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名師明題語文七年級上冊第8課

名師明題語文七年級上冊第8課

發布時間:2020-12-24 04:48:37

㈠ 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8課所有題目

《人生寓言(節選)》教學設計

畢楨瑩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要點】通過朗讀、復述把握課文情節,設疑探討文章主旨。

一、導入

什麼叫寓言?……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以散文或者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於民間傳說。

你們看過哪些寓言?……

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二、白兔和月亮

(一)學生示範朗讀

一個讀前三段,另一個讀後兩段。其他同學劃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

(二)問題探討

1、這則寓言的主題詞是什麼?用文中一個詞概括。——得失之患。

2、概括情節發展中的兩處轉折。

板書:

心曠神怡

轉折① 諸神賞賜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轉折② 請求撤銷

留下啟迪

3、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白兔為什麼要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課後練習題)——白兔從悟出了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4、寓言提到人類,含什麼意味?

諷刺。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並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

5、有人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難道一無所有、赤貧如洗才能自在嗎?你怎麼看?總結出寓意。

寓言講的是白兔擁有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什麼的,可見不是泛指擁有,只是指白兔之於月亮那樣的擁有。那是諸神之王的慷慨賜予,其實白兔根本不配擁有月亮,所以不能泰然處之。這就是說,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產生得失之患,擁有顯赫的權勢或財富,擁有者是緊張不安的。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

寓言沒有鼓吹一無所有的意思,而是說: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板書寓意)

6、白兔得到了月亮之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

(三)寓言的深層涵義

這篇寓言旨在說明,對於事務的審美態度和功利態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對於美的本質,歷來有不同的解釋。有一個占上風的認識,便是認為美的欣賞和利益計算是不相容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無厲害關系的快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總是計算利益,貪圖佔有,生活在焦慮之中,有些人則比較超脫,心胸寬廣,能夠真正享受生命的樂趣。所以,審美和功利不僅是看事物的兩種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同學們,你們覺得選擇哪一種人生態度更好?審美呢,還是功利?……

寓言更深層的涵義是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板書)

板書:

心曠神怡

轉折① 諸神賞賜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轉折② 請求撤銷

留下啟迪

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深層涵義: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這篇寓言旨在說明,對於事務的審美態度和功利態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三、落難的王子

(一)自讀課文

1、找出王子的人生感悟,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2、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

說「才能」意味著只有遭遇厄運才能戰勝脆弱,別無他法了,這個規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內容不是說,為了堅強起來,必須尋找厄運,而是說,厄運落到頭上,那也不必倒下,應該頑強地挑戰命運。厄運是環視,壞事也可以變好事,厄運能夠使人堅強起來。

3、沒有遭遇過厄運得人應該怎麼培養堅韌的意志?

(二)合作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1、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文中是怎樣寫他的脆弱的?——第一段。

2、寓言為什麼把落難王子的遭遇編造得如此凶險?

落難王子的厄運,如國破家亡,淪為奴隸,變成殘廢,行乞度日等,都極為凶險。也只有經歷過這么多苦難,王子的話才最有說服力。作者意在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3、為什麼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

寓言構思奇妙,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親眼見過王子,還有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增強故事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復三遍的作用是什麼?

「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復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重復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尋味。通過王子對別人的嘆息,「我」對王子的災難的嘆息,銜接上別人對「我」的災難的嘆息,揭示了這樣的嘆息的普遍性及其沒有道理。

(三)體驗與反思:對待苦難的道理

1、苦難是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切不可懷僥幸的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在別人頭上,而應該對自己遭遇苦難有足夠的精神准備。——人是註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

2、一旦遭遇苦難,我們就要勇敢地面對,以有尊嚴的態度來承受。——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

四、對比延伸

1、主題上,兩則寓言都是談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得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但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事實。

3、在表達方式上,兩則寓言都是以敘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主人公的心裡描寫,後則重在敘事。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總是經常遇到的,你們覺得應該怎樣對待好事,怎樣對待壞事?生活中如何學會面對財富和不幸?

㈡ 初中一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課後題

能說一下課文名字嗎?

㈢ 初一上冊語文第8課人生寓言課後題目答案

一、反復朗讀課文,想一想: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再用概括的語言說出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本題從兩則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並練習概括。

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後歷盡苦難的磨練,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落難的王子》的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二、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討論下列問題。

1.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裡?

2.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本題希望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兩個小題都要求說說自己的見解,下面只作提示,不給答案。

1.提示:說「必然」,絕對化,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從歷史上看,從實際情況看,應該說是很容易,乃至極容易產生得失之患。說的是白兔,而不是別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類的,得失之患更容易產生。有無得失之患,關鍵是有沒有能力保衛財富,不怕別人搶去偷去,就沒有得失之患。

2.提示:說「才能」,意味著只有遭遇厄運,才能戰勝脆弱,別無他法了,這個規律不能成立。要培養堅韌的意志,必須自覺地尋找艱苦,在艱苦的條件下刻苦的磨練。比如,長跑,並非厄運,但是需要堅韌的意志,是可以鍛煉人的。
不知道版本一樣嗎 希望對你有用!

㈣ 語文七年級上金階梯第八課閱讀題改變命運的一分

辦公室只剩下秦老師一個人的時候,門被推開了一條縫,像賊一樣探進一顆瘦小的腦袋。腦袋的擁有者向辦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聲:「老師。」「查分數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師盡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溫和的一面。根據慣例,每次考試結束後辦公室門口總會擠滿迫不及待的學生,現在這個小男孩是班上最後一位來查分數的學生。「老師,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幾遍,小男孩才很難為情的抬起那一直比脖子還低的頭,一張臉像被塗滿了紅墨水,細得像絲線一般的聲音哆嗦著穿過秦老師的耳膜,「能不能給我的作文加上一分?」「加分?這不好。作文打分得嚴格對照評分標准。」秦老師搖了搖頭,面帶歉意的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師不罵你就是了,以後認真些,爭取期末拿個高分。」「可我媽……她會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帶著哭腔,雙手習慣性的往頭頂擋,有竹鞭已經臨頭的感覺。秦老師沉默了,她理解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當然也不希望學生因貪玩而考試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動竹鞭。是不是給他加上一分?秦老師有點猶豫不決,她做事一向很講原則,可偏偏長著顆女人心。不經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縮的眼神,秦老師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瑩的淚光中,在恐懼的戰栗後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畢竟,他還是個孩子,心還非常嫩。「你看這樣好不好?」秦老師靈感一閃,立刻以溫暖的目光籠罩小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張著嘴,星星般的雙眼涌動著期盼。「我在總成績上給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還的,期末你給我一還十,怎麼樣?」「行,期末還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邁開腳步逃跑似的走出辦公室。背後傳來秦老師柔和的聲音:「要好好念書,不要再曠課去捉青蛙摸小魚……」因為一直惦記著那十分「高利貸」,同時也由於對秦老師心懷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後的學習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語文取得98分的好成績,被扣去10分,還有88分。於是學校給小男孩頒發了一個「三好學生」獎,一個學習成績進步獎。這是小男孩上學三年來第一次獲獎。他緊緊抱著獎狀和獎品,小男孩發現秦老師正溫和地對自己微笑,挨媽媽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熱淚盈眶。後來,小男孩以優異成績考上了中學,幾年後又上了大學,成為村上第一個大學生。再後來,他成了某集團公司的老總,捐出了許多錢建設家鄉,而且每年回家鄉都不忘去看望他當年的語文老師秦老師。這是我的一位老總朋友的親身經歷,至今他向我們講起這一分「高利貸」的往事時,仍是激動不已,因為他知道,是秦老師當年「借」給他的那一分改變了他的一生。

問題1:作者是按什麼順序組織材料的?(3分)
問題2:概括本問的中心思想.(3分)
問題3:對上文中小男孩母親的"竹鞭教育",你是否贊成,並說明理由.(4分)
問題4:請結合上下文,揣摩下面兩句話分別表現了小男孩怎樣的心理.(任選其一)
⑴小男孩才很難為情的抬起那一直比脖子還低的頭,一張臉像被塗滿了紅墨水,細得像絲線一般的聲音哆嗦著穿過秦老師的耳膜.
⑵緊緊抱著獎狀和獎品,小男孩發現秦老師正溫和地對自己微笑,挨媽媽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熱淚盈眶。(本人希望2個都答)

㈤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第八課《世說新語》兩則答案,在線等

看不到的就沒辦法回答了。
7、(1)C,原答A錯誤!
(2)B
8、既然這樣,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飯呢?」
9、神題!只有一個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家庭熏陶!
10,其他幾個正確,(3)高壽。
11、言語第二之十八、不慕巢許
(原文)嵇中散既被誅,向子期舉郡計。入洛,文王引進,問曰:「聞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對曰:「巢、許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死譯)稽中散(嵇康)被殺以後,向子期(向秀)被舉為郡中的計吏。到洛陽後,文王(司馬昭)接見他,問他說:「聽說你有歸隱的志向,怎麼出現在這里呢?」向子期回答說:「巢父、許由都是狂傲清高之人,不值得有多羨慕。」文王非常贊賞他的回答。
(亂談之評)嵇康被殺,已經明明白白告訴大家,誰不聽話,就要殺誰,不管你真正有沒有罪。嵇康還只是委婉地說,暗地裡推託和我不合作,就給我整死了,看誰還敢明說?向秀嚇得趕快先做一個小官再說,計吏就相當於當時縣政府的統計員。就這,司馬昭就趁他到洛陽出差,還要招見他。按說時任丞相的司馬昭根本就不用見這個小人物。你見過總理把一個縣級的小局長接見一下嗎?但司馬昭那幅嘴臉就是,我來看看這個過去有名的刺頭現在怎麼樣?其實向秀根本就不算刺頭,只是和「刺頭」嵇康關系好一些而已。但司馬昭也要表現一下自己的權威。
你聽聽司馬昭對向秀的話多惡毒,那意思是說,你不是和嵇康是一夥的嗎?你們不是看不起我,不做我的手下而要隱居嗎?現在嵇康被殺了,你就害怕了?嚇傻了吧?哈哈,到底還是自己跑來主動要做我的狗腿子了吧。可憐向秀見到這個殺了自己最好朋友的魔王,一肚子委屈不敢聲言,還得陪笑臉說好話拍馬屁。說我還比不上當年的巢父、許由那樣,您可是和給巢父、許由讓天下的堯舜相比呀!這種暗比正合司馬昭之心,因為這時候司馬昭一門心思就是想讓曹魏的皇帝給自己讓位呢。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八課作業答案

1.提示:說「必然」,絕對化,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從歷史上看,從實際情內況看,應該說是很容易容,乃至極容易產生得失之患。說的是白兔,而不是別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類的,得失之患更容易產生。有無得失之患,關鍵是有沒有能力保衛財富,不怕別人搶去偷去,就沒有得失之患。

2.提示:說「才能」,意味著只有遭遇厄運,才能戰勝脆弱,別無他法了,這個規律不能成立。要培養堅韌的意志,必須自覺地尋找艱苦,在艱苦的條件下刻苦的磨練。比如,長跑,並非厄運,但是需要堅韌的意志,是可以鍛煉人的。

㈦ 七年級語文上冊二單元第八課《世說新語》的古代常見的敬辭與謙辭每一個的意思

尊稱:「君」抄是有禮襲貌地稱呼對方,猶今之「您」。「尊君」:你的父親。謙稱:「家君」,我的父親。方正第五之一、與友期行(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自己走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回答:「等你好久都不來,已經走了。」朋友就大怒說:「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握元方的手(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㈧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8課課文全文

人生的寓言 周國平 《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

閱讀全文

與名師明題語文七年級上冊第8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