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八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八

發布時間:2020-12-25 01:39:30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5課到識字8生字組詞

其實我是復制的,嘿嘿,不過,希望對你有幫助。
《自己的話是讓別人看的》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這句話承接上一句,進一步點明了德國人養花的與眾不同之處。因為花朵都朝外開,那麼在屋裡看到的「花的脊樑」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乾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一種境界」在這里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頗」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尋味」指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為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為大眾著想,為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這么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結果。雖然「人人為我」放在前面,但實際上「我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為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才會實現「人人為我」的美好願望,這兩者之間要辯證看待,整體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實例很多,課文中德國人養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別人的花;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③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時隔四五十年,作者又來到德國,當然會見到許多變化,但他說「美麗並沒有改變」,結合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作者是說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依然是「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同時,也許作者言下之意還在贊揚德國人民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這種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 ④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作者曾在德國留學十多年,在留學期間時常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祖國。現在時隔四五十年作者又來到德國,見到那家家戶戶窗口上的鮮花,不由得觸景生情,彷彿進入了夢鄉,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學生活時代,他陶醉在鮮花艷麗之中,沉浸於思鄉情緒之中。 (2)對詞語的理解。房東: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對「房客」而言)。莞爾一笑:形容微笑的樣子(多指女性)。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奼紫嫣紅:嫣:嬌艷。形容各種好看的花嬌艷絢麗。二、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樑、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有關德國風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羨林先生的資料,對德國有個初步的認識,對作者有所了解。 2.教學時,可在學生自學生字詞、充分自讀達到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教學程序突破重難點。下面這兩種思路供參考:其一,先緊扣作者四五十年後到德國故地重遊發出的贊嘆「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引發學生自主提出疑問。再引導歸納提煉並組織探究重點問題——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為什麼說是「奇特的民族」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圖文結合想像奇麗美景,還要相機引導學生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然後回讀全文說說對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理解。最後進行拓展延伸,如,閱讀相關文章,進一步了解德國的風光與文化,或者進行小練筆寫一寫讀後感,或者交流對作者的了解引發課外閱讀季羨林作品的興趣。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層層展開的,體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其二,從課題入手,直奔點明中心思想且含義深刻的句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結合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感悟理解過程中感受奇麗景象,積累優美語句。再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實例,加深對這句話以及課題的理解。最後小結歸納學習方法,完成相關課堂練習。課後思考與練習中要求理解的含義深刻的句子,不能就句論句,要採用結合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進行,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括弧中提出的問題重在引發思考與提示思路。不要空洞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在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操的陶冶。 3.教學本文要注意朗讀、默讀、瀏覽相結合。通過默讀、瀏覽,可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有利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感情的朗讀要以正確、流利朗讀為前提,以感悟理解為基礎,語調平緩之中有起伏,語氣平淡之中有激昂。第1自然段中要適當突出「花」「德國」各自「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而第2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的語氣;第3自然段要圖文結合、讀想(想像)結合、讀議結合,再現美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這奇麗風景的欣賞和贊美,進而達到熟讀能誦;第4自然段要讀出作者由衷的贊嘆之情。 4.本課有7個要求會讀會寫的生字,字形結構都比較復雜,筆畫較多,教師要在學生充分自主識字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書寫,可採用師生范寫、上台板演等方式進行指導。另外,要注意「莞」是個多音字,在本課中讀wǎn,表示地名時讀「guǎn」,如,廣東省的「東莞」;「奼」(chà)的聲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四、教學案例引發想像,廣泛聯系,讀中激情,熟讀成誦 ——第3自然段課堂教學實錄師: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展開想像,然後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教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朗讀) 生:我彷彿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美麗極了。生:我彷彿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檯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綵帶。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師:談得真好,想像豐富,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請接著說…… 生:我彷彿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台,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生:我彷彿看到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著各家各戶的窗檯翩翩起舞。主人聞著花香,欣賞著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師:是的,通過想像,大家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我們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再通過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現出來吧。 (學生練讀,再指名讀,評價) 師:×××同學讀得怎麼樣我們來評一評。生:我聽到她把「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花的海洋」讀得較重,這樣就突出了各色鮮花怒放的美麗景色。師:評得好,請大家說說「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意思。(兩生說成語意思) 生:我認為她讀得有感情,聲音有低有高,表達了作者驚奇、贊美的語氣,最後兩句適當拖長,給人一種「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的味道。師:你願意像她那樣讀給大家聽嗎(該生感情朗讀) 師:是的,本段最後兩句的確耐人尋味,意味深長,讓我們默讀2、3自然段,結合上下文,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吧。(學生默讀) 生:課文前面說作者曾問過女房東,這樣養花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吧,女房東十分肯定地說,正是這樣。德國人養花與眾不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師:你結合上文理解,很好。生:我想課文最後一段說的「多麼奇麗的景色」就是指我們剛才想像的景象;「多麼奇特的民族」就是贊揚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師:你說得真好!這就叫會讀書。請接著發表自己的看法。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首先要為別人著想,如果大家都為別人著想,反過來,別人也會為你著想。師:你談得很深刻。生:我想到了我們班捐書設立圖書角,如果大家都不捐,就辦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只要做到「我為人人」,就會換來「人人為我」。師:你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談得好。實際上,生活中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例子很多,請大家接著充分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理解。生:…… 師:讀懂了這一段話,再來讀,大家就一定會讀得更有感情,更「耐人尋味」了。 (配樂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然後讓全班看插圖,能背則背,不能背則讀;接著抄寫本段中自己喜歡的語句)。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課文自己打吧!

❷ 語文書的一年 級上冊的識字8全文是啥意思

天下無難事,來只怕有心人。早晨下雨自當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早晨下雨當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初三初四娥眉月,蜻蜓低飛江湖畔,十五十六月團圓。即將有雨在眼前。朝看太陽辨西東,大雁北飛天將暖,夜望北斗知北南。燕子南歸氣轉寒。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課後拓展小時偷針,大了偷金。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日落雲里走,雨在半夜後。早上朵朵雲,下午曬死人。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❸ 語文書的一年級上冊識字8全文都是啥意思

怎樣預習語文1.將課文先讀三遍,找出不會讀不會講的字、詞語,把不認識的字查字回典標音答,讀得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2、查字典、詞典.挑出來的字、詞一定要查字詞典弄會.3、學過後,把詞語、生字默寫,做到准確無誤

❹ 一年級下識字8讀後感想

讀後感的意思就說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的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這就稱之為讀後感
讀後感的格式:
第一段把書裡面的一些主要的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些什麼,想表達些什麼。
第二段選擇一個其中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一些地方,把它表達出來,切記是要用記得語言最好不要摘抄。比如說我覺得那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有隱含的意思,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聯系實際的生活,把書里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的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些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事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