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木偶戲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簡單的舞台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專;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屬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偶戲,表演時以一塊布為遮掩,決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縱者,分隔觀、演區,突出木偶和吸引觀眾;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木偶戲多種風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藝術,也因地域不同,出現多種多樣的造型特色:福州串頭戲,泉州嘉禮戲,漳州布袋戲,廣東杖頭,潮州鐵枝,合陽線戲,吳橋扁擔戲,四川大木偶,花樣翻新。近幾十年,木偶戲由民間走向專業化,演出由露天走入劇場,木偶造型逐步現代化,雕繪工藝達到了相當高 度,就整體而言,當今中國木偶造型藝術的水平,是與時代同步的。
㈡ 美術老師安排的作業是做一個海南木偶戲的人偶,怎麼做
中國木偶戲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別是北齊時代(公元550至577年)。 相傳,南宋時期,木偶戲從大陸傳入瓊島後,很快在海南繁衍發展。
㈢ 木偶戲的由來
中國木偶藝術,是抄中國藝苑中襲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木偶藝術是藉助木偶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產生的?迄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前16世紀初棗前11世紀),春秋、
戰國(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發掘出的樂俑、歌舞俑,工藝、種類和造型水準較前朝又有很大進步。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經歷了一個由工藝到表演的變化過程:由祭儀而成了喜慶娛樂活動的一種方式。
1979年,山東萊西縣院里鄉岱墅村發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關節可活動,坐、立、跪兼善。它的發現,一則體現了木偶自喪葬而娛人的過渡;再者表明,木偶製作已達到與真人無二、活動裕如的境地,這為木偶戲的萌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而多數人認為,中國木偶藝術「源於俑」(服侍木俑、木樂俑、可活動的木歌舞俑)。
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棗人以木偶為媒介。
㈣ 泉州木偶戲的藝術特色
泉州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宋元以降,即流傳於泉州地區,俗稱「嘉禮戲」。經數百年傳承,逐漸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規制、表演「線規」、偶像製作工藝及豐富的演出劇目和獨特的劇種音樂—— 「傀儡調」。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傀儡子」,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
中國的木偶戲興起於漢代,至唐代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戲。宋代是我國木偶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木偶的製作工藝和操縱技藝進一步成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木偶戲已流行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的南方各省區木偶戲更為繁榮,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說。清代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流行范圍廣,而且演出的聲腔也日益增多,出現了遼西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邵陽布袋木偶戲、高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石阡木偶戲、陽提線木偶戲、泰順葯發木偶戲、臨高人偶戲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為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葯發木偶五種。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造型藝術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提線木偶造型較高,多在2.2尺左右。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最多可達三十多條,至少也有十餘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須根據需要增加若干輔助提線。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藝的水準,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這是提線木偶表演藝術水平高低的關鍵。杖頭木偶高於提線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裝有三條操作線,兩條牽動雙手,一條支配頭部與身軀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僅有7寸左右,靠藝人兩手托舉表演,操作技藝特別,不同於提線和杖頭木偶。
㈤ 木偶和中國的戲曲藝術有何關聯
木偶戲作為復木偶模仿人進制行表演的藝術,從明清時期起就在吸收中國戲曲藝術的元素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木偶戲與中國各地劇種,在木偶造型、聲腔藝術和劇目種類等非常相似。在中國各地的地方戲曲藝術中,人物形象主要通過俊扮、丑扮、花臉等形式來表現。同傳統戲曲一樣,木偶戲中的角色也分生、旦、凈、丑諸行。在木偶的偶頭製作上,一般以真人為藍本進行雕刻塑造,強調以色彩、表情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而這也正是中國戲曲藝術一直奉行的原則。木偶戲的凈角也與戲曲的凈角一樣都採用臉譜。木偶與戲曲還有著趨於一致的聲腔藝術。從現存的各地木偶戲聲腔來看,大部分是採用地方戲曲的聲腔來演唱。
㈥ 成都木偶戲的藝術形式及特點
「刻木為偶,以偶抄做戲襲」。木偶戲是一種獨立的漢族戲劇藝術形式,這種戲劇形式在世界上相當風行,相當普及,可以說是個國際性的劇種。構成這種藝術形式的第一要素是它具有造型藝術的屬性,它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立體的形象;第二個要素是它具有操縱藝術的屬性,操縱就是戲弄。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諭俗文》中提到搬演木偶戲的活動時,用了「裝弄傀儡」這個詞,「裝」指的是第一要素造型藝術,「弄」指的是第二要素操縱藝術,傀儡是肯定要有操縱者,離開了操縱就做不成戲。操縱木偶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中國木偶就是以技巧性高而聞名於世的。
㈦ 美術五年級畫偶戲幫忙畫一張
畫了怎麼給你?
㈧ 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造型藝術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提線木偶造型較高,多在2.2尺左右。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最多可達三十多條,至少也有十餘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須根據需要增加若干輔助提線。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藝的水準,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這是提線木偶表演藝術水平高低的關鍵。杖頭木偶高於提線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裝有三條操作線,兩條牽動雙手,一條支配頭部與身軀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僅有7寸左右,靠藝人兩手托舉表演,操作技藝特別,不同於提線和杖頭木偶。根據木偶的結構和演員操縱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托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桿,雙手為側桿,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桿,右手持側桿,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手套木偶,又稱掌中木偶、布袋戲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頭部中空,頸下縫合布內袋連綴四肢,外著服裝,演員的手掌伸入布內袋作為偶人軀干,五指分別撐起頭部及左右臂,相互協調操縱偶人作各種動作,偶人雙腳可用另一手撥動,或任其自然擺動。
杖頭木偶遍布中國大地的南北東西。各地木偶高差很大,從8寸至人高不等。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桿(與頭相連)和兩根手桿(與手相連)進行表演,有的為三根桿或「托偶」,依手桿位置有內、外操縱之分。頭以木雕,內藏機關,使嘴、眼可動;命桿為木、竹製,各派長、短不同,手桿與手、肘相接。「內操縱」者多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便於表演戲曲程式,動作靈活,栩栩如生。「外操縱」多彎把式命桿,負擔減輕,表現力增加;紙制偶頭轉向靈巧,便於控制,機關多樣,動作豐富;因手桿在外,身體塑形自由,整體感增強,突破了傳統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與時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斷更新(木-塑料-樹脂),手桿逐漸由鋼絲替代,「打腳」也出現了「橫飛燕」、「大跳」等舞蹈動作。這對劇目的開拓、表演的發展、觀眾的發掘,意義重大。時至今日,杖頭木偶聲勢依然。
提線木偶又稱線偶或線戲,也叫懸絲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木偶舞台演出區域擴展, 泉州木偶劇團提線表演占據整個舞台空間,提線可達6尺,難度大,但表現力大增。提線一般為16 條,據木偶動作需要取捨,合陽線戲基本提線5條,做特技時可增加到30餘條, 演來細膩傳神,技巧高超。自古及今,倍受稱贊。
鐵枝木偶流傳於粵東、閩西,據說源自皮影戲,潮汕人稱「紙影戲」。偶高1到1.5尺,彩塑泥頭,桐木軀干,紙手木足;操縱桿俗稱「鐵枝」,一主二側,鐵絲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於偶後操縱,形象規整,結構獨特。幾年來,又加高了偶身,調整扦位,使其出現了新的轉機。
布袋木偶又稱「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余,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它以樟木雕頭,機關控製表情和肌肉運動;手分拳、掌,食指入頭頸,中指、拇指操縱雙手,動作敏捷,准確豐富,構成布袋木偶的主體;有時表演者以一小竹簽插入偶袖捻動,豐富了手臂動作,而且他們可以憑借精湛技藝,做出開扇、換衣、舞劍、搏殺、躍窗等高難動作,令人叫絕。布袋木偶劇目豐富,傳統、現代、神話、童話,題材眾多,新型工藝結構,不勝枚舉。
除此之外,民間偶有「水傀儡」、「葯發傀儡」顯現,但流布、影響甚微。「肉傀儡」雖流布較廣,但已純屬民間表演藝術了。
㈨ 木偶戲作為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帶一路」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可以宣傳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嗯,項目信息它屬於我們非文化遺產,而且他的胸手工的精美以及故事的情節。嗯,很多傳統文化可以讓外邊的世界更了解中國的文化。
㈩ 莆仙木偶戲的藝術影響
明清時期莆仙木偶戲的盛行,對民眾的社會生活產生許多影響,民間內有一則傳說即與木容偶戲有關,其故事雲:「相傳明中葉,後塘方姓某顯宦,為其先人尋穴,向九鯉湖祈夢,曾夢一讖語雲:『前三山,後三山,梧桐樹下看陳三。』後尋至梧桐村,正值傀儡戲在一大樹下演《陳三》,遂築墓於是。」該傳說中的傀儡戲《陳三》,即是明代興化戲常演的劇目,木偶戲演興化戲劇目,由此可見一斑。此外,在莆仙人生活用語中,也有一些與木偶戲相關的諺語,如「不要弄『古郎』給人看」之語,其意為不要出洋相,丟人現眼。而「弄古郎」即「弄郭郎」之方言諧音,來自唐宋之「郭郎戲」,可見木偶戲對莆仙民眾社會生活的影響。
莆仙木偶戲的演出多與民俗儀式活動有密切聯系,民國《莆田縣志·風俗志》所記載的目連戲、「過關」等民俗儀式,均與木偶戲密切相關。其中,目連戲,「此亦懺筵之一種,而地方公眾行之以超度無歸之鬼。目連以優人或傀儡為之」;過關,「以傀儡為戲,俗謂孩兒多病,有關煞。演真人伏魔,父母抱關,為脫去關煞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