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初一語文全部文言文練習題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鼷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
譯文: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王冕)於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儒生。
題目:
1、給下列的字注音
輒( ) 琅( ) 恬( ) 儒( )
2、選擇解釋下列詞語正確的一項
1)竊入學舍( )
A偷竊 B偷偷的 C聲音細小
2)聽已( )
A完畢 B已經 C停止
3)冕因去依僧寺( )
A因為 B於是 C憑借
4)錄為弟子( )
A收 B成 C做
3、寫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或牽牛來責鼷田者,父怒,撻之。
4、閱讀本文後,你獲得什麼啟示?
Ⅱ 初一語文文言文試題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內軍中多條。權曰:容「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解釋 當塗:當道,當權。 見:了解 即:到了……的時候
乃:於是就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你離別了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待。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多讀書,開卷有益。(2)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Ⅲ 初一上學期文言文試卷
一、文學常識:《童趣》《論語》《山市》《世說新語》《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的作者字型大小、朝代、作品、評價。
二、解釋重點字詞的意思:
1、果大亡其財( ) 驅之別院( ) 而內自省也( )
父子相保( ) 差可擬( ) 松柏之後調也( )
2、項為之強( ) 徐噴以煙( ) 怡然稱快( )
果如鶴唳( )吾日三省吾身( )人不知而不慍( )
誨女知之乎( )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怠( )
恆不一見( ) 始悟為山市( )士不可以不弘毅( )
連亘六七里( ) 或憑或立( )人煙市肆( )( )
下車引之( )差可擬( ) 不築( )倏忽如拳如豆 ( )
3、無何、未幾、既而、逾時、俄而 ( )
4、三省吾身( ) 三人行( )
5、余憶童稚時( ) 吾日三省( ) 誨女(汝)知之乎( )
君與家君期日中( )( ) 尊君在不( )
三、特殊字詞
1、 通假字: 誨女知之乎 通 意思是
項為之強 通 意思是 ;不亦說乎 通 意思是
是知也 通 意思是 ;一切無有 通 意思是
裁如星點 通 意思是 ;尊君在不 通 意思是
2、 古今異義
唯危樓一座 古義: 今義: ;必將有盜 古義: 今義:
與友期行 古義: 今義: ;居十日 古義: 今義:
相委而去 古義: 今義; ;去後乃至 古義: 今義:
死者十九 古義: 今義: ;與兒女講 古義: 今義:
與兒女講論文義:古義: 今義:
3、 一詞多氣
①其鄰人之父( ) ①必將有盜( ) ①層層指數( )
②父子相保 ( ) ②其馬將胡( ) ②鞭之數十( )
①或千或百 ( ) ①居然城郭( ) ①大亡其財( )
②或憑或立 ( ) ②居十日 ( ) ②亡而入胡( )
①其鄰人之父( ) ①去後乃至( ) ①有善術者( )
②其恕乎 ( ) ②家祭勿忘告乃翁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可終生行之者乎(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 )
②有善術者( ) ②學而不思則罔 ( )
①公欣然曰( ) ①見藐小之物( ) ①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然數年恆不見( ) ②人皆吊之 ( ) ②獨以跛之故( )
③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 ③松柏之後凋也( ) ③溫故而知新( )
①獨以跛之故( ) ①以叢草為林( ) ④為人謀而不忠乎(
②徐噴以煙( ) ②項為之強( ) ⑤而二蟲盡為所吞(
③以蟲蟻為獸( ) ③開始悟為山市
4、 詞的活用
天雨牆壞 鞭數十
智子疑鄰
四、請補充下列句中省略成分
神定,( )捉蛤蟆,鞭( )數十,驅之( )別院。
一日,( )見二蟲斗( )草間。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 )樓上。
過中( )不至,太丘捨去,( )去後( )乃至。
五、注意文言翻譯時語序的調整:
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
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六、斷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擇其善者而從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挑水、背水),常一人居外。
及 其 家 穿(鑿)井 告 人 曰 吾 穿 井 得 一人 有聞 而 傳 之 者 曰 丁 氏 穿 井 得 一 人。
國人道(說、講)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
Ⅳ 初一下語文文言文試題及答案
1、世隸耕 (隸:屬於)
2、未嘗識書具 (嘗:曾經)
3、父異焉 (異:對……感到詫異)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自是:從此。 就:完成)
5、邑人奇之 (奇:對……感到奇怪)
6、稍稍賓客其父 ( 稍稍:漸漸 賓客:把……當作賓客)
7、父利其然也 (利:認為……有利可圖)
8、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牽、引 。謁:拜訪)
9、不使學 (使:讓)
10、不能稱前時之聞 (稱:相當)
15、養父母 (養:贍養)
16、或以錢幣乞之 (或:有的人)
17、從先人還家 (從:跟從)
18、卒之為眾人 (卒:最終)
19、如此之賢也 賢:(有)才能
20、固眾人 (固:本來)
21、即書詩四句 (書:寫)
、用「/」劃出下列詩句的節奏
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鳳。
3.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4.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5.稻花鄉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課文中的以下兩處是怎樣以動寫靜、表現深夜寂靜氣氛的?、①「遙聞深巷中犬吠。」
②「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
本文選自 清 代 漲潮 編的筆記小說《 虞初新志 》,作者是 林嗣環 ,字 鐵崖 , 明 代人。
文中兩次出現「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這是首尾呼應,同時也說明在演出過程中未添加任何道具,剛才的精彩表演確是從「口」中發出的,側面表現口技人技藝之「善」。
二.分別概括課文2、3、4節內容。
2--口技人模仿一個四口之家在深夜被犬吠驚醒的情形,以及賓客的反應。
3--口技人模仿一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以及賓客的反應。
4--口技人模仿一場突然而至的大火災的情形,以及賓客的反應。
5、課文中描寫了聽眾的哪幾處表現?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
5 三次。 細膩的刻畫聽眾的心理變化過程,表現這場精彩的演出對聽眾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從而烘托口技者技藝、的高超。
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幾個場景?
兩個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一是發生在這個家庭附近的一場大火的情形。
一、熟讀課文,根據提示,畫出並體會文中描摹音響的語句。
1.表現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過程。
①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聞余聲。
2.表現從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①響聲大作,由少而多。
②百千齊作,應有盡有。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一句中,「伸頸,側目,微笑,默嘆」四個詞語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
「伸頸,側目,微笑,默嘆」
這四個詞所表達出來的對口技吃驚的程度由淺入深,所以不能調換
第一部分:
1、《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這篇文章節選自 朝 編選的筆記小說 。
2、課文對聲音的描述可謂惟妙惟肖:
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驚醒之後,各種聲音有 。
⑵描述突遭大火時「百千齊作」的聲音有 。
3、課文中有三處描寫了聽眾的神情動作:
⑴在口技人摹擬四口之家的生活圖景時,聽眾表現出全神貫注並聽得細致入微的樣子:
⑵在表演者摹擬一家人醒而復睡以後的情形時,聽眾的神情動作的變化是:
⑶在表演者摹擬火災時,聽眾「如臨其境」,其表現為:
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
⑵會賓客大宴(會: )
⑶施八尺屏障(施: )
⑷眾賓團坐(團: )
⑸婦拍而嗚之(嗚: )
⑹奮袖出臂(奮: )
⑺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幾: )
5、文中前後兩次清楚地交代了極簡單的道具,這有何作用?
6、文中總領全文,集中表現口技表演者技藝精湛的一個詞是 。
7、下列各組詞義相同的一組是()
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擇其善者而從之
C、畢:眾妙畢備群響畢絕
D、坐:滿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
8、下面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B、本文既可以當作場景描寫的記敘文來讀,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來讀。
C、聽眾的反應烘託了口技表演之善,屬正面描寫。
D、文章結尾處道具的重現,強調其表演工具的簡單,突出其技藝在「口」,點明題意。
9、從文中找出相應的時間詞語:
表示突然發生:
表示同時發生:
表示相繼發生:
表示在特定時間內發生:
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
10、翻譯下列句子:
⑴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⑵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⑶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第二部分:
(一)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1、表演者摹擬深夜中一戶四口的情景,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全文從三個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藝高超: 、 、 。
12、與「賓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心情舒暢B、動作舒緩C、舒筋活血
13、與「不能名其一處」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莫可名狀B、至理名言C、有名無實
14、選文第三段對聲音的描寫的特點是()
A、聲音由小到大B、聲音由遠到近
C、聲音由內到外D、聲音由單一到混合
15、翻譯下列句子:
⑴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
16、按要求摘出原句:
對聲音作概括描寫的句子:
文中議論的句子:
17、將選文第三段劃分層次,並簡要說明理由。
18、作者在選文第一段中怎樣表現口技之「善」的?
19、你認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處?
(二)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詢主人之性情、年紀、狀貌並何年得科第,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長而後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需前短而後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宜衣長。至於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
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之心。不論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詩所謂「穩稱身」者,實難其人焉。
20、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
⑵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慵: )(傴: )
⑶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仄: )
⑷性之緩者宜衣長(緩者: )
⑸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之心(蓄: )(覬覦: )
21、翻譯句子: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⑵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
⑶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之心。
22、這是一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23、文章中採用了什麼修辭方法,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
1、略2、婦手拍兒聲……夫叱大兒聲;俄而百千人大呼……潑水聲3、滿坐賓客……以為妙絕。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於是賓客……幾欲先走。4、擅長;正趕上;設置,安放;圍繞;指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揚起,舉起;幾乎,差點兒5、首尾呼應;同時強調道具的簡單,從側面表現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藝,突出了其技藝之「善」。6、善7、C8、C9、忽、忽然;一時;既而;是時;俄而、少頃、未幾10、在同一時間一齊發出來,各種妙處都具有。滿座的賓客沒有不伸著脖子,側著頭看,微笑著,默默地贊嘆著,認為妙極了。在這種情況下,賓客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的,他們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逃跑。11、醒而復睡、深夜救火;聽眾的反應;道具的簡單;對表演的描繪。12、C13、A14、D15、略16、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有人……一處也。17、言之有理即可。18、既有正面描寫各種聲音,又有側面描寫賓客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態,這樣共同表現其表演之「善」。19、略20、一匹綢緞;懶;曲背,駝背;狹窄,窄;溫和的人,慢性的人;心裡藏著;希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21、以前有個人拿著一匹綢緞要裁縫裁剪做衣服。我以為這個裁縫師傅可以和他談論做衣服方面的事情了。現在的裁縫,總是用舊衣服定下尺寸,把新樣子作為當時的風尚,不知道哪兒該短哪兒該長這些道理,先存著貪污布料的心思。22、說明辦事須從具體情況出發,做到胸有成竹,沒有不成之理。23、對比、引用,例子略
Ⅳ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題原文,題目,答案。
一、《傷仲永》的作者
是
代
家、
家,本文選自《
》。
二、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麼。
1.忽啼求之(
)
2.借旁近與之(
)
3.邑人奇之(
)
4.或以錢幣乞之(
)
5、余聞之也久(
) 6、不能稱前時之聞 (
)7、卒之為眾人(
)
8、傳一鄉秀才觀之(
) 9、於舅家見之(
)10、受之天也(
)
(二)、解釋下列句中的「於」
①環謁於邑人。
②於舅家見之。
③賢於材人遠矣
④受於人者不至
(三)其
其詩以養父母
其文理皆可觀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賢也
彼其受之天
(四)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邑人奇之
②賓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傷仲永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文字的段意。
2、填出相應的動詞:
⑴ 描寫爺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描寫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描寫木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表現了木蘭怎樣的心情?選出正確的一項( )
A、表現了木蘭立功受賞、驕傲自豪的心情。
B、表現了木蘭與家人團聚、重溫和平的女兒生活的喜悅心情。
C、表現了木蘭不圖榮華富貴的樸素心理。
4、選段運用了( )修辭方法。
A、比喻;B、排比;C、擬人;D、對偶;E、反問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的劃線字。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見往事耳
③及魯肅過尋陽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有兩個成語典故涉及到本文,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我的關聯:
、
。
4.本文雖短,但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刻畫了鮮明的人物性格。請各用一兩個短語來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
孫權:
呂蒙:
魯肅:
5.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內容,你知道是什麼嗎?結合我們已掌握的寫作知識,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省略的內容:
最後一篇《孫權勸學》難一點,就挑戰一下吧
Ⅵ 七年級語文(上)文言文默寫背誦復習專題測試題的答案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題復習
專題五文言文閱讀(課內)
班級姓名效果評定
一、閱讀《陳太丘與友期》(原文略),做題。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與友期行(2)去後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車引之
2、寫出下列句子的譯文。
(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3、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
答:
4、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麼?
答:
5、你認為陳元方這樣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態度合適不合適?你的理由是什麼?
答:
二、閱讀《〈論語〉十二章》(原文略),做題。
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吾十∕有五而志於學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擇其∕善者而從之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不亦說乎(2)人不知而不慍
(3)不逾矩(4)人不堪其憂
3、翻譯下列句子。
(1)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選文多處內容都與學習有關,請你選擇感悟最深的一則,寫出在學習方面所獲得的啟示。
答:
三、閱讀《雖有嘉餚》(原文略),做題。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2)雖有至道
(3)是故學然後知不足(4)教然後知困
2、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1)不知其旨也(2)然後能自反也
3、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4、這則短文闡述了什麼教學原則?請用四字句加以概括。
答:
四、閱讀《河中石獸》(原文略),回答後面的問題。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1)山門圮於河(2)閱十餘歲
(3)竟不可得(4)眾服為確論
2、翻譯下列句子。
(1)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耙,尋十餘里,無跡。
(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3、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答:
五、閱讀《塞翁失馬》(原文略),完成後面的題目。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有善術者(2)居數月
(3)人皆吊之(4)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2、翻譯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話,可分為四個層次,請用「∥」在下面標出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從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戰爭的慘烈?作者為什麼要寫戰爭的慘烈?
答:
5、作者反復寫福禍,有何用意?
答:
六、閱讀《詠雪》(原文略),做題。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2)俄而雪驟
(3)撒鹽空中差可擬(4)未若柳絮因風起
2、寫出下面句子的譯文。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2)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3、「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等要素。
4、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答:
5、選文結尾謝太傅對兩個人的回答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十分耐人尋味,請簡要說說你對此的理解。
答:
七、閱讀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原詩略),完成下面的題目。
1、人們常說「風正一帆懸」的「懸」字用得極妙,請你說說妙在哪裡?
答:
2、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於字里行間。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徵。
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思鄉愁緒。
八、賞讀《錢塘湖春行》(原詩略),回答後面的題目。
1、理解填空。
(1)詩中能夠突出表達詩人情感的一個詞語是「」。
(2)這首詩描寫了西湖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
的情感。
(3)這首詠西湖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繞湖而行,從到然後到、,對沿途景物展開描寫,描寫中還選擇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
,從而突出了環境和季節的特徵。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請你從具有表現力的詞語上加以品析。
答:
3、下面是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從總體著眼描繪了錢塘湖蓬勃的春意。
B.頷聯、頸聯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
C.詩人善於把握景物特徵,運用最准確、最具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D.尾聯詳細描寫了「白沙堤」的美麗景色。
附:參考答案
一、
1、約定才離開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2)父親的朋友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拉他,元芳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門。
3、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適。因為父親的朋友「無信」「無禮」在前,對「無信」「無禮」之人無需以禮相待。示例二:不合適。盡管父親的朋友曾經失信、失禮,但他畢竟是一個長輩,而且他已經認錯,並在想辦法彌補過錯,陳元方的待客之道當然不對。
二、
1、C2、(1)通「悅」,愉快(2)生氣,發怒(3)越過,超過
(4)忍受3、(1)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來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2)博覽群書,廣泛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能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裡面了。
4、示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溫故而知新;終身學習;博覽群書。
三、
1、(1)甘美(2)達到極點(3)所以(4)不通,理解不了
2、(1)不知∕其旨也(2)然後∕能自反也
3、(1)雖然有美味的菜餚,(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2)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4、教學相長
四、
1、(1)倒塌(2)經過,過了(3)終於,到底(4)精當確切的言論
2、(1)(和尚)認為(石獸)被河水順流沖下,便劃著幾條小船,拖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一點蹤跡也沒有。(2)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地判斷嗎?
3、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五、
1、(1)擅長(2)經過(3)對其不幸表示安慰(4)帶領
2、(1)這怎麼就不是好事呢?(2)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多數戰死在戰場上了。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進一步說明了塞翁的「禍福相依」的看法。5、是想告訴人們,禍福相依,矛盾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六、
1、(1)家庭內(2)大而急(3)比擬(4)憑借
2、(1)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子輩的人談論詩文。(2)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3、寒雪日內集謝太傅與兒女講論文義
4、營造了一種其樂融融,非常溫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種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圍。
5、「大笑樂」可作多種理解: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②「笑」前喻,「樂」後喻;③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七、
1、示例:「懸」是筆筆直直地高掛的樣子,詩人以小景呈現了平野開闊、和風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2、A
八、
1、(1)最愛(2)早春(春天)喜悅(3)孤山寺賈公亭、白沙堤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2、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漸欲」「才能」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
3、D
Ⅶ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題原文,題目,答案。
一、《傷仲永》的作者 是 代 家、 家,本文選自《 》。
二、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麼。
1.忽啼求之( ) 2.借旁近與之( ) 3.邑人奇之( ) 4.或以錢幣乞之( )
5、余聞之也久( ) 6、不能稱前時之聞 ( )7、卒之為眾人( )
8、傳一鄉秀才觀之( ) 9、於舅家見之( )10、受之天也( )
(二)、解釋下列句中的「於」
①環謁於邑人。 ②於舅家見之。 ③賢於材人遠矣 ④受於人者不至
(三)其
其詩以養父母 其文理皆可觀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賢也 彼其受之天
(四)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邑人奇之 ②賓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傷仲永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文字的段意。
2、填出相應的動詞:
⑴ 描寫爺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描寫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描寫木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表現了木蘭怎樣的心情?選出正確的一項( )
A、表現了木蘭立功受賞、驕傲自豪的心情。
B、表現了木蘭與家人團聚、重溫和平的女兒生活的喜悅心情。
C、表現了木蘭不圖榮華富貴的樸素心理。
4、選段運用了( )修辭方法。
A、比喻;B、排比;C、擬人;D、對偶;E、反問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的劃線字。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見往事耳
③及魯肅過尋陽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有兩個成語典故涉及到本文,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我的關聯: 、 。
4.本文雖短,但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刻畫了鮮明的人物性格。請各用一兩個短語來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
孫權:
呂蒙:
魯肅:
5.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內容,你知道是什麼嗎?結合我們已掌握的寫作知識,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省略的內容:
最後一篇《孫權勸學》難一點,就挑戰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