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下冊語文二十四課課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二十四課課文

發布時間:2020-12-23 03:56:19

Ⅰ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的十二課,課文內容

第12課《大自然的啟示》課文原文
「打掃」森林
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剛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掃」干凈。
護林工人只好照著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統統砍光,把雜草統統除盡,連地上的枯枝爛葉也不放過。森林面貌頓時改觀了:林子里又寬敞又潔凈,連一根雜草也沒有。林務官看著,心裡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卻從此遭了殃(yāng)。幾年過去了,橡樹和菩(pú)提樹的葉子越來越少,光禿禿的像一把把掃(sào)帚(zhǒu),有些樹木甚至乾枯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枯枝敗葉,看起來是臟東西,其實,它們腐(fǔ)爛之後,變成了腐殖質,能增強土壤(rǎng)的肥力。它們還是一些小動物的食物和隱蔽場所。矮樹叢也是許多動物棲息的地方。森林裡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蟲、鳥類、獸類也就多了。許多動物以植物為食,像甲蟲和毛毛蟲吃樹葉、嫩枝,而鳥兒在矮樹叢里營巢,捕食森林裡的害蟲。
林務官把灌木叢砍了,把野草鋤了,鳥兒飛走了,森林裡的害蟲就逞(chěng)凶啦。它們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樹木進攻,吃樹葉,咬樹根,鑽樹心。沒有天敵來制服害蟲,樹林就漸漸給毀了。
人類的老師
人類自古就想能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二三十年以後,由於飛行速度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yì)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過了許多年,人類才找到了防止這類事故的方法。其實蜻蜒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每隻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動的關鍵(jiàn)。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雖然船頭是尖尖的,但總是開不快。而有圓圓的大頭的鯨(jīng),卻常常輕而易舉地超過海輪。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仔細研究了鯨,發現它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型」,而「流線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後來工程師設計船體時模仿鯨的形體,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Ⅱ 語文書 二十四課 課文內容

你要說出是那年級的課文。

Ⅲ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二十課課文

四月的維也納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綠色連著綠色,見不到能讓人眼前亮起來的明媚的小花。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我對駕車同行的小呂(lǚ)說:「四月的維也納可真乏味!綠色到處泛濫(làn),見不到花兒,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
小呂聽了,將車子停住,把我領到路邊一片非常開闊的草地上,讓我蹲下來扒開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幾厘(lí)米,躲在草下邊,好像只要一使勁兒,就會齊刷(shuā)刷地冒出來……
「什麼時候才能冒出來?」我問。「也許過幾天,也許就在明天。」小呂笑道,「四月的維也納可說不準,一天一個樣兒。」
當天夜裡,冷雨伴著涼風下了起來。後來的幾天,雨時下時停,太陽一直沒露面兒。
我很快要離開維也納去義大利了,小呂為我送行。路上我對小呂說:「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兒,真有點兒遺憾,我想它們剛冒出來時肯定很壯觀。」小呂駕著車沒說話,大概也有些為我失望吧。
外邊毛毛雨把車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紗簾。車子開出去十幾分鍾,小呂忽然對我說:「你看窗外——」隔著雨窗,看不清外邊,但窗外的顏色明顯地變了,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小呂停了車,伸手拉開我這邊的車門,未等我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便說:「去看吧——你的花!」
迎著吹在臉上的細密的、涼涼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pū)滿了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與蒙蒙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我驚奇地想:它們為什麼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Ⅳ 四年級下冊語文25課課文內容(人教版)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伽利略是17世紀義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同學們就稱他為「辯論家」。他提出的問題很不尋常,常常使老師很難解答。
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麼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麼解釋呢?
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他向學生們宣布了試驗的結果,同時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消息很快傳開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來到斜塔周圍,都要看看在這個問題上誰是勝利者:是古代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呢,還是這位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伽利略在斜塔頂上出現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Ⅳ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麥哨課文主要講什麼內容

麥哨課文主要講什麼內容?

《麥哨》一文作者滿懷喜悅之情
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
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
展現了鄉村孩子天真、純朴、可愛的形象
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

Ⅵ 四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練習冊二十四課麥哨答案

24* 麥 哨
一、查漏補缺。把帶點宇的音節補充完整。
d() ()uì ()àn j() g() ()iáo
兜里 麥穗 湖畔 嚼食 包裹 撩起
二、對號入座。給帶點的多音宇選擇正確的讀音填在括弧里。
hé huo hè
1. 田野里,什麼聲響和( )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
2. 今天的天氣很暖和( )。
3. 我和( )媽媽一起去公園。
三、精彩再現。回憶課文,回答問題。
湖畔,到處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綉花兜肚彩頭巾。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1. 「蒙」在文中的讀音是( )。
2. 文中有一個比喻句,它是把( )比作 ( )。
3. 這段話是對孩子們的描寫,體現了一種( )的農村孩子形象。
課外延讀。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兒 歌
回到兒時沒有汽車/也沒有很多行人的街道/回到溫暖善良嘮嘮叨叨的老太太身邊/回到小木板凳/和泥土的身邊/回到童年/自己的身邊
秋天一直都是給我感受最多的季節。因為果實帶來的豐富,還有落葉宣告的開花季節的結束。
我高興的時候,是沉靜的。看見老太太永遠在買東西,白菜土豆已經包圍了我們,她們又出發了,還要再去買雪裡紅,把它腌成可以吃很久的鹹菜;去買豆腐,把它凍成可以永遠不化的「冰塊」。
我們跟在後面,好像她們突然找到了很多錢,而且不反對我們分享這一幸福。
好久以後,.我還保留著這樣的印象:秋天是富有的季節。
在秋天,我們玩得瘋狂! 玩春天夏天的游戲,同時,在我們的鞋墊幾下面放著只屬於秋天的游戲:皮狗。
撿起落葉,櫓掉葉只留下莖,把它放到鞋墊下面,越久越好。
再次把它們拿出來時,把莖子上最粗壯部分的稚嫩組織用指甲劃掉,露出被我們臭腳丫子熏制過的韌性纖維,胸有成竹地走向別的孩子,用手指輕輕一點對方,他們就也拿出同樣的東西。
這就是皮狗。
兩個人把它們交叉後用雙手扯住自己的,然後用力拉,其中的一個是要斷的。斷裂的皮狗代表著主人的失敗,沒有斷裂的卻不表示主人的腳丫子很臭。
誰都知道,皮狗在鞋裡呆得越久越好,但我們中沒有一個人有這樣的見識,因為誰都不知道,秋天什麼時候就過去了,也不能讓它們失去比試的機會。
那時的我們是聰明的,玩它個天翻地覆,決不等明天,盡管明天屬於我們。
因為皮狗,我記不起來秋天的另外的味道。
皮狗,是個有味道的游戲。
1. 找出短文的中心句用「——」畫下來。
2. 為什麼說「秋天是富有的季節」?
3. 「因為皮狗,我記不起來秋天的另外的味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4. 聯繫上下文,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
積累展示。
五、按要求填寫句子。
1. 我們班正在舉行「露一手」實踐活動,有的畫畫,有的彈琴,有的表演魔術……大家真是「( )」。(填歇後語)
2. 天冷了,李剛穿上一件毛衣,他對同學們說:「這是我上大學時,媽媽給我織的,穿在身上格外暖和。」一位同學隨口說:「( )」。(填一句古詩)
24 * 麥 哨
參考答案:
一、ōu s p iáo uǒ l
二、1. hè 2. huo 3. he
三、1. meng
2. 孩子們的臉蛋 月季花
3. 外貌 朴實可愛
課外拓展
四、1. 秋天一直都是給我感受最多的季節。
自主探究
五、1.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Ⅶ 語文第二十四課的課文

那一年級
我只有一到九年級的

是什麼版本

Ⅷ 四年級下的24課麥哨全篇課文

嗚卟(bǔ),嗚卟,嗚……」
田野里,什麼聲響和(hè)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yìnɡ),忽高忽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
湖畔(pàn),到處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綉花兜(dōu)肚彩頭巾。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芽苞初放。轉眼間,到處都是濃陰。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jiá);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麥田換上了耀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麥稈都擎(qínɡ)起了豐滿的穗(suì)兒,那齊刷刷的麥,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湖邊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籃很快就裝滿了。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豎蜻蜒,還有摔跤比賽。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裡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誰一聲招呼,大家採集起「茅(máo)茅針」來。那是一種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頂部的茅穗兒還裹(ɡuǒ)在綠色的葉片里,顯得鼓鼓的。剝(bāo)開葉片,將茅穗兒連同莖輕輕抽出,把莖放進嘴裡嚼(jiáo)嚼,吮(shǔn)吮,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嗚卟,嗚卟,嗚……」
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歡快的哨聲在撩(liáo)起麥浪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下冊語文二十四課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