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說課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說課

發布時間:2020-12-31 11:40:03

四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步驟哪幾個

1.《觀潮》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像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幫助理解。
[說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磅礴的氣勢。

[說教學]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導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
2、放錄像,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
3、請學生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後的感受。
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於學生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麼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麼做的呢?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並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湧動的速度。「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台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後,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後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麼呢?「想」既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
五、結束
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六、作業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彙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效果]
可以看到,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雅魯藏布大峽谷》(卻)
3.《鳥的天堂》
教材分析:
小學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五組課文第18課《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覽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第一段寫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遊玩,第二段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寫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贊美。
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選教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材重點:
本文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佔地面積大,並通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說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榕樹之大;接著寫近看榕樹,通過對枝乾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著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
教材難點:
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二、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教學對象情況分析: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位於新會市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整個小島,獨木成林,乘小艇從遠處,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近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生活在廣州市的學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觀賞,看到這難得的奇景。巴金爺爺筆下的小鳥天堂的確是非常迷人,字里行間無處不流露出那種贊嘆、驚訝、喜悅的感情。所以在學生學習課文,理解課文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並通過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這些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教學程序設計:
一、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18課《鳥的天堂》是六年級(十一冊)課本第六組課文,該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是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就很有特色。作者寫了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沒有見到鳥,著重描寫了大榕樹靜態的奇特的美;第二次見到了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美。文章的語言生動、准確,如「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一個「簇」字,一個「堆」字,我們讀了就很容易想像出榕樹枝葉茂盛的景象。再如「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短短三四十個字,就寫出了清晨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本文的重點與難點也體現在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因此根據本班學生情況,我選了作者第一次看到的大榕樹的情景來進行教學設計。
①課堂上借學生的質疑:「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麼?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積極地各抒己見。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麼見解。學生通過朗讀,大膽想像是風吹、鳥動、新發的嫩芽、陽光的照耀、綠葉本身蘊育的無限生機……
②巴金爺爺用詞用句優美、准確,筆下描繪的大榕樹更是栩栩如生,充滿勃勃生機,作者雖然看不到鳥,但通過描寫榕樹的「大」、「茂盛」早已悄悄地把無限生機,暗藏著成千上萬的鳥都滲透在文字的描寫中去。我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時候,體會榕樹的美,邊體會邊畫句子,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旁邊作上記號。通過學生的這一朗讀、勾畫、體會,引導學生自讀、感受、質疑,從而理解語句的含義、作者的感情。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解決了幾個知識點:什麼是氣根?榕樹有哪些特點?體現在哪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CAI現代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大榕樹的遠景和近景,樹葉的樣子、顏色等等。學生在觀察、朗讀、體會後很快地理解「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樹的「茂盛」,「那是一株大樹,樹的枝幹不可計數。」可以感受到樹的「大」。
二、學習寫作方法。
本課的寫作方法運用了描寫中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我在教學大榕樹部分時,指導學生體會句子意思後,總結作者在描寫大榕樹時是①按怎樣的順序來觀察榕樹的?②作者抓住了哪幾方面寫榕樹?其中哪一部分寫得最詳細?指出作者按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抓住榕樹的枝、根、葉三方面進行具體描寫,突出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這種描寫方法叫靜態描寫。使學生首先認識靜態描寫的定義,然後在學詞學句的過程中感悟句子和寫作方法,體會這種寫作方法好在哪裡。最後在教學過程的尾聲,我設計讓學生仿照巴金爺爺的寫作方法,運用靜態的描寫手法去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特點去寫。
三、朗讀和背誦的指導。
該篇文章用詞優美,語句精闢、簡練,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例如:關於「真是一株大樹」一句,學生讀時習慣強調句中的「大」字,實際上作者強調的是「一」株大樹,所以要啟發學生朗讀時讀出「一」株大樹。讀好這句話,讀出榕樹的大,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朗讀的感受,說說為什麼這樣或那樣讀。在學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時機,我要求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4.《火燒雲》
4.《火燒雲》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六冊的課文《火燒雲》第二課時,學習第2至6自然段。
《火燒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的是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
整篇課文都是圍繞著火燒雲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來體現「美」,通過質朴而生動、形象的語言,優美而富有動感色彩的想像,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聽覺感受,使他們感受到了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深深地喜愛上這大自然的神筆之作!從而深化了主題。
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准、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想像、交流,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火燒雲的絢麗多
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
(二)、能力目標: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
大膽想像,培養學生展開豐富想像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
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善於摘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的良
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多彩畫面,感悟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

四、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像。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二)、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五、教學過程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閱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出示彩圖,再現上節課所學的課文內容,復述火燒雲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下去時的特點,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合作探究,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採用了情感朗讀法,通過精讀細講、釋疑拓展、想像體會,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描繪的充滿了大膽神奇想像的火燒雲景象,並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像,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熏陶。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像。
在這一環節,我們設計了利用悠揚的鋼琴音樂作為背景,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像力。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四)、作業設計: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是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5.古詩兩首
6.爬山虎的腳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7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准、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五、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熏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在閱讀教學開始時,教師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課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然後老師就問:你們知道在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裡面藏著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如;
(1)畫一畫
讓學生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議一議,了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裡,不好的地方應該怎樣改。最後引導學生欣賞課件,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過看課件、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准確和觀察的細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說說你的發現。
(三)總結全文,指導學法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課外閱讀的開始。布置的作業是:以《我發現; 的秘密》寫片段。

Ⅱ 誰有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課的《古詩兩首》(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說課稿

我有,但是沒有峨眉山月歌。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說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