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S版一年級全部古詩是什麼
(一年級 上冊)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版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權,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漢樂府
《山村》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宋】邵雍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
《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雲低。
【宋】寇準
(一年級 下冊)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
《風》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唐】李嶠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唐】李白
2. 求S版的語文書一年級 《浪花》文章原文
一、導入。
1、出示生詞,復習所學生字詞。
浪花,貝殼,小蝦,籃子,輕輕的。
2、同學們,你們想看浪花、貝殼、小蝦嗎?讓我們一起到海邊去看看吧。(多媒體電腦播放海邊景色和浪花聲。)
二、運用多媒體看圖導句,學詞學句。
1、同學們快來看呀,我正在沙灘上玩耍,誰來了?(浪花)。浪花來做什麼?(搔腳丫,送貝殼和小蝦,解釋「搔」)。是啊,浪花一共來了兩次,第一次來搔我的小腳丫,第二次給我送來了貝殼和小蝦。(文中哪個自然段是在寫浪花來搔腳丫,哪個自然段是在寫浪花給我帶來貝殼和小蝦?)齊讀課文。
2、哪個自然段在寫浪花第一次來搔我的腳丫?(第一自然段)。
第一段中的哪句話呢?用「———」勾出(請三位同學每人讀一句,同桌討論勾畫)。
浪花看見了,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
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
3、講讀第一自然段。
①、浪花第一次來,是怎樣來到我身邊的?
②、你能發發聲音,做做動作,表演出來嗎?
③、課件展示比較句子。
比較句子。
浪花邁著步子走來。
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
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不要「輕輕的」好嗎?為什麼?
比較讀這兩句。
④、(回看①)這兩句還有哪個詞是輕輕的意思。
還可以悄悄地干什麼?
⑤、是啊,小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來就是想悄悄地搔我的小腳丫。小浪花怎樣呢?
⑥、小浪花更調皮的地方還在後邊呢?找找看是哪句?(笑得我眼淚……)
指導朗讀這一句。
⑦、齊讀第一段,體會小浪花的淘氣。
4、第二次,小浪花又來了,給我帶來了貝殼和小蝦,這是第幾自然段中寫到的。(第二自然段)。
5、講讀第二自然段。
①、這次,它是怎樣來的?勾出表示動作的詞。(小組討論)
板書:唱、笑、跑。
②、用手、口表演出浪花唱笑跑來的樣子。
③、比較讀「第一次走來的句子」和「第二次跑來的句子」。
④、浪花唱得多高興,笑得多開心呀。你看它還給我送禮物來了呢!
有什麼?
怎樣帶來的?
做「捧」的動作。
你們看,這兩朵浪花多像一雙手呀,貝殼和小蝦就是這樣捧來的。
籃子里的禮物多嗎?從哪裡看出來的?(裝不下)
⑤、指導讀第二自然段。
浪花又能唱又能笑,還給小朋友帶來這么多的禮物,你喜歡它嗎?
讓我們帶著歡快的語氣來讀一讀吧。
6、講讀第三自然段。
浪花一會兒跑來,一會兒跑去,像一群什麼?齊讀第三自然段。
這群娃娃怎樣呢?
你喜歡淘氣的小浪花嗎?讓我們再去看看它吧?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作業:學生通過多媒體電腦完成填空題,教師在教師機中隨時查看作業情況。學生互調查看。
3.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同步練習冊的語文百花園三看圖作文怎麼寫
版本1: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來。
小兔問版:「小松鼠權,你這么著急,有什麼事嗎?」小松鼠說:「小兔,松樹爺爺生病了,怎麼辦呀?」小兔連忙和小松鼠跑到松樹爺爺家。松樹爺爺的皮一塊塊掉下來,他非常疼。「快打120,請啄木鳥醫生吧!」小兔說。
不一會兒,啄木鳥醫生來了。他用自己的嘴巴把松樹爺爺身上的小蟲子一條一條地夾了出來,松樹爺爺病好了。
小兔和小松鼠都很開心。
版本2: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來。
小松鼠說:「不好了,不好了!菜園里又來了一條大蛇正轉來轉去呢,我可不想再被蛇咬一次!」小兔一聽飛快地跑到了菜園里。他一看哪裡有什麼蛇呀,明明是他掛在樹上的一條床單,被風吹得捲起來了,就像一條五彩的繩子一樣倒掛在樹上,風吹來時,還會輕輕抖動,遠遠望去還真有點像蛇呢。
小兔一邊看,一邊哈哈大笑起來:「小松鼠,你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呀!」小松鼠害羞地把頭藏到了尾巴下面,很久都不肯出來。
4.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s版30頁的看圖說話的內容
看圖說話:
有四隻小猴子在河邊玩皮球,有一隻小猴子不小心把回皮球踢到水裡答去了。它們在想怎麼把皮球拿回來呢?它們想啊想啊,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一隻小猴子說:「我把尾巴捲起來勾到樹杈上,用手抓住另一隻小猴子的尾巴,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連起來。最後一隻小猴子拿木棍來夠球。」三隻小猴子就照著它的辦法最終把皮球從水裡撈出來了。它們又興高采烈的玩起皮球來。
5. 一年級下冊語文s版識字4拍手歌教案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版時效果,包括學權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6. 一年級語文S版下冊教學計劃
2011年語文版八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總體要求
1.學習課程標准,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標變化較大,進一步強調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變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認真研究課標,明確教學目的,轉變教學觀念,跟上時代步伐。課堂教學要從傳統的傳授知識型向培養思維能力型轉變。
2.重視閱讀教學,擴大閱讀視野
新課標對閱讀教學極為重視,並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因此,要認真組織好閱讀教學,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除此之外,每周還要補充一定量的精美時文,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積累,提高閱讀能力。
3.加強作文指導,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訓練題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說、想說話,要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創作激情作文;作文評改也要形式多樣;大力提倡周記、隨筆、日記等作文形式。
4.精選訓練材料,明確訓練目的
對課外參考資料進行篩選,認真訓練、及時批改、仔細分析、講評落實。
二、具體措施
(一)關於閱讀:
1.開放閱讀,盡快學完統編教材,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利用網路,瀏覽電子圖書館,將優秀文章印發給學生,共同學習探討。
2.課堂盡量少講,加強誦讀,培養語感。生字詞有作業,會注音、默寫。
3.關於語感培養的設想:
a.誦讀吟詠,感知語言神妙。
b.揣摩品味,領悟語言精髓。
c.探究規律,把握語言理趣。
d.強化實踐,增進運用習慣。
(二)關於寫作:
1.針對學生怕作文的心理,糾正他們對作文的錯誤認識,培養其寫作興趣,鼓勵學生多寫 。
2.改革作文評改方法:採取互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