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年級語文書下冊第27課課文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訴我,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ní)亞大瀑布,還要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遊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在大瀑布的不遠處,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藝品的攤點。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琅(láng)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幾個坐凳上。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tuó)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xǔ)栩如生。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著象墩(dūn),仔細觀賞,愛不釋(shì)手。正要掏(tāo)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yù)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麼能再帶上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kěn)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lún)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裡流露出一絲遺憾(hàn)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我們住的賓(bīn)館就在瀑布附近。晚飯後,我們到賓館外的小樹林里一邊散步,一邊聊天。瀑布的響聲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發現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著一位少年,晚風吹拂(fú)著他的衣襟。他聽到談話聲,來到我們面前,原來是白天賣木雕的那個少年。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里等候我的。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裡。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biāo)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B.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魚游到了紙上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魚游到紙上》這篇課文記敘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贊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聾啞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
C.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人教版)主要內容
ok!
課文按著一位聾啞青年勤奮專注,順序首先寫了我喜歡到西湖的玉泉池邊茶室專里觀賞金魚,並且認屬識了一個舉止特別的青年;那個年輕人老是一個人獃獃地站在金魚缸旁看著魚在水裡游,邊看邊畫,而且不說話;很多人都稱贊他
接著寫了寫了太陽快下山了,那個青年還在魚缸旁畫畫,後來我才發現他是個聾啞人。最後寫了我和那個年輕人在紙上交談,知道他非常勤奮,為了畫好金魚,每星期天都到玉泉來畫金魚。
D. 四年級下冊語文27課
魚游到了紙上
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觀魚。我喜歡花港,更喜歡「泉白如玉」的玉泉。
玉泉的池水清澈見底。坐在池邊的茶室里,泡上一壺茶,靠著欄桿看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真是賞心悅目。茶室的後院還有十幾缸魚呢,那兒也聚集著許多愛魚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就在金魚缸邊,我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說「認識」,其實我並不了解他,只是碰到過幾次罷了。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獃獃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裡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一個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時晚了一些。金魚缸邊早已擠滿了人,多數是天真活潑的孩子。這些孩子穿著鮮艷的衣裳,好像和金魚比美似的。
「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
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綉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我仍舊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陽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過後院,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你真專心哪!」我忍不住輕聲問他。沒想到他頭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驕傲的年輕人。我正想著,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廠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廠」,原來他是個聾啞人!
我們開始用筆在紙上交談。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我把那個女孩說的話寫給他:「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
他笑了,笑得那麼甜。他接過筆在紙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裡。」
E. 四年級下冊二十七課故事二則多音字
天津下車27課,故事二則運營做這里邊有幾個多音字,比如說漲潮的漲,還有趟趟水的趟趟水的趟呵,都是段子
F. 四年級下冊語文二十七課小練筆怎麼寫100字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有的說畫得真漂亮,有的說這幅畫畫得真是栩版栩如權生呀,還有的說這幅畫要是是他畫出來的該有多好。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孩子到花港觀魚,孩子指著青年的那幅畫說:「媽媽,我也學畫畫!」媽媽笑著說:「只要你肯,學什麼都行。」一個小學生說:「他畫的真美呀!」又一個小學生說:「他畫得的確很美!」一個老人說:「他能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真厲害呀!」一位中學生說:「對呀!等高考一結束,我就拜他為師!」大家議論紛紛,惟獨只有這位青年在專心作畫,彷彿什麼也沒聽見樣的。
G.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7課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文記敘來的是作者在源西湖玉泉看魚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經過多次觀察,作者不僅發現他所畫的魚活靈活現,還發現了他是一位聾啞人,所以欽佩之情油然而生,這件事的記敘,說明畫畫只有看得真切才能畫得逼真的道理(這個道理可推到其它方面),贊揚了那位聾啞青年做事認真,極端投入的品格。
H.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人教版)主要內容
1-4"我"在玉泉認識了一位愛魚的青年,他觀魚的樣子很特別。 5-8魚缸邊擠滿了人看青年畫金魚。 9-14他畫內金魚已經到了忘容我的境界。 串起來便是主要內容。 我是初一,剛剛現找到四年級下的語文書,感動吧!求採納。時間順序,後三個空分別是以上三段,最後一個空是做事認真,熱愛藝術。
I. 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第二十七課作者簡介
七年級語文第二學期課文文學常識整理 I
第一單元 成長點滴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選自《朝花夕拾》(《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其題材是散文,散文屬記敘文體,其特點「形散而神不散」。作者魯迅,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
「三味」是指「經書之味,子書之味,史書之味」
2.《爸爸的花兒落了》
節選自《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台灣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做客美國》,短篇小說《燭心》《城南舊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
&本文標題語帶雙關:1、指稟性愛花的爸爸辭世2、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垂落
「花」 「生命之花」「夾竹桃」
行文線索 主 爸爸愛花[主導作用] 副 畢業典禮[烘托、推動、映襯]
3.《丑小鴨》 本文體裁童話,作者是(丹麥)作家的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話大師。1835年開始創作童話共168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裝》《丑小鴨》《海的女兒》《她是一個廢物》。(童話:象徵、想像、幻想、誇張)
& 丑小鴨的象徵意義:身處逆境,但沒有沉淪,沒有絕望,始終不屈的奮斗者。
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麼關系。
4.《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作者俄國詩人普希金(「俄羅斯文學之父」 ),選自《普希金詩集》,另類詩作《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
詩作所創造形象「多餘的人」、「小人物」
未選擇的路 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作者(美國)弗羅斯特(「桂冠詩人」、「新英格蘭農民詩人」、「交替性詩人」),作品《山間》《少年的意志》。
關於路的詩句描寫
5.《傷仲永》 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作有詩《泊船瓜州》《梅花》,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學習與一個人的重大聯系
第二單元 愛國情操
6.《黃河頌》
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由冼星海譜曲,作品有八個樂章組成,分別為《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對口曲》《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黃河怨》《黃河謠》《黃河之水天上來》。
歌頌黃河就是在歌頌我們偉大中華民族頑強奮斗的精神與不屈意志。
7《最後一課》 19世紀法國小說家都德,著有長篇小說《小東西》,《磨坊書簡》。
表達了法國人民對祖國、祖語文字的深沉熱愛,對普魯士侵略者的無比痛恨
以小弗朗士在最後一課上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普法戰爭」為背景。
8.《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 選自《李大釗選集》,作者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者。其詩文為「革命史上的豐碑」。 & 「雄健的國民(精神)」的概念 各類的象徵比喻
9.《土地的誓言》 選自《中國新文學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作,原名曹漢文,東北作家群其一。著長篇小說《大地的海》《長江》《科爾沁旗草原》。
理解題目的含義 各類修辭手法
10.《木蘭詩》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卷二五,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樂府民歌。體裁為敘事詩。 了解木蘭的品行 各類修辭手法的運用(對偶、互文…
第三單元 名家色彩
11.《鄧稼先》(人物傳記) 選自1993年8月21日的《人民日報》,作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獲1957年的諾貝爾獎。 鄧稼先的品行分析 對比描寫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聞一多——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本名家驊,著作收《聞一多文集》中,有《紅燭》《水》《唐詩雜論》《楚辭》《古典新義》 臧克家,詩人,1933年9月出版第一本詩集《烙印》,著有《春風集》,長詩《李大釗》。
聞一多三類形象分析
13.《音樂巨人貝多芬》 選自《中國現代散文集》 德國作曲家、鋼琴家貝多芬,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作者何為,原名何敬業,著有《第二次考試》《臨窗集》等。 貝多芬的形象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本文選自《濟南文藝》1981年1月號,作者法國作家莫泊桑,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
人名
福樓拜
伊萬·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國家
法國
俄國
法國
法國
作品
《包法利夫人》
《前夜》《夫與子》
《小酒店》
性格
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藹和親,博學
懷有狂熱理想,醉心與文學事業,博學多識
生性活躍,健談,厭惡腐朽生活方式
溫和,寡言,堅毅,聰慧
個人的性格特徵
15.《孫權勸學》 選自《資治通鑒》,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人稱「涑水」先生),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建立者。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出自此文的成語 各類的語氣詞
第四單元 民族特色
16.《社戲》 體裁小說,選自《吶喊》(《魯迅全集》第一卷),「社」指土地神或土地廟,此文著重於景物描寫 (游園吊打)
本文概意:月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 人物形象特點
17.《安塞腰鼓》 (「神韻散文」) 選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報》,作者劉成章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感受安塞腰鼓所蘊含的力量
18.《竹影》 選自《豐子愷文集》,作者豐子愷,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原名豐潤,浙江崇德人,著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藝術趣味》《甘美的回憶》其藝術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
行文線索:竹影 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
19.《觀舞記——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選自《冰心全集》, 冰心,原名謝婉瑩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處女作《兩個家庭》,問題小說《超人》,詩《繁星》《春水》譽為「冰心體」,發表《寄小讀者》。
反映了印度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表達了中印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20.《口技》 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選的一部筆記小說。作者林嗣環,福建晉江人,字鐵崖,清代順治年間進士。此文體裁為說明文(記敘散文)
以「善」字統領全文 表現出口技者技藝高超
第五單元 歷史探險
21.《偉大的悲劇》
選自《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斯蒂芬·茨威格,奧地利著名作家,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如《三大師》《羅曼·羅蘭 》,《看不見的收藏》《家庭女教師》等名篇。
22.《荒島餘生》 本文節選自《魯賓遜漂流記》(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作者笛福,英國小說家,出生於倫敦。《魯》之後,又作《辛格爾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傑克上校》《羅克薩娜》 魯賓遜的形象性格特點
23.《登上地球之巔》 節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作者郭超人,湖北武穴人,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已出版新聞作品:《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萬里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等。
概述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 感受其意義、環境描寫
24.《真正的英雄》(議論文) 本文選自《世界名人演說經典》,作者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生於伊利諾斯州的坦皮科鎮,曾任49、50任美國總統
掌握其中的主題思想感情 「美國精神」的內涵 關於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
25.《短文兩篇》
誇父追日 摘選自《山海經·海外北經》,共18篇,其14篇為戰國作品,《海內經》4篇為西漢末年作品。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它是最早的神話之一,一部地理著作。
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誇父逐日」之喻
兩小兒辯日 選自《列子·湯問》,《列子》八卷,為《無端》《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舊說周朝鄭國人列禦寇所作。列子屬道家學派,孔子屬儒家學派。
各從孔子、兩小兒角度理清其理 概述早近而冷,午遠而熱的原因
第六單元 動物世界
26.《珍珠鳥》 本文選自1984年2月14日《人民日報》,作者馮驥才,當代作家,生於天津,著有歷史小說《義和拳》長篇歷史小說《神燈》,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蓮》。
關於末段議論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作用及理解
27.《斑羚飛渡》 選自《和烏鴉作鄰居》,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鳴。
& 飛渡後的議論點明中心,插敘恰處 體會老斑羚的精神 「彩虹」的意義
28.《華南虎》 選自《詩刊》1982年2月號,作者牛漢,原名史成漢,本是寫於「十年動亂」間,著《華南虎》《悼念一棵楓樹》《半棵樹》,作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愛與歌》《溫泉》《海上蝴蝶》及自選集《蚯蚓和羽毛》等。
結合背景資料,體會華南虎的象徵。
29.《馬》(科學小品、散文)
選自《世界散文精華·歐洲卷》,作者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
文中馬被賦予了人性的色彩
戰士
奴僕
游俠
紳士
英勇忠義
馴服誠實
豪邁而獷野
典雅而高貴
對比描寫的運用
30.《狼》(寓言,短篇小說) 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其二則),作者清代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人稱「聊齋先生」, 志也,記,異也,奇異之事。
& 文章思想諷喻 起因(開端) 發展 進一步發展 高潮、結尾(議論)
屠的機智 VS 狼的狡猾 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