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下載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上下冊課本用的是萬虹點讀機
第一步打開網站http://www.cnwhcb.com/
選擇寬頻介面進入,如選擇電信主站進入。
第二步選擇符合你的機回型,若不知道你答的機型,可在你的機器或者說明書上查找。
第三步用數據線鏈接電腦,機器在開機的時候連接
第四步根據你所需的資料選擇下載類別
第五步確認你當地所用的教材,並確認出版時間(在書本某一處,注意是版次)
第六步選擇下載
第七步復制到可移動磁碟的相應目錄下
第八步安全刪除硬體
Ⅱ 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第一課《古詩三首》:《絕句》、《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絕句》是一首五言絕句(體裁),作者是唐代杜甫,享有詩聖的稱號。前兩句詩描寫由遲日、江山、春風、花草構成的闊遠明麗的春(季)景色。後兩句詩描寫了銜泥的飛燕和安睡的鴛鴦,充滿了生機勃勃和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2、《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詩人蘇軾給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題的詩。這首詩描寫了竹、桃花、江水、鴨子、蔞蒿、蘆芽、河豚七種景物,表現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3、《三衢道中》這首詩寫了宋代詩人曾幾行於三衢山道中的所見所聞,描繪了初夏時寧靜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注釋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錢鍾書《宋詩選注》中為「曉景」。諸多注本,有用「曉景」、有用「晚景」,此從《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這兩詩是作者元豐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時江邊情景的寫照。
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魨」,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於我國沿海和一些內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上:指逆江而上。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上:指魚逆江而上。
Ⅲ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下載地址
老百曉語文網上有
Ⅳ 怎麼把語文出版社a版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下載到學生電腦里
你是說把紙質的書做成電子版嗎?那最簡單的就是掃描了。如果已經是電子版的,那就用足夠容量的U盤或者移動硬碟拷過去吧,或者讓學生自己在網上下載
Ⅳ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電子課本,電子課本,可列印的
電子課本那肯定是可以列印的。
Ⅵ 一至三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及釋義
1、《夜書所見》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釋義: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猜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釋義:遍插茱萸少一人。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3、《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釋義: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4、《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釋義: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盪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麼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5、《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釋義:「蓬頭稚子學垂綸」意思是一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子學著大人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意思是小孩子側著身子坐在亂草青苔上,身影映在野草叢中。詩人對這個垂釣的小孩子的外貌並沒有加以具體修飾和描寫,而是直接寫出山野孩子的蓬亂頭發的真實面目,使人覺得非常地自然、可愛與真實。「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可見這個孩子不怎麼約束自己的行為,而更專注於釣魚的情景,可以想像孩子是多麼地喜歡釣魚。「莓苔」泛指生長在潮濕、陰暗的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這個詞中可以看出小孩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個人煙稀少,魚不易受驚嚇之處,為後文的「怕得魚驚不應人」作了鋪墊。「草映身」是對孩子一個粗粗的畫像,同時也與下句的「路人借問遙招手」有著直接關系。因為路人之所以向他打問,就是因為看得見他。
6、《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釋義: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7、《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釋義: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處處可以領略到東風的面容,萬紫千紅都呈現出春的意境。
8、《乞巧》
唐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賞析:《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像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
釋義:「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線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
9、《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釋義:慈祥的母親手裡拿著針線,縫制著衣服給將要出外遠游的孩子。在孩子出發前夕,慈母還在細心地一針一線縫著,心裡卻恐怕孩子會很遲很遲才回來。誰又說孩子幼小的心靈,能夠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夠報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陽光那麼溫暖的愛呢?
10、《嫦娥》
唐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賞析: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葯成仙以後,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麼?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實的人應該選擇什麼?作者顯然並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著更有意義。
Ⅶ 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我的孩子在教育局實驗小學上三年級,發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
Ⅷ 小學三年級上半學期語文電子課本
http://www.pep.com.cn./
你要抄選擇襲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