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人教版課時特訓第105頁答案
現在誰還會在問答軟體求答案?
我們都是用軟體』互動作業『和『作業幫』。專
只要輸入書本條行碼就OK了。
你的采屬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記得好評和採納,答題不易,互相幫助,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貳』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時練答案人教版84
1.讀一讀雖然這篇課文比較長,但讀起來很有味道。通過閱讀,我知道了北京的春節按老規矩是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北京的春節有熬臘八粥、吃團圓飯、守歲、放鞭炮等習俗。2.請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下面的括弧。色為全美零七八碎萬象更新男女老少燈火通宵日夜不絕萬不得已截然不同張燈結綵各形各色(1)正月十五,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整條大街像喜事,紅火而美麗。(張燈結綵)(2)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統統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各形各色)(3)除夕,家家趕做年菜、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正月初一,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截然不同)3.寫出下列節日的農歷時間。除夕(十二月三十、二十九)臘八(十二月)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小年(臘月二十三)3.課文是按著(時間)的順序來寫的。寫得最詳細的是熬臘八粥、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四部分內容。4.讀文段完成練習北京的春節(選段)除夕真熱鬧。家家趕作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有許多寺院開放,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爭取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多數的鋪戶在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1.「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詞在句中的意思是(B):A.時光景物B.情景C.表示估計2.文中具體介紹除夕的活動是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個(),在文中起()的作用。正確的選項是:A.過渡句承上啟下B.中心局總結C.總起句總起
『叄』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課堂作業本全部答案
人教版 小學語文 六年級下冊 語文作業本 第一組---第五組 答案
1 文言文兩則
一、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1、孰(shú√ shǔ)為汝(rǔ√ nǚ)多知乎
2、為是其智(zhī zhì√)弗若與
二、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弧里。
「之」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的不同含義:
①助詞,相當於「的」;②代詞,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動詞,表示「去、往」的意思。
1、奕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 ① )
2、一人雖聽之 ( ② )
3、思援弓繳而射之 ( ② )
4、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② )
5、送孟浩然之廣陵 ( ③ )
三、品讀課文,完成練習。
(一)學 弈
弈秋,通國( 全國 )之善( 擅長 )弈( 下棋 )者也。使弈秋誨( 教導 )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 拉 )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 一起 )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解釋文中帶點字、詞的意思,並寫在相應的括弧里。
2、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奕秋學下圍棋,一人 專心致志 ,一人 三心二意 ,結果 後一個人的棋藝比不上前一個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學習、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的道理。
3、聯系課文,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是因為他(後一個人)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二)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原因 )。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熱水 ),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 判斷 )也。
兩小兒笑曰:「孰( 誰 )為汝多知乎?」
1、解釋文中帶點字、詞的意思,並寫在相應的括弧里。
2、聯系課文,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小兒認為太陽剛剛出來時距離我們遠,而到了中午時分距離我們近。
②孰為汝多知乎?
還以為你比我們多知道一些東西呢?
3、從文中 「孔子不能決也」 一句可見所辯問題的復雜性。他們探索自然現象時採用的方法是 觀察—結論 。
在辯論過程中,兩小兒表現得都很 在理、堅決 。孔子對待這個問題則表現出了 不能決斷 的態度。
4、寫出兩句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①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②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四、小練筆。
從課文中選擇你感觸最深的一則故事,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學弈》這篇古文給我的感觸最深,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匆匆
一、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涔涔( chén cén√ ) 伶俐( lín ling√ ) 遮挽( wǎn√ miǎn )
潸潸( lín shān√ ) 徘徊( huí huái √) 盡管( jǐn√ jìn )
二、看拼音,寫詞語。
nuó yí zhēng róng yóu sī chì luǒ luǒ
( 挪 移 ) ( 蒸 融 ) ( 游 絲 ) ( 赤 裸 裸 )
三、根據意思,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寫下來。
1、眼睛定定地看著的樣子。 ( 凝然 )
2、急急忙忙的樣子。 ( 匆匆 )
3、的確。 ( 確乎 )
4、遮擋並挽留。 ( 遮挽 )
四、照樣子,寫詞語。
匆匆 慢慢 緩緩 漸漸
頭涔涔 白花花 黑乎乎 熱騰騰
伶伶俐俐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平平安安
五、品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它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它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1、讀文中畫「﹏﹏」的句子。在作者反復的追問中,可以感受到他 對時間容易流逝的無奈 的心情。
2、仿照畫「—」的句子的寫法,發揮想像,寫幾句話。
小草枯了,有再長的時候;金錢用了,有再賺的時候;橡皮丟了,有再買的時候。
(二)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它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 跨過 ),從我腳邊( 飛去 )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 溜走 )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1、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語。這些詞語寫出了時間 時間易逝,不能挽留 的特點。
2、文中加點的「嘆息」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嘆息?
答:「嘆息」就是「嘆氣」的意思。 作者因為時間容易流逝,一去不再復返,而自己又無力改變這殘酷的事實, 所以只能無奈嘆息。
六、積累與拓展。
1、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3、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請再收集幾句類似的名言警句。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七、小練筆。
生命是短暫的,那麼,怎樣的人生才算沒有虛度呢?請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
大科學家霍金,雖然不能行走,不能講話,他不屈服於惡毒的命運,用自己聰明的大腦,為科學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雖然他的時光都是在輪椅上度過,他忍受著身體上巨大痛苦,仍在不懈的努力,他沒有虛度光陰,是時代的楷模。
3 桃花心木
一、根據注音,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字。
yāng 遭( 殃 ) ( 央 )求 ( 秧 )苗
wěi 枯( 萎 ) ( 委 )員 ( 萎 )縮
àn 綢( 緞 ) 片( 段 ) ( 鍛 )煉
fān 三( 番 )五次 ( 翻 )來覆去
二、看拼音,寫詞語。
kū wěi chā yāng àn liàn yī fān
( 枯 萎 ) ( 插 秧 ) ( 鍛 煉 ) ( 一 番 )
bó bó shēng jī kuáng fēng bào yǔ
( 勃 勃 生 機 ) ( 狂 風 暴 雨 )
三、根據意思,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寫下來。
1、沒人能說出其中的奧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莫名其妙 )
2、沒有任何原因。 ( 無緣無故 )
3、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 語重心長 )
4、依靠別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給。 ( 依賴 )
四、在括弧里填入合適的詞語。
( 高大 )的樹 ( 獨立自主 )的心 ( 奇怪 )的人
( 百年 )的基業 ( 筆直 )的樹苗 ( 巨大 )的能量
五、品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一)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裡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1、讀畫線的句子,注意其中加點的詞語。對於樹來說,「不確定」指的是 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 ;對於人來說,「不確定」指的是 生活給予的困難和幫助都是沒數的 。樹要學會在「不確定」中 找到水源、拚命紮根 ;而人則要在「不確定」中 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這是一種 借物喻人 的寫法。
2、聯系生活實際,你要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確定」?我們又應該怎樣面對這些「不確定」呢?
答:比如,有一天鬧鍾沒電了,沒有按時鬧鈴,結果……上學(上班)遲到了;那應該及時檢查鬧鍾;再比如,吃魚不小心掐魚刺,弄得上醫院看醫生……那應該吸取教訓,在下次吃魚時要小心小心在小心;又比如,電腦被偷,資料全沒有了……那應該准備好移動硬碟,隨時給自己的資料做一個備用空間等等。
(二)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麼( 優雅自在 ),顯示出( 勃勃生機 )。
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1、在括弧中填上合適的詞語。從所填的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出 桃花心木長大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了 。
2、為什麼種樹人「不再來了」?
答:因為桃花心木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了,已經通過了種樹人的「考驗」,在「不確定」中練就了自己的
本領,即它們的根已經深深扎進土壤里,能自己尋找水分和養料了。
六、拓展閱讀。
生活的滋味
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
從沙漠中走來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當農民忙於耕種而大汗淋漓的時候,水對他們是最寶貴的東西。
當一個牧羊人從山上下來,口乾舌燥的時候,要是能夠趴在河邊痛飲一頓,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個人,盡管他坐在綠蔭下的靠椅上,身邊放著漂亮的水壺,拿著精緻的茶杯喝上幾口,也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來。
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樣乾渴,沒有在烈日當頭的中午耕過地,所以他不會覺得那樣需要水。
無論什麼人,只要他沒有嘗過飢和渴是什麼味道,他就永遠也享受不到飯與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麼滋味。
讀了上面這篇短文後,你受到了什麼啟發?請聯系生活實際,把你的感悟寫下來。
答:這篇短文告訴我們——擁有時不珍惜,失去時後悔也是徒勞了的道理。這,就好比時間一樣,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回頭。在我們擁有寶貴的時間時,就要懂得珍愛,要懂得與時間賽跑,不在空虛中讓時間劃過。
的確,每當我們得到某樣事物時,要得以珍藏、保存,體會其中的好處,不要等到失去它時才醒悟,不然,這一切將是徒勞。
回顧·拓展一
一、看拼音,寫詞語。
nuó yi zhēng róng kū wěi jī yè kuáng fēng bào yǔ
( 挪 移 ) ( 蒸 融 ) (枯 萎 ) (基 業 ) ( 狂 風 暴 雨 )
xìng ěr àn liàn zhuǎn huà kǎo yàn bó bó shēng jī
( 幸 而 ) ( 鍛 煉 ) ( 轉 換 ) ( 考 驗 ) ( 勃 勃 生 機 )
二、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專( 心 )致( 志 ) 無( 緣 )無( 故 ) ( 座 )無虛( 席 )
( 語 )重( 心 )長 養( 尊 )處( 優 ) 驚( 天 )動( 地 )
三、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5、操千曲而曉後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四、交流平台。
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受到啟發,有所感悟。本組哪一篇課文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如《桃花心木》,文中作者的那句話令我非常感動:「不止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的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是的,我們不一定都能經的起生活的考驗與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是面對挫折,我們不能退卻,要奮勇向前,克服困難。讀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一個人不能從小養成依賴心理,否則就會像文中說的那樣,「風一吹就倒」。我們應該從小養成自強不息、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遇到困難時,戰勝自我,頑強地克服困難!
五、默讀短文,完成練習。
落花之美
徐邁
是夜,暖風襲人,無法入眠。獨靠窗前,陪我度過這無眠之夜的只有院中那盆姣好的迎春花。月光(飄落 飄撒√)在花瓣上,清幽怡人。猛然間,發現如霜的地上落了些黃色的小花,還鮮嫩呢。我輕聲嘆了口氣:「唉,都說『曇花一現』,你怎麼也那麼柔弱呢?多好多嫩的小花呀 ,可惜了。」微風拂過,又落下幾點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我是讀過的,理我也是明白的,可我總也做不到龔自珍那種豁達。)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循環之中,你還是爭艷之時,就這樣「化泥護花」,逝去鮮嫩之美,我越發(悲傷 憂傷√)了。本來極愛這種夜風,現在擔心花再被吹落不免詛咒起來。然而風吹依舊,我終不忍看下去,轉回身。
為什麼美好的東西那麼容易逝去?為什麼人們不能用手去挽住那即將逝去的美呢?美就註定是短暫的,不可保存的嗎?我不願再想下去,也許我是天生的悲觀者。
隨手拿起書架上的一個精緻的小本子,看看書排遣抑鬱。原來是我的日記,從我記完就再沒翻過了。
「今天是夏令營的第二天,我們去了植物園……放眼望去一片綠色,特別是那巨大的榕樹,枝枝相連,葉葉相交……綠色,太美了!」夏令營真的很有意思,對了,我還照了許多照片,於是又翻箱倒櫃找出了那些回憶。瞧這張,我坐在草地中,身後的水車還不停翻轉,多富有田園色彩;還有這張,我們爬山爬得渾身是泥,原來是走錯了山路,哈哈……
歡笑讓我輕鬆了許多,這日記,這照片讓我好像對什麼都(釋懷√ 開懷)了。日記和照片不是珍藏了我過去美好的時光嗎?其實我一直都擁有我所嚮往的那份美,只是現在才懂得。
我拾起一朵黃花,把它夾在了日記里。我不再擔心花落,不再為美的短暫易逝而哭泣,因為我可以珍藏它,珍藏那段美麗,珍藏那塊樂土,珍藏……珍藏使美麗永恆。
今夜,我珍藏了落花之美。
1、在文中括弧里選擇合適的詞語,打上「√」。
2、文中作者的心情經歷了從( 憂傷 )到( 釋懷 )的變化。心情發生變化是因為他後來看到了( 日記 )和(照片),想到了( 珍藏使美麗永恆 )。
3、讀文中畫線的句子。句中的「理」指的是( 大自然的玩物都處在不斷循環之中 ),而我「做不到」「龔自珍那般豁達」是因為(「我」捨不得這些美好的東西就這樣輕易逝去,想用手去挽住那份美好,把它保存下來)。
6 北京的春節
一、看拼音,寫詞語。
wàn xiàng gēng xīn yǒu shēng yǒu guāng jié rán bù tóng
( 萬 象 更 新 ) ( 有 聲 有 光 ) ( 截 然 不 同 )
zhāng dēng jié cǎi gè xíng gè sè wàn bù dé yǐ
( 張 燈 結 彩 ) ( 各 形 各 色 ) ( 萬 不 得 已 )
二、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1、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 jiān jiàn√」 )斷,鞭炮聲日夜不絕。
2、多數鋪( pū pù√」 )戶在正( zhēng√」 zhèng )月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
3、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 nián√」 niǎn )。
4、這是用花生、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 hé huo√」 )成的。
5、北京雖然是城市,可它也跟農村一齊( qí√」 qǐ )過年,而且過得分( fēn fèn√」 )外熱鬧。
三、開展調查,了解文中提到的幾個特定的時間。
1、臘月初旬——農歷十二月初一到初十
2、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三
3、除夕——農歷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4、元宵節——正月十五
四、照樣子,用帶點字詞打比方造句。
1、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2、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綵排」。
五、閱讀課文並填表。
時間 自然段 風俗習慣 詳略安排
臘月初旬到年底 1—6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吃糖;大掃除;購置年貨 略
除夕 7 詳
正月初一到十四 8—10 略
正月十五 11—12 詳
正月十九 13 略
像這樣有詳有略地介紹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好處是 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六、品讀片段,完成練習。
(一)
孩子們准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攙和成的。兒童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藝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1、用「—」畫出帶「兒」的詞語。
2、查找資料,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的游戲項目?
3、這段話中提到了孩子們准備過年的哪三件「大事」?把這三件事稱為「大事」,體現了孩子們怎樣的心情?
答:一是買雜拌兒;二是買爆竹;三是買玩意兒。體現了孩子們歡天喜地,開心過年的心情。
(二)
除夕真熱鬧。( 家家 )趕作年菜,( 到處 )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 )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 燈火通宵 ),不許間斷,鞭炮聲( 日夜不絕 )。在外邊作事的人,( 除非 )萬不得已,( 必定 )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 都要 )守歲。
1、按課文內容填空。讀一讀,這些描寫突出了除夕的 喜慶與熱鬧 。
2、這段話從各種角度描寫了除夕的熱鬧場景。按要求摘錄相關句子,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香: ( 家家 )趕作年菜,( 到處 )是酒肉的香味。
色: ( 男女老少 )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
聲: 除夕夜家家( 燈火通宵 ),不許間斷,鞭炮聲( 日夜不絕 )。
這樣寫的好處是: 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除夕夜的熱鬧和喜慶,突出了老北京春節的傳統文化。
回顧·拓展二
一、看拼音,寫詞語。
la yue chu xun zhan lan suan ban
( 臘 月 ) ( 初 旬 ) ( 展 覽 ) ( 蒜 瓣 )
li zi bao zhu feng zheng fei cui
( 栗 子 ) ( 爆 竹 ) ( 風 箏 ) ( 翡 翠 )
guang miao hui ling qi ba sui zhang deng jie cai
( 逛 廟 會 ) ( 零 七 八 碎 ) ( 張 燈 結 彩 )
mai ya tang su ran qi jing jie ran bu tong
( 麥 芽 糖 ) ( 肅 然 起 敬 ) ( 截 然 不 同 )
二、劃去括弧中不恰當的讀音或字。
正( zhēnɡ zhènɡ )月 摻和( huo hè )
榛( zhen zheng )子 描述( sù shu )
雜( 伴 拌 ) 演( 繹 譯 )
萬( 象 像 )更新 ( 峰 蜂 )擁而至
三、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弧里。
(1) 布施(③) 施展(②)
施:①實行;②用上,加上;③施捨,舊時指給予而不取代價。
(2) 能歌善舞(②) 與人為善(①)
善:①善良,品質或言行好;②長於,能做好;③容易。
(3) 美不勝收(④) 名勝古跡(③)
勝:①贏,勝利,跟「敗」相反;②超過;③優美的(景物);④盡。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敦厚(淳樸 忠厚 厚道) 柔順(溫順 柔軟 順從)
反義詞:酷熱(嚴寒 寒冷) 壓抑(放鬆 放縱 興奮)
五、從「詞語盤點」中至少選擇三個詞語寫一段話。
例1:過年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我們孩子最高興莫過於收到壓歲錢了。有了壓歲錢,我們男孩子最喜歡買些小的爆竹,煙花等玩意兒。小夥伴們在一起你一個,我一個,「噼噼啪啪」玩得不亦樂乎。
例2:春節,是萬象更新的日子。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走親訪友。除夕,夜幕降臨時,煙花爆竹鋪天蓋地般湧向天空,聲音震耳欲聾。我和爸爸走出門,只見一顆顆五彩繽紛的火花撒滿天空,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如信號飛射……忽明忽暗,把夜空點綴成鮮花的世界。
六、默寫古詩並填空。
元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晚桂子
[宋]王安石 [唐]皮日休
爆竹聲中一歲除, 玉顆珊珊下月輪,
春風送暖入屠蘇。 殿前拾得露華新。
千門萬戶曈曈日, 至今不會天中事,
總把新桃換舊符。 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其中《元日》寫的是 元旦 時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晚桂子》寫的是 中秋 時的情景。我國的傳統佳節還有 元宵節 、 端午節 、 七夕節 、 重陽節 等。描寫我國傳統佳節的詩句還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等。
七、默讀短文,完成練習。
塘 棲(有刪節)
豐子愷
塘棲是一個鎮,其特色是家家門前建著涼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話,叫做「塘棲鎮上落雨,淋勿著」。「淋」與「輪」發音相似,所以凡事輪不著,就說「塘棲鎮上落雨」。/且說塘棲的酒店,有一特色,即酒菜種類多而分量少。幾十隻小盆子(陳列 羅列√)著,有葷有素,有干有濕,有甜有咸,隨顧客選擇。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賞識這種酒家。若是壯士、莽漢,象樊噲、魯智深之流,不宜上這種酒家。他們狼吞虎嚼起來,一盆酒菜不夠一口。必須是所謂酒徒,才可請進來。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喝 呷√)一口花雕,(嚼√ 吃)一片嫩筍,其味無窮。這種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稱之為「徒」。迷於賭博的叫做賭徒,迷於吃酒的叫做酒徒。但愛酒畢竟和愛錢不同,故酒徒不宜與賭徒同列。和尚稱為僧徒,與酒徒同列可也。我發了這許多議論,無非要表示我是個酒徒,故能常識塘棲的酒家。我吃過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麵,便醉飽了。算還了酒鈔,便走出門,到淋勿著的塘棲街上去散步。/塘棲枇杷是有名的。我買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給船娘,然後自吃。
1、在文中的括弧里選擇合適的詞語,打上「√」。
2、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塘棲鎮上落雨,淋勿著。 塘棲鎮上下雨,人是不會被雨淋濕的。
3、文中提到的樊噲、魯智深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裡有名的壯士。樊噲的故事在《 鴻門宴 》中有生動的記載,魯智深這個人物形象則出自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 水滸傳 》。跟他們性格相似的人物還有 張飛、李逵 等。
4、這段話有詳有略地介紹了塘棲的特色。請用「/」將短文分成三層,然後讀一讀。其中哪部分寫得最詳細?為什麼?
答:其中第二部分寫得最詳細。因為第二部分作者向我們具體介紹了塘棲酒店的特色,即酒菜種類多而分量少,這部分花的筆墨最多。
5、在作者筆下,小鎮塘棲特色鮮明,情趣盎然。在你的心中,家鄉的什麼特色讓你贊不絕口、回味無窮呢?也許是幾樣小吃,也許是一道風景,也許是某種特產……請你選擇一個特色寫一寫,若能像作者那樣寫出親身體驗與感受就更好了。
立夏日——野炊
到了立夏那一天,我們小孩子結伴從家中拿來柴米油鹽,從田中採摘新鮮蠶豆、春筍等,在野外搭鍋燒煮蠶豆飯(也有的加入少量鹹肉、煎好的雞蛋等),俗稱「燒野米飯」。
『肆』 求自主學習課時訓練語文小學六年級下(人教版)全部答案
自己做~
自己找~
『伍』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練習冊第六課答案
翡翠 逛街 熬粥 鞭炮 雜拌 初旬 臘八蒜
我會比:
驕傲 熬粥
栗子 粟米
喝醋 對錯
攪拌 絆倒
我會填:
截然不同 萬象更新 張燈結綵
我會查:
tōng 走之旁 ③ 通宵達旦 交通
jié 戈 ① 截斷 截流
我知道:
農歷一月一日 農歷一月十五 農歷五月五日 公歷四月五日 農歷八月十五 農歷九月九日
我會補:
1、 不是---而是---
2、 雖---可是----而且—
3、 即使
精彩回讀
1、 一律和清一色 或 都是和通通
好處:避免詞語重復造成的句子呆板僵硬,可使句子生動准確。
造句自己造
2、 《紅樓夢》:賈寶玉 林黛玉 薛寶釵
《水滸傳》:林沖 宋江 武松
3、 喜歡。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體現出了作者高興、喜愛過節的情感。
4、 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跟進閱讀:
1、 喝水 喝彩
差別 出差
相處 到處
2、① 列舉內容的省略②列舉內容的省略③解釋說明
3、人山人海 豐富多彩 熱鬧非凡 目不暇接
4、時間順序 除夕和大年初一寫的很詳細,而過年的准備工作和初二以後的日子簡寫。這樣可以直接詳細地表現春節的熱鬧情形。
5、自己寫。
是這個吧來自:求助得到的回答評論(3)|12013-03-12 20:24熱心網友你可以買本練習冊答案評論|02013-03-12 18:19A1060765225|三級我們也剛學評論|0查看被隱藏回答
『陸』 六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第2課的課後題答案
【參考】:(1)教師朗讀指導: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朗讀基調是幽怨舒緩的無奈和惋惜,語調低緩,語速稍慢。(2)這篇課文圍繞「時間匆匆,一去不返」展開敘述,先寫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然後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最後寫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嘆。二、找出含義深刻的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參考】: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運用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多麼的渺小,消逝得那麼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我的成長歷程也是如此,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即將步入中學的少年,六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無聲無息,無影無蹤。(找句子談自己的獨特的感受)三、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參考】:作者列舉了生活中的具體細節,表現出了日子的來去匆匆。如:「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同學們可用「……的時候,日子……」的句式,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如「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上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隨著笑聲漂流;跑步的時候,日子也在腳步聲中逝去……」四、背誦課文,並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參考喜歡的句子例如: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柒』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年級下冊復習題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1.看拼音寫詞語(4分)
liáo lià pái huái zhōng míng dĭng shí
( ) ( ) ( )
2.下列漢字中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膝蓋xī gài B.纖維qiān wéi C.親愛qīnài
D.人名rén mín E.暖和nuǎn he F.勇敢 yónggǎn
3.在下列詩句、成語中,「日」字的意義相同的是( )。(2分)
①鋤禾日當午②日久見人心③千里江陵一日還④夜以繼日⑤王師北定中原日
⑥日出江花紅勝火
A、①⑥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4.劃掉每組詞語中的一個錯別字,把正確的寫在( )後。(3分)
(1)恍然大悟 百衣百順 玲瓏剔透 前赴後繼 ( )
(2)千里迢迢 贊嘆不已 極盡權力 絕口不提 ( )
(3)雪中送炭 流光益彩 自作自受 阡陌縱橫 ( )
5.下面四個詞語的排列順序,唯一正確的是( )組。(2分)
A.波濤起伏→洶涌澎湃→微波盪漾→水平如鏡
B.水平如鏡→微波盪漾→洶涌澎湃→波濤起伏
C.波濤起伏→洶涌澎湃→水平如鏡→微波盪漾
D.洶涌澎湃→波濤起伏→微波盪漾→水平如鏡
6.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他今天一定不會來。 B.今天他一定不會來。
C.他一定今天不會來。 D.今天一定他不會來。
E.他今天不一定會來。 F.他今天一定會不來。
7.根據文段內容,選擇短語填空正確的是( )。(2分)
有人說,寬容是一種潤滑劑, ( )寬容是一種鎮靜劑,( )寬容是一束陽光,( )寬容是一座橋梁,( )
① 可消融彼此間的猜疑積雪 ②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③可將彼此間的心靈溝通 ④可以使人在眾多紛擾中恪守平靜
A、①④②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
8.下面的句子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請在括弧里選擇出一種。(2分)
(1)「斑馬!斑馬!」阿里指著右前方喊起來。應該讀出( )語氣
A、驚喜 B、贊嘆 C、興奮 D、歡快
(2)向警予說:「我的處境確實有困難,可是,越有困難,我越不能離開。」 應該讀出( )語氣
A、自豪、B、堅定、C、沉著、D、果斷
9.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他從小就養成了洗冷水澡的習氣。
B、小明十歲誕辰那天,我給他送了賀卡。
C、我的精神振奮起來,因此一鼓作氣登上了山頂。
D、陽光燦爛,整個大地又重新充滿了生機。
10.下面按要求改寫的句子,不正確的是( )。(2分)
A.「蜜蜂在花叢中飛」改成擬人句:蜜蜂在花叢中輕歌曼舞。
B.「挑山工對我說:『我家住在山腳下,天天挑貨上山』。」改成轉述句:挑山工對我說,他家住在山腳下,天天挑貨上山。
C.把「今天很熱」改成比喻句:今天像夏天一樣熱。
D.把「他家的房間很小」改成誇張句:他家房間只有巴掌大。
二、判斷下面的句子是否與原文全同,全同的打「√」,不全同的打「×」。(4分)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聯蛙聲一片。( )
(2)欲窮在地三千尺,須上高峰八百丈。( )
(3)弈秋者,通國之善弈者也。( )
(4)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
三、按要求填空。(10分)
1.在一次鎮人大代表的選舉中,紅星村有「金小明、南泳、王建偉、張海、孫鋒、胡國靈、曹新民」幾位作為侯選人,如果按音序順序排列是 ;如果按姓氏筆畫由少到多排列,排在最前的應是______,排在最後的是______,排在第三位的是_____。(2分)
2.照樣子寫一個相類似的成語。(2分)
千里迢迢 —— 揚長避短 ——
浩浩盪盪—— 東倒西歪 ——
3.按要求默寫。(4分)
①不要人誇好顏色,( 。 )
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③ ( ),大渡橋橫鐵索寒。
④ 孔夫子搬家—— ( )
4、明明跟爸爸去公園,看見古牌樓的石柱上刻著一幅對聯,可惜其中有三個字被一張布告遮擋了,所見到的只是:
此木為( )( )( )出,
因火成煙夕夕多。
請你把上聯空白處的三個字補出來。(2分)
四、閱讀下面文字材料,完成後面題目。(共9分)
(一)感冒沖劑說明書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鋅、布洛芬、撲爾敏
[作用與用途]感冒葯。用於治療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用法與用量]口服。1—2歲一次半包;2—5歲一次一包;5—12歲次1~2包。一日2次,溫開水口服。
[有效期]三年
[生產日期]2010年5月20日
1.根據說明書,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6分)
⑴感冒沖劑的味道一定很甜。()
⑵感冒沖劑的主要作用是治療感冒。()
⑶剛滿一周歲的兒童每日可以吃2包。()
⑷按規定,小學生一次最多隻能吃1包。()
⑸成人只要每日服用的量不超過6包,每次吃多少沒有多大關系。()
⑹科學的吃法是,先把感冒沖劑放進嘴裡,最喝一口溫開水,慢慢地咽下去。()
2.填空。(每小題1分,共3分)
⑴「酌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⑵「遵醫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⑶這盒感冒沖劑在______________(填日期)之前使用都是有效的。
五、根據提供的口語交際情境做題。(4分)
小明正在陽台上澆花,樓下的劉阿姨說:「小明,你真愛美啊,我剛晾的被單也錦上添花了。」⑴你聽出了劉阿姨說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你是李小明,應該這樣回答劉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20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話,回答後面問題。(8分)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鏟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詹天佑不管條件怎樣惡劣,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1.下面哪一項較好地概括出文中寫的詹天佑他們所做的事情?選出這項。(2分)
A、修築鐵路 B、勘測線路
C、定點構圖 D、繪圖計算
2.從文中看,修鐵路要經過的這個地方,地形有什麼特點?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用橫線在文中劃出寫自然條件惡劣的語句。(1分)
4.文中以「常常請教當地農民」這事,寫出詹天佑的_________________(1分)
5.文中寫詹天佑的心理,在「中國人」之後還要加上「自己」,在「修好」之前加上「一定」,表現了他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12分)
兒子和列車
在德國的一個火車小站里,一位扳道員正要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輛徐徐駛近的列車扳動道岔。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輛火車從相反方向隆隆駛近車站。假如他不扳道,這兩輛火車就會相撞,釀成巨大的災難。
這時,他無意識地回了一下頭。突然,他發現自己的小兒子正在鐵軌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輛開始進站的火車就駛在這條鐵軌上。
怎麼辦?他可以立即飛奔過去,把兒子搶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駛倆的列車上將會有數百人面臨喪生的厄運!
他強忍巨大的痛苦,決定不違反自己肩負的安全職責。這位工人向他的兒子大吼一聲:「卧倒!」隨即快步奔向崗位扳動了道岔,一眨眼工夫,這輛火車安全地進入了預定的鐵軌。
他的兒子由於平素就習慣了服從長輩的命令,沒顯出絲毫的慌張,立刻筆直地躺倒在鐵軌中央。一列滿載的火車從他的頭頂呼嘯著飛馳而過。
車上的旅客們絲毫不知道,他們的到來給一顆崇高的心靈帶來了多麼巨大的痛楚,他們的生命也曾如千鈞懸於一發。那位父親向著兒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像兒子那慘不忍睹的情狀。然而,他的兒子活著,而且未受一點損傷!
據說,德皇知道了這位扳道工人的勇敢舉動,就派人去把他召來,獎給他一枚榮譽勛章,一方面是獎勵他( )的行為,另一方面是感謝他教育出一個( )的兒子。
1.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2分)
厄運:
千鈞懸於一發:
2.縮句,並說明短文原句的寫法好在哪裡?(2分)
一列滿載的火車從他的頭頂呼嘯著飛馳而過。
縮句:
原句好在哪裡:
3.兩輛列車同時駛進車站,扳道員正要扳動道岔時,出現了什麼意外情況?(2分)
4.扳道員面臨著怎樣艱難而痛苦的抉擇?(2分)
5.在萬分危急的關頭,扳道員是怎樣做的?從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樣一個人?(2分)
6.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最後一自然段的方框內。(2分)
大義滅親 極端盡職 忍痛割愛 足智多謀
隨機應變 不慌不忙 服從長輩 臨危不懼
六、作文(30分)
題目:那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的嘗試
提示:
①「嘗試」也就是試一試,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然而,不管怎樣,它都會使你有所發現,有所感悟。請選取你在生活中曾經歷的一次嘗試,把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
②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有一定的條理。不少於400字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嘹亮 徘徊 鍾鳴鼎食 2. A 3.A 4.依 全 溢 5.D 6.E 7.D 8.A B 9.D 10.C
二、判斷題
1錯2錯3對4對
三、按要求填空
1.曹—胡—金—南—孫—王—張,按姓氏筆畫由少到多最前是王,最後是曹,第三位是張。
2.略
3.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白在人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4.(柴)(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