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語文教師個人課改計劃

六年級語文教師個人課改計劃

發布時間:2020-12-25 21:33:25

㈠ 求上海二期課改6年級第一學期每周一詩及文言文篇目

1)新教材與H版、S版共同要求背誦的篇、段:

1、吳均《與朱元思書》 (新教材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一課)

2、韓愈《師說》 (新教材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新教材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4、陶淵明《飲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5、蘇詢《六國論》 (新教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二課)

6、杜牧《阿房宮賦》最後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學期第二十六課)

(2)新教材要求背誦的詩歌與古文篇、段:

1、陸游《訴衷情》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秋瑾《鷓鴣天》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4、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5、王維《漢江臨泛》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7、杜甫《旅夜書懷》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10、《長歌行》(漢樂府)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六課)

11、劉楨《贈從弟》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六課)

12、祖詠《望薊門》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3、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4、李賀《致酒行》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5、王令《暑旱苦而熱》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6、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7、張九齡《望月懷遠》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8、李白《把酒問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9、黃庭堅《登快閣》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0、陸游《關山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1、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2、張孝祥《念奴嬌·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3、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4、陸游《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5、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6、朱熹《鵝湖寺和陸子壽》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7、朱熹《偶題》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8、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9、王維《終南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0、李白《獨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1、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2、左思《詠史》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3、張九齡《感遇》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4、林逋《山園小梅》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5、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6、杜甫《登樓》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7、李商隱《安定城樓》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8、《論語》七則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八課)

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0、荀況《勸學》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1、《學記》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二課)

42、屈原《國殤》 (高三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3、賈誼《過秦論》最後三段中的關鍵句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44、酈道元《江水·三峽》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45、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學期第三十一課)
46、韓愈《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高二第二學期第二十七課)

47、蘇軾《石鍾山記》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48、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第一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七課)

49、歐陽修《伶官傳序》最後一段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一課)

50、蘇軾《前赤壁賦》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51、蘇軾《前赤壁賦》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52、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高一第二學期第二十八課)

53、夏完淳《獄中上母書》末二段 (高一第二學期第三十二課)

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學期第三十八課)

55、龔自珍《病梅館記》第一段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三課)

56、《鄭板橋題畫三則》第二則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四課)

57、梁啟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學期第二十九課)

58、《長亭送別》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學期第四十四課)

(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

1、曹操《觀滄海》

2、陶淵明《飲酒》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白居易《琵琶行》

5、陶淵明《歸園田居》

6、陶淵明《讀<山海經>》

7、吳均《與朱元思書》

8、韓愈《師說》

9、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第四段)

10、蘇洵《六國論》

11、歸有光《項脊軒記》(第一段)

12、杜牧《阿房宮賦》(最後一段)

必修一:1 邶風 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 《詩經》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3 離騷節選 屈原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4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5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必修二:6 阿房宮賦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7 赤壁賦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逍遙游
北冥有魚①,其名為鯤②。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③。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④,其翼若垂天之雲⑤。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

《齊諧》者⑧,志怪者也⑨。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⑩,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馬也(13),塵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16)?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17),則芥為之舟(18);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19)。而後乃今培風(20),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21),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22):「我決起而飛(23),槍榆枋(24)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26)?」適莽蒼者(27),三飡而反(28),腹猶果然(29);適百里者,宿舂糧(30);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31)!

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3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8),眾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40):「窮發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44),絕雲氣(45),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4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48)。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鄉(51)、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52),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53)。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54),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內外之分(56),辯乎榮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58)。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後反(61)。彼於致福者(62),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氣之辯(65),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66)!故曰:至人無己(67),神人無功(68),聖人無名(69)。

山居秋暝1•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石頭城
作者: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蜀道難
作者:(唐)李白
噫(yi)吁嚱(xi),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fu),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na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ying)岩巒。
捫(men)參(can)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ying)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chan)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tuan)瀑流爭喧豗(hui),砯(ping)崖轉石萬壑(he)雷。
其險也若此,嗟(jie)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wei),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琵琶行》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雨霖鈴》①
宋 柳永【原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②都門帳飲無緒,③留戀處,④蘭舟催發。⑤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⑥念去去千里煙波,⑦暮靄沉沉楚天闊。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⑨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⑩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尋尋覓覓①,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②。
乍暖還寒③時候,最難將息④。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⑤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⑥,如今有誰堪⑦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⑧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⑨,怎一個愁字了得?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當年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⑥,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鴉社鼓⑧!憑誰問:廉頗老矣⑨,尚能飯否?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壁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①名都,竹西②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③,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④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⑤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⑥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⑦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⑧年年知為誰生

季氏將伐顓臾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寡人之於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 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 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師說》
作者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陳情表
作者: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游褒禪山記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報任安書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滕王閣序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潦( lao 老 )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can 參騑(fei 非)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情,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被綉闥( ta 踏),俯雕甍( meng 萌),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xu 虛)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chuan 傳)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 di 弟)眄( mian 勉)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hun 昏)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嗚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an 喘);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㈡ 寫給老師的一封信600字 主要寫一些對老師的意見 我是六年級,數學老師上學教上我們的,由於實施課改,回答

致老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
您好
作為老師,您應該像蠟燭犧牲自己,照亮他人回,應該站在那答神聖的講台上,灑下您的一滴滴汗水,澆灌給我們豐富的知識!您應該是辛勤的園丁,給我們澆水施肥,直到我們開花結出碩大的果實,應該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而不應該老是叫那幾個人回答問題,為什麼不叫我們回答問題呢,我們已經很努力了。
在課堂上,老師總是盼著同學們回答問題,而您呢,一個星期也不叫我們回答問題,這已經讓很多人產生了抵觸情緒,不再喜歡上數學課,不在喜歡您了,老師如果您能改正這個小小的問題,我保證:同學們人人都會喜歡您,喜歡上您的數學課。
老師,我們懇求您上課多讓我們回答問題,而不是把一天十幾次的機會都給那幾個人,您這樣已經沒有了當老師的責任,的老師就應該對待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讓同學們愛上學習。而不是偏向那幾個同學。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對得起這句話嗎?您能問心無愧嗎?
老師,在此我請您改正這個問題,這樣我們還是您的好學生,您也還是我們的好老師。

原創的,說實話我挺氣的,是不是有點委婉了,你可以在修改一下。

㈢ 語文二期課改六年級上第二單元第一課「從百草園到。。。。」的那篇的注釋裡面為什麼把魯迅是革命家給省略

魯迅文人的成分比較多。一般介紹一個人,都會具體說他特定的身份。比如一位父親介紹他的兒子:這是我兒子。總不能說:這是學生。吧?他有這個身份不可否認,問題是這個身份不是重點。

㈣ 上海二期課改六年級語文第一課課文(祖父和我)課文

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lǚ)縷幽芳(fāng),總使我想起飄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從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輕的時候讀了不少經、史、詩、詞,又能書善畫,在星島文壇頗負盛名。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時候,我會拍著手笑起來:「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吁(xū)出一口氣,說:「鶯兒,你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裡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shuǎ),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xùn)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diàn)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看見慈祥的外公發脾(pí)氣,我心裡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畫梅,有什麼希罕(han)呢?

有一天,媽媽忽然跟我說:「鶯兒,我們要回唐山去!」

「干嗎〔má〕要回去呢?」

「那兒才是我們的祖國呀!」

哦!祖國,就是那地圖上像一隻金雞的地方嗎?就是那擁有長江、黃河、萬里長城的國土嗎?我歡呼起來,小小的心充滿了歡樂。

可是,我馬上想起外祖父,我親愛的外祖父,便問媽媽:「外公走嗎?」

「外公年紀太大了!」

我跑進外祖父的書房,老人正躺在藤(téng)沙發上。我說:「外公,你也回祖國去吧!」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wū)嗚嗚」地哭起來了……

離別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書房裡,鄭重地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著的東西。我打開一看,原來是那幅墨梅,就說:「外公,這不是你最寶貴的畫嗎?」

「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國那一天正是元旦,雖然熱帶是無所謂隆冬的,但臘月天氣,也畢竟涼颼(sōu)颼的。外祖父把我們送到碼頭。赤道吹來的風撩(liáo)亂了老人平日梳(shū)理得整整齊齊的銀發,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shuāi)老了許多。

船快開了,媽媽只好狠下心來,拉著我登上大客輪。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個手絹(juàn),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面綉著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過去,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這幅梅花和給我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異國的華僑(qiáo)老人一顆眷(juàn)戀祖國的心。

作者通過回憶童年時代快樂、自由、溫馨、美好的後園生活,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對濃濃親情的眷戀,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與人性美的嚮往,以及童年的「我」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㈤ 求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改)寒假作業本10頁那篇作文

那我就編一個衛生小故事可以么?

一天,小明在一家小賣部里買了一杯飲料。他邊版走邊喝,喝完以權後就隨手扔在地上,旁邊有一個垃圾桶,本來可以將空瓶子扔進垃圾桶,可是小明卻視而不見。小明走後,歡歡也去那家小賣部買鋼筆,買完後准備回家,走到一段路程的時候,他看見了地上的空瓶子,將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說:「是誰那麼不講衛生啊?這里明明有垃圾桶,偏偏不扔進裡面去。」接著他說完就回家了。一個星期後,小明又去小賣部買零食,吃完准備隨手扔的時候,恰好碰到准備到小賣部里買東西的歡歡。歡歡見小明隨手亂扔垃圾,就沖過去對小明說:「原來這里的垃圾都是你扔的!你真不講衛生,這條路我們都應該維護整潔,像你這樣亂扔垃圾的人,就是破壞這里的環境!」小明聽後,不好意思地搔了搔頭,將剛剛扔掉的零食袋撿回來,扔進了垃圾桶,抱歉地說:「對不起,我下次不再亂扔垃圾了。」

這些字數可以么?如果可以,求採納。

㈥ 六年級語文小升初或期末總復習試卷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

畢業模擬綜合訓練題2006—2007學年下學期小學語文畢業試卷
時間:90分鍾 滿分:100分
一、書寫。請規范、整潔地默寫《示兒》並作答。(8分)

陸游臨死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而悲,而杜甫則為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喜欲狂」。陸游的「悲之切」,杜甫的「喜之狂」是因為他們都有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礎知識。(29分)
1、讀拼音,寫字詞。(3分)
m&#8224;i zh&#8222;n w「 r「
zh」 m&#710;i
倒( ) 精( ) (
) ( )造 ( )力
2、給下面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下面劃「______」)(3分)
村寨( z&#8222;i zh&#8222;i ) 擂鼓( l&#8224;i l&#710;i ) 塞外( s&#8218;i s&#8222;i )
娛樂( y』 w』 ) 裝載( z&#402;i z&#8222;i ) 戛然而止( g&#8218; ji&#8218; )
3、給同音字組詞。(3分)
抵( ) 牆( )
y」 名( ) b&#338; 和氏( )
( )言 ( )難
4、根據要求寫出相應的成語。(8分)
(1)六年的小學生活一晃而過,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兩個表示時間易逝的成語);離別之際,我祝願我的同學_______________,我祝願我的老師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叔叔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有學問的人),他______________(讀的書特別多),常常是________________(速度特別快)。為了讀書,有時他_____________(忘記了吃飯和休息)。
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8分)
(1)博學之,審問之,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有源頭活水來。
(3)《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家_______________。我們還讀過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_____________的說過:「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要求寫句子。(2分)
(1)今天真熱。(誇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句:把問題分析得十分深奧,對同學們啟發很大。(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是小草,那快樂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陽光;如果你是魚兒,那快樂就是一汪清涼清涼的水;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快樂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快樂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積累與運用。(10分)
1、古詩填空。(5分)

春天是什麼?是白居易記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花綠波;是杜甫筆下似春雨般「隨風潛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悄無聲息。

夏天是什麼?是毛主席眼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七色彩虹;是令楊萬里驚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西湖風光。
2、口語交際。(5分)
下面是兩位小學生關於「2006德國世界盃」的一段談話,如果你是「乙」,你將怎樣與「甲」交流呢?
甲:「不看世界盃的大學生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這句話真是說出了我的心聲!我想「不看世界盃的小學生也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怎麼不對呢?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多看看世界盃足球賽,可以增長體育方面的知識。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通過看世界盃來增長體育知識,怎麼會得不償失呢?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聽你這么一說,小學生看世界盃,特別是像我這樣熬夜看「2006德國世界盃」確實是壞處多於好處呀!但適當看看還是可以吧?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文《鄭人買履》,並做題。(8分)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 &#381;)其足,而置之其坐①。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②(d」
&#381;)」。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338; su&#352;)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___________________,無自信也。」
1、給文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讀音下畫「______」)。
2、給文中最後一句話填完整,並用上關聯詞寫出最後一句話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下列字的意思。(2分)
①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本故事,相信你一定有自己想說的話,請寫下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認真閱讀短文,然後根據短文內容完成後面的題目。(15分)
你 先 來
火車站售票廳內,人頭攢動,每一個售票窗口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下午三點十分左右,一個中年婦女急匆匆地走進售票廳,望著一個個長長的隊伍輕輕「呀」了一聲。她環顧四周,排在一個隊伍的最後面。她的頭發零亂,面容憔悴,滿臉的焦急,眼裡似乎還含著淚。
長長的隊伍緩慢地前移。婦人急不可耐,不停地跺腳,時不時探頭往前觀望。「咋這么慢?咋這么慢?要趕不上了。」她不禁喃喃自語。
站在中年婦女前面的是一位年約六十的男人。男人不時回過頭來,終於忍不住問道:「你要去哪裡?」
女人先是一愣,繼而答道:「深圳。」也許她沒有想到有人會在意她的存在。
△男人又問 有急事嗎 趕不上就明天走好了
△明天 女人有些急躁 明天不行
△為什麼 發生什麼事了 男人很耐心地問

婦人開口想說,卻忍不住哭起來。原來,兩個小時前她接到電話,說她在深圳打工的丈夫出了車禍,傷勢非常嚴重,隨時都有離世的可能。她想盡快趕到丈夫身邊,可今天到深圳的最後一趟列車就要發車了,看樣子她是趕不上了。
婦人的哭訴打動了周圍的乘客。突然,那男人走出隊伍,輕輕地把她推到前面,說了聲:「你先來。」
婦人有些拘束地站在了男人的前面。
前面站著一個酷酷的小夥子,這時也走出隊伍,左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你先來。」
再前面的女孩也讓出位置,輕聲說:「你先來。」
前面的人一個接一個紛紛讓位,說的是同一句話:「你先來。」
就這樣,女人很快來到售票窗口,此時,離開車只有十二分鍾了。她急急忙忙往外趕,走到門口,突然回過頭,朝著整個隊伍深深地鞠了個躬,說了聲:「謝謝你們!」
「還有時間,別急,注意安全!」有人喊了聲。
婦人沒有回頭,淚水卻再次湧出。
1、給打「△」的自然段空白處加上標點。(3分)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2分)
緩慢—( ) 零亂—( ) 拘束—( ) 憔悴—( )
3、認真讀1—3自然段,再作答。(3分)
(1)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兩個詞語可以看出火車站售票廳的人很多。請你另寫出一個形容人很多的詞語(四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從多方面生動具體地寫出了中年婦女的「焦慮」。用「____」畫出一句最能體現她「焦慮」的動作描寫的句子,用「
」畫出一句最能體現她「焦慮」的神態描寫的句子。(2分)
4、短文寫到了中年婦女購票前後的兩次落淚:第一次「婦女開口想說,卻忍不住哭起來」,此時,她落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淚;第二次「婦女沒有回頭,淚水卻再次湧出」,此時,她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淚。(2分)
5、讀了短文,讀著「你先來」這句簡單但又溫暖人的話,你有什麼感受?請寫下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習作。(30分)
題目:生活當中,你一定也時常聽過或說過「你先來」這句話吧?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什麼時候?請你把這個小故事寫下來,再談談你的感受。

㈦ 上海二期課改六年級語文第一課課文(祖父和我)

呼蘭河這小城裡邊住著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

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據說這花園,從前是一個果園。祖母喜歡吃果子就種了果園。祖母又喜歡養羊,羊就把果樹給啃了。果樹於是都死了。到我有記憶的時候,園子里就只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李子樹,為因櫻桃和李子都不大結果子,所以覺得他們是並不存在的。小的時候,只覺得園子里邊就有一棵大榆樹。

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先就冒煙了。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了。

祖父一天都在後園里邊,我也跟著祖父在後園里邊。祖父帶一個大草帽,我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地溜平,哪裡會溜得准,東一腳的,西一腳的瞎鬧。有的把菜種不單沒被土蓋上,反而把菜子踢飛了。

小白菜長得非常之快,沒有幾天就冒了芽了,一轉眼就可以拔下來吃了。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裡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是了。也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當做谷穗留著。

等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著狗尾草的一片,他就問我:

「這是什麼?」

我說:

「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

「是的。」

我看著祖父還在笑,我就說:

「你不信,我到屋裡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裡拿了鳥籠上的一頭谷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了。說:

「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說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雖然教我,我看了也並不細看,也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一抬頭看見了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去了。

黃瓜也許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飛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飛得多麼快,哪裡會追得上。好在一開初也沒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來,跟了蜻蜓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去了。

采一個倭瓜花心,捉一個大綠豆青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也許把螞蚱腿就綁掉,線頭上只拴了一隻腿,而不見螞蚱了。

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裡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奇怪的就是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里一揚,大喊著:

「下雨了,下雨了。」

太陽在園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太陽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鑽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什麼黑暗的地方飛出來。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似的。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的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只是天空藍悠悠,又高又遠。

可是白雲一來了的時候,那大團的白雲,好像灑了花的白銀似的,從祖父的頭上經過,好像要壓到了祖父的草帽那麼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㈧ 六年級上語文二期課改的詩的數量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郞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
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驚起一灘鷗鷺!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篇目三】《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 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七年級語文下冊 的課外十首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㈨ 中學數學單元測試六年級上 二期課改配套教輔讀物 p131 第31題

題目打出來啊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語文教師個人課改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