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板書全集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

板書全集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

發布時間:2020-12-24 18:39:00

Ⅰ 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第13課《打電話》的主要內容 ,重點詞語意思 ,馬季與郭啟儒簡介,板書設計

主要內容:一個人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將一件半分鍾就能說完的事說了二小時,既耽誤自己的時間,又耽誤別人的時間。

馬季
馬季生平

馬季(1934-2006),中國新相聲的代表人物,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繼後的關鍵人物,他繼承發展了侯派風格,走出了自己的創作道路,為大多數相聲後來者所遵循,為中國相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供獻。

馬季原名馬樹槐。天津寶坻縣黃庄村人。少年時在上海為學徒工。新中國建立後在北京新華書店工作,業於表演相聲。1956年調中央廣播說唱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三、四、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曲協常務理事,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團長等職。是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相聲演員。

馬季於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在家中因心臟病,經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天通苑分院搶救無效逝世,享年72歲。

曾出版相聲選《登山英雄贊》,相聲作品《打電話》、《畫像》及《新桃花源記》等先後拍成電影。

代表作

《五官爭功》、《找舅舅》、《英雄小八路》、《登山英雄贊》、《畫像》、《新桃花源記》、《女隊長》、《白骨精現行記》、《舞台風雷》等。

作品集

拔牙 百吹圖 彬彬有禮 成語新篇
傳搖 吹牛 打電話 登山英雄贊
多層飯店 兒女贊 反正話 哥倆好
跟誰結婚 狗熊大象 畫像 講禮貌
哭的藝術 勞動號子 老少樂 老少樂
禮貌 論捧逗 賣布頭 美
妙語驚人 鬧公堂 女隊長 攀親
請醫生 繞口令 三比零 說一不二
四字歌 特種病 外國 萬紫千紅繞營房
王金龍與祝英台 五官爭功 五官爭謙 戲劇雜談
新地理圖 新桃花園記 學評戲 學越劇
訓徒 一個推銷員 一仆二主 英雄小八路
游擊小英雄 友誼頌 扎針 招聘
找舅舅 找堂會 逐步升級 裝小嘴

=========================================
郭啟儒
相聲演員。北京人,滿族。幼時讀過六年私塾,酷愛相聲,二十三歲曾在北京鴻奎社學演文明戲,二十五歲拜劉德智為師學說相聲。民國二十九年起,他與侯寶林合作,為侯捧哏,在天津南市燕樂戲園首次聯袂獻藝,一鳴驚人。又經電台廣播擴大了影響,聲名大震。郭啟儒在與侯寶林合作的二十來年間,專事捧哏。他一貫主張「捧哏要蔫,逗哏要歡」。他與侯寶林一起加工表演了許多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如《夜行記》、《離婚前奏曲》等。同時,對一批舊有傳統節目進行了重新整理加工,翻舊出新,成為他們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其中《關公戰秦瓊》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譽,成為傳世精品。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2.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Ⅱ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的小練筆

阿媽,您怎麼還是來了?昨天不是答應過我,今天不來車站送行了嗎?從您家到車站的路是那麼崎嶇難行,而您又架著雙拐。這么遠的路,您要蹣跚著走多久啊!天是那麼寒冷,風是那麼凜冽,看您的雙手都凍得難以動彈了。來,讓我握緊您的手,替您暖暖吧!
為了我們志願軍戰士,您已經失去了您的小孫孫——您唯一的親人。如今,您又冒著嚴寒來送我們,這叫我們的心中怎麼能平靜呢?不,您雖然失去了小孫孫,可是您還有我們,我們都是您的親人!您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叫人難以忘懷,這份親情,叫人難以割捨!
再見了,阿媽!再見了,志願軍的親人!

糖水黃桃 回答時間 2008-04-04 20:27
檢舉

其他答案可以說那個朝鮮老阿瑪妮來中國看望志願軍戰士了。

SOSO用戶 回答時間 2008-04-04 20:16
已被檢舉

相關問題• 再見了,親人的小練筆 怎麼做 回答: 2
•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的5課小練筆怎麼寫?? 回答: 1
瀏覽全部評論
頂:23
砸:53
回復
檢舉
202.103.12.*
IP
發表於 2008-04-13 12:09:134
★ 當前位置:首頁》小學語文》教學方案》人教課標版 五年級 下冊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小學 邱繼雯

【教學要求】

1、創設情境感情朗讀,感受朝鮮人民與志願軍的深情厚誼。

2、知道反問句在課文中的作用,並會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

總結第一段的學法,自學後兩段,培養學習能力。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揭題

1、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軍。在戰斗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戰士凱旋迴國了,他們在車站上與前來送行的朝鮮鄉親依依惜別,滿懷深情地喊道:「再見了,親人。」

2、作者:

魏巍:現代作家,抗美援朝時隨軍記者,主要作品有《誰是最可愛的人》。

二、初讀課文,思考

1、自學字詞:

⑴ 字形:

噩、萊、嫌、暫。

⑵ 多音字:

難過、看守、同歸於盡。

2、讀課文,要求:

讀正確、不加字、不漏字。

3、「親人」一般在生活中指哪些人?這里的「親人」指誰?(朝鮮人民)

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課文寫了哪些人?

板書:

大娘、小金花、大嫂

4、給課文分段:

過渡:他們與志願軍沒有血緣關系,為什麼被稱為「親人」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三、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字詞。

3、課外閱讀:

有關抗美援朝的故事,如:邱少雲的故事,黃繼光……

第二教時

一、指名讀第一段(志願軍與大娘告別的內容)

1、找出總結句:

出示: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會忘記?

⑴ 指名讀句子,這是一句什麼句子?

⑵ 改為陳述句。

2、志願軍為什麼要說這句話?課文舉了大娘的幾件事?

板書:

送打糕 昏倒

救傷員 失孫

⑴ 課文中把「送打糕」這件事比作是——「雪中送炭」,為什麼?

小結:志願軍戰士空著肚子和敵人拼了三天三夜,在急需糧食的困難時刻,朝鮮大娘帶著全村婦女送來了打糕,真是「雪中送炭」,這怎麼不使我們感動得流下眼淚呢?

⑵ 從第二件事中找出最能表達大娘對我們戰士情誼深的詞。(「丟下」、「唯一」)

⑶ 看圖,我們的戰士握著大娘的手會說些什麼?

帶著尊敬、感激、勸慰的語氣讀這一段。

⑷ 給這一段分層:

(按「話別——回憶——抒情」分層,注意「八年來,……」這一句為過渡句,應歸入第二層。)

⑸ 揭示學法,自學後面兩段,出示板書:

讀通課文,找總結句,改為陳述句。

尋找事例,抓重點詞,體會思想感情。

感情朗讀,加深理解,分層。

二、自學二、三段

1、第二段總結句:

可是今天,跟志願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麼落淚了呢?

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事例,體會他是個剛強的孩子,板書:

救老王 失母

3、感情朗讀。

4、分層。

5、大嫂是親人嗎?為什麼?

學法同前:總結句——尋事例——分層——朗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

1、「朝鮮親人」是不是只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人?為什麼?

2、我們的戰士們不會忘記這些親人的,從哪一段看出?齊讀:

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並肩作戰、生死與共)

為什麼稱朝鮮的土地為親愛的土地?

為什麼說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

3、課文是圍繞什麼中心來寫的?(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

齊讀最後一節。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摘錄表現中朝人民深厚情誼的詞語。

2、在前三段中選取一段進行朗誦。

3、小練筆《我的同桌》,要求有中心,內容具體。

【板書】

再見了,親人

大娘 送打糕 昏倒

救傷員 失孫 深情厚誼

小金花 救老王 失母 心永遠在一起

大嫂 挖野菜 致殘

★ 當前位置:首頁》小學語文》教學方案》人教課標版 五年級 下冊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小學 邱繼雯

【教學要求】

1、創設情境感情朗讀,感受朝鮮人民與志願軍的深情厚誼。

2、知道反問句在課文中的作用,並會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

總結第一段的學法,自學後兩段,培養學習能力。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揭題

1、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軍。在戰斗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戰士凱旋迴國了,他們在車站上與前來送行的朝鮮鄉親依依惜別,滿懷深情地喊道:「再見了,親人。」

2、作者:

魏巍:現代作家,抗美援朝時隨軍記者,主要作品有《誰是最可愛的人》。

二、初讀課文,思考

1、自學字詞:

⑴ 字形:

噩、萊、嫌、暫。

⑵ 多音字:

難過、看守、同歸於盡。

2、讀課文,要求:

讀正確、不加字、不漏字。

3、「親人」一般在生活中指哪些人?這里的「親人」指誰?(朝鮮人民)

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課文寫了哪些人?

板書:

大娘、小金花、大嫂

4、給課文分段:

過渡:他們與志願軍沒有血緣關系,為什麼被稱為「親人」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三、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字詞。

3、課外閱讀:

有關抗美援朝的故事,如:邱少雲的故事,黃繼光……

第二教時

一、指名讀第一段(志願軍與大娘告別的內容)

1、找出總結句:

出示: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會忘記?

⑴ 指名讀句子,這是一句什麼句子?

⑵ 改為陳述句。

2、志願軍為什麼要說這句話?課文舉了大娘的幾件事?

板書:

送打糕 昏倒

救傷員 失孫

⑴ 課文中把「送打糕」這件事比作是——「雪中送炭」,為什麼?

小結:志願軍戰士空著肚子和敵人拼了三天三夜,在急需糧食的困難時刻,朝鮮大娘帶著全村婦女送來了打糕,真是「雪中送炭」,這怎麼不使我們感動得流下眼淚呢?

⑵ 從第二件事中找出最能表達大娘對我們戰士情誼深的詞。(「丟下」、「唯一」)

⑶ 看圖,我們的戰士握著大娘的手會說些什麼?

帶著尊敬、感激、勸慰的語氣讀這一段。

⑷ 給這一段分層:

(按「話別——回憶——抒情」分層,注意「八年來,……」這一句為過渡句,應歸入第二層。)

⑸ 揭示學法,自學後面兩段,出示板書:

讀通課文,找總結句,改為陳述句。

尋找事例,抓重點詞,體會思想感情。

感情朗讀,加深理解,分層。

二、自學二、三段

1、第二段總結句:

可是今天,跟志願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麼落淚了呢?

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事例,體會他是個剛強的孩子,板書:

救老王 失母

3、感情朗讀。

4、分層。

5、大嫂是親人嗎?為什麼?

學法同前:總結句——尋事例——分層——朗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

1、「朝鮮親人」是不是只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人?為什麼?

2、我們的戰士們不會忘記這些親人的,從哪一段看出?齊讀:

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並肩作戰、生死與共)

為什麼稱朝鮮的土地為親愛的土地?

為什麼說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

3、課文是圍繞什麼中心來寫的?(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

齊讀最後一節。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摘錄表現中朝人民深厚情誼的詞語。

2、在前三段中選取一段進行朗誦。

3、小練筆《我的同桌》,要求有中心,內容具體。

【板書】

再見了,親人

大娘 送打糕 昏倒

救傷員 失孫 深情厚誼

小金花 救老王 失母 心永遠在一起

大嫂 挖野菜 致殘

Ⅲ 五年級上冊語文6課將相和如排板書

一、板書設計:

二、課文主題思想

本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回以藺相如的活動答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反映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也贊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神,同時還贊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

Ⅳ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2課《半截蠟燭》板書

《半截蠟燭》板書設計最好體現文章內容及寓意,下面兩幅設計圖片供你參考:

Ⅳ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原的板書應該怎麼設計

從教師方面來說抄,包括內容安排的合理性和形式選擇的合理性。板書內容中,課題一般安排在黑板上面,例題一般安排在黑板中部,結語一般寫在例題右冊,板演一般安排在黑板下方。形式上除了大黑板上的書寫,也可以有小黑板的掛放,圖片的粘貼,直觀教具的演示等。當然,無論內容與形式都要根據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從學生方面來說,板書只能在黑板一定的范圍之內,不可以滿黑板都是。由於視角等原因,部分學生對黑板兩側等部分看不清楚,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四、美觀性

Ⅵ 小學五年級16課:落花生的板書

落花生
許地山
居然
成熟
自助餐練習
雖然……可是
(借物喻人) 腳踏實地
花生專
要做有用的人
朴實無華屬
默默奉獻
埋頭實干

Ⅶ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我愛大海教學設計、說課

《我愛大海》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海的深厚情感,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閱讀中揣摩課文的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海的深厚感情,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弄清敘述順序,學習表達方法。
教學准備:
請學生課前搜集、交流描寫大海的成語、詩詞、圖片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剛才朗誦了不少描寫大海的詩詞,老師也准備了一首,想聽么?
生:想。(興奮地)
師:(朗誦)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簡單學習網最新講座:
王大績講高考詩歌鑒賞 王大績講高考作文 王大績講文言文閱讀
林斌講英語完形填空 林斌講英語閱讀理解 李俊和講高中英語寫作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雲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師:是的,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懷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遺憾的是老師沒有親眼目睹過大海的壯麗。咱們同學有見過大海的么?
生:有。(個別學生舉手)
師:你們可比老師幸運多了!今天我們就隨作者再次走近大海,感受它的魅力。繼續學習第三課我愛大海。(板書:我愛大海)

二、找中心句:
師:老師搜集了一段大海的畫面,請大家欣賞一下。(出示大海的視頻)
生:(傾聽著大海的聲音,欣賞著大海的畫面)
師:大海給了你什麼感受?
生:我看見了波瀾壯闊的大海,聽到了它的海浪聲。
生:我真想馬上到海邊去玩一玩!
師:這是你們心目中的大海,與大海朝夕相處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有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作者直接贊美大海的段落。
生:(快速瀏覽)
師: 請找到的同學讀一讀。
生:我愛海,愛海的浩瀚無際,也愛海的變幻無窮。
師:齊讀這段。(板書:浩瀚無際 變幻無窮)

三、整體感知:
師:作者是怎樣把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畫出你喜歡的語句,並在文中做好批註,寫出喜歡的原因。
生:邊讀邊畫。(師巡視)
師:咱們先從整體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時段的大海?
生:我喜歡清晨的大海,因為此時風平浪靜。(板書:清晨)
師:還有不同看法么?
生:(喜歡上午、傍晚、夜晚的大海,並分別說出喜歡的原因)
師:(相機板書:上午 傍晚 夜晚)
師:老師和這名同學是知音,因為我也喜歡夜晚中的大海,那是為什麼呢?請一名同學美美的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想一想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一句,並說出喜歡的理由。(全體看電子白板)

四、重點學習
生:朗讀課文。(飽滿地)
師:請同學們匯報交流。
生:讀第一句。這一句寫出了大海的顏色。
師:的確是黑,太黑了,相當的黑,和作者比較哪一句更好,為什麼?
生:象一個黑箱子倒扣在海面上,這是比喻句,更生動形象了。
師:你真會讀書,把這句再讀一讀。(畫出:黑箱子)
生:有感情的讀句子。
師:真不錯,繼續匯報。
生:狂風驟起這個詞用得好。說明海面風很大。
師:驟怎樣理解?(畫出:驟)
生:突然的意思。
師:你能把這一句讀一讀么?
生:朗讀(語氣不夠)
師:海面黑漆漆的一片,又突然颳起狂風,應該怎麼讀?
生:朗讀(讀出了恐懼的感覺)
師:接著往下談。
生:巨浪在征服了海洋之後,到達岸邊逐漸筋疲力盡,最後用盡全力,口吐白沫倒在海灘上。這是擬人句,把海浪咆哮後的樣子寫得很生動,形象。
師:你理解得很好哦!試著讀一讀。(畫出:口吐白沫)
生:朗讀(讀得不夠形象)
師:聽到你們朗讀,我也著急了,老師很想讀一讀,可以么?(師范讀,邊讀邊做動作:口吐白沫。)
生:認真傾聽。(笑出聲來)
師:怎麼樣?你們模仿一下吧!
生:模仿朗讀。
師:你真了不起!我們繼續體會。老師有個疑問:一葉孤舟之上的人是作者看到的么?如果用萬噸巨輪替代一葉孤舟可以么?為什麼?
生:這是作者想到的,此情此景,作者很自然地想到一葉孤舟之上的人,這種聯想很自然,合理,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師:你是個善於思考的孩子呀!
生:用萬噸巨輪就沒有特別恐懼的感覺,一葉孤舟與巨浪的強烈對比更突顯環境的險惡。(板書:恐懼)
師:可見作者用詞的准確。狂風驟起,海浪呼嘯,一葉孤舟之上的人需要多麼巨大的勇氣,多麼堅定的意志,才能度過這漆黑漫長、驚濤駭浪之夜啊!到此為止,你們想沒想到老師為什麼喜歡這一段呢?(畫出:多麼、多麼、才能)
生:因為這種環境磨煉人、鍛煉人。
師:那好,讓我們用戰勝困難的勇氣,堅定的齊讀:只有這種時候(生齊讀)
師:就是因為夜晚中的大海更富於挑戰性,只有經歷這種險境,才能磨煉你的意志,才能有「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才能有「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邁。
師:學習要善於總結,本段作者是怎樣表達出身臨其境的效果的呢?
生:作者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使描寫更生動、形象。
生:作者的聯想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生:狂風驟起、一葉孤舟等詞語用得很准確。
師:你們總結得可真好。(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比喻、擬人、想像、聯想在這一段中的表達效果。)

五、自學匯報
師:下面就讓我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來自學2、3、4自然段。輕聲朗讀,一會匯報交流。(片刻後,學生匯報)
生:2自然段中好像大海剛剛睡醒。擬人手法突出大海的風平浪靜。
生:我聯想到嬰兒在悠床中熟睡的樣子。
師:你真富於想像。(指導學生讀中體會)
生:早晨的海是沉靜的海,顯示了海的博大胸懷。每個在海中航行的人都充滿了希望。作者從大海的沉靜聯想到航海人,使我有身臨其境之感。
師:(板書:沉靜)大家的想像力可真好!繼續匯報交流。
生:3自然段中彷彿一塊碩大無朋的調色板。是比喻句,形象的再現了上午的海色彩豐富、變幻無窮的特點。
師:(板書:變幻)再讀一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的朗讀。
生:(生讀:)我想當年遠航探險的人......那種失望,恐怕不在海邊就住的人是難以想像的。作者由此聯想到航海者孤寂的情感,又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這時的海是凄涼的,所以有這種感覺。
師:(板書:凄涼)讀一讀凄涼的、孤寂的感覺吧!(生朗讀,師指導)

六、聯想拓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彷彿在大海中航行了一天,經歷了一次喜怒哀樂的心路歷程。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大海中航行,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師分別出示不同時段的大海圖片。)
生:我在早晨的大海中航行,從它的風平浪靜感受到了大海的博大胸懷。
生:我航行在色彩變幻無窮的上午的大海中,享受了大海給我的美麗與生機。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如身臨其境呀!
生:在傍晚的大海中航行,我會產生凄涼、孤寂的情感,好像被人冷落一樣,很孤立無助的感覺。
七、全課總結
師:(結合板書)是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在學習作者寫法的同時,也同作者一同感受著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其實,人生也如大海一樣,有潮起潮落,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只要我們經受住險境的考驗,就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體會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板書設計:

清晨 沉靜
我愛大海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說課
九井小學 張福軍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我愛大海》一文是小學語文版五年級
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是一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時間的順序描寫了清晨的大海是沉靜的,上午的大海是變化的,夜晚的大海是凄涼的,傍晚的大海是恐懼的,突出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2、說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和單元訓練重點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則確立為: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發言之後,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再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真實感受大海的美麗。「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由此導入本課「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其次讓學生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這一步我設計了如下兩步: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才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感悟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大海的變幻無窮,在讀中升華對大海贊美,熱愛的情感。

最後讓學生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三、說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特性。這節的板書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大海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導入新課: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現在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學生發言) 「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板書課題「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1)注意准確的把握故事結構。
(2)根據課後思考題填空。
在課文中作者按照( )順序,寫了大海的( )
以及人們對於大海的( )。讀了課文,你覺得大海的容顏是( )的。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第一步: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第二步: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
第三步: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說課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我愛大海》一文是小學語文版五年級
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是一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時間的順序描寫了清晨的大海是沉靜的,上午的大海是變化的,夜晚的大海是凄涼的,傍晚的大海是恐懼的,突出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2、說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和單元訓練重點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則確立為: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發言之後,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再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真實感受大海的美麗。「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由此導入本課「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其次讓學生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這一步我設計了如下兩步: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才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感悟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大海的變幻無窮,在讀中升華對大海贊美,熱愛的情感。

最後讓學生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三、說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特性。這節的板書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
九井小學 張福軍
教學目標: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大海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導入新課: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現在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學生發言) 「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板書課題「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1)注意准確的把握故事結構。
(2)根據課後思考題填空。
在課文中作者按照( )順序,寫了大海的( )
以及人們對於大海的( )。讀了課文,你覺得大海的容顏是( )的。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第一步: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第二步: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
第三步: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閱讀全文

與板書全集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