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0課第40個字是什麼
我認為:
如果不算題目和標點是:有
如果不算題目,那就不是字了,是個標點符號:,
②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0課談禮貌寫一篇作文
「見人不施禮復,多走二百里。」是制一句很有用的古語。意思是:如果對人沒有禮貌,問別人什麼東西,別人都不回答,這樣就容易吃虧。比如問路,問別人是沒有禮貌,那別人自然就不會告訴你,這樣就要繞路了。所以說,對別人有禮貌,別人也會對你有禮貌。
有個著名的故事,叫做《程門立雪》,講的是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40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程頤,當他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程頤家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正是因為他們懂禮貌,所以程頤便收他們為徒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程門立雪》的故事
。看,對別人有禮貌,或許受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在社會中,也有許多懂禮貌的例子。在電梯中,一個婦女抱著她熟睡的嬰兒進來了,一位與他同乘一個電梯的人用手遮住嘴邊小聲講電話。--其實講文明就在身邊,哪怕就像這樣一個細微的動作,卻都蘊含著深刻的文明、禮貌。
③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20課的散文讀後感
竊讀記》讀後感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第一課,就是林海音寫的《竊讀記》
,描寫的是作者小內時候很窮,沒有錢容買書,只能去書店竊讀,從書得
到了很多樂趣。
她常常光顧書店,卻從不購買書,所以她想方設法地把自己隱藏起來。藏在人群中或者貼在一個大人身旁。直到飯店飄來一
陣陣菜香,書店的日光燈也亮起來的時候,她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有時還會為了看完一本書而跑幾家書店。她這種強烈的求知
欲和對讀書的渴望真令人感動。
文章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仔細想想,這句話有著很深的含義。老師告
訴我們: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對我們來說,書籍和糧食同樣重要,因為書籍就是我們的糧食,它可以使
我們增長知識,豐富我們精神糧食。
現在,雖然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讀書,但有的同學卻不怎麼愛讀書。想一想從前,作者要讀一本書有多困難啊,我們應該珍
惜現在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杜甫也說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不僅
僅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我們寫作的水平。
讓我們養成愛好閱讀的好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④ 語文五年級下冊20課景陽岡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這個課文先講了武松進店飲酒,不聽勸告,執意要過岡,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版語言和神態進權行描寫。接著講武松上岡後,見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決定繼續上岡。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心理進行描寫。然後講了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終於打死了老虎,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動作進行描寫。最後講武松打死老虎後一步步挨下岡來。
⑤ 人教版語文書五年級下冊第20課的主要內容
1~4自然段主要寫武松在酒店裡喝酒,不聽勸告,進酒多碗後執意上崗。(喝酒)內
5~7自然段主要寫武松上岡後,見容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決定繼續上岡。(上崗)
8~13自然段主要寫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終於打死了老虎。(打虎)
最後一自然段寫武松打死老虎後一步步挨下岡來。(下崗)
⑥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0課,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0課《景陽岡》
課文講了武松喝醉酒上景陽岡遇到老虎,而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贊揚了武松智勇雙全的性格。
⑦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0課
20* 景陽岡
教學目標
1.會認「唬、詭、踉、蹌」等11個字,理解「晌午、恰當、豈不、請勿自誤、脊樑、咆哮、酥軟」等詞的意思。
2.訓練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3.指導朗讀,培養朗讀能力,訓練學生思考能力、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課文第一段與第三段細致描寫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無畏、倔強的性格,是文章的重點,作者在「喝酒」和「打虎」兩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點詳細敘述的也是文章的重點。
(二)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詞語是文章的難點,體會「喝酒」、「打虎」兩件事如何詳細敘述的也是難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朗讀訓練。
3.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1)正音:晌(sh3ng)午 咆哮(xi4o) 請勿自誤(w)) 脊樑(li2ng)
(2)解詞:
一飲而盡:一口氣喝完。
如何:為什麼。
過往:來來往往。
平生:一生。
請勿自誤:請不要自己耽誤了自己。
2.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啟示談話。
同學們都知道有個打虎英雄叫什麼名字?(武松)對,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講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改寫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水滸傳》描寫北宋末年山東農民起義的一部長篇小說,寫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迫害下起義的故事。本課寫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後,趁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自讀課文,說出大意,前後討論交流。
3.理解脈絡,討論分段。
(1)這篇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順序。)
(2)討論分段(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進店喝酒,不聽勸要過岡。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岡後的思想變化。
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經過。
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後下岡。
(3)根據段意,你能給每個小故事寫出小標題嗎?
①喝酒②上岡③打虎④下岡
4.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默讀第一段,思考並回答。
①作者在這段中詳細描寫了武松與店家的對話,根據要點劃分層次。
(a.談酒 b.談虎。)
②分角色讀這一段。為什麼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結果呢?
③分析武松性格特點。
(豪放的性格特點:倔強、勇敢的性格。)
④討論。這一段與打虎有什麼關系與打虎一段起什麼作用?
(這一段主要通過寫武松與店家對話刻畫了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為下文徒手打虎做鋪墊。)
⑤小結學習方法,討論歸納。
(a.抓重點理層次,b.通過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5.教師總結,學生質疑。
(這一段主要寫了武松在酒店與酒店主的對話,通過對話我們了解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特點,為下文的徒手打虎做了鋪墊。)
6.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利用工具書理解文中難懂的文言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三段,默讀提問。
這篇文章通過自讀、默讀,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讓你喜歡?(第三段)
1.這一段可分幾層,每層即一個要點。
(猛虎出現、猛虎進攻、痛打猛虎)
2.這一段表現了武松的什麼性格特點?從什麼地方最能體現出來?
3.討論:這段主要通過什麼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具體描寫了虎的哪幾方面?用意何在?
(這段主要通過人物的行動表現出武松的機智勇敢,英勇無畏,武藝超群的特點。)
4.朗讀指導。
讀的時候語速可稍快些,讀出虎的聲勢,氣勢及武松的勇敢無畏。
(二)學習第二段
1.指讀提問:第三段是文章的重點,具體寫出了武松打虎的經過,我們仔細閱讀過了同時也體會到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第二段與第三段有什麼聯系,省略掉可以嗎?
2.默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武松的思想活動。)
3.武松的思想活動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武松心理活動的句
3.武松的思想活動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通過寫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了武松好強、無畏的性格特點。)
(三)學習第四段
1.指讀課文。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武松的心理活動,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隻大蟲來,卻怎麼斗得過?)
(四)圍繞中心,學習表述。
1.文章通過什麼深化中心?
(通過對人物動作、心理的描寫深化中心。)
2.作者是如何地刻畫出武松的英雄形象的?
(1)運用反襯手法,通過寫虎的聲威,襯托出武松的無畏勇敢。
(2)不脫離實際,盡管武松是個英雄人物,但畢竟是個普通人,作者認識到這一點,在結尾一段中體現出來。
(五)總結、擴展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你認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2.為什麼武松這個人物形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並且深深地喜歡他?
聯系全文對武松神情、動作、語言和內心活動描寫,加以體會。
⑧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0課景陽岡的縮寫的作文360
文中打比方的句子:1、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回動了。2、接著把鐵棒似的答虎尾倒豎起來一剪。3、武松用左手緊緊地揪住大蟲的頂花皮,空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
⑨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0課15課哪篇課文的字數多
你好,如果是人教版的話,應該是15課《金色的魚鉤》字數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