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是幾年級的
《北京的春節》選自魯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14課,北師大三年級12單元、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6課與冀教版第六單元30課。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
② 北京的春節課文主題
③ 北京的春節課文分段
《北京的春節》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7節):描述北京市民在臘月准備過春節的情況。
第二部分(8—11節):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過節的盛況。
第三部分(12—16節):描寫北京市民過元宵節的情況。
第四部分(17節):描寫新舊社會過春節的不同。
(3)五年級語文北京的春節課件擴展閱讀:
1、《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
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2、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解放後的1951年1月,發表在當年的《新觀察》雜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不久,作者剛從美國回來就寫了《我熱愛新北京》,從下水道、清潔、燈和水三方面談了北京的變化。差不多同時他寫了《北京的春節》這一篇文章,描寫了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和熱鬧氣氛,同時表達了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
④ 《北京的春節》的課文中北京的春節有( )的習俗。
北京春節的習俗有: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二十專二 :孩子們屬買雜拌、爆竹、玩意、大人們准備年貨;
臘月二十三 :放鞭炮,吃麥芽糖,江米糖;
臘月二十四至臘月二十九:准備年貨 做大掃除;
除夕: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守歲;
正月初一:男人們到親戚家、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
正月初六:店鋪開張、伙計們輪流逛廟會、天橋、聽戲;
元宵: 張燈結綵、放花炮、看花燈、吃元宵。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北京的春節-網路
⑤ 北京的春節課文
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zhōu)。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准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jiàn)摻(chān)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綵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xiāo),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fàn)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lǘ),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xián)熟技能。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hǔ)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1],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⑥ 北京的春節ppt做好了,怎麼打不開
你可能沒有office軟體吧?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