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下冊語文電子版第三課《古詩三首》(寒食)的意思
《寒食》的譯文如下。
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的燃燭。《唐輦下歲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後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⑵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課內容
桃花心木
林清玄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才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裡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麼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⑶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第3課《桃花心木》的主要內容是啥米
六年級下冊抄人教版語文第3課《桃花心木》的主要內容: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
中心: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請採納!謝謝!)
⑷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第3課《桃花心木》悟出的道理是啥米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文,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的成回長也和桃花心木一樣,只答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才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不確定地在同一時間給桃花心木澆水,是為了讓它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從而使它茁壯成長。培養兒童也是一樣,只有讓他們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才會克服依賴性,從而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⑸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3課讀後感
《桃花心木》讀後感作文]
「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內成依賴的心……」容讀到這里,我不禁停了下來細細體會這段話,《桃花心木》讀後感作文.第六課《桃花心木》是篇道理很深的文章,我經過不斷的體會悟出了一個道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微小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讀後感《《桃花心木》讀後感作文》.此時,我想到了我們自己,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困難自己都不會去想怎樣解決.現在生活在學校里,脫離了父母,我認為很好,因為你如果從小就不會獨立思考問題,那麼長大怎麼辦呢?獨立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且還要早獨立.所以,我認為,從小就要養成獨立習慣,獨立成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好面對成長道路上的所有困難.
⑹ 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書第三課給我打開一下
這是第一課的課文
這是第一課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這是第二課的課文
這是第二課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這是第三課的課文
這是第三課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花了這么多心思,要多給我些財富值
⑺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大致講下: 旋轉30度的話角BAB'就是30度,因為正方形ABCD故角B'AD就是60度(90度角扣下) 設:CD與CB的交點為E,連接AE,易證得內AB'E與ADE兩直角三角形全等容(HL:AE是公共邊,AB'=AD這是旋轉的性質) 所以得到角B'AE=角EAD=30度 正方形的邊長為1,RT三角形中30度角所對邊=斜邊一半,所以設DE長為X,斜邊長就是2X,根據勾股定理列方程:X^2+1^2=(2X)^2,解得X=1/3根號下3 因此空白部分的面積就=1*1/3根號下3=1/3根號下3 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1^2-1/3根號下3=(1-1/3根號下3) 答案:(1-1/3根號下3)
⑻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第3課《桃花心木》的主要內容是啥米
《桃花心木》
這篇文章語言朴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這是內一種容借物喻人的寫法。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文章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很特別開始,引出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種樹人的話,使作者受到感動,明白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寫和敘述中轉承自然流暢,由作者的疑問引出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受到啟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段落提綱
第一部分 1~3段 寫鄉下老家屋旁的空地,被一個個子很高的人租下來種一種特別的樹——桃花心木。
第二部分 4~10段 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
第三部分 11~14段 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話。從種樹人的一番話里,作者悟出了育人的道理。
第四部分 15、16段 寫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再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⑼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三課到第六課的優美句子,要有理由
提問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感悟最深的句子加備注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三課到第六課的優美句子,要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