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詳案)
十幾減9
1—2、15—2、18—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並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演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 使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
教具准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2分鍾口算:
9+7= 9+4= 9+8= 9+5=
9+1= 9+3= 9+6= 9+2=
9+0= 9+1= 3+9= 5+9=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公園里正在舉行數學游園會。小朋友們想參加嗎?我們出發吧!
師:但是必須要小朋友們合作完成一組口算題,就能參加了游園會了。
(二)復習鋪墊
各小組長組織本組學生進行口算練習。(一生一練,其餘學生用手勢反饋)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師:祝賀你們用智慧贏得參加游園會的機會。好,我們快點出發吧!
(三)加強操作,理解算理,形成演算法。
1、創設情境,引出例題。(出示掛圖)
(課件)猴老闆喊:賣桃子啦!賣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來買呀!
師:你知道了什麼?(生答:小猴在賣桃,我還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個桃子。)
(課件)小兔走來,說:猴先生,我買9個。
師:一共13個桃子,小兔買了9個,還剩多少個?該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然後交流。
師:我們也來當一回售貨員。從13個桃子里賣出9個,可以怎麼拿?
2、加強操作、理解算理。
(1) 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
(2) 組內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演示拿桃子的過程,並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
……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算出13 – 9 = 4。想表揚一下自己嗎?(生自我表揚)前面有間聰明屋正等著你們這群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呢!
(四)自選演算法,交流體會
(課件出示聰明屋裡的題目)「試一試」:12 – 9 =( ) 16 – 9 = ( )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嘗試做,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藉助小棒擺擺,再算。做好後,任選一題跟好朋友交流演算法。接著班內交流。(自己喜歡什麼方法做就用什麼方法做。)
師:做這類題目有很多種方法。做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小朋友,願意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本領去接受智慧宮的挑戰嗎?
(五) 鞏固與拓寬
1、「想想做做」的第2題。
學生任選一題:(1)自己說說圖意;(2)想想怎麼做;(3)學生獨立做;(4)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計算;(2)反饋;(3)有什麼發現?
3、分組游戲:
(1)鑽山洞(2)螞蟻找窩
學生自由編組做自己喜歡的游戲。(教師在尊重學生的意願的前提下作適當的協調),然後展示與評價各組活動結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
(1) 學生有手勢表示得數。
(2) 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回答:這些題目都是十幾減9。(揭示並板書課題:十幾減9)
這些題目等於號後面的數正好是2、3、4……9、10。
等於號後面的數都多1。……
師:你們的發現太棒了!希望你們以後有更多更精彩的發現。
(六)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
13-9=4 方法二:先減去3,再減去6.
方法三: 9加(4)等於13.
教學設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課始用「舉行數學游園會」的形式,自然地營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樂中學,學中樂。同時,「舉行數學游園會」這一形式串聯全課,使全課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
練習一(1)
2—2、16—2、19—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演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准備:
習題中的情境圖。
教學過程:
2分鍾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學生操作
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學具擺一擺「9加幾」並與同桌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9加幾」的加法怎樣算。
(二)創設情境
1、完成第1題
(1)師:天氣晴朗了,小朋友也出來踢足球了,你能看出一共有多少只足球嗎?
你還知道什麼?(指名學生說說)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對,還剩多少個?(指名學生說說)
怎麼列式?(指名學生說說)
教師板書:14-9=( )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
(2)右題同上
2、完成第2題
(1)指名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3)你是怎麼又快又對的計算的?
3、完成第3題
(1)介紹游戲「跳樹樁」規則。
(2)同桌間合作口算。
(3)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反復進行卡片口算。
4、完成第4題
(1)要求學生2分鍾內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三)總結全課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六、板書設計:
練習一
各習題
七、教學後記:
教學活動中,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導,思維是關鍵。通過「拿一拿」、「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算理,「創造」出多種計算方法。
練習一(2)
3—2、17—2、20—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演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准備:
習題中的情境圖。
教學過程:
2分鍾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完成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指名板演。
(2)匯報交流。
(3)你是怎麼又快又對的計算的?
(4)說一說計算順序。
2、完成第6題
(1)游戲:小青蛙過河。讓學生看圖說說題意。
(2)指導書寫格式。
(3)由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4)在全班交流答案。
3、完成第7題。
(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2)集體交流時說說題目所表示的意思。
(3)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指名學生說說)
(4)怎麼列式?(指名學生說說)
(5)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
4、完成第8題。
第(1)題,教師指導看圖理解題目意思,然後讓學生完成在書上,再集體讀一讀。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再交流。
(三)總結評價,
Ⅱ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這兒真好》 教案
課文講述了一隻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這篇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寫小熊向雲兒請教後,開始在荒島上種樹。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課文配有插圖,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
課文較長,因此在指導朗讀方面要花較多的工夫,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以小熊找朋友為線索指導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讓學生想像小熊住在荒島上的情形,體會「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則是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小島上發生的變化。第四、五、六自然段無需多講,可放手讓學生自讀,抓住「這兒真好」想像一下小島現在的樣子,說一說這兒好在哪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上文,把小熊一個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動物們都誇這兒真好,紛紛住到了小島上的情景相對比,來加深體會,感受小熊的驚喜心情。可以通過聽學生的朗讀,看學生的表情判斷學生是否感悟。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裡。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詞,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朗讀。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裡。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一、激趣導入
示小熊圖,問:瞧,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隻什麼?認識嗎?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講的就是這個小熊的故事(貼小熊圖)。讓我們打開書,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故事讀下來。——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小熊還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
出示:小象 小猴 荒島
天空 夢見 孤零零
一座 一年 一起玩
誰來讀讀第一行的詞語?(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幾個詞語讀對了,我們一起跟她讀)
誰來讀讀第二行?——第三行誰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這些詞語讀下來了)
老師這還有兩個更難的,誰來讀好它?
繼續出示: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真棒,我們跟著他讀一讀)
還有這兩個,會讀嗎?出示: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1、 詞語會讀了,課文小朋友也會讀了嗎?我請一個小朋友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細聽。
2、 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裡嗎?(簡筆畫:荒島)
想像:荒島會是什麼樣的啊?(沒有樹,沒有花,光禿禿的)
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個荒島上,沒有樹,沒有花,多寂寞、多孤單呀!書上哪個詞講小熊很寂寞很孤單的?我看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示「孤零零」(齊讀詞語)問: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單啊,它想做什麼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真想找朋友啊!——誰再來讀讀這一段?讀出小熊特想找朋友的語氣?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憐啊!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熊這么想找朋友,這時候,它看到什麼了?(貼「雲」)——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麼著急地想找個朋友啊,誰來著急地讀一讀?
引讀:我們現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飄來一朵雲,連忙問:「——」(指導讀出著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學習第3自然段
(1)多著急找朋友的小熊啊!那雲兒是怎麼說的呢?快點往下讀讀——生自由讀——誰來說說雲兒怎麼說的?(還有誰也找到這個地方了?
(2)師演示:把白雲變成一棵樹
問:雲兒飄來飄去不說話,變成了什麼?
那雲兒這是什麼意思啊?誰來告訴大家?
——它是讓小熊種樹啊,小熊明白了嗎?它是怎麼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小熊種的樹多嗎?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4)那麼種了這么多小樹,小島怎麼樣了?再接著往下讀一讀,示:「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3)那怎樣才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這,小熊種的小樹苗在小島上一年一年長大了(師邊述邊在上面畫幾棵小樹)那這是不是綠葉成陰,漫山遍野了呢?——怎樣才是呢?——你認為小熊還會把樹種在哪呢?誰上來種一種?(指名學生上黑板種樹)
小島上種滿了樹,再想像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什麼?(花,草)——指導學生把花草畫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不是你想像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看圖理解:小島變美了,這兒是樹,那兒是樹,它們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4)看著這幅圖,把這段話再讀讀,會讀得更美——指名讀,師給配上音樂——齊讀
5、學習第4、5自然段
過渡:小島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到處都長滿了小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變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嗎?——快速讀讀第4、5自然段。
(1)小島上都來了哪些朋友啊?
A、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說什麼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說說:——(引讀小鳥的話)。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住下了(一起動作演示)
B、還有誰也來了?它們怎麼來的?小象說什麼?
小猴也來了,小猴說什麼?——小鹿呢?
「這兒真好」,好在哪裡啊?
(2)分角色朗讀——學生分小組分別做小鳥、小猴、小象、小鹿,師讀旁白。
小島上不只來這幾位朋友,一定還會來好多朋友呢!小朋友想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它們會說些什麼?
6、學習第6自然段
小鳥、小象、小猴、小鹿都在這兒住下了,現在最高興的是誰啊?——誰來高興地讀讀最後一段?
我們現在都是小熊了,一起來讀讀。
四、回歸整體
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要講好這個故事,首先得把課文讀好,讀熟,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來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五、復習生字詞
故事中的生字寶寶還捨不得大家呢!誰來讀?
示沒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獎——課後拿著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一、復習檢查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兒原來是一個( )的荒島,後來小熊在這里種了( ),幾年後,這兒( )( ),( )、( )、( )到這兒安家落戶了。
2、說說「這兒」好在哪裡?
有樹木:一年、兩年,小樹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有動物:許多小鳥飛來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劃著船來了。
這兒綠化搞的好,空氣新鮮,綠葉成陰,生活在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座 玩 空 呀 年 象 極
1、自主學習,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記字形(留下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互相交流)
2、結合學生發言,教者小結:
部件法: 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廣」字頭,裡面「坐」。
空:「穴」字頭,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謎法: 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裡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教新偏旁:撇刀頭)
關鍵法: 年:上面像個「人」,下面記筆順:橫豎又橫豎,「年」字就寫成。
3、指導寫字:
座: 半包圍結構。注意:上面部分的橫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則會出現鬆散現象。
玩:左右結構。注意:左邊「王」的最後一筆改為提,「元」的撇畫寫得稍長,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字頭,要蓋住下面的「工」字。
年:獨體字。第一二筆寫得偏小,三橫之間保持等距。
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結構。上面兩個部分只佔二分之一。中間部分先寫一個扁扁的口。另外要處理好三撇。
4、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
練習寫生字,習字冊描紅。
教後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