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水平測試卷(人教版)
你也是五年級的?也是廣州市的?哪個區呀?我也要查找這語文期末卷呢
⑵ 五年級語文上半學期第十一課的主要內容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第一次楚王命人關城門,開狗洞,讓晏子鑽狗洞進去,專晏子屬以訪狗國鑽狗洞來回擊。第二次,楚王以齊國沒有人來侮辱晏子,晏子以下等人訪下等國來回擊。第三次楚王以齊國人做盜賊沒出息侮辱晏子,晏子以兩國水土不同示意楚國是盜賊國來回擊。
晏子是擁有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高超的語言藝術的人。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開頭寫楚國仗著國勢強盛想侮辱晏子,這是故事的起因,接著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應答,這是故事的經過,結果是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這樣首尾呼應,思路清晰,行文緊湊,結構嚴謹。
我是六年級生,不太會打字,這些字足足花了我二十分鍾,望採納。
(這些答案一定對,是課後題吧,我們老師以前講過。)
⑶ 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學期語文知識點歸納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內或描寫抽象容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打比方的雙方要有共同特徵。
2、擬人 擬人是藉助想像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排比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片語,排成一串。這樣的句子可以加強語言的氣勢,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4、誇張 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誇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
5、設問 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
6、反問 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
⑷ 五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科書。
「部編本」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應試式的反復操練。
⑸ 五年級上學期語文復習資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識字與寫字
(1)認字200(164)個,會寫150(236)個,會使用字典、詞典。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3.能藉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閱讀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8)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習作
(10)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口語交際
(11)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編排內容
人教版
精讀課文:14篇 略讀課文:14篇
「回顧·拓展」所列項目
項目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第六單元第七單元第八單元
交流平台√√√√√√√
日積月累√√√√√√√
展示台√ √
趣味語文 √
課外書屋 √ √
成語故事 √ √
背誦篇目:第3、19、21、22、25、26課
小練筆(仿寫):第3、5、9、15、17、19課
綜合性學習:第1課 第五單元
教科版
主體課文:18篇 快樂讀書屋:14篇
「語文七色光」所列項目
項目第一
單元第二
單元第三
單元第四單元第五
單元第六
單元第七
單元第八
單元第九
單元
練一練√√√√√√√√√
日積月累√√√√√√√√√
知識窗√√√√√√√√√
動腦筋√
大家一起來 √√ √ √
窗外事 √ √√
開心一刻 √
背誦篇目:第一單元讀書屋古詩 第4、5、6、8、9、10、12課
選擇背誦:第3、11課
仿寫:第13課
三、本學期訓練點(人教)
1、想像:第5課
2、理清文章順序:第22課
3、說明方法:第三單元
4、體會句子含義:第四單元
5、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了解)讀書方法:第一單元
6、寫了哪些內容?第15課(從哪幾方面介紹的?第9課)
7、搜集整理資料:第七單元
8、了解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第八單元
本學期訓練點(教科)
1、按什麼順序寫的?(列提綱理清順序——第6課)
從哪幾方面來寫的?第3、11課(通過哪幾件事寫野菊熱情為我服務的的?第16課)
2、聯想與想像:第8課《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好像看到了什麼景象?
3、體會動作、聲音、神態的好處:第16課(寫人的方法)
4、抓住事物的特點:第18課
5、說明方法:第七單元
⑹ 誰可以告訴我現在廣州市小學用的人教版的五年級上學期的語文課本裡面的所有課文
第一組 1 竊讀記 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3 走遍天下書為侶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組 5 古詩詞三首 泊洲瓜洲 秋思 長相思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橋流水人家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9鯨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沒有灰塵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3 釣魚的啟示 15 落花生 16* 珍珠鳥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 有趣的文字 我愛你,漢字 第六組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19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20* 學會看病 口語交際·習作六 回顧·拓展六 第七組 21 圓明園的毀滅 22 狼牙山五壯士 23* 難忘的一課 24* 最後一分鍾 口語交際·習作七 回顧·拓展七 第八組 25 七律·長征 26 開國大典 27* 青山處處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語交際·習作八 回顧·拓展八 選讀課文 1 黃果樹聽瀑 2 斗笠 3 太空「清潔工」 4 鞋匠的兒子 5 剝豆 6 你一定會聽見的 7 木笛 8 百泉村(四章)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1 竊讀記 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3 走遍天下書為侶 4* 我的「長生果」
麻煩採納,謝謝!
⑺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所有古詩
1、《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盪盪,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⑻ 五年級上學期語文人教版 鯨的課文
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現過一頭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裡,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齶,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裡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鯨生活在海洋里,因為體形像魚,許多人管它叫鯨魚。其實它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在很遠的古代,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很長的年代,它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了,整個身子成了魚的樣子,適應了海洋的生活。
鯨的種類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須鯨,沒有牙齒;一類是齒鯨,有鋒利的牙齒。
鯨的身子這么大,它們吃什麼呢?須鯨主要吃蝦和小魚。它們在海洋里游的時候,張著大嘴,把許多小魚小蝦連同海水一齊吸進嘴裡,然後閉上嘴,把海水從須板中間濾出來,把小魚小蝦吞進肚子里,一頓就可以吃兩千多公斤。齒鯨主要吃大魚和海獸。它們遇到大魚和海獸,就兇猛地撲上去,用鋒利的牙齒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種號稱「海中之虎」的虎鯨,常常好幾十頭結成一群,圍住一頭三十多噸重的長須鯨,幾個小時就能把它吃光。
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這也說明它不屬於魚類。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氣的時候浮出海面,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等肺里吸足了氣,再潛入水中。鯨隔一定的時間必須呼吸一次。不同種類的鯨,噴出的氣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樣:須鯨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細又高;齒鯨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粗又矮。有經驗的人根據水柱的形狀,就可以判斷鯨的種類和大小。
鯨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總是幾頭聚在一起,它們通常會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頭朝里,尾巴向外,圍成一圈,靜靜地浮在海面上。如果聽到什麼聲響,它們立即四散游開。
鯨是胎生的,幼鯨靠吃母鯨的奶長大。這些特徵也說明鯨是哺乳動物。長須鯨剛生下來就有十多米長,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長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大鯨。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
⑼ 人教版五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文《鯨》
第1自然段寫鯨的重量;第2自然段寫鯨是哺乳動物;第3自然段寫鯨的種類;第4自然段寫鯨吃的東西;第5自然段寫鯨怎樣呼吸;第6自然段寫鯨怎樣睡覺;第7自然段寫鯨是胎生的。
你可以去買英才教程參考。
⑽ 小學語文人教版 五年級上學期
木笛(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選讀課文)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上課好動,喜歡說話等。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木笛》是一篇選學課文,課文主要寫木笛演奏手朱丹在高手如雲的招考激烈競爭中進入終試,但因為當日正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拒絕吹奏歡樂的樂曲而被取消考試資格,後來又被破格錄取的感人故事。本文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為背景,以「進入終試 → 拒絕吹奏,取消資格 → 紀念碑前吹奏悲樂 → 破格錄取 」為線索,在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兩難話題的同時,深情歌頌了朱丹高尚的民族情懷和不忘國恥的深邃情感。
三、設計理念:
文本故事情節巧妙曲折,語言敘述精煉生動,人物刻畫細致真切,讀中令人心靈震撼。緊扣文本語言的表達特點,引學生讀入故事的情境,在情節中進行角色互動與對話,讀與品、悟與想,讓心靈在情境中張開,讓體驗在情境中升華,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生成,充分發展。
在這一課時的學習中,我預定嘗試「初讀整體感知——再讀聚焦笛聲——深讀情感體驗——讀得共生共鳴」為主要的設計思路。首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上的把握,然後抓住「那一曲木笛聲」作為文本解讀的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研讀文本,觸摸詞句的溫度,傾聽詞句的聲音,更是逐漸引導學生從讀薄「笛聲」到讀厚「笛聲」之中,真真切切的品味國恥國難的痛楚至極,真真切切的感受文中朱丹及作者銘記恥辱,誓寫國魂的滿腔壯志!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品讀感悟,感受朱丹拒吹背後隱藏的濃濃愛國情懷。
3、引導學生懂得不能忘了南京大屠殺這個恥辱,心懷祖國得心懷國恥,在心裡裝上遇難的同胞。
五、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朱丹的笛聲。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木笛
引導讀題:見過木笛嗎?聽過木笛吹奏的聲音嗎?
2、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一起來認識一位叫朱丹的木笛樂手。
(二)、初讀感知:
1、組織自讀課文,讀准確、讀通順課文。不認識或有困難的請教同學或舉手問老師。
2、指導讀正確重點詞語:
苛刻 纖弱 打量 悲戚 歉疚 冷峻 婉惜 樂壇 應試者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蓓蕾初綻
3、交流:課文寫了朱丹的什麼事?
根據回答板書:拒絕吹奏 盡情吹奏
(三)、品笛聲,感受悲戚:
1、引導找到朱丹吹奏木笛的句子。課件出示:
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2、師:這就是朱丹在紀念碑前,佇立雪中,盡情吹奏的那曲木笛聲。
1)讀正確句子。
2)找出句中描寫笛聲的詞。
3、師:你聽到了朱丹的吹奏,我們聽到了朱丹的笛聲,還有誰也聽到了?
引導讀句:孩子們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4、課件出示詞語:悲涼凄切 脈管滴血 如泣如訴
1)讀詞語。
2)想像:讀著這些詞語,你彷彿聽到了怎樣的笛聲?
5、師:此時朱丹正站在你面前,把你心中的疑問問出來。
生「面對朱丹」提問題。
6、師小結:是呀,朱丹,你為什麼要吹奏如此悲涼凄切的笛聲呢?你想傾訴寫什麼?讓我們帶著問題,走近朱丹,尋找朱丹這樣做的原因。
(四)、尋原因,不忘國恥:
1、交流原因,板書: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師: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卻的日子。
2、課件出示: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這場大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大約60000分鍾,屠殺了近300000人,大約是每分鍾殺6個人。
1)齊讀這組數字。
2)交流:讀著這組數字,你覺得這僅僅是一組數字嗎?
3、出示南京大屠殺的圖片。教師悲情講述圖片內容。
1)說看圖片後的感受。
2)教師小結:國恥!
4、師:朱丹記住了這個日子,記住了這段奇恥大辱,所以在如此重要的考試中,他拒絕了考試的要求——吹奏歡快的樂曲。
引導讀朱丹與大師的對話。
5、朱丹放棄了考試,等於放棄了什麼?
到此,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朱丹?(有個性的、愛國的青年)
(五)、聽笛聲,一同感動:
1、那是不是只有朱丹記住了這個不該被忘卻的日子呢?
引導讀文找句。
2、出示:臨近石碑,只見一片瑩瑩光亮,像曙光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由孩子們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彷彿一片幼松林。每個孩子手上都擎著一支紅燭,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1)師:孩子們記住了!我們都被孩子們感動了!
2)心中有感動的一起來讀這段話。
3)朱丹也被孩子們感動了,於是他——
引導再讀句子: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3、還有一個人被朱丹、被孩子們感動著,誰?(大師)
大師被朱丹的什麼感動了?被孩子們的什麼感動了?
4、被朱丹、被孩子們感動著的還有我們!
1)說自己感動的原因。
2)交流。
3)動筆寫下自己想說的話。
(六)、總結升華:
1、師: 朱丹有一顆愛國心,孩子們從小心懷祖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充滿恥辱的日子,在心裡裝上國恥,裝上遇難的同胞!
2、課件出示:銘記國難,不忘國恥!
學生齊聲吶喊。
七、課堂練習
八、作業設計
九、板書:
木 笛
拒絕吹奏 ———— 盡情吹奏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銘記國難,
不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