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教版七年級下期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復習資料
文 言 文 閱 讀
一、《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趙普》選自《 》,這是一部 體宋代史,本文講述的是他擔任__________(官職)時的兩個小故事:一是 ;一是 文章在刻畫人物時,主要描寫了他的________和_______,集中表現了趙普 的性格。
1、 解釋加點詞
2、解釋下列文言詞語的古今不同含義。
⑴家人發篋視之發:古義: 今義:
⑵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學術:古義: 今義:
⑶普顏色不變顏色:古義: 今義:
(4)處決如流 古義: 今義:
(5)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古義: 今義:
(6)普明日復奏其人 古義: 今義:
3、一詞多義 : 跪而拾之以歸( )
及為相( ) 普又以其人奏( ) 讀之竟日( )
為 以天下事為己任( ) 以 太祖常勸以讀書 ( ) 之 奏薦某人為某官( ) 以天下事為己任 ( ) 家人發篋視之( )
4、翻譯全文
5、理解
(1)本文主要寫了關於趙普的兩件事,表現了怎樣的中心?
(2)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趙普讀書非常勤奮?摘錄此句並翻譯。你能說出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嗎?
(3)語段結尾處所言「太祖乃悟」,設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麼?
(4)宋太祖勸趙普要多讀書的原因是:
(5)讀書給趙普帶來了什麼好處:
(6)寫出《論語》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則,並說說理由。
(7)閱讀文章後,你認為趙普是怎樣的一個人?你喜歡他么?為什麼?
(8)你從文中可以看出趙普有什麼性格特徵?
(9)第二段寫趙普奏薦人才時有哪些細節描寫?從第二段中可以看出趙普有什麼性格特徵?
(10)我們可以從趙普身上學到什麼?
(11)文中有個詞語已成為成語,你能找出來並解釋嗎?
(12)「闔」字有何作用?
(13)趙普奏薦人才結果怎樣?為什麼太祖「卒用其人」?
6、總體把握:
(1)課文寫了 、 兩件事,圍繞一個 中心來構思。
(2)假如把趙普放到當今社會中,你認為他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嗎?為什麼?
(3)人們在評論英雄的功過得失時,我們常常發現這些英雄的身邊總有賢臣相隨。同學們能從歷史長廊中舉出一些賢臣的例子嗎?
(4)讀了課文,你認為為官者應具備怎樣的才能?
(5)趙普相傳有「 」的傳說,對此,結合課文與史實,你認為應該如何評價趙普其人?
(6) 趙普既薨,後人為他立一墓碑,請你寫一段碑文,以頌揚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不超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趙普讀的是什麼書?「讀書」與「臨政」有什麼聯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第二段文字的首句與下文是什麼樣的關系,請作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敘述趙普這則故事,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突出了他什麼樣的特點?試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 本文選自《 》,作者是我國___________時地方哲學家____________。說,一種文體,通常 。
2、解釋加點詞
3、翻譯全文
4、理解
(1)作者把「蓮」喻君子,那麼君子是什麼樣的人呢?
(2)「陶淵明獨愛菊」,「世人甚愛牡丹」,為什麼作者「獨愛蓮」?
(3)要贊頌蓮花,卻先提到菊和牡丹,為什麼?(3分)
(4)、用浪線畫出「予獨愛蓮」的原因。
(5)將菊、牡丹、蓮擬人,用高尚品格的「蓮」自況,是委婉批判__
(6)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襯托蓮,各有什麼作用?
(7)用原文的語句回答。
(1)文中體現菊花高潔、質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作者稱蓮是花中君子,賦予蓮象徵意義。其中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象徵君子莊重、質朴、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象徵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徵君子美好資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終採用襯托寫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襯托_____________,從而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運用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的寫法。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請查找資料,把「以花喻人」的句子製成讀書卡片保留下來。
①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②
③ ④
⑤ ⑥
6、從文中摘錄原句填空。
A、 喻君子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B、 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賞;
C、 喻君子志潔行廉,德聲遠播;
D、 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7、作者在文中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 來自比,又用 和
來襯托。聯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一種花,並用一句話來概括喜愛的原因。
最喜愛的花:
喜愛的原因:
8.文中寫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麼?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通過對菊花、牡丹、蓮花三種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突出了蓮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過菊花,牡丹與蓮花的對比描述,突出它們各自的德行品格。
C、這兩種花,人們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們的聯想。
D、這兩種花,一直為前人所鍾愛,由前人所愛說到自己的所愛,有強烈的比較效果。
9、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天下之偉觀也
B. ①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②是謂大同
C. ①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②嘗遺余核舟一
D. ①不蔓不枝 ②青樹翠蔓
10. 說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蓮,花之君子者也。」試根據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當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滿分100分 時間90時分鍾 得分————
一、積累與運用:(分)
1、 寫一手好字是令人羨慕的,請你把下面的話抄寫到空格里。(2分)
平心靜氣,相信自己,細心閱題,耐心答題。
2、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寫出已給拼音的漢字。(2分)
驪歌( ) 污穢( ) chóu悵( ) 澎pài( )
3、請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2分)
①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醒了。
改為
②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
改為
4、選出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2分)
A.同學們在運動場上生龍活虎,來勢洶洶。
B.這人跡罕至的叢林,就是鳥兒的天堂。
C.任長霞同志的先進事跡已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D.面對特務的囂張氣焰,聞一多先生義憤填膺,拍案而起。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2004年中國健兒以優異的成績從雅典奧運會勝利凱旋歸來。
B. 在老師的悉心輔導下,使我的數學成績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認我確實是做錯了。
D. 本周治安狀況良好,犯罪率較上周下降了一倍。
6、自由選取一具體形象,運用「寫物寓意」的手法,創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遠在風浪中生活,但從來沒有因此而停航。
7、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2分)
例如:舌戰群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積累,可以提高你的文學素養。請你把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補充完整。(6分)
A.深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
B. ,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C.《木蘭詩》中描寫戰場苦惡環境的詩句是 , 。
D.《孫權勸學》中從側面表現呂蒙讀書學習確有成效的句子是: ,
E.不識廬山真面目, 。
F.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有很多詩人寫詩來謳歌她。
請你選取你知道的一個描寫黃河的連續兩句詩寫在下面:
, 。
二、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①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②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大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③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他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④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⑤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⑥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⑦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③中「這樣」一詞指代的內容是什麼?(2分)
2.先前「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了」。選段中小鳥對大鳥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2分)
3.段④中「淘氣」一詞在文中要表達什麼意思?「再三」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2分)
4.段⑥中「感受」一詞指代什麼內容?(2分)
5.段⑦最後一行文字有什麼作用?(2分)
6.段⑤這一段文字,猶如一幅畫。請用一個詞為這幅「畫」加個標題,點出這幅「畫」的含義。(2分)
7、聯系社會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勢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談一談你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個人體會。(2分)
(二)門的懸念(12分)
學校大廳的門被踢破了。
——可憐的門,自從安上那天起,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歲的孩子,正是撒歡兒的年齡。用腳射門,用腳關門,早已成了不足為奇的大眾行為。
教導主任為此傷透了腦筋,他曾在門上張貼過五花八門的警示語,可是不頂用。他找到校長:乾脆,換成鐵門——讓他們去「啃」那鐵傢伙吧。校長笑了,說,放心吧,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很快,破門拆下來,新門裝上去了。
新門似乎挺帶「人緣」,裝上以後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們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陽光隨著門扉旋轉,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穿越的時刻,孩子們感覺到了愛與被愛的欣幸。
這道門怎能不堅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在美麗的憂懼中學會了珍惜與呵護。
——這是一道玻璃門。
1、 校長說「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意味深長。為什麼說這道門是最堅固的?根據文意作簡要的回答。(3分)
2、 文中說,「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這「易碎的夢」具體指什麼?(3分)
3、「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這句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
4、對「如何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這一問題,教導主任和校長持不同的觀點主張,根據文意分別概括。(3分)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我多麼驚訝——當我在鄉下看到一個農民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子上。「它會跑掉的?」我擔心地對老農說。老農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訴我說:「才不會哩!」他說:「這匹馬還是小馬駒的時候,就給栓在這個木樁子上了。一開始,它撒野地要從木樁上掙出來。可是,那時它的勁兒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轉,它就蔫了。後來,它長大了,卻再沒有心思跟那個木樁鬥了。有一回,我來喂它,有意把飼料放在它剛好夠不著的地方,可它只有『咴咴』叫了兩聲,腦袋就蔫了。——你說,它有多乖!」
我恍悟,原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1、「我」驚訝什麼?(2分)
2、文中有幾處表述「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請指出來。(3分)
3、文中「高高大大」與「細細短短」兩詞能否去掉?為什麼?(3分)
4、文中所表述的寓意是什麼?(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5、「細細短短的木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如果有,請用簡明的話表述出來。(3分)
(四)傷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
A. 世隸耕 ( ) B. 未嘗識書具 ( )
C. 或以錢幣乞之( )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 )
2、下列加點的「之」用法與其他三項不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錢幣乞之
C. 余聞之也久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①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②余聞之也久。
4、你認為方仲永由天才變為庸人的原因是什麼?(用選文中原句回答)(2分)
5、從方仲永的事例中你得到什麼啟示?(2分)
三、寫作(30分)
如花之開放,如筍之拔節,人生是一種靜悄悄的生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曾經有過幸福、甜美的回憶,也曾有過尷尬、為難的經歷。請你敞開心扉,以「成長」為話題,講述你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故事。600字以上。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2分)抄寫時做到准確、規范、端正、整潔即可得分。
2、(2分)Lí huì 惆 湃
3、(2分)①醒 省 ② 婉 宛
4、(2分)A
5、(2分)C
6、(2分)略
7、(2分)例如:
8、(6分)
A.明月來相照
B.此夜曲中聞折柳
C.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E.只緣身在此山中
F.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二、 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1、(2分)蹦到杯子上……玻璃瞅我。
2、(2分)大鳥再三叫喚,小鳥才回籠里。這種變化說明了小鳥逐漸對「我」產生了信賴和留戀。
3、(2分)「淘氣」一詞寫出了珍珠鳥頑皮的特點。「再三」一詞不能刪,因為它顯示了珍珠鳥對「我」的信賴程度。
4、 (2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5、 (2分)揭示全文主題。
6. (2分)信賴。其實,人和人,社會和社會,國家和國家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世界的和平日子,只有從彼此信賴中才能得到!
7、(2分)略
(二)門的懸念(12分)
1(3分)因為這是一扇用信任和愛心製造的,能夠使人懂得珍惜和呵護的心靈之門。
2(3分)經不起踢打的玻璃門。
3(3分)形象的寫出了學生傾注充分的愛,以及學生沐浴在愛的氛圍中。
4(3分)教導主任:用換門阻止踢打,主張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學生。校長:用信任和愛使學生懂得珍惜,主張塑造學生美的心靈。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1(2分)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上不會跑
2(3分)驚訝 擔心 恍悟
3(3分)不能,為了形成鮮明的對比。
4(3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5(3分)略
(四)傷仲永(10分)
1(2分)A.屬於B.曾經C.求取D.相當
2(2分)D
3(2分)
①(他)父親對此感到十分驚異,於是向鄰居借了這些東西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②我聽到這件事已經很久了。
4(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5(2分)一個人的天資和後天教育都很重要,但後天教育更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