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級下冊語文書詠柳一、二句用什麼修辭手法
碧玉妝成一樹高,分別用了比喻擬人手法
萬柳垂下綠絲絛。用了誇張的手法
㈡ 三年級詠柳古詩
賀知章《詠復柳》
唐·賀知章制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成: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謝謝望採納
㈢ 小學三年級詠柳,春日的古詩解釋
詠柳
唐 ·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回,二月春風似剪刀。答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春日
宋 ·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㈣ 三年級下冊古詩
你說的是這種嗎?小程序,古詩唐詩三百首拼音版
㈤ 三年級下冊第二課詠柳和春日的近反義詞
《詠柳》來和《春日》兩首的近義源詞、反義詞見下面:
《詠柳》
【近義詞】:碧玉--青玉、光景--風景、不--否、裁--剪、似--像
【反義詞】:高--低、不--是、粗--細、出--去、
《春日》
【近義詞】:勝--贏、無--沒、尋--找
【反義詞】:勝--輸、無--有、新--舊、閑--忙、東--西、是--否
㈥ 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的詠柳的詠是什麼意思
用詩詞等來描述,抒發感情。
(6)三年級語文詠柳的教案擴展閱讀
原文:
《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讀者所經常看到的。
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
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
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㈦ 語文書三年級下冊2古詩二首《詠柳》《春日》的詩意
《詠柳》、《春日》是兩首古詩,前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所作,後者出自內南宋詩人朱熹之手。容這兩首詩都描寫和贊美了春天的景色。《詠柳》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春日》是一首春遊詩,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奼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甦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時的喜悅。除此之外,《春日》一詩還飽含勸學之意。
㈧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兩首古詩詠柳是什麼意思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專柳樹歌詠春屬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
作品原文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此詩描寫的是垂柳。
{2}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的顏色如碧綠色的玉。
{3}妝成:裝飾,打扮。
{4}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絛(ta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7}二月:
農歷
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譯文
如同碧玉妝扮成的高高的柳樹,長長的柳條柔嫩輕盈,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低垂著,在春風中婆娑起舞。這一片片纖細柔美的柳葉,是誰精心裁剪出來的呢?就是這早春二月的風,溫暖和煦,恰似神奇靈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絲絲柳葉,裝點出錦綉大地。
㈨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課古詩二首,詠柳的詩人是誰,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⑷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⑹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