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小學五年級下學期語文閱讀題三篇!謝了。
小學五年級閱讀練習
班級 姓名
一、閱讀《將相和》選段,回答問題。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我們倆鬧不和,( )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1.「諸」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___ ___,「荊」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 _____。
2.在括弧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並用這個關聯詞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削弱——( ) 進攻——( ) 同心協力——( )
4.不改變句子的意思,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換一種說法。
5.從文中選項一個詞語作為這個小故事的標題:
6.你認為藺相如處處避讓廉頗,做法對嗎?
7.結合本文段,說說你喜歡哪個人物,為什麼?
二、閱讀《草船借箭》選段,回答問題。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量 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推脫)。」諸葛亮說∶「都督(囑托 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1.「督」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____ __,「甘」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__ ___。
2.把文中括弧內不恰當的詞劃掉。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改為陳述句。
4.周瑜為什麼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
5.文中寫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周瑜高興是因為:
6.請發揮你的想像力,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軍令狀之前,到底想過些什麼?
三、閱讀《草船借箭》選段,回答問題。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yuè lè)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diào tiáo )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1.「援」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_____ _,「丞」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__ ___。
2.把文中括弧內不恰當的讀音劃掉。
3.在文中找出一對近義詞和一對反義詞寫在下面的括弧里。
( )——( ) ( )——( )
4.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改為反問句。
5.結合本文段,諸葛亮神機妙算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6.聯繫上下文,發揮想像,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 諸葛亮當時會笑些什麼?
7 「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當曹操聽到這話後,可能會對諸葛亮說:
五年級語文下學期課內閱讀練習題
班級 姓名
(一)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2)在這境界里,連駿馬與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象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3)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4)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象沒骨畫那樣,只用綠色渲染,沒有用筆勾勒,於是,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5)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6)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象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
1.以上文段選自課文 ,作者是 。
2.作者為了說明小丘線條柔美,把小丘比作 。
3.這段文字,結構上採用了 寫法。
4.畫「 」的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什麼?
5.下面四個詞語都是描寫「綠」的,仔細分辨後選詞填空。
一碧千里、天涯碧草、翠色慾流、萬古長青
( )是描寫綠的顏色的;( )是描寫綠的神態的;
( )是描寫綠的生命的;( )是描寫綠的廣漠的。
6.文中畫「 」的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7.這段文字主要描寫了 。
(二)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戴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您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裡倒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才給駱駝戴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要來了,太陽特別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嗎?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侵犯 寂寞 幼稚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2.我能用一個成語概括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 )
②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 )
3.縮句。
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縮為: 。
4.短文寫出了作者小時候的非常有趣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
5.這段短文選自課文《 》,作者是( ),她的小名叫( )。這篇課文是小說《 》的序言。
(三)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對兒子和小女兒說:「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遇到風沙還是雨雪,( )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 )那麼堅強,不軟弱,( )不動搖。」
1. 這段話選自課文《 》。(1分)
2. 在括弧中填上恰當的關聯詞。(2分)
3.這段話中寫了 、 、 、 這樣幾種自然災害,相信你還能寫出至少兩種來: 、 。(3分)
4.這段話寫出了白楊樹的三個特點:(3分)
(1) (2) (3)
5.文中畫線的句子是( )(1分)
a.外貌描寫 b.神態描寫 c.動作描寫
6、這段話運用了 的寫法,借贊美白楊樹贊美了
。
(四)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裡反芻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出寫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幼稚——( ) 寂寞——( ) 增加——( )
2.面對爸爸對駱駝佩戴鈴鐺的詮釋,「我」的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3.對駱駝佩戴鈴鐺這件事,你有更好的解釋嗎?試試看。
(五)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 )了他一眼,( ),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 )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晏子裝著( )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晏子( ),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
1.請在文中的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表示人物神情、動作的詞語。
2.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換成兩個成語:( )( )
3.「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晏子為什麼這樣說?這是事實嗎?
4.你認為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六)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是著名作家( )所寫的《 》一文中的句子,它的意思是:
,表達了 的感情。
Ⅱ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內閱讀練習題答案。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被稱為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茶館》等。我們曾經學過他寫的《貓》《母雞》。4444444444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3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通過這些畫面,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遼闊、碧綠;草原的人:熱情,好客
5理解句子:
1〉「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這句話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這句話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寫出了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
3〉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白楊》
1本文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獻身邊疆的精神。
2 理解句子:
1〉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句話借物喻人,描述了白楊樹的特點:a直,b生命力強,c堅強,不動搖,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獻身邊疆的精神。
2〉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表白:解釋說明。
這是一個設問句。爸爸以白楊自勉,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高大的白楊樹」指像爸爸一樣的邊疆建設者;「幾棵小樹」指邊疆建設者的孩子們。這句話的含義:爸爸已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樹一樣經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
《古詩詞三首》
1《牧童》詩意: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2《舟過安仁》詩意: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3《清平樂??村居》詞意:長滿青草的溪邊有一座茅草屋,屋裡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夫妻。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鋤豆田裡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雞籠子,調皮可愛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著蓮蓬,那憨稚之態格外讓人喜歡。
4《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岩的作品。詩的第一句話寫原野,第二句寫笛聲,分別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人感受,詩的三四句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塑造了一個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牧童形象,表達了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5《舟過安仁》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詩中,前兩句話描寫的是作者的所見,後兩句描寫的是作者的所悟。我們還學過他寫的《宿新市徐公店》
6《清平樂??村居》是一首詞。詞,又叫長短句。作者是宋代詩人辛棄疾。(他是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代表作《稼軒長短句》。)
《冬陽??童年??駱駝隊》
1《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我們曾經學過她寫的《竊讀記》。
2課文圍繞童年生活寫了四個生活片斷:學駱駝咀嚼,關於駝鈴的想像,看駱駝脫毛,想念駱駝隊。
3為什麼駱駝要系著鈴鐺?爸爸的解釋是為了防狼,「我」的想法是拉駱駝的人耐不住長途路程的寂寞,增加行路的情趣。你的猜想是 。
《童年的發現》
1本文寫了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夢中飛行;思考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產生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的疑問並對此進行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2費奧多羅夫是個有求知慾望、探究精神,敢於大膽想像的孩子。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一語雙關。它既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又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
《楊氏之子》
1《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
2全文意思: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3理解句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起到了總起全文的作用。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回答巧妙在哪裡呢?
說話婉轉,禮貌,思維敏捷,語言機智幽默。
《晏子使楚》
1《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開頭寫楚王想侮辱晏子,這是故事的起因;接著寫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機智對答,這是事情的經過;結尾寫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這是故事的結果,首尾照應。
2晏子是一個能言善辯、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人。
《再見了,親人》
1課文前三個自然段寫作方法的共同點:
以談話的口氣敘述,以請求的語句開頭,反問句結尾,以回憶的形式進行敘述。
2、課文的最後3個自然段以呼喚的方式,抒發了志願軍戰士的心聲,表達了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3句子理解:
1〉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用反復呼喚的方式來表達。「再見了」說明「依依惜別」,「親人」表現「關系親密」;呼喚「親愛的土地」強調「深深的眷戀」。這里的呼喚簡短而親切,真摯而感人,表達了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難舍難分的感情。
2〉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車已經開動,志願軍戰士請求「列車慢一點兒開」,以延長在朝鮮土地上的停留時間,以推遲與親人分別的時間。進一步說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c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這是志願軍戰士心的呼喚,也同樣是朝鮮人民的心聲,它告訴人們: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中朝兩國人民結下了親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誼。
《橋》
1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他有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2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是老支書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橋。這座橋梁正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
3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後照應,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
4句子理解。
①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人們在山洪暴發時群眾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即將斷裂的危急情景,也為下文寫木橋的轟塌埋下了伏筆。
《將相和》
1本篇課文時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的。將指廉頗,相指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本文寫了三個小故事,分別是: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其中, 「完璧歸趙」是事件的起因,「澠池之會」是「完璧歸趙」的發展,「負荊請罪」是這件事的結果。
3藺相如是一個勇敢機智、不畏強暴,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人,廉頗是一個勇於改過,以國家利益為重的人。
4將相 「不和」的表面原因是:藺相如一升再升,官位居於廉頗之上,實質原因是廉頗的錯誤認識。將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藺相如的寬闊胸襟和廉頗勇於認錯、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實際原因是:他們共同的愛國思想。
《草船借箭》
1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嘆服諸葛亮的才能超過自己。
2故事以「借」為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准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弗如。
3文章的開頭與結尾照應。
4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
1〉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但他不動聲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並按周瑜意願立下軍令狀。
2〉他算到了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
3〉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4〉他也算好了人,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肅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謹慎多疑,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
5〉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後必然疑惑,但絕不會直問原因,所以請魯肅同船取箭,做個見證,回去好向周瑜講述取箭經過。
5人物特點:諸葛亮:神機妙算,有膽有識,心胸寬廣,顧全大局;周瑜:自負,嫉賢妒能,智謀過人,心胸狹窄;魯肅:忠厚守信;曹操:多疑謹慎。
6句子理解
①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枝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這是諸葛亮為借箭所做的准備。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有計謀、有膽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軍令狀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個草船借箭的計劃。
②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a選擇「大霧漫天」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准確。b曹操不敢「輕易出動」,所以只叫弓弩手射箭。c把船隻「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於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使受箭面積大。d軍士「擂鼓吶喊」,既是為了虛張聲勢,製造進攻的假象,吸引曹操軍隊的注意力,又是讓曹軍明確射箭的目標、方向。可見,諸葛亮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③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諸葛亮為什麼笑著說?
因為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這一笑,笑出了諸葛亮的自信、大度、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既能兩面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也便於箭滿後順風順水返回。敢逼近曹操受箭,說明諸葛亮對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謹慎的性格了如指掌。諸葛亮考慮周全,安排巧妙,不僅有豐富的天文知識,還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7《草船借箭》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其它三部作品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 。
《人物描寫一組》
1《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選自中篇小說《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儒林外史》,《「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紅樓夢》。《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說家
2《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這個片斷側重了對小嘎子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特點。
3《臨死前的嚴監生》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通過對嚴監生臨死前的細節描寫,刻畫了他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4《「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個片段重點寫的是林黛玉初進大觀園,與眾人相見的過程中,與「鳳辣子」見面的經過。通過對王熙鳳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刻畫了她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於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喜歡使權弄勢、炫耀特權和地位的形象。
5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以及對王熙鳳的肖像描寫和王熙鳳對林黛玉說的一席話,是對王熙鳳的正面描寫。林黛玉的思索、納悶與賈母對王熙鳳的戲謔談笑的評價,是對王熙鳳的側面描寫。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1本文作者季羨林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們曾學過與他相關的文章《「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理解句子:
1〉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一種境界」在這里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頗」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尋味」指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為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為大眾著想,為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這么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結果。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實例: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2〉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
「美麗並沒有改變」指: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德國人民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沒有改變。
《威尼斯的小艇》
1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
2「操縱自如」課文中指船夫駕駛小船熟練靈活,得心應手。是從 (1)小艇速度極快。(2)在非常狹窄非常擁擠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穩穿過,還能急轉彎。表現出來的。
3小艇與人們生活密切關系:白天,小艇一出動,城市就喧鬧和充滿生機活力;夜晚,當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靜寂,入睡了。這一靜一動的描寫形成對比,襯托出小艇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靜,艇動城鬧,威尼斯古城的熱鬧與靜寂是與小艇的動與靜密切相關的,小艇是小城重要的交通工具。
4本課的寫作特點是:把人的活動與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
5本文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散文。我們還學過他寫的《金錢的魔力》
6理解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於大街上的汽車。
「大街」指河道,「汽車」指小艇。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里的水蛇。
本段用了三個比喻,把小艇長、窄、深的特點比作獨木舟;把小艇兩頭翹起的特點比作新月;把小艇輕快靈活的特點比作水蛇。
《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1從古至今,人們都在不斷地更新、改進信息傳遞的方式。在2700多年以前,我們的先人利用烽火傳遞信息。公元前490年,希臘人菲迪皮茨用跑步的方式傳送信息。1943年,哥倫布用漂流瓶傳遞他寫給西班牙女皇的信。
2古時候,人們大多要依靠驛差給遠方的親人送去問候;近代,人們依靠郵政系統傳遞信息。19世紀30年代,莫爾斯發明了電報;後來,貝爾發明了電話,使信息傳輸比以前更方便、根快捷了。1984年,第一台多媒體電子計算機誕生,1993年,美國政府提出建設「信息高速路」的計劃。如今,計算機網路把世界連成一家。
3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問題的提出;2〉調查方法;3〉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4〉結論。其中,重點是結論部分。
Ⅲ 五年級下學期語文目標第二單元練習閱讀答案
一、看拼音,寫句子。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如:金(燦燦)
水( ) 甜( ) 紅( ) 藍( )
冷( ) 樂( ) 綠( ) 白( )
三、把下面的每組詞按一定的順序排列
1.迎春花 臘梅 桃花 菊花
2.歐洲 世界 羅馬 義大利
3.老年 兒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四、在括弧里填上句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 )
2.在我們的故鄉--山上,不是有許多水晶和瑪瑙嗎?( )
3.它糊里糊塗聽著小青石的話,一會兒竟睡著了。( )
4.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 )
五、按要求寫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兩句並一句,意思不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遙遠的北海有一條特別大的魚。
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獨自旅行。
擴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過後,地上全白了。
寫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間飛來飛去。
寫成擬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選擇打比方的句子。
1.她那水晶般的藍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
2.他長得像他的爸爸。( )
3.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
4.我好像在哪兒見過她。( )
5.運動員彷彿離弦之箭,朝前飛奔。( )
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郵局訂了《少年文藝》、《童話大王》、《百家作文指導》和《小學生學習報》等報紙。
2.市場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蘋果、葡萄、西紅柿、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種各樣的魚,有帶魚、有黃魚、有鰻魚、還有鯨魚。
(二)
每當林巧稚回憶起她中小學時期的生活,總要稱贊老師講授知識時注意聯系實際,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課時,老師就把她們帶到海邊,在海灘上做地形的沙盤。大家邊玩邊做,興趣盎然,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而且深深地印在腦子里,經久不忘。
林巧稚從小對生物課就有很大的興趣。有一次,老師上生物課時,問道:「樹葉是什麼顏色的?」
「是綠色的。」林巧稚和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老師又問道:「樹葉是什麼形狀的?」
不少同學答道:「橢圓的。」
生物老師胸有成竹,並不急於對學生的回答作結論,而是把她們帶上山去,採集各種樹葉標本。採集回來,大家把樹葉放在課桌上,老師讓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兩個問題。原來樹葉不僅有綠色的,還有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樹葉的形狀更是千奇百怪,鋸齒形的、針狀的、扇形的......什麼樣的都有。
一堂生物課結束了,林巧稚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體會到了一種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樹葉是綠的」那麼簡單,因而自己的頭腦也要復雜一點,你要認識它,就要到實際中去調查了解,不能人雲亦雲。
1.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1)異口同聲:
(2)胸有成竹:
2.給短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3.本文主要敘述了( ),告訴我們( )。
答案:
一、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二、水淋淋、甜滋滋、紅通通、藍花花、冷冰冰、樂陶陶、綠油油、白茫茫。
三、1.迎春花、桃花、菊花、臘梅(按季節先後)2.世界、歐洲、義大利、羅馬(按地域大小)3.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年齡大小)
四、1.比喻 2.反問 3.擬人 4.排比
五、1.爸爸不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2.北海有魚。3.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到義大利旅遊。4.大雪過後,地上像鋪了一條厚厚的白毯子。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間舞蹈嬉戲。
六、1 3 5
七、1.今年,我在郵局訂了《少年文藝》、《童話大王》、《百家作文指導》和《小學生學習報》等雜志和報紙。
2.市場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蘋果、葡萄、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種各樣的魚:帶魚、黃魚、鰻魚和鯨魚。
八
(二)1.異口同聲:胸有成竹:2.第一段(1):總寫林巧稚的回憶。第二段(2-6):一堂生物課的經過。第三段(7):林巧稚悟出的人生道理。3.林巧稚上一堂生物課的故事;對於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認識它,就要到實際中去調查了解,不能人雲亦雲。
Ⅳ 求20篇五年級下冊語文閱讀題
望遠鏡
美籍華人薛華菁女士還來不及細看一眼她__________的故國大地,還來不及再細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將軍,便在耳膜一脹之際,被飛機送上___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識地摸一下那個皮包,那個纖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將軍帶給台北舊友的奇異的禮物。多幸運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孫女,一位紐約普通的漢語老師,應邀參加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還由那位紀念活動籌備組成員之一的老將軍親自接待,赴國宴,游長城……臨別,老將軍聽說她轉道去台北探親訪友,又囑以重託,多麼親切、多麼信任啊!可是為什麼這個皮包不上鎖?老將軍還說「是一個舊物,可以隨便看」的,到底是什麼?連臨座的外交官都盯著這個皮包看。薛華菁輕輕拉開拉鎖。奇怪,裡面是一隻破舊的皮盒子。她又打開盒子,不由怔住了,原來是一個破舊的、只能送進歷史博物館的望遠鏡!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個世紀前製造的望遠鏡!……且慢,一位著名的將領,怎麼會把一件毫無意義的東西,唐突地送給孤島那位地位顯要的將軍!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架望遠鏡呢?薛華菁邊思忖邊仔細看望遠鏡。突然。她在鏡筒上發現一行小字——國軍上尉:S•W。「S•W」——— 是台北那位將軍名字的英文縮寫呀!薛華菁一下子明白了誰是望遠鏡的主人。可這架望遠鏡又是何時何地到了大陸那位老將軍手裡?是黃埔軍校畢業時的臨別贈品?是北伐會師時的紀念物?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攜手驅敵的饋贈?……為什麼要此時此刻「完璧歸趙」?是懷友?是敘舊?是傳情?……薛華菁簡直墜入了五里雲霧。飛機行進在一片湛藍的海洋上空。薛華菁無意中把望遠鏡舉到眼前,啊!大陸在延伸,孤島在漂移,海峽兩岸的距離縮得那麼小……倏地,她靈犀的火花一閃,想到孤島上的那位將軍,不正需要這架望遠鏡么?
(1)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2)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詞語,寫在橫線上。
①形容路途遙遠。________
②比喻將原物完好無損地歸還本人。_________
(3)文中句子「邊思忖邊仔細看」中的「思忖」可以換成詞語:_____。
(4)大陸的那位老將軍把一架望遠鏡送還給其主人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參考:熱愛; 蔚藍。
(2)①千里迢迢; ②完璧歸趙。
(3)思考。
(4)略。
「成」與「功」
失敗者對於成功,一方面是羨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與「功」兩字組成的,成是功的積累,叫做「功到自然成」。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20年臨池習書,洗筆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書法上爐火純青的造詣。功是成的基礎,一個人( )想取得成功,( )必須經過艱苦的奮斗,這個過程也就是功的積累過程。一滴水從檐楣上掉下來,重重地落在石頭上,「啪」的一聲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頭上看不到絲毫的痕跡。( ),經過一年,兩年……堅硬的石頭終於被水滴滴穿了。如果成功很容易,無需奮斗就能達到的話,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積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話,那成功就會變得廉價,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澤,那我們還要成功幹嘛?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資料,筆耕不息,才有葯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司馬遷游歷名山大川,博覽經典秘籍,遭受宮刑,忍辱負重,筆耕不輟,才有《史記》的誕生。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無捷徑,也沒有寶葫蘆,所以( )坐著羨慕別人「成」,倒( )站起來積累自己的「功」。須知,任何一朵鮮花的盛開,都需要花苞長期孕育;任何一枚勛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應的代價。成功是自私的,它絕不會將輝煌施捨給懶漢,成功又是公平的,它會毫無保留地將滿天的燦爛星光照在堅持不懈的奮斗者身上。
(1)「須知,任何一朵鮮花的盛開,都需要花苞長期孕育」,「鮮花的盛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花苞長期孕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弧里填上適當的關聯詞。
(3)「水滴石穿」最恰當的解釋是( )
A.水滴能穿透石頭。
B.水不停地滴,石頭能被滴穿。
C.水不停地滴,石頭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請結合自己學習、生活的真實體驗,圍繞「成功是什麼」的話題簡單談談看法。(100——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參考:成功; 為獲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
(2)如果……就; 可是; 與其……不如。
(3)C
(4)略。
吐魯番盆地
我國的旅遊勝地——新疆吐魯番盆地,它的最低點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4米,是我國最低的窪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氣溫均高於40攝氏度,最高可達47攝氏度,而地表溫度則高達75攝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風,每次捲起漫天風沙,所以有「火洲」「風庫」之稱。《西遊記》中所描繪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實只有一百公里長)橫貫整個盆地,那殷紅色的山石,褶皺的地貌,遠遠望去,真像跳動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強烈)的陽光(照射 照耀)下,滿山像燒起了大火,熱浪灼灼撲人。這里夏天人們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傳說有位縣長上任時正趕上大熱天,公務繁忙,熱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為了節省時間,他乾脆坐到水缸里辦公。有人來找縣長,光聽見聲音不見人,回頭一看,喲!他正赤條條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魯番,半路上沒有飯店也餓不著。( )帶一些雞蛋,不用找鍋,不需生火,把雞蛋往沙坑裡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噴香的熟雞蛋了。再配上隨身攜帶的小菜和飲料,就是一頓十分(精緻 別致)的野餐。吐魯番人植樹造林,變沙漠、盆地為綠洲。在吐魯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間,有這樣一條十五公里長的林陰路:兩側樹分為三行,一行是鑽天白楊,一行是桃樹,一行是梨樹。據說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縣委書記領人栽的。他想讓後人( )有遮陽蔽日之處,( )有解熱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楊已搭起綠色的通道,桃梨已開花結果。那些走得又熱又渴的行人,驚喜地撲到這清涼的樹陰下,大口地吃著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時候,該是多麼感激這不知名的種樹人啊!
大風、酷熱考驗了人,也鍛煉了人,使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像金子一樣耀眼、閃光。
(1)給下列詞語中的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漫:①不受約束,隨便; ②廣闊,長; ③到處都是。
漫天風沙( ) 長夜漫漫( ) 漫無目的( )
(2)在文中括弧里合適的詞下面畫橫線。
(3)在文中的括弧內填入合適的關聯詞。
(4)文中的「火洲」「風庫」指的是 。
(5)吐魯番人用 的方法,來改造這兒的自然環境,在路邊上栽種鑽天的白楊,可以 ,栽種桃樹、梨樹,可以 , 從中可以看出吐魯番人的 。
答案:
(1)漫天風沙(③) 長夜漫漫(②) 漫無目的(①)
(2)強烈 照耀 別致
(3)只要……就; 既……又。
(4)新疆吐魯番盆地。
(5)植樹造林; 遮陽蔽日; 為行人解熱止渴; 智慧和創造力。
五瓣丁香
入春以來,我一直惦念丁香。聽人說, 若能在結著多如雲霞的四瓣丁香樹上找出一朵五瓣丁香,就會得到好運和幸福。女子都是虔誠的,我這個穿軍裝的女子也一樣。
同病室的幾個病友幾乎每天傍晚都去醫院的後山坡上探看丁香,帶回來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惹人心動:「冒出新綠了。」「生出嫩葉了。」「結花蕾了。」……可是我們嫌慢, 埋怨丁香的疏懶乏情。昨天晚飯,她們又結伴去探看丁香了,留下我一個在病房裡。看著自己打著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牆壁,彷彿一切都變得蒼白起來。我心想:這條傷腿一定害我誤了花期,不能去找五瓣丁香,尋不著它,那麼好運和幸福也就與我無緣了。這樣想著,自己把心情弄得灰灰的。這時,她們回來了,個個興高采烈,爭著向我炫耀她們的「幸福」——五瓣丁香。有白色的、紫色的,小小的花朵很是美麗,花瓣兒更是精緻、嬌巧、細柔。她們有人要分給我一朵,而我也十二分地想擁有它,可我還聽人說:別人送的五瓣丁香不具有神奇的魔力。於是我謝絕了她們的好意。看著她們如同尋得幸福一般的喜悅面孔,我的心羨慕得有點微微發疼。晚上,我早早地蒙上被子——除了想找一朵五瓣丁香,好像別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人,有時就會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希望。由於太希冀、太嚮往,我甚至做了一個丁香夢:我的腿好了,來到一個好大的丁香園找五瓣丁香,可是到處都是四瓣的,無論我如何努力,也沒有找出一朵神秘的五瓣丁香。感覺天亮了,我懶懶地不肯睜開眼睛,心中仍存著找不到五瓣丁香的遺憾。做晨檢的護士來了,問我:「別的人都去哪兒了?」我這才發現她們一個都不在。大概是因為太興奮睡不著而早早跑出去瘋鬧了吧?疾病竟使我變得有點妒忌她們了。門被輕輕地推開了,只見她們個個手裡拿著一大束丁香花,原來她們一大早去替我折花了。她們把花遞給我:「快找你的五瓣丁香吧!」我一時語塞,為她們的熱情、真誠所感動,懊悔剛才對她們的妒忌……頓時,我感到自己整個兒沐浴在友愛結成的溫馨之中。我細心地從她們採摘來的一束束丁香花中,找到了一朵白色的五瓣丁香。而我更是在她們中間找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五瓣丁香——好運、溫暖和幸福。
(1)我為什麼一直在夢中追尋一朵五瓣丁香?
(2)「看著自己打著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牆壁,彷彿一切都變得蒼白起來。」這句話中連用了三個表示白色的詞語,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3)「而我更是在她們中間找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五瓣丁香——好運、溫暖和幸福。」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
(1)因為「我」聽說得到五瓣丁香就會得到好運和幸福。
(2)體會到「我」心中很失落,感到很遺憾。
他要感謝那隻手
感恩節的前夕,美國芝加哥的一家報紙編輯部向一位小學女教師約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畫的圖畫,圖畫的內容是:他想感謝的東西。孩子們高興地在白紙上描畫起來。女教師猜想這些貧民區的孩子們想要感謝的東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數孩子會畫上餐桌上的火雞或冰淇淋等。當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畫時,她吃了一驚,他畫的是一隻手。是誰的手?這個抽象的表現使她迷惑不解。 孩子們也紛紛猜測。一個說:「這準是上帝的手。」另一個說:「是農夫的手,因為農夫餵了火雞。」女教師走向小道格拉斯——一個皮膚棕黑色,又瘦又小,頭發捲曲的孩子桌前,彎腰低頭問他 能告訴我你畫的是誰的手嗎這是你的手 老師 孩子小聲答道她回想起來了,在放學後,她常常拉著他粘乎乎的小手,送這個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窮,父親常喝酒,母親體弱多病,沒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舊的衣服總是臟兮兮的。當然,她也常拉別的孩子的手。可這只老師的手對小道格拉斯卻有非凡的意義,他要感謝這只手。
我們每個人都有要感謝的,其中( )有物質上的給予,( )有精神上的支持,諸如得到了自信和機會。對很多給予者來說,也許,這種給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卻難以估計。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盡自己的所能,給予別人。
(1)給第5、6自然段缺標點符號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弧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
(3)為什麼說「這只老師的手對小道格拉斯卻有非凡的意義」?
(4)假如給你一個同樣的主題——「我想感謝……」,請你畫一畫,你會畫什麼?為什麼?
答案:
(1):「 ? 」 「 ,。」。
(2)參考:不僅……還……
(3)因為小道格拉斯家庭不幸福,得不到溫暖,老師每天拉他的手,讓他感受到了關心與溫暖。
(4)略。
家鄉的紅棗
「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陽節正巧在假期內,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可是父母卻執意要我陪同去鄉下老家看看。汽車沿著坑坑窪窪的山路行駛。這條路,從我第一次走就是這個樣子,父親在顛簸的車上嘆道:幾十年如一日啊……一路看不夠的山光野景,幾十里路不覺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個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門口剝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滿了一年的收成: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寶塔的形狀,光彩奪目;屋檐下掛著的一串串紅紅的辣椒,鮮艷奪目,這莫不是農家渴望好日子的寫照?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棗樹所吸引。幾年沒見了,樹干刻滿了歲月的滄桑,卻仍然枝繁葉茂。老姨說:樹上的棗兒原本更多,已經打落分給鄉親們品嘗了。樹上這些棗兒,是專門給我留的。說著話,老姨吩咐孫子拿來長竿,對著樹上的棗兒,「噼噼、啪啪」的一陣猛打,棗兒如冰雹一般紛紛落下。我撿起一粒紅透了的棗兒品嘗,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體中蔓延。再看那棗樹,在長竿的敲擊下,棗兒落下的同時,那樹的枝枝葉葉也紛紛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別打了!你們看把這樹折磨成什麼樣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這棗樹就是這個樣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來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這是為什麼?」老姨說:「這樹賤。」我的心卻受到了深深的感動。這樹「賤」嗎?是「賤」哦。它的生長不擇地的肥瘦,隨便栽在什麼地方,哪怕是山溝石縫,有點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滿山遍野生長的野生酸棗樹,就是家栽棗樹的母本,也成就了這棗樹的堅強品質。無論是山野還是院落,無論是旱澇災害還是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它都會奉獻給人們一樹的甘甜……這樹「賤」嗎?我看到的卻是棗樹面對挫折更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這棗樹,多麼像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鄉親,雖然這塊土地是那樣的貧瘠,就如父親在路上輕嘆的那一句「幾十年如一日」,幾乎看不到什麼變化,可是這里的鄉親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從不曾減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揮灑下汗水,秋天收獲果實,鄉親們踏踏實實地享受著這塊土地帶給他們的每一個日子……我和父母告別了這個小山村。帶回家一籃紅棗,讓果實的香甜、棗樹的品質滋養著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蘆葦絮,讓我,把家鄉山山水水的靈氣帶回家。
(1)請根據內容完成下列練習。
「我」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是因為 ;「我」心疼地阻止老姨敲擊棗樹,是因為 ;老姨說棗樹賤,是因為 ;作者卻從棗樹身上看到了 。在作者的眼裡,棗樹就像 ;所以,在「是『賤』哦」這句話中,「賤」應該理解為: 。
(2)用句子中的帶點字寫一個句子。
無論是山野還是院落,無論是旱澇災害還是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它都會奉獻給人們一樹的甘甜……
(3)照樣子寫詞語。
坑坑窪窪
金燦燦
(4)「這棗樹就是這個樣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來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 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這句話給你的啟示。
答案
(1)父母執意要「我」陪同去鄉下老家看看;棗樹的枝葉被打斷;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來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棗樹面對挫折更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鄉親;不擇地而生,堅強不屈,容忍一切,默默奉獻。
(2)參考:無論路途多麼遙遠,無論天氣多麼惡劣,他都堅持每天去探望那個老人。
(3)整整齊齊,乾乾凈凈,舒舒服服; 紅彤彤,綠油油,氣沖沖。
生短文17:
死情
我在廣州培訓時,老師出了一道題:「愛的表達方式」,要求我們每人說一種,但不能重復。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可以用寬容來表達;有的說可以用鮮花和語言來表達;有的說痛苦一個人承受,快樂兩個人分享,這就是愛的最好的表達方式……輪到一個叫秦依的東北女孩時,她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對年輕夫婦,都是生物學家,經常一起深入原始森林考察。有一天,他們像往常一樣鑽進森林,可當他們爬過那個熟悉的山坡時,頓時僵住了,一隻老虎正對著他們。他們沒帶獵槍,逃跑也是不可能的。他們臉色蒼白,一動不動,老虎也站著。僵持了幾分鍾時間,老虎朝他們走來,然後開始小跑,越跑越快。就在這時,那個男的突然大喊一聲,然後自顧自地飛快跑開。奇怪的是,跑到那女的面前的老虎也突然改變方向,朝那男的追過去。隨後那邊就傳來慘叫聲,而那女的卻平安逃回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說那男的「活該」。也就在這時候,秦依問我們知不知道那男的喊的是什麼。我們幾十個學員,大致給出兩種答案,一是:婆,對不起啊!」二是:「趕快逃,逃一個算一個!」秦依說:「錯了。那個男的對他妻子喊:『照顧好依依,好好活下去!秦依的臉上已經掛滿了淚水。面對著大家驚愕的面孔,她接著說道:「在那種情況下,老虎只會攻擊逃跑的人,這是老虎的特性。」秦依最後說:「在最危險的時刻,我爸爸一個人跑開了,他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我媽媽最真摯的愛……」
(1)用一句話說出這個真實故事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年輕夫婦和老虎僵持了幾分鍾的時間里,他們分別會想些什麼呢?請想像一下,並寫下來。
妻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丈夫很快作出的反應,試對他的思維進行探索、推理。
丈夫可能會這樣思考——今天碰到老虎,肯定沒命了,但是,不能 ______________, 要想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在身上沒有帶武器,只有跑。但是,人怎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老虎一追上來,那麼,我們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妻子更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其兩人都讓老虎吃掉,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一個男人,有保護弱小的責任,只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老虎有攻擊逃跑的人的特性,所以我只要___________,老虎就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在老虎追我、吃我的時候,妻子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這兒,丈夫毫不猶豫地向著遠處跑去,邊跑邊喊,和妻子告別,並吸引老虎追過去。
(3)讀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對手無寸鐵的夫妻在原始森林考察時遇到了老虎,丈夫為了挽救妻子的性命,利用老虎只會攻擊逃跑的人的特性,獨自逃跑,最後犧牲了。
(2)妻子想:(略)。
丈夫可能會這樣思考:坐以待斃;自救;能跑得過老虎呢;都沒命;遇害;犧牲一個;犧牲自己;逃跑;追上來;逃跑。(僅供參考)
生 命 的 禮 物
那年,在美國考得駕駛執照,同時發給一張淡紅色的小卡,卡上寫著:按照統一的人體捐獻法規,當我死之時,我作如下選擇:
a捐獻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獻我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日期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獻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獻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臟起搏器。
以下是親筆簽名和日期。
真新鮮!要是我母親見了,一定大驚失色。美國人簡直是瘋子!她雖然不相信「來生轉世」之類的說法,但剛領到駕駛執照就談死,她會認為「不作興」,再說捐獻器官,把屍體弄得支離破碎,她會認為太殘酷。不過,我在a項上作了選擇,就是說,一旦發生意外而死亡,我願意捐獻我的任何一個器官和部件。我簽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貼在駕駛執照後面,並把「捐獻者」三個字的小紅點貼在駕駛執照正面。我端詳這張駕駛執照,想像萬一我遭不測,警察和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翻開駕駛執照一眼就能看見「捐獻者」三個字的小紅點,就會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個垂危的生命……這是一份生命的禮物,賜予和被賜予都是一種幸福。美國大多數人都願意做這種選擇,我非常贊成這種做法。只是當時,我不曾將此事告訴母親,怕她整天提心吊膽。不久前,在一份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國青年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根據他生前的願望,醫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兩只腎臟分別移植給當地和歐洲的兩名腎功能衰竭者,心臟和肝臟分別移植給兩名瀕(bīn pín)臨死亡的患者,兩隻眼球給兩個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這位青年捐獻的生命禮物,使四個垂死者重獲新生,兩個盲人重見光明。當記者訪問這個青年的母親時,她說,她為兒子的行為感到驕傲,同時她還感謝那些接受她兒子器官的人,他們使她兒子的一部分在他們體內存活,她兒子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兒子!我把文章拿去讀給我80歲的母親聽,她聽了半晌(xiang shang)不說話,最後她緩緩地說 這個母親實在了不起 只是 我這樣老的器官 不知還能不能派上用場我激動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媽媽!」
(1)給文章倒數第二自然段中缺標點的地方補上標點符號。
(2)在文中括弧中選擇字的正確讀音。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殘酷( ) 延續( ) 激動( )
(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我把卡貼在駕駛執照後面,並把『捐獻者』三個字的小紅點貼在駕駛執照正面。」的原因是什麼?
(5)文中畫波浪線處「她兒子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另一種形式」是指 。
(6)倒數第二自然段中母親的話「……只是 我這樣老的器官 不知還能不能派上用場」的意思是什麼?(3分)
答案
(1)最後她緩緩地說:「這個母親實在了不起 !只是,我這樣老的器官,不知還能不能派上用場?」
(2)bīn shǎnɡ
(3)仁慈 中斷 平靜
(4)萬一「我」遭不測,警察和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翻開駕駛執照一眼就能看見「捐獻者」三個字的小紅點,就會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個垂危的生命。
(5)指兒子身體的一部分在另一些活著的人體內。
(6)意思是母親也想在自己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
給點兒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