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五年級散文語文課本

五年級散文語文課本

發布時間:2020-12-23 12:24:41

A.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中的《望月》是記敘文還是散文

散文集《風啊,你這彈琴的老手》《生命草》《維納斯在海邊》《與象共舞》《學步》《愛在人間》《詩魂》《趙麗宏散文選》《島人筆記》《人生韻味》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報告文學集《心畫》《鳥痴》,散文《望月》等. 散文《為你打開一扇門》《致文學》片段被列入蘇教版中學語文課本. 獲獎作品曾數十次獲獎,《詩魂》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組詩《中國,我親愛的祖國》被譜成交響曲合唱,也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課本選錄散文《山雨》被編寫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囚蟻》被編寫在鄂教版六年級第11課.《為你打開一扇門》被編寫在蘇教版七年級第一課.《頂碗少年》被選入為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課和上海語文初一第一學期課本中.散文《望月》被選入蘇教國標版語文第十冊(五年級下冊)第24課,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書第27課《與象共舞》.《日晷之影》獲首屆「冰心散文獎」.不少散文作品被選入全國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學、中學和小學語文課本,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此外,多部作品出現在各省市中考語文課外閱讀中. 個人作品《似水流年》《與象共舞》 《山雨》 《歲月的目光》 《時間斷想》 《冬的期盼》 《秋興》 《遙遠的鄉音》 《小鳥,你飛向何方》 《荒灘上的詩意》《秋風》 《年輪》 《無言的迴旋》 《咬人草》 《孔雀翎》 《土地啊》 《為石頭流淚》 《漢陶馬頭》 《綉眼和芙蓉》 《哀驢》 《我和旅途中的一條小狗》 《紡織娘》 《說紹興路》 《如歌行板》 《海的雕塑》 《夜海奇觀》 《邂逅富士山》 《特奧蒂瓦坎之夜》 《基輔情景》 《白夜》 《巴比亞厄》 《絲綢之路上的奇遇》 《雨中五泄》 《山有魂魄八面觀》 《天上的花,湖裡的夢》 《黃河之水》 《編後記》 《為你打開一扇門》 《生命草》 《愛在人間》 《瑪雅之謎》 《島人筆記》 《藝品》 《人生韻味》 《珊瑚》 《沉默的冬青》 《心畫》 《我曾經向布穀鳥發問》 《晨昏諾日朗》——選自《我曾經向布穀鳥發問》 《周庄水韻》 《曠野微光》 《頂碗少年》 《麻雀》

B. 著名散文家、詩人趙麗宏的哪一篇文章,在人教版五年級出現過

《望月》這篇文章被選入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第25課文。 《與象共舞》被選編入人教內版語文課容本六年級上冊第27課(P157-159); 《山雨》被選編入人教版語文課本六年級上冊第2課(P5-6); 《頂碗少年》被選編入滬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課; 《學步》被編入北師大版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第八單元。 《周庄水韻》被編入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C.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白鷺2到5自然段改成說明文

白鷺2~5段轉化成說明文如下:

白鷺,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俄羅斯、中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白鷺數量相對較多。在我國,許多省份都 有白鷺的棲息地。 三寸。」郭沫若《白鷺》一文,對白鷺外形有獨到的評價:「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 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 黛之一忽則嫌黑。」

白鷺姿態優美,動作瀟灑,極富飄逸之神韻。佇立時,白鷺收斂羽翼,頸部或伸或縮,修長的腿輕松地支撐著雪白的 身軀,儼然「雪衣公子立芳洲」。行走時,白鷺頸部收縮成 兩腳向後伸直,緩緩地鼓動寬大的翅膀,直沖雲天,卻又從容不迫。

白鷺還有「群飛成序」的習性,故在白鷺棲息地常能 觀賞到「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景。可以說,白鷺的優雅和高 貴,完全可以與白天鵝相媲美。 澤地,常能見到白鷺的美麗身影,唐宋詩詞中就有「漠漠水田飛白鷺」,「草長平湖白鷺飛」等生動描繪。

白鷺棲息最密 集的當屬江蘇漣水的白鷺島,每年夏季有上萬只白鷺在島上 築巢繁衍,有時百千白鷺齊飛,場面蔚為壯觀。 白鷺「林棲而水食」。捕食時,白鷺邁動長腿涉水漫步,目不轉睛地盯著水裡的小動物,然後突然伸出長頸,用又長又 尖的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確地把食物叼住。

有時也「久立 潺潺石」,伺機捕食過往的魚蝦。傍晚,白鷺歸巢,棲身於 近岸的山林,在樹叢、竹叢或葦草堆里過夜。 有趣的是,富有靈性的白鷺擅長「擇優而棲」。當所棲息的環境惡化時,白鷺常會不辭而別;而當環境得到改善時,白鷺 又會悄然飛回。

因此,詩人謳歌的「翩翩白鷺下夕陽」等景象, 在環境學家們看來,其意義遠不止於詩情畫意,它還意味著 環境的優化,意味著人與自然的和諧。 白鷺是著名的文化鳥類,它是吉祥、高雅、奮進的象徵。從古到今,許多詩詞歌賦、繪畫刺綉、音樂舞蹈和藝術雕塑 等,都常以白鷺為題材。

《詩經》早就有「振鷺於飛」的詩句。 我國傳統花鳥畫中的「鷺蓮圖」,常被人們作為贈品,寄寓「一 路(鷺)連(蓮)升」的美好願望。生活中,人們還喜歡借白鷺為 各種事物命名。單以地名為例,福建、浙江、江蘇、貴州、 新疆等省份都有取名為「白鷺島」、「白鷺洲」的生態旅遊景點。

(3)五年級散文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白鷺》是近現代詩人、作家郭沫若於1942年10月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誠的筆觸描繪了白鷺的生態特徵,贊揚了尋常的事物中蘊含著內在美,隱晦地借孤獨而優美的白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語言優雅,蘊含深意,用詞准確,語言質朴,沒有一句直接抒情,卻句句含情。

創作背景

《白鷺》作於1942年10月31日,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第二階段,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當時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任國民黨政府語言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以雙重身份進行抗日。他說:「中國目前是最為文學的時代,善惡對立、忠奸對立異常鮮明,人性美發展到極點,人性惡也發展到極點。」

所以他這個時期的雜文以愛國反奸為中心內容,贊頌愛國者的忠義揭露賣國者的奸惡。《白鷺》以真誠的筆觸描繪了白鷺的生態特徵,贊揚了尋常的事物中蘊含著內在美,隱晦地借孤獨而優美的白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

在南國優美的田野中、明凈清淺的小河邊,一種常見的水禽被人尊為水邊隱士、江田長者的白鷺,出沒其間把鄉居生活點綴得特別富有情趣。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觀察力,對白鷺進行了熱情的謳歌。

《白鷺》是《丁東草》三章(丁東、白鷺、石榴)中的一章,最初發表於1943年2月《文藝生活》第三、第四期,後收入小說散文集《波》中。

D.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一共有5部,分別為:

1、《母雞》,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6課

2、《貓》,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5課

3、《草原》,是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課

4、《北京的春節》,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

5、《養花》,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

《母雞》是滿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貓》是老舍創作的一篇狀物散文,發表於《新觀察》1959年第16期。該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貓,其形象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摯情躍然紙上,表達了作者愛貓至深是有緣由的。該篇文章已選入人教版小學課本四年級。

《草原》是現代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4)五年級散文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後,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個小花園。1950年,老舍搬進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從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養起了菊花,一共養了100多種,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爭奇斗艷,真可以舉辦個小菊展了。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養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E. 小學語文一至五年級上冊哪幾篇散文 是人教版

鳥的天堂、火燒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走遍天下書為侶、我的「長生果」、梅花魂、桂花雨、小橋流水人家、落花生、珍珠鳥、慈母情深、青山處處埋忠骨、我只想起這些來。

F.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林子散文《慈母情懷》全文

母親年輕時很漂亮,再加上針線活兒做得十分出色,被公認為村子裡的「二寶」。
母親做的鞋特別好。精美靈巧,不土不俗,和市場上賣得差不多。老人穿著舒服;男人穿著瀟灑;女人穿著漂亮;兒童穿著可愛;名聲傳揚百里。很快,來求母親做鞋的人成天不斷。

母親是一個心地善良、溫柔大方的女性。凡是來求母親做鞋,她一般是不會說不的。結果苦了自己,她的母指和食指時常磨出大泡。母親專門有個淺綠色的籃子裝鞋,黑的、藍的、紅的、混合色的……百花齊放,象一個「百花園」。

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她勤勞、朴實,天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兒。清晨天還未亮,她就起床,忙屋前屋後,田間地頭。幹了一天地里的活兒,到了晚上她一坐下又拿起針線做鞋,還一邊督促我們兄妹學習。母親沒有上過學,當然自己也沒有什麼學習方法和經驗。但她聽過一些老師說過,學生每天晚上要復習當天學過的課程,還要預習第二天要學的課,所以她經常會說起這些。弟弟的作業不太多,做完了作業,連腳有時都不洗,就爬在書桌上打起呼嚕來,母親這時會放下手中的活兒,將弟弟洗完送上床,蓋好被子。母親每天都是這樣。

母親和父親的婚姻很美滿,是村子裡未結婚青年人的榜樣。母親和父親從未因為什麼大事小事打過架,就連爭嘴都未發生過,而父親特別疼愛母親。可有一段日子,父親對上門求母親幫忙做鞋的人特別不滿意,因為這樣會影響母親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另外,村子裡半年、三月不放一場電影,全家唯獨少了母親和父親。母親的時間被針線搶走了,父親也只好陪著母親說話,談談莊稼,談談生活,談談孩子……。於是,父親就對上門求做鞋的人婉言一番。什麼母親進來身體不太好,什麼母親活兒太多,什麼母親的手指……而母親只是微微地笑笑,收下送來做鞋的材料。

我們一天天地長大了,母親也漸漸地感到經濟困難起來。她堅決打破常規,不再給別人無償做鞋了。母親買回了數十種布料做各種各樣的鞋,並在我家門前掛了個「賣手工鞋」的木牌子。每雙鞋可收1元錢左右,這樣就可以供上買油鹽和我們的學慣用品。

母親常對我們兄妹說,咱家再窮也要讓你們上學,我和你爸再苦再累,只要你們能考上大學,也心甘情願。

那時,母親開始加速做鞋,快的就象一台做鞋機。父親晚上也開始忙著幫母親穿針拿線,日子久了,父親也學會了做一些兒童地小鞋。看著母親和父親這般辛苦,我們兄妹放假了也想幫一幫,可母親總是把我們趕走,讓我們去看自己的書。有時還能聽到母親或父親「哎呀」一聲,這聲音就象針扎在我們的心上一樣。每當這時,妹妹就會朝我痛苦的看一看,然後又埋頭用心學習。在父親的幫助下,母親每天可多做6雙鞋,緩解了我家的經濟危機。
我考上大學之後,在幾十家報刊發表作品,加上學校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可以不用家裡拿錢了。有時我還可以給弟妹寄一些學慣用品錢去,這樣一來我家在經濟上有了好轉,母親不再加速做鞋了,就連那塊牌子也被父親藏了起來。母親沒有拋棄手中的針線活兒,但卻把鞋當成了一種茶餘飯後的「報紙」。我只要回家和母親談天,並讓她放下針線時,她總笑著說「:是一針一線拉著你上大學的。這跟你寫文做詩一樣,痛苦之中還散發出幸福的芳香」。

這么多年來,經母親的手做出的鞋,不誇張說也有六七千雙。但它還是有些遺憾是未給兒女做更多的鞋。記得上大學的第二年走時,母親要把我送上車,可我三番五次不讓她送,可她還是要把我送上車。上車的時候,不知母親從哪變出了一雙親手做的鞋,輕輕地放在我的手中。頓時,我發現母親額上梯田般的皺紋和發絲間增添的白發象一根根鋒利的針刺在我的每一個毛孔……母親眼睛濕潤了,用粗糙的手握住我的手說「:咱人窮志不能窮啊!穿著我為你做的合腳的鞋走寬廣的路,堂堂正正做一個人,為祖國做一份貢獻!」最後司機催促要走,我不得不上車了,在我驀然回首的一剎那,我看見母親的眼淚刷刷地落在地上,還嘶啞地說上一句「:好好照顧自己!」我也控制不住了,眼淚隨車輪離母親飛轉而去……

而今,我工作了,母親的這些話時時刻刻都敲打著我的心。至今那雙鞋已經破了一點,但我仍不捨得扔掉,一直收藏在自己的櫃子里。每當觸摸到這雙鞋,我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觸。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愛心的凝注和辛苦的勞動。而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一首詩中的句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G. 1到4年級語文書中的散文有哪些

走遍天下書為侶目錄走遍天下書為侶(小學五年級上冊第3課)作者:尤安·艾肯 編輯本段走遍天下書為侶(小學五年級上冊第3課)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一樣?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還是一隻口琴…… 似乎很難作出選擇。 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一本書!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如果你坐船周遊世界,這一趟下來,你可以把它讀上一百遍,最終你能背誦下來。 對此,我回答是:是的,我願意讀上一百遍,我願意讀到背誦的程度。這有什麼關系呢?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所以,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首先我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麼這樣做,作家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然後,我會在腦子里繼續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段,並問問自己為什麼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其他部分,並從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東西。做完這些,我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後,我會想像作者是什麼樣的,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H. 巴金的作品在小學的課文有哪些

1、《索橋的故事》是巴金先生描寫四川都江堰安瀾橋的一篇散文,被收入北京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中。

2、《鳥的天堂》是現代作家巴金於1933年創作的散文。此文後被選為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材的課文。選做課文時有所刪減。

3、《給家鄉孩子的信》被選為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課文、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期課文。

4、《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另一篇入選小學課本的文章。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學,他把旅程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海上日出》是雜記中的第23篇。文章展現雄偉壯麗而又十分奇妙的海上日出景象,給人奮發向上。

(8)五年級散文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1、曹禺:「我懷念北平的三道門,你住的簡陋的房子。那時,我僅僅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無名大學生,是你在那裡讀了《雷雨》的稿件,放在抽屜里近一年的稿子,是你看見這個青年還有可為,促使發表了這個劇本。你把我介紹進了文藝界,以後每部稿子,都由你看稿、發表,這件事我說了多少遍,然而我說不完,還要說。因為識馬不容易,識人更難。」

2、舒乙:「他說,人活著,說的和做的要一致,這是達不到的,達不到也要這樣做,這個社會才能變得光明。」

3、金庸:「巴金是中國偉大的作家。」

4、王蒙:「他是我們的一面旗幟,也是榜樣。」

5、文潔若:「我覺得,假若巴金不認識蕭乾,巴金還是巴金,但假若蕭乾不認識巴金,就不一樣了。」

I.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書寫景散文的名字是哪一篇

散文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一種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1]
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了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以後,隨著時代的需求,產生了描述現實的歷史文學,這就有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萬字,記載了春秋240年間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道、鬼神、災祥、占卜之事。這部書敘事富於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為出色,語言精煉,富於形象。
《國語》是一種國別史,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各國(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記言多於記事,所記大多為當時較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話。
《戰國策》作者不可考,現在版本為西漢劉向輯成。它同《國語》一樣,也是分國記事,記載了西、東周及秦、齊、楚、趙等諸國之事,記載內容是謀臣策士的種種活動及辭說。《戰國策》文章的特點是長於說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極為生動。
先秦歷史散文為中國的歷史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交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著作,促進了說理散文的發展。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記載他們言論的書流傳到現在的有《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
《論語》和《孟子》是儒家詮釋「仁」的著作。《論語》是記錄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論的。孟軻長於辯論,因此書中語言明快,富於鼓動性。
伴隨著對封建主義文學和文言文的批判,最早的一批現代新文學作品誕生了,議論性散文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現代散文的源頭。

J.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20課的散文讀後感

竊讀記》讀後感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第一課,就是林海音寫的《竊讀記》
,描寫的是作者小內時候很窮,沒有錢容買書,只能去書店竊讀,從書得
到了很多樂趣。
她常常光顧書店,卻從不購買書,所以她想方設法地把自己隱藏起來。藏在人群中或者貼在一個大人身旁。直到飯店飄來一
陣陣菜香,書店的日光燈也亮起來的時候,她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有時還會為了看完一本書而跑幾家書店。她這種強烈的求知
欲和對讀書的渴望真令人感動。
文章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仔細想想,這句話有著很深的含義。老師告
訴我們: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對我們來說,書籍和糧食同樣重要,因為書籍就是我們的糧食,它可以使
我們增長知識,豐富我們精神糧食。
現在,雖然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讀書,但有的同學卻不怎麼愛讀書。想一想從前,作者要讀一本書有多困難啊,我們應該珍
惜現在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杜甫也說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不僅
僅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我們寫作的水平。
讓我們養成愛好閱讀的好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散文語文課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