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13課《海水為什麼是藍的》說課教案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2、了解「好奇心」對於科學探究的重要意義,樹立學生勤學好問的求學觀念。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拉曼不斷追求,勇於探索的精神。
3、幫助學生學會「惰、忌、諱、液」4個會認字和「惰、疚、液」3個會寫字,掌握「惰性氣體、愧疚、液體、閉目塞聽、陽光融融、暖風徐徐、源源不斷」等詞語。
教學重點:
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思考「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讓好奇心成為學生求知的不竭動力。
教學難點:
理解拉曼的發現給人的警示,體會課文中給人啟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具准備:
查找印度科學家拉曼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引入,揭示課題
1、海水是藍色的,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板書課題: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
2、印度著名的物理學家拉曼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的原因,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簡介拉曼的資料。
【從海水是藍色的這一常識性的問題導出課題,引出印度物理學家拉曼,並介紹拉曼的資料,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哪些字詞的讀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如,諱(huì) 疚(jiù)等。
3、指名輪流朗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先寫在地中海的輪船上拉曼向一個小男孩解釋海水之所以呈藍色,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再寫拉曼對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釋產生了懷疑,後來研究出海水對陽光進行散射而出現藍色,從而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應。
最後寫男孩的故事提醒人們:新的發現就在你的「已知」內的「未知」之中。
【在學生充分自由讀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思維的條理性。】
三、默讀課文,感受男孩的「好奇心」
1、指名朗讀1—8自然段,思考:從男孩與母親的談話中你知道了什麼?
(1)抓住男孩的問題,感受他總能從已經知道的知識里產生新的問題,想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2)這對母子的對話引起拉曼的興趣,他給孩子做出解釋:海水所以呈藍色,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2、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說說男孩留給自己的印象。
3、男孩源源不斷的「為什麼」引起了拉曼的思考,喚醒他的「好奇心」,使他對自己向孩子的解釋產生了懷疑,並著手進行科學探索,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應,被人們稱為「拉曼效應」。這一發現被英國皇家學會稱為「20年代實驗物理學中最卓越的發現之一」。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對「好奇心「的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應保持一顆好奇心,讓好奇心成為我們求知的不竭動力。
【由男孩的問題切入,引導學生感受男孩的「好奇心」,這為學生步步深入學習全文奠定基礎。】
四、布置作業
1、教師范寫「惰、疚」字,提醒學生注意字形,學生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感受男孩和拉曼的好奇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拉曼受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男孩的觸動,喚醒了科學的好奇心,經過科學的探索,終於探明了「海水為什麼是藍的」原因,由此拉曼登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領獎台。
二、研讀課文,感悟好奇心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
1、默讀課文,思考:為什麼說「地中海輪船上的那個男孩兒的問號,把拉曼領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台」?
2、小組討論。
交流匯報:
預設:
(1)探究「男孩的問號」,了解拉曼的心路。
導言:男孩的問號與拉曼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什麼關系?
指讀課文9—11自然段,
理解句子:
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稚童,那雙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的「為什麼」,使拉曼深感愧疚。作為一名科學家,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男孩兒那種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學生讀句,師:拉曼回答了男孩的問題為什麼會「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說明了什麼?
學生聯繫上下文談感受。
拉曼愧疚是因為「海水的藍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顏色」這一解釋是英國大科學家瑞利提出的,而且幾乎所有的人也包括拉曼都認可這一解釋。拉曼為自己沒有像男孩兒那樣提出「為什麼」而感到愧疚。
男孩兒那些源源不斷的問號使拉曼敏感地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喪失了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因此「他的心不禁一震」。這「一震」使他警醒,他意識到作為一個科學傢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多麼重要。
C、小結:正是由於他從男孩的問號中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才使他在科學研究中有新的作為,從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一殊榮。
【好奇心使拉曼登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台,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思考、感悟好奇心對拉曼的作用。對課文中的難理解的句子,讓學生質疑,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於幫助學生了解拉曼的心路以及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2)研讀「拉曼效應」,體會拉曼的科學研究精神。
A、讀12自然段,說說拉曼研究「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的經過和結果。
首先,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釋,認為他的解釋證據不足。
接著,他經過深入研究證明出水分子對光線的散射使海水呈藍色的原理。海水看上去呈藍色的原因是海水對陽光進行了散射。
後來,拉曼又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分別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應,被人們稱為「拉曼效應」。
B、拉曼發現了「拉曼效應」,為人類科學發展作出了貢獻,因此登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台,成為印度也是亞洲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此項殊榮的科學家。你認為拉曼能取得這樣的研究成果,最關鍵的是什麼?
結合課文最後一段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關鍵是: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斷追求、積極進取的自覺性和探索精神。
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4、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如果在科學研究中失去好奇心會怎麼樣?
失去好奇心是科學發現與發明的最大忌諱,會帶來閉目塞聽、止步不前的可怕後果。
教師簡介約里奧·居里和李比希兩位科學家因失去好奇心而錯失良機的事例,讓學生進行對比,領悟好奇心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學生研讀拉曼研究的經過和結果時,通過默讀、思考,讓學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還有他不斷追求,勇於探索的精神。之後,舉例說明科學家失去好奇心帶來的後果,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對文本內容的領悟。】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讀一讀課文中對自己有所啟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結合生活實例,談談好奇心對學習的重要性。
2、介紹科學家拉曼的相關資料。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給人以啟迪或教益的句子。
板書設計:
13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
男孩的問號 → 諾貝爾物理學獎
「已知」中追求「未知」
好奇心
教學反思:
讓學生自讀課文,檢查反饋,夯實字詞,在讀書實踐的基礎上,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初步了解科學家拉曼發現「拉曼效應」的原委,感受好奇心的作用。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思考「已知」與「未知」的關系,領悟好奇心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讓好奇心成為學生求知的不竭動力,樹立勤學好問的求學觀念。
『貳』 誰有S版小學五年級語文《孔子》的說課稿
小學s版課教材五年級上冊《孔子》說課教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孔子》是小學s版課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笫一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是根據《論語》等相關資料簡要地對孔子作了一些介紹。文章按照「總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先介紹了孔子的生平概況,再具體地講了孔子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幾件事情。通過對孔子語言行為、神態心理的描寫,充分體現了孔子厭惡偷盜、敢於自省、勤奮讀書等方面的品德。突出了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設計理念】
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營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通過多種形式的練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
2.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2).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字句,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3).認識「仲、儒、祭、祀」;會寫「仲、育、儒、核、厲、糧、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等詞語。3.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通過學習孔子的幾個小故事,感悟孔子厭惡偷盜,敢於自省,勤奮讀書等方面的品德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引導法,即教師引導適時點撥.
學法:合作探究,任務驅動法.即,根據任務小組合作探尋答案,完成任務.三學生課前准備: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
教師課前准備:課件:孔子的畫像、生平簡介等。收集孔子的生平故事和相關圖片.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笫一課時:掌握生字新詞,感知全文,弄清文章結構,了解課文大意.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笫二課時:理解重點句子, 深入了解關於孔子的四件事。
三說教學過程
《孔子》第二課時的課堂結構是:質疑導向——探究體驗——學習升華。
質疑導向。同學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先人的光輝思想令人懷想。誰知道中國最有名的老師是誰?生答:孔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於這個對中國文化有巨大影響的古代名人,你了解到了他生平的什麼哪些呢?(讓學生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等談談自己第一課時的收獲。)
探究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默讀第1——4個小故事,抓住重點的語句去品味,通過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麼?
2).小組間交流(2-4人左右)師問:文中講述了關於孔子的哪幾個故事?這些內容各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可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故事1: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故事2:不喝「盜泉」水
故事3:談「識人不易」
故事4:晚年讀《周易》
3).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第一個故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意思?(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做事要將心比心,自己所不願的,也不要強加於人。聯系這句話的意思,舉舉生活中自己這方面的實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導我們做什麼樣的人?
第二個故事:
(1)為什麼孔子口渴的厲害,卻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
[盜,即盜竊,由此可看出孔子對偷盜行為的厭惡,認為「盜」不是君子之舉,人要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取,「盜」是可恥的,因此對「盜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盜泉里的水。]
第三個故事
分角色讀:弟子的疑問語氣及孔子對弟子的循循善誘,都可在朗讀中充分體現,指導學生要讀得恰如其分,讀出其中所蘊含的感情。
1)「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君子」「小人」分別指什麼人?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可結合生活實際談。(「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質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敗壞、品質惡劣的人。)
(君子由於有修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小人心中無德,窮困時自然不擇手段,獲取利益)
引導學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窮困不要緊,重要的是有節操,有樂觀的生活態度。
2)「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聯繫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可啟發學生體會如下兩點:①.孔子知錯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氣。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見其過而內自訟。」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只有不斷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錯誤,才能不斷提高品質,逐漸走向完美。②.認識、了解一個人,如果僅從表面看到的現象和一時產生的感覺,去作出判斷,常常會出現失誤。只有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斷才可靠、結論才正確。推而廣之,認識和了解一件事、一種物,也是這樣的。)
在理解、品味的過程中,相機指導學生朗讀有關語句,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孔子為什麼說了解一個實在不容易啊?
[眼見不一定為實,內心的想法太主觀,要從多種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個人]
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這是一位怎樣的聖人?
[肯於反思,肯於自省,才能不斷擁有智慧]
想像著孔子當時的心情,抓住文中描寫孔子的言語行為、神態心理的語句,
讀讀他對弟子們說的話,帶著理解齊讀。
3)第四個小故事
邊思考邊勾畫故事中的重點詞,試用一些成語或詞語,來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
[篤信好學,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活到老,學到老……]
3.學習升華。這篇課文以幾個小故事的形式,讓我們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這位聖人的思想,本文講述了關於孔子的哪幾個故事?你又學到了他什麼思想呢?(推己及人,厭惡偷盜,安守節操,敢於自省,勤奮讀書)由此,經過學生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要做一個推己及人,厭惡偷盜,安守節操,敢於自省,勤奮讀書的人。
2011年10月11日小學s版課教材五年級上冊《孔子》教案
榮縣同心小學 鄒世潔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2、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仲、儒、蔡、祭祀」;會寫「仲、育、儒、仁、核、怨、糧、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已及人」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讀課文,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張以及他在中華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掌握生字新詞,感知全文,弄清文章結構,了解課文大意.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質疑導向,整體入手,回顧全文
同學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先人的光輝思想令人懷想。誰知道中國最有名的老師是誰?生答:孔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於這個對中國文化有巨大影響的古代名人,你了解到了他的哪些生平、事跡?(讓學生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等談談自己第一課時的收獲。)
二、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1、、師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關於孔子的哪幾個故事?這些內容分別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可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故事1: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故事2:不喝「盜泉」水
故事3:談「識人不易」
故事4:晚年讀《周易》
2、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第一個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意思?(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做事要將心比心,自己所不願的,也不要強加於人。聯系這句話的意思,舉舉生活中自己這方面的實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導我們做什麼樣的人?
第二個故事:
為什麼孔子口渴的厲害,卻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
[盜,即盜竊,由此可看出孔子對偷盜行為的厭惡,認為「盜」不是君子之舉,人要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取,「盜」是可恥的,因此對「盜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盜泉里的水。]
第三個故事
分角色讀。弟子的疑問語氣及孔子對弟子的循循善誘,都可在朗讀中充分體現,指導學生要讀得恰如其分,讀出其中所蘊含的感情。
(1) 「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君子」「小人」分別指什麼人?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可結合生活實際談。(「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質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敗壞、品質惡劣的人。)
(君子由於有修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小人心中無德,窮困時自然不擇手段,獲取利益。)
引導學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窮困不要緊,重要的是有節操,有樂觀的生活態度。
(2) 「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聯繫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可啟發學生體會如下兩點:①.孔子知錯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氣。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見其過而內自訟。」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只有不斷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錯誤,才能不斷提高品質,逐漸走向完美。②.認識、了解一個人,如果僅從表面看到的現象和一時產生的感覺,去作出判斷,常常會出現失誤。只有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斷才可靠、結論才正確。推而廣之,認識和了解一件事、一種物,也是這樣的。)
在理解、品味的過程中,相機指導學生朗讀有關語句,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孔子為什麼說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
[眼見不一定為實,內心的想法太主觀,要從多種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個人。]
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這是一位怎樣的聖人?
[肯於反思,肯於自省,才能不斷擁有智慧]
想像著孔子當時的心情,抓住文中描寫孔子的言語行為、神態心理的語句, 讀讀他對弟子們說的話,帶著理解齊讀。
第四個小故事:
邊讀邊思考邊勾畫故事中關於孔子讀書時的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詞; 試用一些成語或詞語,來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
[篤信好學,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活到老、學到老……]
三、整體回顧,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以幾個小故事的形式,讓我們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這位聖人的思想,本文講述了關於孔子的哪幾個故事? 你又學到了他什麼思想呢?(推己及人,厭惡偷盜,安守節操,敢於自省,勤奮讀書)
四、拓展深化
誦讀孔子名言。
五、總結拓展,作業布置。
1 作業:帶著對孔子的稱贊、敬佩的語文讀全文。
板書:
21、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
不喝「盜泉」水 ——厭惡偷盜
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 ——敢於自省
晚年讀《周易》 ——學而不厭
『叄』 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說課稿
緬懷一位偉人,傳承一種精神
我說課的課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5課《詹天佑》。下面五部分說說我對這課的說課設計。
一、 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這是一篇用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寫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跡——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為讀者勾勒出一位傑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它被編排在十一冊第二組第一課,本組教材圍繞著「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進行教學。《詹天佑》描寫了詹天佑為我國鐵路建設事業艱苦卓越的奮斗歷程,歌頌了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傑出的創造才能。
詹天佑的愛國精神貫穿全文,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了爬坡難,很有代表性。但對修築鐵路知之不多的小學生,理解表現詹天佑的突出才能的事例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解決這一重點兼難點。本課的又一個難點是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本課我用兩個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懂生字詞,理清層次,講讀第一第二段;第二課時講讀第三第四段,總結全文學習寫法。現在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二、 教學目標的確定
基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緊扣《語文課程標准》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搜集、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自學能力、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方法與教具的選擇
為了更好地喚起學生豐富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最佳狀態,從學生的心理特徵和生活經驗出發,我運用了「五步導練法」、「以玩激趣,寓學於樂」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讀一讀,畫一畫,做一做,想一想,說一說,學中有樂,樂中好學)
為了直觀形象地展現「人」字線路,我准備的教具除了小黑板、錄音機,還准備一列兩個火車的玩具火車,用來解決教學難點,加深領會詹天佑的傑出才乾和創造精神。
四、 教學過程的設計
根據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這一課的教學程序我是這樣設計的:
1、 復習:(導練的第一步是審題,第二步是捕捉中心,這是一個整體的展開,第一課時已完成)提問:(1)詹天佑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寫了他的什麼事?(2)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是在什麼時候,怎樣的環境下進行的?
2、 授新課。
導練的第三、第四步是引導學生對部分進行深入的理解。課文第三段詳寫了修築京張鐵路過程中困難最多的三件事。「勘測線路」這一節語言文字不難理解,教師可揭示一些自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設疑、質疑、品讀,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讓學生在品讀中體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中是怎樣說的、做的、想的。
「開鑿隧道」、「 設計人字形線路」這兩節是課文的重點,是詹天佑傑出才乾的集中表現,是單元訓練重點所在。在教學中我化「講」為「畫」,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讓他們當詹天佑,當小工程師,邊察看地形(也就是看課文中的描述)便繪圖設計,繪出開鑿兩個隧道的簡圖,介紹兩種開鑿方法的好處。通過「圖—文—圖」的思考方式和實際操作,學生會很快就弄懂:從兩頭向中間開鑿就形成了兩個工作面,一口直井分別向兩端開鑿又形成兩個工作面,這樣四個工作面就可以同時開工,工期大大縮短了。
講到「人」字形線路,電腦屏幕上就出現青龍橋附近的陡坡,讓「小工程師」在陡坡上架設線路,然後讓「小火車司機」用玩具火車在屏幕上邊演示邊講解。這樣化抽象文字為形象具體的操作,教材的難點就會迎刃而解。學生不僅從心底佩服詹天佑的傑出才幹,而且在繪圖設計中深切地體會到:如果測量不準確,兩頭開鑿的隧道就接不起來,工程就會報廢,同時也會加深對詹天佑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於工作人員之口」這段話的理解。
導練的最後一步是回歸整體,我的做法乃是放手讓學生操作。從詞句到段落,從內容到中心,從寫法到感受等都要求學生圈圈畫畫,批批註注,然後互相討論交流。既達到鞏固提高,升華認識的目的,又注意到讀寫的遷移,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還要注意在操作中發展學生的特長。
3、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最後,我設計了「拓展延伸」,為學生提供網上中文搜索引擎——www..com和www.google.com,使學生學會在網上自主搜索學習的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我國百年鐵路的發展狀況,感受祖國鐵路建設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學生打開更為廣闊的窗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查閱信息、處理積累信息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4、課堂練習。最後,結合課文的小結,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練筆,如,寫寫《我認識的詹天佑》或續寫「站在詹天佑的銅像前……」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能加深對詹天佑的了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5、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的直觀圖像,可以使學生將課文內容與板書緊密聯系起來,在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按照內容決定形式、科學性、邏輯性、實用性等板書設計的原則,從符合教學目的,體現教學意圖出發,我對《詹天佑》這一課的板書進行與眾不同的設計:
詹天佑
傑出愛國
板書設計:
17、詹天佑
傑出愛國
居
庸
關
主持修築
帝國主義者
八達嶺
阻撓
要挾
潮笑 北京 兩端鑿進 中部鑿井 張家口
勘測線路 開鑿隧道 設計線路
提早竣工
這種板書設計究竟有哪些特點及作用呢?第一具有分明的條理性,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利於學生理解和記憶課文,也可以引導學生循著教師指點的教學思路,學好課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第二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因此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領會課文內容,突出重點。
五、教學效果的預設
「五步導練法」、「以玩激趣,寓學於樂」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閱讀的心理過程,能使原來覺得乏味枯燥的閱讀教學變得樂趣橫生。在展開的過程中要注意他的藝術性,因文而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竭力優化程序中的每一個要素。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一定會有所提高。
今天的說課就算拋磚引玉,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59b07a0100qk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