肉 3、聲音的變化 3、運動起來會怎樣(一) 4、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4、運動起來會怎樣(二) 5、聲音的傳播 5、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6、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7、保護我們的聽力 7、互相協作的人體器官
Ⅱ 科學豆豆疊高高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看看,比較黃豆、赤豆、綠豆,並說說其特徵及用途。
2、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歡吃豆類食品。
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一個豆罐(黃豆、赤豆或綠豆)。
2、相對應的豆製品及照片。
3、豆寶寶介紹自己的豆製品的錄音。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1)幼兒搖搖、聽聽、猜猜豆寶寶。
師:「今天,我們這里有很多的豆寶寶,你們願意和它們一起玩嗎?」
幼齊:願意。
師: 「那好,我們輕輕把小椅子下面的豆罐罐拿起來,請你輕輕地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裡面藏了哪位豆寶寶?」(幼兒自由交流)
(2)幼兒打開罐子,看看裡面到底藏了哪種豆寶寶?
幼A:黃豆。
幼B:紅豆。
幼C:我的是綠豆。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通過搖搖、聽聽、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們的興趣,把他們引入了活動中,為下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2、自由探索。
(1)聽聽、看看、說說三種豆寶寶的不同。
師:「老師這邊也有三個豆罐子,我來搖一搖,你們聽聽會發現什麼小秘密?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幼齊:不一樣。
師:「為什麼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
幼A:因為裡面裝得豆豆不一樣。
幼B:有的豆豆小,有的豆豆大。
幼C:因為有的是綠豆,有的是赤豆。
幼兒自由取出一粒豆寶寶,看看長得怎麼樣的?和旁邊的小朋友的比比,看看是不是一樣的?
師:「看看你的豆豆是長得怎麼樣的?和你好朋友的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A:我的豆豆是紅色的。
幼B:我的是綠色的,是綠豆。
幼C:我的是黃豆,比多多的綠豆大。
幼D:我的和米沂的也不一樣的,我的是紅色的,她的是黃色的。
(評析: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自由探索、自由討論,通過和好朋友的豆豆的比較,發現它們的不同,不是教師一味地灌輸孩子們的知識,是他們自己找到的、自己發現的,因此在此他們也玩得很開心,同時也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知識。)
(2)送豆寶寶回家。
師:「它們的顏色、大小、形狀不一樣,那把你手裡的豆寶寶送到它們的家裡去吧!」(幼兒根據豆豆的標記送它們回家。)
(3)幼兒討論:你喜歡哪種豆寶寶?為什麼?
幼A:我喜歡黃豆寶寶,它可以變成豆腐吃的。
幼B:我喜歡綠豆寶寶,我吃過的。
師:「對,豆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現在,我們就去參加一個豆製品展覽會,看看你喜歡的豆寶寶變成了什麼?」
3、幼兒交流討論:
(1)你喜歡的豆寶寶變成了什麼?
幼A:我的變成了豆腐。
幼B:黃豆寶寶變成了豆漿。
幼C:我的是綠豆湯,是綠豆寶寶變的。
幼D:豆沙是紅豆寶寶變的。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發現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在家常見的、常吃的一些豆製品還是可以認出來的。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食品,發揮了他們的自主性,同時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2)把豆製品送到相應的豆寶寶那裡。
(3)看照片,請豆寶寶檢查。(聽錄音)
(評析:孩子們自由選擇,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送它們回家,再看照片、聽錄音讓孩子們自己檢查、自己發現錯誤,以他們為中心,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同時在集中注意力看聽時,對豆製品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4、小結:小朋友們真棒,豆寶寶很開心,要謝謝你們。豆寶寶不僅可以做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常吃豆製品,讓我們身體長得棒棒的!
活動評析:本次活動採用農村特有的資源:黃豆、赤豆、綠豆,這三種豆也是孩子們常見的、比較熟悉的,較為他們接受。在活動中,讓孩子們搖搖豆罐、聽聽聲音、猜猜豆豆,一系列的自由探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起了他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不僅掌握了一些豆豆的特徵和用途,還知道了它們所做成的相應的豆製品,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以孩子為中心,自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Ⅲ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公開課教學設計34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四年級(上)《聲音》單元第二課時內容.它屬於「科學探究」的目標系列,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創新能力.本課在本單元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基於前一節《聽聽聲音》來研究、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後面《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物體發出聲音》等課時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知識准備.與舊教材相比,本課能夠以探究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機會,嘗試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迎合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學情分析
在進行本課學習前,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聲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對聲音有著最直觀的感受,有些學生還通過不同的信息渠道獲得了一些聲音的知識,尤其是一些學聲樂或樂器的學生,他們對聲音的了解更加專業.但是熟悉的現象並不一定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並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探究聲音更多的奧秘,這恰是我們教學有價值的地方.我們可以在「熟悉」兩個字上做文章,上課前可以由老師收集聲音的錄音材料,以便在引課時讓學生做「聽聲音,猜物體」的游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中,激發學生想知道聲音更多知識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聲物體和不發聲物體的狀態,並對這一現象進行積極思考,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景質疑-—猜想假設-—觀察實驗-—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之中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掌握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推測結果-—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等思維方法.
2、在動手實驗過程中,通過用看、模、畫、說等方法進行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會與他人交流與傾聽,體會探究聲音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觀察、實驗、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你聽……
(播放多媒體課件)小鳥歡快鳴叫、鬧鍾振鈴、浪濤拍岸、心跳聲
像這樣的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麼,你知道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生同時思考,猜猜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猜測聲音產生的原因,作出假設
(1)提問:誰來大膽的猜一猜究竟聲音是怎麼產生的,你為什麼會這么認為?
(板書:摩擦、撞擊、彈撥、敲打、樂器發聲、語言說話……)
(2)談話:以上都是同學們的看法,是一種猜測.要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原於猜測.要想知道聲音究竟是不是因為摩擦、撞擊、彈撥、敲打、樂器發聲、語言說話等原因產生的,就要通過我們今天的觀察與實驗才能知道.
(二)探究活動
1、介紹實驗材料
(1)談話: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實驗桌,老師為大家准備了一些實驗物品.仔細看看都有些什麼?你能想辦法讓它們發出聲音嗎?
(2)由學生介紹實驗材料隊鼓、尺子、橡皮筋、並演示讓它們發出聲音.
教師隨機指導.
(3)重點介紹並演示實驗儀器:音叉——這是一種用鋼製成的U形的實驗儀器,用橡膠小槌輕輕敲擊它就會發出聲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時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擊音叉的上端.
2、講解研究方法並出示實驗記錄表
(1)談話並提問:要想知道這些物品為什麼都可以發出聲音,我們就要觀察研究這些物品發出聲音時的共同特點.那麼,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板書:方法)
(學生回答:聞、看、摸、聽、說、嘗、畫……)
同學們很愛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麼請大家看看屏幕,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2)(課件打出)實驗記錄表
(3)介紹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
按看、摸、畫、說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①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做關於音叉的實驗(板書:音叉)首先進入第一個環節:「看」. (板書:看)
我們用橡膠小槌敲擊音叉,讓音叉發出聲音,然後將音叉迅速輕輕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靜止不動的乒乓球,仔細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水花四濺、有波紋、有水泡、乒乓球彈開……)
②第二種研究方法是「摸」.(板書:摸)我們讓音叉發出聲音後,用手摸摸或將音叉輕輕貼到臉上,有什麼感覺?(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麻、癢……)
③接下來是「畫」(板書:畫),畫什麼呢?就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歡的符號畫下來.(學生在黑板上畫一畫)
④最後是「說」(板書:說),說說音叉在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和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音叉在不發出聲音時是平靜的、靜止的、不動的……音叉發出聲音時的狀態是顫動的、動態、振動……)
(4)小結:剛才我們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關於音叉的實驗?(學生回答:看、摸、畫、說) 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隊鼓、尺子、橡皮筋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和發出聲音時的狀態.
3、學生分組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課件打出)
指名學生朗讀實驗要求
(2)學生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匯報實驗發現.
①用實物投影儀向全班展示實驗記錄表
②重點說說實驗物品在發出聲音時和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
(4)得出結論,總結方法
①學生得出結論:所有的物體在不發出聲音時處於靜止的狀態,在發出聲音時處於振動(或顫動、擺動、晃動、搖動……)的狀態.所以,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或顫動、擺動、晃動、搖動……)產生的.(課件打出)
教師適時引導:通過實驗研究,同學們發現物體發出聲音時的狀態有的顫動、有的擺動、有的晃動……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正確,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一個更加科學、更加准確的詞語來代替這些詞語呢?那就是——振動.
②總結方法:剛才同學們通過實驗發現了物體在不發出聲音時處於靜止的狀態,在發出聲音時處於振動的狀態,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發現,可以找到聲音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運用了看、摸、畫、說的科學的研究方法.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1、怎樣讓正在發出聲音的鑼立刻停止發聲,學生演示並說明理由.
2、找尋人體發聲部位
(1)集體說話:我愛科學.邊說邊用手摸一摸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在振動.
(2)談話:對,在我們的喉嚨處有個發聲器官叫聲帶,當聲帶振動時,我們就可以發出聲音了.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聲帶.
3、游戲:「能摸到的聲音」.(指定一名學生,先摸摸不發聲的手機,並說說是什麼狀態.再用耳機捂住學生的耳朵,用布條蒙住眼睛,播放手機鈴聲,讓學生觸摸,談觸摸後的感覺.)
4、演示「看的見的聲音」.(播放錄音機、用粘有碎鏡片的及時貼對著陽光,感受光斑的跳躍,談談觀察後的現象.並給這個游戲起個合適的名字)
Ⅳ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聽,聲音真奇妙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聲音對於學生來說好像是熟悉的東西,但學生沒有真正思考過關於聲音的問題,沒有思考過他們經常聽到的聲音有什麼不同。四年級學生對觀察、描述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對描述內容的准確性、科學性不夠,所以在本教學設計中,我著力創設環境,讓學生在生生、師生交流觀察結果中,學會科學地描述。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用心去傾聽、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2、讓學生學會對各種不同聲音加以簡單的區分和鑒別,對聲音的大小、高低、遠近、方向加以適當地了解。
3、通過對聲音的研究,培養學生探索聲音的興趣,創造樂音,增加生活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親臨探究過程,初步感知聲音與物體間的關系。
2、對聲音的強弱、高低、遠近、方向能加以區分和鑒別。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誰?
(把全班分為A、B兩組,分別向左、右轉,背向而坐。請A組某學生講:「猜猜我是誰」,B組的同學在不回頭看的情況下,猜出是誰講的。然後B組講,A組猜。)
2、進行游戲。
3、你是怎樣猜到是哪位同學的?
(生:從他的聲音。)
4、同學們真厲害,聽聲音就知道這個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來 「聽聽聲音」。
(板書課題:聽聽聲音)
二、傾聽、感受聲音
1、同學們平時有沒有認真地聽過我們周圍的聲音?現在讓我們在教室里傾聽周圍的聲音,比一比看看誰聽到的聲音多。
(學生認真的傾聽)
2、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匯報)
3、同學們聽得真仔細。這些聲音是由什麼物體發出的?
生:我們人類發出的。
生:大自然發出的。
4、這些聲音聽起來有什麼不同?
(生:有的聲音好聽,有的不好聽;有的聲音大,有的聲音小;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
三、聽聽固體、液體、氣體發出的聲音
1、你們能用我們周圍的物體發出聲音來嗎?
(要求:降低聲音,有節奏)
2、生操作
3、匯報:你們能是用什麼方法,使物體發出聲音的?
4、這些發出聲音的物體都是什麼體?
(固體)
5、(出示半燒杯水,和一個空杯)你能用這些材料使水發出聲音嗎?
(生演示匯報)
6、固體、液體都能發出聲音,你能讓看不見不到的氣體出發出聲音嗎?
(吹筆帽,口哨)
7、聲音的產生與物體有什麼關系?沒有物體能有聲音嗎?
(聲音都是由物體發出來的,聲音離不開物體,沒有物體不能有聲音)
四、分辨聲音的變化
1、(出示鐵釘)你們能讓它發出聲音嗎?下面大家用同樣大小的力分別敲這兩枚鐵釘,聽聽它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高低)
2、(出示音叉)它叫音叉,是一種發聲儀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數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調,數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鍾振動的次數。(聽聽聲音)
3、我們來做游戲聽聽不同方向發出的聲音。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中間閉上眼睛,老師點他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同學叫他的名字,讓這位同學辨別是從哪個方向發出的聲音,如果說對了大家對他說「你真棒」,如果說錯了大家對他說「繼續努力」。
(進行游戲讓學生感受不同方向發出的聲音)
4、我們來做游戲聽聽不同距離發出的聲音。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前面閉上眼睛,老師點與他不同距離的兩位同學叫他的名字,讓這位同學辨別哪個離自己近、哪個離自己遠,如果說對了大家對他說「你真棒」,如果說錯了大家對他說「繼續努力」。
(進行游戲讓學生感受不同距離發出的聲音)
5、我們來做游戲聽聽聲音的不同大小。老師拍手發出聲音,然後全班一起拍手發出聲音。你們拍手的聲音能比老師的聲音再大一些嗎?能再小一些嗎?
(做拍手游戲讓學生感受聲音的不同大小)
五、總結延伸
1、通過聽聽聲音,你有什麼收獲嗎?
2、不知道關於聲音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Ⅳ 語文教案範文
觀潮》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像,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搜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學習重難點:
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課前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搜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
2.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錄像。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同桌對讀生字詞。
2.抽讀生字卡,師正音。
(二)導學課文,理解字詞。
1.學習第3自然段,結合句子理解字詞,並指導朗讀。
①聽師朗讀第3自然段,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②讀後提問。
③理解詞語:人聲鼎沸。
④總結學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
①同學們還有哪些生字新詞不能理解?
②師答疑。
3.同桌互相檢查這些生字新詞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師抽查並總結。
(三)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範。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為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裡,<或誰的不好, 該怎樣改>,引導學生鑒賞。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
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范讀課文,聽後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彙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彙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弧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聲猶如( ),海堤上盡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全課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