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總復習

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總復習

發布時間:2020-12-31 01:04:14

㈠ 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有哪些

第5課《世說新語》兩則:陳太丘與友期、詠雪
第10課《論語》十二章原文
第15 課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天凈沙·秋思
第20課 雖有佳餚
第25課 河中石獸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系統復習

童趣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1、項為之強 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 2、徐噴以煙 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鶴唳雲端 果:果真,果然.唳:鳥鳴4、以從草為林 林:樹林5、興正濃 興:興趣6、方出神 方:正7、鞭數十,驅之別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驅:趕8、必細察其紋理 細:仔細.察,觀察9、昂首觀之 昂:抬. 首:頭.之:它,代蚊子10、為之怡然稱快 怡然:愉快的樣子二、譯句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於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聲一樣,我把它們比作鶴群在空中飛舞.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2、仰起頭來觀察這種景象,脖頸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嚇蟆,鞭數下,驅之別院 3、心神安定下來,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三、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1、寫了觀蚊如鶴、神遊山林、鞭打蝦蟆三件事2、「余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麼? 2、見藐小之物必察其紋理. 3、本文有哪些詞語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3、明察秋毫、怡然稱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開篇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 5、「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指癩蛤蟆是否恰當,為什麼? 5、恰當.這時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聯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實物已經被放大千倍萬倍,與蚊蟲相比,癩蛤蟆自然成了「龐然大物」.它的突如其來,即被形容為「拔山倒樹而來」就很好理解了. 《論語》十則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 案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1、同「悅」,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進行自我檢查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齊:相同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這.知,通「智」,聰明. 6、溫故而知新 6、故,舊的知識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寬廣,剛毅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寫出這課至今還用的成語. 溫故而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填空. 1、子曰:「學而時習之,.」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3、子曰:「見賢思齊焉,.」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沒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著他們有的缺點時,就應該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 .」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7、子曰:「其恕乎,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子曰:「由,誨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的話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 山市一、解釋加點詞語義. 答案1、數年恆不一見 數,幾.恆,經常. 2、層層指數 數,數數3、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 樓,像樓一樣,堂,像堂一樣,坊,像坊一樣.歷歷在目:清晰地出現在眼前. 4、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5、而樓上人往來屑屑 屑屑,忙碌的樣子6、或憑或立,不一狀 不一狀7、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相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譯句子. 1、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 公子孫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樓上喝酒. 2、或憑或立,不一狀 有的靠著,有的立著,形狀不一. 3、然數年恆不一見 但是這幾年總不出現一次. 三、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觀察描寫山市的? 1、借孫禹年和他朋友的觀察來描寫山市的. 2、由本文的內容及「危樓」一詞,你能聯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詩歌? 2、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3、為什麼蒲松齡時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書」? 3、當時的人們不能對「山市」這種自然現象作出正確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學的說法來解釋4、出自本文的成語有哪些? 4、子虛烏有、歷歷在目、直沖霄漢、風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繪山市的關鍵詞語,體會山市形成的過程 5、孤塔—宮殿—城市—危樓6、請你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山市的特點 奇異、奇妙、神秘、瑰麗、變化多端、 《世說新語》兩則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1、俄而:片刻. 驟:急速.欣然:高興的樣子2、撒鹽空中差可擬 2、擬:比,比擬3、未若柳絮因風起 3、未若:比不上4、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4去:離開. 乃:才5、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5、期:約定 . 委:舍棄6、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6、引:拉 . 顧:回頭看7、尊君在不? 7、「不」通「否」 8、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8、集:集會二、寫出《陳太丘與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闡述的是為人處事一定要忠信,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三、閱讀《世說新語》回答問題 答案1、《詠雪》一文營造了一種怎麼樣的家庭氣氛?你對此有何感受? 營造了一種溫暖、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和諧、平等、寬松的家庭氣氛對於開發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處. 2、為什麼樣「公大笑樂」?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公大笑樂」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我們應該注意培養自己的想像力. 3、你認為陳紀這個孩子怎麼樣?他有哪些特點?你受到什麼啟發? 陳元方是一個聰穎機智,有禮有節的兒童.待人接物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智子疑鄰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1、天雨牆壞 雨:下雨 壞:毀壞2、智子疑鄰 智:以……為聰明3、不築 築:修補4、其鄰人之父亦雲 亦雲:也這樣說5、暮而果大亡其財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丟失6、其家甚 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鄰》的寓意是? 凡事要尊重事實,不能憑主觀感情去判斷是非,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麼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1、 塞翁失馬一、解釋加點的詞的含義 答案1、馬無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2、人皆吊之 吊:慰問3、此何遽不為福乎 何遽:為什麼就,怎麼就.為:是. 4、居數月 居:過,經過5、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將:帶領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 大:大規模二、中心思想 這則寓言以「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的故事,說明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教育人們要順應自然,不可過分計較得失. 三、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人們看問題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㈢ 七年級上冊語文常考的文言文閱讀

(一)《童趣》

一、 詞語積累

(一) 常規詞語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 [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 [果]果真。 [唳(lì)]鳥鳴。[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溝。[神遊]游覽於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 [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 [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

(二) 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後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三、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於空中」、「鶴唳雲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遊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四、閱讀探究 1.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2.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麼?物外之趣.

3. 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一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二 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三 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

4. 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遊」、「呀然」等。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

5. 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6. 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麼?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7.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豐富的想像。 8.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① 有強烈的好奇心。②有細致的觀察力。③有豐富的想像力。

五、 遷移運用 1.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 ①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②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 ③ 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懷有一顆童心,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2.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築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後打開塘壩,把它想像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

3. 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等。

4. 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兒童善於觀察,對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體驗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獲得了審美情趣。

翻譯: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二)《〈論語〉十則》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復習。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習,溫習、復習、實習。 [朋]同門,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從。 [(不)知](不)了解。[慍(yùn)]生氣,發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為(wèi)]替,給。 [謀]謀劃,指辦事。 [忠]盡心竭力。 [交]結交,交往。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故]指學過的知識。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誨(huì)]教,教導。 [知(之)]知道(它)。 [是]此,這。 [賢]賢人,有才德的人。 [齊]看齊,一齊。 [內]指內心。 [善者]指長處。善,好。 [從]跟從,這里指學習。 [士]士人,封建時代稱讀書人。這里指有抱負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剛強,勇毅。 [任]負擔,擔子。引申為責任、職責。 [重]重大。 [已]停止。 [歲寒]寒冷的冬天。歲,指時間。 [凋(diāo)]凋謝。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2. 古今字:[說]「悅」的古字,愉快。

(三)成語[不亦樂乎] 願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見賢思齊]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師]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形容謙虛好學。

二、文學常識1.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三、閱讀探究1. 第一則:(1)這一則告訴我們要有怎樣的學習方法、學習樂趣(態度)和為人態度(個人修養)?①學習方法:學後要時常復習。②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探討學問。③為人態度:對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2)學後復習本是一件艱苦的事,孔子怎麼說是愉快呢?在復習中鞏固了所學,加深了理解,收獲增多,這對一個渴求知識和技能的人來說一定是愉快的。(3)「有朋自遠方來」,孔子為什麼會感到快樂?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投奔自己,向自己學習,且雙方可以探究學問,這自然是十分快樂的事情。(4)從第三句來看,我們應學習孔子什麼美德?胸懷寬廣,為人大度。2. 第二則:從曾子「三省」來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這種做法?重視品德修養。德乃為人之本,治學之基。一個人首先應該有德,有才無德,其人會遭人鄙視,其才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會引起消極的影響。3. 第三則:(1)「溫故」和「知新」是否是並列關系?作者強調了什麼?為什麼?不是。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復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 「可以為師」。所以,關鍵是要「知新」,這就要獨立思考。(2)「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對你有怎樣的啟發?在學習中要及時溫習舊知識,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新發現,從而將知識融會貫通,增長自己的能力。4. 第四則:(1)這一則闡述了怎樣的內容?你從中掌握了什麼學習方法?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要學思結合,二者不可偏廢。(2)為什麼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學是基礎,只學不思,是死學;只思不學,是空想。只有將二者結合,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的精髓。5.第六則:(!)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用現代漢語概括孔子的觀點。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2)為什麼說謙虛是一種智慧?首先,謙虛是一種美德。其次,只有謙虛,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為求知和交往等創造良好的條件。6. 第六則、第七則:(1)這兩則講了怎樣的學習態度?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既要學習長處,又要借鑒短處,從而反省自己。(2)用一個成語概括第七則的主要意思。取長補短。(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你能聯想到孔子的哪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第八則:(1)孔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鼓勵門人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2)曾子為什麼要強調「弘毅」?「弘毅」是剛強、勇毅的意思,只有剛強、勇毅才能接受重任並為之奮斗。8. 第九則:怎樣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孔子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險惡環境下,才能顯示出君子的操守。9. 第十則:(1)「恕」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關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恕」的詮釋。(2)你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觀點?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四、總結遷移1. 請按照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品德修養給十則語錄歸類。①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學習態度:有朋自遠方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品德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2.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校要迎來一批新同學,請你從本文中為學校選擇一句話製成歡迎橫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 《論語》中含有大量的成語,請再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個本文外的成語。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4. 又要重新布置班級了,請在本文中選擇幾條格言,書寫成條幅,掛在班級牆壁上。①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⑤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5. 學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作為學生不應死學書本,應該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更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需要。

翻譯: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憑借這一點)當老師了。」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孔子說:「看見賢人(品德高尚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三)《世說新語》兩則《詠雪》

一、詞語積累[內集]家庭聚會。內,指家人。集,聚集。 [兒女]指子侄輩,這里指家中年輕一代人。 [講論文義]講解詩文。義,道理,意義,文章表達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會兒。 [欣然]高興的樣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於。

二、文學常識1. 《世說新語》:六朝志(記)人小說代表作。全書8卷,分德行、言語、方正、政事、文學、雅量等36門。是南朝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2.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箋(jiān)疏》中的「言語」一門。

三、內容點擊《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少女謝道韞表現了以柳絮詠雪的才能。

四、閱讀探究1. 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氣氛?輕松、愉快、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2. 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文中「兒女」即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天的「兒女」專指子女。3. 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暗示作者贊賞她的才氣。4. 以「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第一種意見:「撒鹽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與鹽比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與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第二種意見:「柳絮因風起」一句好。好的詩句應有深刻的意蘊,「柳絮」句將物象與意蘊統一起來,形成了詩句的意象,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而「撒鹽空中」僅有物象而無意蘊。

五、遷移拓展你還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寫飛雪的古詩佳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陳太丘與友期》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期,約定的時間。日中,正午時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 [乃]才。 [時年]當時的年齡。 [戲]嬉戲,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委]丟下、舍棄。 [君]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無信]不講信用。 [引]拉。 [顧]回頭看。

(二)通假字[不]同「否」。

二、文學常識 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方正」一門。

三、內容點擊《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了他的聰敏,更寫出了他的懂得為人的道理。

四、閱讀探究1. 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不講信用,粗野無禮。2. 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3. 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並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4. 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5. 友人為什麼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後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五、遷移拓展1. 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意見一]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譽不受侵害。[意見二]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方。自己不能向對方一樣失禮。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3. 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如「王戎識李」。4.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望梅止渴、難兄難弟、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一往情深5. 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一 王冕四歲作畫; 二 曹植七歲作詩;三甘羅十二歲做宰相;四 司馬光砸缸。

翻譯:

《詠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父親等您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總復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