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更好的感悟
一、興趣出發,激發閱讀慾望
閱讀是對學生的精神領域施加影響、進行涵養化育的活動,其中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思維過程,它與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和文化選擇取向相關聯。因此,閱讀教學伊始,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創設情境,定能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教學《大自然的秘密》一課時,我首先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物入手,給學生帶來一段《動物世界》的視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背景音樂中感受動物們生活在大自然里的自由、快樂。隨即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生活在動物園里的動物受到飼養員們的精心照顧,有吃有喝,跟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相比,誰更快樂?為什麼呢?」學生進入一片沉思。片刻後,有些學生舉手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要求學生不要急於回答,而是讓學生走進文本,去閱讀理解課文,從而悟出其中的道理。這樣,以疑激趣,引人入勝,學生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慾望,為文本閱讀做了極好的鋪墊。
二、強烈對比,沖擊學生思維
閱讀作為一種心智活動,其過程是復雜的。閱讀時,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對文本反復接觸、多次閱讀和深入理解才能有所獲得。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僅僅依靠學生強烈的閱讀慾望是不夠的。要想學生對閱讀一直保持鮮足的勁兒,我們必須抓住閱讀對象的特點,對文本進行整合重組,讓文本更富沖擊力,從而扣住學生閱讀思維。教學《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時,筆者抓住了文本中多處對比組織教學。對比「我們」一行人和向導面對幼龜偵察兵被食肉鳥啄食的場景時截然不同的態度,去品味「我們」一行人無知自然之道的焦急,以及向導內心對自然之道的堅信;對比幼龜被食肉鳥啄食的悲慘和食肉鳥的猖狂,去感受人們所作所為的愚不可及;對比「我們」一行人幫助幼龜前後的不同心情,去明白遵循自然之道的硬道理……一系列的對比,從文本整體的關聯出發,既帶領學生走出了文本,抓住了關鍵詞句,進行語文課堂不可少的字詞句的訓練,又帶領學生深入了文本,利用關鍵詞句,去沖擊學生的思維,更透徹地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和文本包含的思想感情。
三、整合資源,填補文本空白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指出「生活即是教育,社會即是學校,教學做合一」。教育的外延是生活,閱讀教學也一樣。閱讀的對象雖然是簡短的文字,但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可以折射整個生活。因此,閱讀教學應該整合學生生活經驗和各門學科知識,填補文本簡短文字的空白,幫助學生理解。《大自然的秘密》一文,對於食肉鳥啄食幼龜的悲慘場景很少正面描寫,而是以食肉鳥的猖狂去側面烘托的。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後想像這一悲慘場景,學生都能從整體概括,用「慘不忍睹、血肉模糊」等詞形容,但感受不夠細膩、真切。於是,筆者引導學生觀看了一段食肉鳥啄食幼龜的視頻,視頻中清楚地拍攝了食肉鳥啄食、撕扯、吞咽幼龜的真實畫面。學生們被震撼了,有的焦急默念,呼喊幼龜快速逃離;有的跺腳捶胸,咒罵食肉鳥的兇殘;有的瞪眼憤恨,埋怨「我們」一行人的愚蠢。看到眼前的一幕,筆者非常欣慰,於是順水推舟,引導學生進行寫話練習:「此時此刻,如果我們都能聽懂動物的語言,我們想像一下,幼龜會怎樣地哭泣,食肉鳥會怎樣地狂笑,人們會怎樣地哀嘆,請寫一寫。」孩子們奮筆疾書,心中的情感一下子宣洩了出來。
2. 淺析如何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素質教育下,重視閱讀教學對學生綜合而全面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閱讀課沒有「閱讀」,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在課改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藉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活動入手,對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展現閱讀的價值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學生良好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創設問題情境,減少學生閱讀的盲目性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有效的問題情境的創設是減少學生閱讀盲目性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閱讀文本,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組織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閱讀、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閱讀《拿來主義》時,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更為了減少學生閱讀的盲目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我們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問題如下:(1)什麼是「拿來主義」?(2)為什麼要拿來?(3)「拿來」的目的是什麼?(4)閉關主義有什麼危害?(5)文本中的「拋來」和「拋給」有什麼區別?(6)「送去主義」有什麼危害?……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不僅能夠減少學生閱讀的盲目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而且對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進而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文本中寄予的愛國情感,同時大大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二、組織對比活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對比閱讀活動是讓學生在對比閱讀、對比思考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閱讀的效率。而且,在對比閱讀活動中,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能得到發揮,還能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而大大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例如:我們可以將《林黛玉進賈府》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對兩篇文章中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描寫進行對比分析。比如:《林黛玉進賈府》是通過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方法來展現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性格特點的。對王熙鳳的描寫:「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分析;《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通過情節、環境、言行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的。如:「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等等,引導學生在對比閱讀中掌握基本的作文寫作手法,同時確保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進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解讀重點句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解讀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並不注重鍛煉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常常都是讓學生結合答案進行問題思考,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嚴重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在課改下,我們要鼓勵學生對文本中的相關句子進行解讀,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欣賞,這樣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個性,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繼而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閱讀《荷塘月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中作者用「景」抒「情」的方式進行討論,同時討論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情」。最後,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相關句子進行解讀,比如,對「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這句進行解讀,有學生從其在文章中的作用進行解讀,即該句子是文章中的點睛之筆,奠定了全文的基調。還有學生從作者寫文章時的背景進行考慮。這樣多角度的解讀不僅能
3. 文言文比較閱讀 教學相長 君子之學
教學相長,成語,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意為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4. 課題教學中怎樣運用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
內容摘要:本課題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引入探究性學習的操作策略,以適應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語文課程標準是我們課題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力求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校及同等水平學校實際的語文探究性學習課外活動方式,並積累與之相適應的探究性學習的課堂閱讀教學成功個案,以實現預設的研究目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養成探究的意識,嘗到探究的樂趣,從而真正實現研究目的。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 課堂教學
1 問題的提出
1.1 課題表述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激發學習主體創造潛力的開放型創新學習、發展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在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情景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發展創新素質的一種學習方式。
本課題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引入探究性學習的操作策略,以適應我國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這是本課題研究的核心目的。
1.2 問題的提出
(1)時代的要求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這種新的挑戰,當今世界各國都把改革和發展教育作為參與國際競爭的首要戰略對策,把建立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看成是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保證。有人說:「21世紀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綜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
要參與國際競爭,要實現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總目標,就要培養和造就大量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此,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文件也陸續出台。這次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
全面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充分發展而又有獨創性的、獨立、自由的個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主動發展:促進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這個思路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將探究式學習方式引入傳統的教學實踐,使之與接受式學習方式並存,否則,就不可能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獨立、自由的人。
(2)語文課程標准頒行的推動
在這次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學科新的課程標准應運而生,這對解決建國以來一直存在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雖然近二十年來,語文教學研究日趨活躍,涌現出一大批著名的語文教師和語文教育專家,但總的說來,這些研究還只是停留在局部地區,是部分先覺教師的個人嘗試,全國大多數教師還處在困惑、摸索狀態。因此,新課標的頒行就成為引領全體教師走出困惑的強大推動力量,在這樣一個全國性系統工程中,無論教師個人的主觀意願如何,都必須思考一個問題:面對全新的課程標准與教材,如何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真正面向全體,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高素質的現代人?只有解決了這個課程改革的根本問題,教師與教學才能煥發生機,否則,教師將不可避免地面對職業與心理危機,甚至走入死胡同。
(3)研究性學習課程勃興的啟發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重要內容。我國的課程改革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設置了「研究性學習」課程:《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實驗稿)》把"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其中,國家教育部於2000年1月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亦把"研究性學習"課程規定為重要內容。"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課程領域,首次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構成,這被公認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學自然有它廣闊的發展空間。傳統的閱讀教學先是限制學生的閱讀視野,只局限在教材的狹窄范圍之內;之後的「大語文觀」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另一個問題又由此凸現:閱讀有了「量」,卻沒有了「質」。學生在大視野的閱讀活動中,在目前信息激增的時代背景下,很容易淹沒在大量的閱讀信息里,從而使閱讀效率與質量受到影響,這個問題曾困擾了我很長時間,而此時勃興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恰好給我以極大啟發:研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都離不開搜集和篩選信息的思維環節,學生必須捕捉有效信息並在這個基礎上定向思考,才能開展定向的分析探究。如果將這種「問題中心」的學習方式引入語文教學,就能既控制閱讀范圍,又促進對閱讀材料的思考,真正實現閱讀「質」與「量」的雙豐收。這個啟發直接影響了本課題研究重點的確定。
(4)學生自身成長與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在此次全國課程改革與語文新課標頒行之前,我的教師生涯已經有七年,對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問題有深刻的體會,也為解決這一問題做了許多努力與嘗試,有喜有憂,但面對陳舊的大綱與教材,水平有限的我更多的還是困惑與迷茫,有回天乏術之感;學生學起來也是厭倦有餘,興奮不足,心靈的觸動與人性的思考更是難得一遇。同時,作為教研組長,我發現,有著同樣困惑與迷茫的教師絕非少數,他們臉上不時掠過的疲憊與無奈令人無法迴避一個問題:如何讓教學成為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讓教師與學生都在學習中找到感動與思考?有了心靈的觸動與人性的思考,學生才能真正在語文學習中健康成長,教師才能真正從「教書匠」成長為一個專業化發展的學者型教師。這也正是本課題研究開展的重要動因。
2 研究內容與研究假設
2.1 研究假設與研究目的:
通過對探究性學習與語文閱讀教學關系的科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力求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校及同等水平學校實際的探究性學習課外活動方式,並積累與之相適應的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滲透「探究性學習」思維方式的課堂閱讀教學成功個案,以實現預設的研究目的:讓學生直接體驗、享受閱讀的過程,提高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獨立工作的能力;最終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研究特色
(1)方法多樣,重在實踐,比較務實。本課題組的成員均為一線教師,限於繁重的日常工作,理論學習也許不太精深,但能夠大膽實踐,嘗試了多種探究性學習的活動方式,成為寶貴的研究材料。
(2)過程動態化,善於反思,適時調整研究方向與重點。開題時,我們設定的主要研究內容是「研究結合具體課文開展專題閱讀課外活動以輔助課堂教學的可行形式」。但在實際研究過程中,我們感到如果放棄課堂而只盯著學生那可憐的一點課外時間,指望學生在課外能主動探究,顯然是捨本逐末。為此,我們將後期的研究內容做了調整,決定在繼續開展課外探究活動的同時,重點探索將「探究性學習」思維方式引入課堂教學可行途徑,使課題研究獲得了更為寶貴的資料,有了新的突破。
2.3 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
2.3.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現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認為知識不是由教師灌輸的,而是由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協作、討論、交流、互相幫助(包括教師提供的指導與幫助),並藉助必要的信息資源主動建構的。
2.3.2 新頒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個要點是面向全體,落實到人人;一個要點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特點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發揮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強實踐性。
發揮人文性是指要在教學中重視和發揮語文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在文學、情感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個性、激活創造力的需要。加強實踐性是指要注意母語教育有基礎,有語境,有資源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改變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合作、探究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從而學有所得,並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學習專題的提出,到學習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實踐的機會,有更大的創造空間。語文綜合學習,看重的主要不是學習成果的呈現方式,而是學生學習、探究、實踐的過程,是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的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和創造性、責任感、合作精神等等。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標准倡導要有大視野,樹立大語文教育觀。
所謂大視野,即語文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語文教育要有時代氣息,世界胸懷,超前意識,無論從觀念、內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時代的需要,成為名副其實的21世紀的語文課程。所謂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就是要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種種弊端,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實行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在課程內容上,不僅語文教科書增加選學、選讀、選做的內容,教科書給地方、學校留有補充鄉土教材的空間,而且鼓勵教師開發、利用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
5. 求問閱讀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法的學法指導
白沙縣民族中學:何煥青
在升學率的重壓之下,語文教師陷入了重教不重學的怪圈。為應付考試,不得不把學生變成教參的翻版,變成長腳的書櫥。然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應較少致力於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更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看來教師的作用已不僅僅只是傳遞、授業、解惑而更應加強學法的指導。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強調學法指導,重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必將給令人窒息的現狀帶來很大的改觀。下面本人僅就閱讀教學中如何
對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法的學法指導,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比較閱讀法的作用
有比較才有鑒別在閱讀過程中對有關內容不斷進行比較、對照和鑒別,既可以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使認識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別,發現矛盾,把握特點,提高鑒賞力。
二、比較閱讀法的分類和做法
比較閱讀法具體分為同中求異比較法和異中求同比較法。
(一)同中求異比較法
在看似相同的內容中,仔細尋找細微差別,往往會有不到的收獲。如在學習《孔乙己》一文時,大家注意到:寫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後,同樣表現孔乙己死愛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後兩處的描寫卻極不相同。
B、取笑?要是不偷,怎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
A處雖不可辯卻硬要辯,故意混淆偷竊的概念,迂腐可笑、自欺欺人。B處無法辯而不得辯。雖已寫服辯但還是遭悶打,無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謊稱跌斷。如果說A處的自欺欺人還能為孔乙己爭回一點所謂讀書人的清高的話,那麼B處的自欺欺人已完全陷入一種弱者的可憐的哀求。A到B處的變化,正顯示了孔乙己從窘迫到窮途末路的生活軌跡,透露出悲劇的色彩。
(二)異中求同比較法
所謂異中求同就是從個別中尋找一般,在個性中尋找共性。如對《故鄉》中閏土人物形象的分析,除了可以通過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前後變化來分析,還可結合其它的人物加以比較來分析:如本文中的楊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傳》中的阿Q。這些人,盡管他們所處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各異,但他們都是舊社會下層人民群眾的形象,他們同樣熱愛生活嚮往自由,但又同樣愚昧麻木,最終被封建制度無聲無息地吞噬,卻又對自己的命運百思不得其解。找到這些共同特點,我們就會對魯迅以改造國民性的思想出發揭示痛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寫作動機有新的認識。
必須指出的是,閱讀的方法總是常規的,關鍵的不是那些法的知道於否,也不是對法本身的理解於否,而是在學生運用得法於否。同一方法同一老師相授,學生或得法或不得法,悟的能力,過程各不相同,不能悟者,授之以漁,又有何用?故此從知法→得法其路漫漫,教師要在整個過程中自始自終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
6.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進行對比閱讀
(三)是解決瓶頸問題的有效途徑
在多年的一線教學及教研工作中,我們發現:教材理解得不準確、不到位、不全面,以及閱讀教學高耗低效,是阻礙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兩大瓶頸。
教師缺乏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缺乏對本年級、本冊、本單元教材的知識、方法的橫向與縱向的梳理、比較、綜合,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審視教材,不能在更深的層次上去把握教材內容與形式上的特點,不能把零碎的知識整合起來、把握知識的內部體系,使得對教材的理解總是不夠到位,總是欠缺了火候。理解教材的方法很多,我們以為:樹立「比較」的意識,經常用「比較」的眼光去看我們的教材,隨時進行比較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是捷徑。
閱讀教學的高耗低效,導致學生閱讀能力的嚴重缺失,除了教師教學方法的簡單枯燥,還源於學生閱讀中思維的局限性和語感比較弱。一般而言,學生的閱讀過程可劃分為四個層面,分別為「文字性閱讀」「解釋性閱讀」「批判性閱讀」「創造性閱讀」,國際上比較重視後兩種閱讀,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提供給學生的往往是前兩種閱讀途徑。而比較閱讀不屬於「文字性閱讀」「解釋性閱讀」范疇,而是一種思考性閱讀,具有批判性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性質,這正是目前學生所缺失的閱讀方式。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可以說是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的一個嶄新途徑。
二、課堂教學
(一)基本內容
課堂上,字、詞、句、段、標點的比較是大家常見的、也是最基本的比較閱讀的內容。
1.字詞的比較
從字、詞入手進行比較,一般通過增、刪、改、換、調等方式,使學生體會不同字詞表達的不同意思、不同情感、不同效果,從而准確理解內容、情感,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閱讀、欣賞能力。
對於學生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將它們放在一起觀察、比較、辨析,比三令五申、反復強調的效果要好。例如「本」「末」「未」這三字,僅僅從字形上引導學生區分,學生在書寫、運用時仍舊會出錯,若從「形義結合」的角度進行講解,進而使學生真正明白它的含義,從而就能有效地避免問題。
本——木字下面加一橫。「木」表示樹木,「本」表示樹木最下面的部分即樹根、主幹。
樹根、主幹就是一樹之本。
未——「木」字上加一小橫。表示樹木剛剛長出小芽,還沒長大,是「沒」「不」的意思。
末——「木」字上加一長橫。本意是樹梢,樹的尾梢、末梢。
引申義表示:東西的盡頭〈末梢,秋毫之末〉。
通過比較的方法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尊重了漢字「形義結合」的突出特點,加深或強化了漢字的音形義,尤其是形與義,大大減少或避免了學生書寫錯別字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松鼠》一課中描寫松鼠活動特點的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比較著閱讀下面兩句話:
「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干,他們就躲在樹枝底下,或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
「只要有人搖動一下樹干,他們就躲在樹枝底下,或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
學生通過對「觸動」和「搖動」的比較,很容易就體會到了松鼠的機靈、用詞的准確。
2.標點的比較
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看似簡單的符號,卻具有豐富的內涵。不同的標點,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語義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以「比較」的眼光關注標點符號,抓住那些對表現文章中心,表達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標點,引導學生比較、揣摩,體會語言的節奏感和暢達感,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感,逐步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第12冊《蜀僧》的教學中,我們這樣引導學生感受標點的妙處:
「子何恃而往?」與「子何恃而往!」——請讀出不同的語氣,並說明理由。
通過朗讀理解,學生明白了:同一個句子,因標點的不同,竟然就能表達或疑問或嘲笑或諷刺這樣完全不同的意思。
課文學完後,教師把一份資料發給了學生,資料記載的是一個傳說:
有一次,乾隆皇帝讓紀曉嵐在摺扇上題字,他就寫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可是這位才子一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間」漏寫了。乾隆皇帝發現了,不說什麼,只叫他把寫的念一念。紀曉嵐接過來一看,明白了,但他很聰明,不慌不忙地讀成了一首詞: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學生讀後均驚嘆不已。
接著,在《珍珠鳥》的學習中,我們又進行了如下教學:
下面兩個句子,請你多讀幾遍,看看有何感受?
「更小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原文)
「更小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改後)
短暫的沉寂之後,學生紛紛舉手:(原文)(1)說明作者很喜歡雛兒;(2)感情強烈得多;(3)有驚奇的意思;(4)是驚喜、恍然大悟;更有學生總結道:標點雖小作用大!
3.句的比較
細讀文本,你會發現很多文章的動人魅力大多隱藏在句子、細節裡面,它們往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感人之處。找到它們並在課堂上善加利用,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把握文章的內涵,品味表達的妙趣,培養語感,提升欣賞鑒別能力。
例1,《鼎湖山聽泉》中有這樣的句子:「安詳厚重的鍾聲和歡快活潑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匯成一片美妙的音響。」
教學中我們引入了原文:「安詳厚重的鍾聲和歡快活潑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相互應答著,像是老人扶杖立於門前,召喚著嬉戲忘返的孩子。」
老師問:「你更喜歡哪一句?」學生有的喜歡課文的句子,因為簡潔,還能引起想像;有的喜歡原文,因為描寫細膩生動,畫面感強,讓人彷彿看到那個情景。
此處的比較,除訓練學生的語感外,最突出的作用,用學生的話來說,就是:「老師常說『生動形象』,這回我可算知道什麼叫『形象』了。」「平時我挺羨慕別人作文寫得特別具體,現在我覺得,『簡單』也挺好的。」
例2,《木笛》一課,文中有這樣兩處細節描寫:
①朱丹輕輕走進屋,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
②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
課堂上,我們這樣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自己比較著讀讀兩個句子,看看有什麼發現?
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重復寫到這個細節呢?
生1:作者前後兩次強調這個細節,我認為是獨具匠心的。朱丹如此小心地對待木笛,是因為木笛在朱丹的眼裡,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而是一件聖物,是他的理想,是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東西。
生2:行動是心理的外在表現。「小心」一詞生動地表現了朱丹對木笛的熱愛,對音樂的熱愛。
生3:在考場上,他卻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毅然放棄了夢寐以求的終試,從中我們更感受到了朱丹濃濃的愛國之情。
關注到文本中這樣的細節,無疑可准確把握人物特點,使課堂魅力無窮。
4.段落的比較
段落的比較材料很多時候是「藏在深山人不識」,需要教師細心去尋找。而一旦實施,則可以幫助學生對文章的描寫手段、組材方式、表達效果等獲取深刻認識,從而實現知識及思維方法、成果的遷移、運用,提高其理解、欣賞評價、習作能力,使思維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例1,四年級的《神秘的死海》一課,一位老師在課尾引導學生關注到書下註解:「……選入課文時有改動。」並設置懸念:改了哪?為什麼改?之後,出示原文,引導學生與課文做比較,發現原文中寫傳說的第3自然段選作課文時調到了第1自然段,進而引導學生體會課文開頭引人入勝的特點,滲透科普類說明文的開頭如何吸引讀者,從而為本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介紹「奇妙的鹽」打下了較好基礎。
例2,京版第12冊選編了蘇叔陽的《理想的風箏》一文,無獨有偶,人教版第教材也選編了此文。兩個版本較明顯的一處不同是結尾。
人教版教材的結尾是:「已經近三十年沒有見到劉老師了,倘使他還健在,一定是退休了。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地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劉老師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北京版課文的結尾是:「已經近三十年沒見到他了。然而他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他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那些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祖國的藍天上翱翔。」
京版結尾,深刻雋永、耐人尋味,但有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學生在閱讀理解時卻有難度:究竟「是什麼」陪伴著我的心?為什麼是「理想的」風箏?(課後作業有要求)
當教師把這兩處不同展示給學生後,不僅難題迎刃而解,原來是「劉老師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在陪伴著「我」的心,在影響、感染著他的每一個學生,使他的學生在困難面前也能如此樂觀、積極向上。
接著,我們引導學生對兩個版本不同的結尾進行賞析、評價:「你更喜歡哪個結尾,為什麼?」學生先是沉默、沉思,然後興趣盎然,熱烈討論,各抒己見。
孩子們見解雖不見得多麼高明,但兩處文字孰優孰劣本來就不是比較的目的,「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不步人後塵,不人雲亦雲,認識事物有自己特定的感受、獨有的見解」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7. 小學英語課堂如何開展多維度對比閱讀教學研究
小學生在畢業前至少應該達到二級的目標要求。在二級目標中,
讀的要求有:能藉助圖片讀懂內簡單的故容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
學故事或小短文。閱讀是學生語言學習發展的重要環節。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應從小培養起
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對閱讀教學如何開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掌握什麼閱讀策
略,如何開展小學英語的有效閱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創新的閱讀能力,為其終身閱
讀打下牢固的基礎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剖析新《標准》的實質內涵,根據學生的
年齡特點和自身的水平發展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讓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學會自
我教育、自主發展。
8. 你認為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對多個文本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和鑒別的能力
你認為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對多個文本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和鑒別的能力?
教育
9. 閱讀教學中怎樣引導小學生把握表達技巧
閱讀教學的本位就是對言語形式和表達技巧加以感悟、品析、玩味,以及對言語形式蘊含的價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悅納。因此,閱讀教學必須針對文本特點採用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親近言語形式,品味言語形式,把握言語規律,增長言語智慧,提升表達能力,獲得人文精神的滋養。
一、在誦讀中感悟
誦讀可以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美的感受。在誦讀中欣賞景物,感受整體美;在誦讀中揣摩句子,揣摩語言美;在誦讀中展開想像,領略意境美;在誦讀中陶冶情操,塑造心靈美。比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的最後一段時,先讓學生誦讀第二句話,然後去掉「凡是」「統統」「任意」等詞語,再讓學生在誦讀中比較、揣摩,從而領會「凡是」「統統」「任意」等詞語刻畫出了侵略者破壞圓明園時的瘋狂、野蠻。如果去掉這些詞語,侵略者那種猖狂、野蠻的形象就盪然無存了。誦讀時,對「凡是」「統統」「任意」等詞語要讀出重音,讀出對侵略者的仇恨之情。這樣誦讀以領略文字之妙、語言之美。
二、在比較中領悟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運用比較,可以領悟言語形式的最佳表達效果,感受語言蘊含的情感。比如教學《慈母情深》的這句話:「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首先,聚焦「立刻」一詞,讓學生快速、不換氣的朗讀,體會「立刻」;其次,讓學生找出「立刻」的近義詞「馬上、趕緊、迅速、立即」;然後,比較朗讀兩個句子,體會原句四個「立刻」給人的感受──藏著母親工作的「忙碌、枯燥、乏味」,藏著母親的一片「深情」;最後,帶著這種感受朗讀句子。這樣比較,不僅讓學生懂得了寫文章要注意詞語的錘煉,更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詞語的選用是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
三、在想像中感受
葉聖陶先生說:「我們鑒賞文藝,最大目的無非是接受美感的經驗,得到人生的受用。要達到這個目的,不能拘泥於文字。必須驅遣我們的想像,才能夠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現象經常存在,所以閱讀時要放飛想像,以感受事物的形象,體會言語形式的魅力。比如教學《慈母情深》的片段──「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首先,讀一讀,說一說這組句子的表達有什麼特別之處?接著,改一改(改成通常的說法),讀一讀,說一說,這兩組句子有什麼不一樣?你讀出了什麼不一樣的感覺?然後,仔細品味:作者看到了怎樣的一個背?在作者的記憶中,母親該擁有怎樣的背?轉過身來,作者看到了母親怎樣的一張臉?在作者的記憶中,母親該擁有怎樣的臉?作者又看到了母親怎樣的一雙眼睛?母親啊,你曾經挺直的背哪裡去了?你曾經光潔的面容哪裡去了?你曾經水靈靈的眼睛哪裡去了?……這是一個「特殊的言語形式」──這組句子主語後置,形成排比,如同電影里的一個個慢鏡頭,把母親的疲憊、辛勞、衰老,放大呈現在讀者面前,把作者的愧疚凝聚在字里行間。教學時必須緊扣言語形式背後的空白點,引導學生放飛想像,生發補充,揣摩探究,層層剝筍,可以深入體察「言語形式」背後深刻的意蘊和濃烈的情味。
四、在聯系中品味
解讀文本,品味語言,要聯系生活實踐或人生經驗。閱讀教學要善於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要「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生活中去」(茅盾語),進而理解語言文字的要義,曉悟情趣,誘發語感,讓學生將語言形象升華為自我的、獨特的體驗。比如教學《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中的這句話:「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首先讀句子,說意思: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止一條。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要尋找另一條道路。然後,讓學生舉例來說明:有一次,碰到一道數學難題,我嘗試了多種方法都沒有成功,只好置之不理,暫時放棄了。晚上,我請教了隔壁的大哥哥,他三言兩語一點撥,我豁然開朗。這說明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解題的辦法不止一個,自己的實力不行時可以向他人請教。這樣聯系生活來品味語言,學生對文本的豐富內涵和藝術表現力就有了自己的體驗和思考。
五、在寫話中內化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閱讀教學應努力營造一種調動學生知識積累,運用言語形式的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言語形式,讓學生動筆仿寫、擴寫、補寫、續寫,從而不斷積累、豐富語言,達到熟練運用語言文字的境地。如蔣軍晶執教《月光曲》一課時動情地說:「同學們,貝多芬這時候決定再彈奏一曲,這時候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裡的一切彷彿披上了一層銀紗,貝多芬望瞭望站在身旁的兄妹倆,有所觸動,他想用音樂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他這時候心裡究竟再想什麼呢?請再次拿出作業紙,聯繫上文展開聯想,把貝多芬內心的想法寫下來。」此時的「寫」,是有前提的,學生假設是貝多芬,被盲姑娘深深感動,他們進入了角色,體會到了貝多芬此時的情感變化,能夠入境地去揣摩貝多芬的想法,也樂意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設計這樣的動筆寫話,寫能促進深入地讀,讀穿插著寫,讀寫結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