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語文s五年級上冊閱讀

語文s五年級上冊閱讀

發布時間:2020-12-23 09:41:06

① 五年級下冊語文1課閱讀筆記(語文S版)

描寫人物神態(表情)的成語:

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 大惑不解 從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無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目瞪口呆 處之泰然 半信半疑 畢恭畢敬 自言自語

喃喃自語 全神貫注 興致勃勃 興高采烈 呆若木雞

將信將疑 含情脈脈 坐卧不安 悵然若失 忸怩作態

沒精打采 沉吟不決 張口結舌 張皇失措 遲疑不決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啞然失笑 幸災樂禍 若無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顏悅色 和藹可親 垂頭喪氣

受寵若驚 狐疑不決 怡然自得 誠惶誠恐 勃然大怒

惱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聽 舉止失措 神氣十足

神色活現 神色自若 神采飛揚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眉來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氣沖天 怒火中燒 怒發沖冠 怒形於色 破涕為笑

熱淚盈眶 唉聲嘆氣 哭天抹淚 哭笑不得 笑逐顏開

笑容可掬 疾言厲色 談笑風生 談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驚恐萬狀

驚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腳 聚精會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臉 精神恍惚 精神煥發 嫣然一笑 橫眉冷對

嘻皮笑臉 噤若寒蟬 瞠目結舌 黯然神傷 黯然銷魂

面面相覷
形容注意力集中的成語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專心致志
心無旁騖

② 蘇教版語文同步拓展閱讀與訓練語文5年級上冊s版使用的答案2015

讓孔子在中國復歷史上制永遠熠熠閃光。責任,讓孔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而不辭勞苦。
敵人圍困萬千重,鄭國危在旦夕,雖有一身本領,辯才天下無敵,但是從沒有得到國君重用的燭之武,被國君緊急召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這一句就說明了鄭國對待他的不公正。燭之武沒有計較這一點,雖然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但是燭之武還是「夜縋而出」,勇入秦營,是責任使他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責任,讓燭之武不計前嫌;責任,讓燭之武深入虎穴;責任,讓燭之武面對強敵從容不迫,不卑不亢,用英勇和機智戰勝了敵人。
綻放著嬌媚的纓粟中潛藏著罪惡的魔爪,明正彬,這位讓人肅然起敬的緝毒英雄,忍著痛,用鮮血與勇氣在刀尖上不知疲倦地舞蹈。責任,讓他不知膽怯為何物;責任,讓他置生死於度外。
生命的責任讓松柏挺立在破敗岩石,讓青山高聳在陰濕田野,讓飛瀑舞動在懸崖絕壁。
歷史的責任讓人學會忍耐與承受,歷史的責任讓人變得堅強而無私。

③ 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課文《釀》的讀後感

偶只有《山市》的
不好意思
科學知識(山市)
山市即山中的「海市蜃樓」(但並不是海市蜃樓)
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樓台、城廓、樹木等幻景,稱海市蜃樓,又稱「蜃景」。古人歸因於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台城廓,因而得名。但遺憾的是一年中難得一見!
海市蜃樓是近地面層氣溫變化大,空氣密度隨高度強烈變化,光線在鉛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氣層中,經過折射進入觀測者眼簾造成的結果。常分為上現、下現和側現海市蜃樓。
這里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出現一次,只有少數幸運兒在偶爾的機緣里能夠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非常形象.他既是虛幻的,又是真實的。
編輯本段原文
作者: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編輯本段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編輯本段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里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出現一次,只有少數幸運兒在偶爾的機緣里能夠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二、問題研究
1.關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聊齋志異》選本上將此文的體裁定為散文,這是正確的,因為它不僅寫出了山市變化莫測的景象,而且表達了目擊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賞。但從初學者學習的需要來看,倒無妨把它看作一篇描寫性的說明文,因為作者的意圖是用描寫的手段來說明這種自然景象由生到滅的全過程。如果我們確認這一點,那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力,讓學生根據作者的描述在自己的頭腦中再造出山市的景象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下一類問題:
孤塔的底部在什麼地方?周圍有哪些事物?
城上有樓嗎?你看見城中的街道了嗎?
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干什麼?
要讓學生放開想,能畫畫兒的還可以任選一個鏡頭畫出來。總之,這堂課一定要生動活潑地進行,不拘一格。
2.引導學生閱讀自然小品
《聊齋志異》是以寫狐鬼故事著稱的,但也有個別篇章近似小品,且內容廣泛,涉及自然現象(含動物趣聞)、民間技藝等。例如《地震》一文就記錄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夏歷)戌時作者在濟南親自經歷的一次地震;《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獅子》《大鼠》《螳螂捕蟬》等記動物趣聞,等等。讀自然小品(當然不限於《聊齋志異》)可以引起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興趣,擴大視野。
編輯本段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用一節課指導學生閱讀。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教學要求,課堂教學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任務是使學生能順暢地誦讀,熟悉課文中的描寫用語,並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需時約35分鍾。後一部分,任務是完成練習,需時約10分鍾。前者是基礎,基礎打得扎實,練習才能順利完成。
下面僅就怎樣完成前一部分任務提幾條建議:
一、預習還是要抓。本課生詞較多,盡管都有注釋,不多讀幾遍,仍恐難記住;文句要讀得順暢,也並非易事。對這些困難,必須充分估計到,要使學生在預習中對課文有個初步印象,並劃出難詞難句。
二、文中四字結構頗多,有的獨立成句,如「相顧驚疑」「高垣睥睨」等;有的帶有關聯詞或語末助詞,如「(既而)風定天清」「居然城郭(矣)」;有的在句中,如「(然數年)恆不一見」「(見山上)人煙市肆」等。讀好這些四字結構是關鍵。
讀全文至少四遍(約需10分鍾)。
三、把解詞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結合在一起。全用啟發提問的方式,按「山市」的三個畫面(塔和宮殿;城郭和其他建築;危樓一座)依次提問,最後再用時間詞語把它們聯結起來。(約需20分鍾)
提問完畢,最好將全文再讀兩遍,要提示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山市」的圖景,以保持印象的完整。
關於作家作品的介紹,切忌貪多,如果練習完成得快,也可以講一兩個短小的故事。題注已經講到了的,用不著重復。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縱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的,而且跟實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驚」,但一想到「近中無此禪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宮殿出現,才悟出原來這是「山市」。這樣寫就把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2.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頗有恢宏的氣象。然後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後在風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因「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觀賞的興趣。最後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為相似,又使人感到餘味無窮。
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象。
時間的變化:忽見——無何——未幾——忽大風起——消失
景緻的變化:孤塔——宮殿——城郭——危樓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蒲松齡(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人,蒙古族。舊志稱其「性厚朴,篤交遊,重名義,而孤介峭直,尤不能與時相俯仰。」所著有詩詞、文賦、雜著、俚曲、戲等,其文言小說《聊齋志異》膾炙人口,廣為流傳,飲譽海內外。他生於明末,卒於清初,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學識淵博,19歲即考得全縣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後參加科舉考試,屢考不中,盡管其學識名聞鄉里,但追求功名卻始終沒能如願。直到71歲,才按例補為貢生(清代對考了一輩子都沒有取得功名,而年齡超過七十歲的考生的安慰性的功名)。四年後,蒲松齡去世。 在科舉考試中和官宦仕途上,蒲松齡屢屢受挫,終生不得志。為生活所迫,蒲松齡只好去做私塾先生。他對仕途失落同時,便把精力轉到寫作上去了。他一邊教書,一邊開始了文學創作。從20歲起,蒲松齡就開始收集、寫作志怪小說。 科場仕途的失敗使蒲松齡滿腔悲憤,一生的窮困潦倒使他接近和熟悉勞苦平民,身不在官場,反而使他對科舉和官場的黑暗腐敗有了深刻的認識。他滿腹實學,卻屢不中舉,他牢騷滿腹,卻無處可發,於是他把牢騷悲憤寄託在《聊齋志異》的創作中,這本書就成了蒲松齡「觸時感事」、「以勸以懲」的孤憤之書。
到蒲松齡40歲時,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一書的大部分已經完成,此後他還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可以說《聊齋志異》這部小說凝聚了蒲松齡一生的心血,是他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
所以有人說:若是蒲松齡中舉了,最多多一個清官,但中國文學卻少掉了一個里程碑,世人也無人知曉蒲松齡。禍福就是這么難於理解的轉換,這也是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不少詩、詞、散文、俚曲,他的作品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以及《歷家文》、《農桑經》、《葯崇書》等關於歷法、農業、醫葯等通俗讀物,著有《宋七律詩選》和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
蒲松齡大事記:
明崇禎十三年( 1640年)
農歷四月,蒲松齡生。
明崇禎十七年( 1644年)
清順治元年
蒲松齡 5歲。
李自成軍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清兵入關;李自成軍敗走。清定都北京。
順治 14年(1657年)
蒲松齡 18歲。與劉氏成婚。
順治 15年(1658年)
蒲松齡 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第一進學,受知山東學政施閨章。
順治 16年(1659年)
蒲松齡 20歲。與張篤慶、李堯臣結郢中詩社。
順治 17年( 1660年)
蒲松齡 21歲。應鄉試未中。
康熙元年( 1662年)
蒲松齡 23歲。長子蒲箬生。
康熙二年( 1663年)
蒲松齡 24歲。應鄉試未中。
康熙四年( 1665年)
蒲松齡 26歲。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館。
康熙九年( 1665年)
蒲松齡 30歲。八月,應江蘇寶應知縣、同邑友人孫蕙之聘,南遊做幕。
康熙十年( 1671年)
蒲松齡 31歲。春、夏在寶應、高郵。秋辭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 1672年)
蒲松齡 32歲。四月,隨本邑縉紳高珩、唐夢賚游嶗山。秋應鄉試未中。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蒲松齡 33歲。在本縣豐泉鄉王觀正家坐館。
康熙十四年( 1675年)
蒲松齡 35歲。應鄉試未中。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 1679年)
蒲松齡 40歲。開始在本縣西蒲村畢際有家坐館。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蒲松齡 44歲。作《婚嫁全書》。長孫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蒲松齡 45歲。作《省身語錄》。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
蒲松齡 48歲。春,結識大詩人王士禎。夏,王士禎來信索閱《聊齋志異》。秋,蒲松齡應鄉試,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蒲松林 51歲。秋應鄉試,再次犯規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蒲松齡54歲。春,山東按察使喻成龍慕名邀請,到濟南作客數日。館東畢際有病逝,蒲松齡作《哭畢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
蒲松齡58歲。選《庄列選略》。朱緗寄詩、札,續借《聊齋志異》未讀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
蒲松齡63歲。暮春赴濟南,滯留數月,應鄉試未中。王觀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蒲松齡67歲。作《葯祟書》。朱緗抄錄《聊齋志異》全書畢,題詩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蒲松齡70歲。歲暮,撤帳歸家,結束在畢家三十年的西賓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蒲松齡71歲。十月,與張篤慶、李堯臣同舉鄉飲介賓。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蒲松齡72歲。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齡有《五月晦日夜夢漁洋先生枉過,不知爾時已捐客數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貢,為歲貢生,受知山東學政黃書琳。作俚曲《牆頭記》。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蒲松齡74歲。八月,劉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蒲松齡76歲。正月,病逝。
編輯本段《聊齋志異》簡介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所謂「聊」就是在交談,話說蒲松齡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設一茶棚,凡是進來的人是不收銀子的,捧上一壺茶坐下來和客人閑談,他就專門問一些奇聞異事,蒲松齡的「聊齋」變由此而生。然後,蒲松齡就把聽來的這些事情經過自己的加工潤色後記錄下來。「志」變產生了(記錄)。「異」當然就是旨在說明自己所記錄的事情都是奇聞異事。「聊齋志異」變由此而生。
《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多數小說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願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蒲松齡在《聊齋自志》中說:「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在這部小說集中,作者是寄託了他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深沉的孤憤的。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聊齋志異》奇異有趣的故事,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而應該深入地去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悅,以及產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容。由於《聊齋志異》是一部經歷了漫長時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說集,故事來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認識前後有發展變化,加上作者世界觀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書的思想內容良莠不齊,比較復雜。但從總體看來,優秀之作佔半數以上,主要傾向是進步的,真實地揭示了現實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願望和要求。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假、惡、丑,是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總的藝術追求,也是這部短篇小說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從題材內容來看,《聊齋志異》中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是反映社會黑暗,揭露和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殘害人民罪行的作品
第二類,是反對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禮教,歌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和爭取自由幸福而斗爭的作品
第三類,是揭露和批判科舉考試制度的腐敗和種種弊端的作品
第四類,是歌頌被壓迫人民反抗斗爭精神的作品
第五類,總結生活中的經驗教訓,教育人要誠實、吃苦耐勞、知過能改等等,帶有道德訓誡意義的作品
寫作特點
1、懸念起筆。本文開篇就點明「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引起讀者極大興趣,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可是作者筆鋒一轉「然數年恆不見」,又給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氣氛,讀者的好奇心被強烈的激發了。
2、融情入景,以情襯景。作者在描寫時,是通過孫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來描寫山市奇景的。孫禹年在與朋友飲酒時,忽然看見遠處奐山山峰上出現了隱隱約約的高聳的「孤塔」,他們不禁「相顧而疑」,因為此處根本就沒有寺院,哪來的孤塔呢?這種強烈的驚奇、迷惑的情緒,既是對離奇的山市景色一種烘托,又是感染讀者的一種媒介。作者在描述的過程中融入了這種情緒,一步步吸引讀者,去揭開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隨著驚異的情緒波動,層層展開描寫,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變幻都給人以新奇的感覺。接著,「孤塔」旁又出現了數十所華麗的宮殿,直到此時,作者才點明了「始悟為山市」。孫某及其朋友由「驚疑」而「悟」。伴隨著「悟」而來的應該是輕松、釋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觀賞難得一見的山市奇觀。
3、由粗及細,詳略得當,例如文中寫城郭,僅僅是「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九個字,以虛代實,以略代詳,粗線條勾勒了城市的規模和輪廓,對城市的整體布局和具體事物,一概不做細描,只以「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概括。我們雖不知其詳細,卻能夠產生無限的遐想,那城市是多麼的繁榮。緊接著,作者對「危樓」的描述卻是實寫、細寫。作者不僅摹寫出樓的高大、雄偉以及它簡明的結構,並且運用富有表現力的筆墨,寫出樓上各色人的活動,細膩地點染了樓中人物的姿態和神韻。如果說,前面是以粗、虛、略的筆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寫起來氣勢飛動的話,那麼後面則是以細、實、詳的筆墨,具體描繪了山市中的一樓一景,一人一態,寫得極有情味,這樣的描寫,我們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樓、城郭,而且似乎觸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風俗的氣息。同時,也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實感。同時,作者在描繪景物時點到為止,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像與玩味的空間。
4、動靜互變。山市景象變幻不定,作者著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變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將其描寫的生動、形象、令人拍案叫絕。
編輯本段通假字
1.裁如星點:「裁」通「才」,只,僅僅。
2.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
編輯本段一詞多義
1.數 然數年恆不一見 見宮殿數十所(幾,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層層指數 數至八層(計數)
2.然 然數年恆不一見(連詞,表轉折,然而,可是)
居然城郭矣 塵氣莽莽然(助詞,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時譯為「……的樣子」)
3.樓:有樓若者(樓閣)
樓五架(每層)

④ 語文S版的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閱讀日記怎麼寫

《釀》讀後感
這是一篇寫秋風的美文,讀後讓你感到秋風的可愛。秋的豐碩。
文章先從秋風說起,在作者的筆下,「秋天的風像一群娃娃,在秋色里頑皮戲耍;秋天的風更像一位老者愛撫著綠水清山,消彌在海角天涯。秋天的風又是那麼的豪爽,引領著萬物走向光輝,秋天的風又是那麼的深情,好像母親臉上掛滿慈祥。」把秋風比作娃娃;比作老者 ;又把秋的豪爽、深情比做母親。秋風真是多變又可愛。「秋風是涌動的生命,秋風在不屈中成長。你堅毅的目光里,你堅定的步伐中,情不自禁的流露出穿越天地的渴望。你穿越在廣袤的沙漠里,揚起風塵僕僕;你穿越在無垠的田野里,收獲一路的希望;你穿越在幽深的峽谷里,清脆的風鈴在山谷中歡唱;微笑的山林踩著你的節拍憂郁的起舞;你極速流動的軀體撩撥著一泓清波,清轍的湖水的泛起陣陣瀲灧,滌盪你一身的塵土;你搖一搖頭,繼續你穿越的旅途;沉悶的鑼鼓聲從遠方傳來,你知道那是暴風雨在為你守候!天蒼蒼、野茫茫,你消失在天與地的盡頭。」這就是秋風送給我們的感受。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課文.題目《十年後的禮物》.課文里有這樣一個人.她叫達格妮·彼得遜.
有一次達格妮·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來到了奧斯陸,達格妮·彼得遜第一次參加一個在公園舉行的露天音樂會.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使她沉醉如入夢境.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睜大了眼睛,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那句話:下一個節目是我們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德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 想起來了,在8歲的時候,我見到一個穿著風衣的大人.那個大人准備送給她一個禮物,在十年之後.
這個禮物就是這首歌,這首歌帶給我無比的熱情和勇氣.

《月下槳聲》讀後感
時間過得真快呀,不知不覺中,我們又學完了一個單元。回顧一下第四單元的課文,其中,第18課《月下槳聲》這篇課文中的那個穿著紅衣的小姑娘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認為她是一個既勤勞又誠實還淳樸的小姑娘。當我讀到他們各忙各的,一言不發時,我能看出來她和弟弟為了維持生計,起早貪黑的認真捕魚,好賣錢,非常勤勞。當她發現多收了別人一塊錢時,她急匆匆地趕到那個人家裡還錢,但還是沒有兩清。就只有三角錢沒有還而已,她竟然渾身不自在,最後還給人家了一把蔥。我不禁被她的誠實、淳樸而感動。
城實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誠實守信就會有許多朋友,那個小女孩就是那麼的善良、誠實,她有一顆淳樸、透亮、如水晶鑽石般純潔的心。

讀《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有感
在我們學習過的課文中,《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這篇課文令我十分感動。
這個故事講得是小主人公庫伯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了在庫伯桌下的十美元。原來這是丹尼斯在假期中抽獎所得的。這時的庫伯毫不猶豫地向門口的丹尼斯喊了幾聲,可是這時的丹尼斯並沒有聽見。
剛要喊第三聲,庫伯想起了櫥窗中精美的玩具與文具。經過深思,庫伯終於禁不住種種誘惑撿起來十美元。很快,丹尼斯報告了老師,丹尼斯的警察爸爸來到了學校。
當讀到丹尼斯爸爸來到學校時,我不禁為庫伯擔心起來,我害怕丹尼斯的爸爸一下子過來,把這個「小偷」給揪出來。
這時庫伯眼中充滿了懊與焦灼,心中充滿了後悔之情,他的頭低的不能再低了!
過了一會,丹尼斯的爸爸開始發小信封了。原來,丹尼斯的爸爸想通過這種方法,是這個孩子勇敢地承認錯誤。信封中還裝著一個火紅火紅的小太陽,好像這個太陽代表著這個孩子的勇氣,金色的光芒將照亮犯錯孩子的心靈!
很多年過去了,庫伯做了名警察。巧合的是:總部派來頒獎的竟是多年不見的丹尼斯的爸爸,當庫伯慢慢施展開小太陽時,當時的場面是多麼令人感動呀!

擁有一顆真誠的心
——《彩票》讀後感

學完了第四單元——真誠的心,在這組五篇課文中,第二十課《彩票》中那位工作人員林海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人中了大獎,當工作人員給他打電話,那人開始不信,他以為是林海燕催自己還讓她墊付的買彩票費用,最後得知真相十分感動的故事。我覺得那工作人員非常無私、善良。那個人中了巨獎,是518萬元。518萬元!那麼大的數目,這個獎票的數值那麼大,中到這個的人數又那麼少。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她只要說是自己買的,別人就沒有權力拿到,但她卻偏偏沒這樣做。

現在許多騙人招數:什麼買食物中獎送汽車,居然還有人冒充「非常6+1」的節目說中了獎……使真正中獎的活動「有名無實」,即使真中了,別人也不敢相信。
林海燕為什麼能打動人心,因為她的真誠、守信。當我讀到「電話中,她顯得十分焦急,甚至都帶著點兒懇求的語氣對他說」時,我很佩服她這種氣質。因為,一般人沒去領獎時,別人打了一次電話後就不一定再打電話給那人了,更談不上去求他來領獎了。但她不肯,他沒領到獎就像她心裡的大石頭落不下來,非等他領了她才放下心似的。可以看出她是真誠的、忠心的,非常純潔。裡面還寫了「真誠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為什麼愚蠢?因為她不曉得留一點兒?不!這么說她的人才愚蠢!誠實是做人的根本,她憑什麼要留一點兒?「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別人知道那些做了不誠實、不光彩的事情的話,人家會唾棄你的。你要是開了公司肯定是會倒閉的。
誠信有了,便什麼都有了。

五年級語文上冊閱讀短文 回答問題

夕陽西下,
天空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
紅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壯觀。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
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閃爍著,滾動著,使人贊嘆。

夜幕降臨,天空的霞光漸漸淡下去了,深紅的顏色變成了淺紅,
當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時候,
那高而遠的天空中便出現了夜明星。
它是
那麼大,
那麼亮,
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
活像一盞掛在高空的明燈.

夜色加濃,各處的燈火,也陸續亮了起來,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
片燈光,它們從半空中倒映在烏藍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動的珍珠.

我踏著軟綿綿的沙灘,
望著這夏夜的景色,
心裡有說不出的愉快
和興奮。

1、這篇短文是按順序寫的,表示順序的詞是:______、
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寫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
____。

3、找出文中的兩個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參考答案】

1、時間

夕陽西下

夜幕降臨

夜色加濃

2、山坡

燈光

海面

3、它是那麼大,那麼亮,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活像一盞掛
在高空的明燈。
尤其是在山坡上那一片片燈光,
它們從半空倒映在烏
藍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動的珍珠。

11.
三隻小甲魚

我家的金魚缸里養著三隻小甲魚,
我喜歡觀察它們。
小甲魚的眼睛小
得可憐,耳朵不知藏在什麼地方,牌子只微微出一點鼻孔。整個頭顯
得小巧玲瓏,就是嘴大了一些,有些不相稱。小甲魚的整個身體是黑
褐色的,在魚缸里顯得十分清晰。它的腳上有五隻堅硬的爪子,可厲
害啦!它有背上馱著一個殼,尾巴細而短尾端像針一樣尖。

1、用「‖」把短文分成兩層。

2、填上數量詞

一(

)眼睛

一(

)耳朵

一(

)鼻子

一(

)魚

一(

)頭

一(

)嘴

3、寫出反義詞

喜歡──(



堅強──(



黑──




尖──(



細──(



短──




4、用橫線畫出描寫顏色的句子

5、短文具體寫了小甲魚的眼睛、耳朵、頭都很小的特徵,整個
身體顏色是
_______
,腳上有
_________
,尾巴
__________
。全文是按
觀察的順序從
_____

______
依次記敘的。

【參考答案】

1、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間畫「‖」


2、一(雙)眼睛

一(對)耳朵

一(個)鼻子

一(條)魚

一(個)頭

一(張)嘴

3、喜歡──(討厭)

堅強──(軟弱)

黑──(白)

尖──(鈍)

細──(粗)

短──(長)

4、小甲魚的整個身材是黑褐色的,在魚缸里顯得十分清晰。

5、短文具體寫了小甲魚的眼睛、耳朵、頭都很小的特徵,整個
身體顏色是(黑褐色)
,腳上有(五隻堅硬的爪子)
,尾巴(細而短,
尾端像針一樣尖)
。全文是按觀察的順序從(頭)到(尾)依次記敘
的。

12.
大母雞

我酷愛養雞,家裡養了六隻母雞,其中一隻大母雞又大又肥,全
身披著黃羽毛,頭上有一頂紅色的小冠子,真神氣。

大母雞吃刁橫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來喂它們,大母雞
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對我說:「小主人,快來喂我吧!真
把我餓死了。」我對它說:「就你

(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
進食槽里,
大母雞就張開它的大翅膀撲向食槽,
還專門找大顆的米吃,
其他的母雞吃得咕咕直叫,
只好吃它刨出來的碎米,
有一隻黃母雞不
服氣,就悄悄地來到食槽,和大母雞搶著吃,剛搶一口,頭部就被大
母雞狠狠地啄了一下,
嚇得那隻黃母雞趕緊躲到一邊去了。
其他母雞
再也不敢搶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雞刨出來的碎米。

大母雞還喜歡打

(dǔn

dùn)

它打盹時還很講究,
先用

(zhuǎ

zhǎo)子「刷、刷」地在地上

(bā

pá)個坑,然後就蹲下來眯上
眼睛,把頭插進它那大

(chì

cì)膀下一動也不動,你走過去,
它也不怕,還是打自己的盹。

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只大母雞,
因為它每天下一個蛋,
比其他雞
下得多。它下蛋時先吃得飽飽的,然後就安安穩穩地卧在窩里,忽然
它渾身哆嗦起來,
頓時它的羽毛豎了起來,
樣子忐忑不安,
不一會兒,
它就站起來。我走近一看,雞窩里已經有一個蛋了,一拿起來,熱乎
乎的,
我把蛋取走後,
趕緊抓一把米喂它。
大母雞一邊吃一邊「咯咯」
地叫,好象在說:「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酷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選擇文中加粗字的讀音,給正確的讀音戴朵小花。

3、這篇短文共有___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_
_____

____________,
表達了「我」對大母雞的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之情。

【參考答案】

1、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酷愛:非常喜愛、愛好。

2、選擇文中加粗字的讀音,給正確的讀音戴朵小花。

貪(
t
ā
n


盹(
d
ǔ
n


爪(
zhu
ǎ)

扒(
b
ā



ch
ì)

3、
這篇短文共有
(四)
個自然段,
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
(大
母雞的外形特點;
吃食習慣刁橫又霸道;
喜歡打盹;
大母雞下蛋了。


表達了「我」對大母雞的(喜愛)之情。

13.
游樂山

去年暑假,
我回到久別的家鄉,
和媽媽一道游覽了風景迷人的樂
山。

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
只見蒼松翠柏遮天蔽日,
一束束光柱和
山間彌漫的晨霧交映在一起,
形成無數個五彩的光環,
叫不出名的鳥
兒,嘰嘰喳喳的鳴叫聲,為這里增添了無限生機。

半山腰有一塊草地。
「油炸豆腐乾!

「麻辣豆腐腦!
」„„個體商
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給遊人增添了無限樂趣,
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領
略樂山小吃的風味。

來到山頂,我和媽媽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嵋山仿
佛近在咫尺,
大渡河水波濤滾滾,
北面的樂山城馬路筆直,
高樓林立,
高低不一,層層堆疊;往南是寬闊的馬路,通向五通橋。

我站在樂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歡家鄉的樂山,我更喜歡我的
家鄉。

1、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舒暢(



增添(



眺望(



樂趣




2、在文中找出兩個成語寫下來。

——————————

——————————

3、
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
讀一
讀,
想想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順
序介紹樂山迷人的風景的。

4、
作者站在山頂,
眺望四周,
看到了西面的________、
________,
北面的________,
南面的______
__。

5、哪句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用波浪線把它畫出來。

6、把文中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寫在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參考答案】

1、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舒暢──舒服

增添──添加

眺望──瞭望


趣──趣味

2、在文中找出兩個成語寫下來。

情不自禁

近在咫尺

3、
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
讀一
讀,想想作者是按(山路)→(半山腰)→(山頂)的順序介紹樂山
迷人的風景的。

4、作者站在山頂,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峨嵋山)

(大渡
河)
,北面的(樂山城)
,南面的(馬路)


5、哪句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用波浪線把它畫出來。

第一自然段。

6、把文中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寫在橫線上。

我喜歡家鄉的樂山,我更喜歡我的家鄉。

⑥ s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突破卷

S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班級 姓名 分數
一、讀拼音寫詞語。(8分)
wǎn zhuǎn líng lì bàng wǎn bǐ shǒu ( ) ( ) ( ) ( ) jí dù jiǎo jiàn shuāi jiāo huáng chóng ( ) ( ) ( ) ( ) 二、把下面詞語補充完整,再選擇兩個詞語,各寫一句話。(8+4分)
( )枝大葉 曠野荒( ) 昂首挺( ) ( )惡如仇 自( )奮勇 ( )死如歸 激情四( ) 數( )勝數
三、選詞填空。(4分)
激動 感動
1、聽了英雄的事跡,我們的心情都很( )。 2、英雄的事跡使我們非常( )。 愛戴 愛護 3、他深受人民的( )。 4、.我們要( )花草樹木。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12分)
(1)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 ) (2)柳枝在春風中盡情搖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 ( ) (3)我們怎麼可以不顧他的感受呢? ( )
(4)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只因那年發大水,歌聲塞斷九條河。( )
(5)我為你殺了雞鴨,我為你宰好了牛羊,我為你買來了美酒和水果,我願陪你從黃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
(6)琴聲一開始雄渾激昂,如同英雄視死如歸,要上戰場。( ) 五、按要求改寫句子。(10分)

2
1.我和母親住在這個強盜橫行的地方,怎能不小心從事呢?(改為陳述句)
2.中國人不能忍受這樣的歧視。(改為反問句)
3.動人的琴聲如同在講述一個凄涼而悲壯的故事。(縮句)
4.好漢們發現了一個地方。(改為「被」字句)
5.劉三姐唱山歌。(擴句,至少擴兩處)
六、修改病句。(6分)
1.琴聲停了,國王仍然沉溺在悲痛之中
2.人們如痴如醉地把屋裡屋外乾乾凈凈。
3.她不僅聰明伶俐、美麗動人,但是有一幅美妙的歌喉。
七、按課文內容填空。(6分)
1、水草肥美的地方鳥兒多, 。 2、母親的寶貝是子女, 。 3、駿馬面前沒有跳不過的壕溝,利矛面前 。 八、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12分)
漁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他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瓮。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漁王」年老的時候為什麼苦惱?(用文中的話回答)(2分)
2、「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表明漁王在教孩子捕魚技術上的做法是: (一個成語)(2分) 3、漁人的失誤是什麼?(2分)
4、「路人」的觀點是什麼?(簡要概括)(2分)
5、「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么差?」表達了「漁王」 當時怎樣的心情?(2分)
6、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2分)
九、習作(30分) 編寫故事
《神鳥》中說,很多人都想得到神鳥,可是誰也沒有捉到。請同學們發揮想像:神鳥和那些前來捉它的人之間可能還發生了哪些故事?從自己想到的故事中挑選一個寫下來。要求把故事寫清楚、寫完整,寫得有意義。字數不少於400字。

⑦ 五年級上冊語文名師伴讀答案

這個有地域性,是哪個地方的,提供以下地址什麼的,可能更好的找到試卷或者練習冊

⑧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閱讀體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00字以上

讀了梁啟超的《抄少年中國說襲》這則文章,使我感觸很深,受益良多,讓我懂得了愛國的真諦。
這篇文章指出了封建君主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希望能出現"少年中國"來振奮人民的精神和鬥志,特別是文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將中國未來的發展寄託於下一代的身上,這與我們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相通的,要有勇於改革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才能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早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少年中國說》字里行間都飽含愛國之情,讀了使人心潮澎湃,熱血激昂,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從小要胸懷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閱讀全文

與語文s五年級上冊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