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
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內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容的動人情景,那純朴、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以結合生活體驗,邊想像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慾流、陳巴爾虎旗、迂迴、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並背誦一、二自然段。
4. 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 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時間 2課時
單元學情分析
⑵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北京版課文
語文六年級下冊人民教育1。文言文兩則:學弈、兩小兒辯日2.匆匆3.桃花心木內4.頂碗少年容5.手指6.北京的春節7.藏戲8.各具特色的民居9.和田的維吾爾10.十六年前的回憶11.燈光12.為人民服務13.一夜的工作14.賣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16.《魯賓孫漂流記》梗概精彩片段17。《湯姆。索亞歷險記》梗概精彩片段18.跨越百年的美麗19.千年夢圓在今朝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21.我最好的老師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成長足跡依依惜別古詩詞背誦: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己亥雜詩浣溪沙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綜合復習:養花生活是多麼廣闊中華第一龍獄中聯歡名碑薈萃琥珀智慧之花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給外地親友寫封信額~這樣行么?
⑶ (五年級語文教案)憶讀書原文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我自從會認字後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4 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後的那幾冊,而是7 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後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鍾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於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此後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就只學過那個字一半部分.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後忘了是什麼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這時就同時還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於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時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
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大加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盪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若有所失」的無聊情緒.
到我11 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於林譯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裡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在我十二三歲時候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後,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 年到日本訪問回來後即因傷腿,閉門不出,「行萬里路」做不到了,「讀萬卷書」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會得到許多書刊,知道了許多事情,也認識了許多人物.同時,書看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比如說看了精彩的《西遊記》就會丟下煩瑣的《封神傳》,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乏味的《盪寇志》,等等.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朴淺顯的篇章,那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書看多了,從中也得到一個體會,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九個字,就是: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