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年級上冊 第5組課文
七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
一、詞彙積累(加點的要注音)
痴想 隱秘 凝成 喧騰 一瞬間 啜泣 納罕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騷擾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濺 佇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蜂圍蝶陣 盤虯卧龍 綴連 倔強 洗濯 玷污 詛咒 冉冉 雛形 繁弦急管 玲瓏剔透 具體而微 慧心 嬉戲 閑適 稟告 厄運 心曠神怡 險象迭生 執著 鞭策 奢望 蹂躪 猝然長逝 醞釀 黃暈 抖擻 鑲 水藻 貯蓄 澄清 逝川 湛藍 唱和 玄奧 犬吠 凝神 津津樂道 丁丁 棲息 歸泊 寥闊 枯涸 清洌 夢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蔥蘢 峰巒 預兆 一霎間 狩獵 喑啞 靜謐 窸窣 開膛破肚 海域 一葉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一切烏有 丫杈 憔悴 肅殺 訣別 盪漾 嫌惡 什物 驚惶 瑟縮 傲然 虐殺 寬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詣 攥 逮 怦怦 寒顫 嫩芽 霎時 水波粼粼 羅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禱告 妄棄 至愛 炫耀 稱職 妥當 頭銜 爵士 駭人聽聞 隨聲附和 縹緲 籠罩 疏星 女媧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戲 哞哞 潺潺 孿生 癢酥 踉踉蹌蹌
二、課文理解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徵的手法,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劉俠)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生之慾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並從不同的側面引發出了三點思考:即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要讓有限的生命發揮了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詩人流沙河的一首現代哲理詩。這首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並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7、《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是由台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訴人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通過王子的經歷又告訴人們: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蘭著名科學家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位科學工作者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品質。其一,科學工作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其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其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其中獻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 10、《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之一。課文所選的十則,有的談學習方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學習態度,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變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11、《春》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繪春和贊春的思路來結構全文。在繪春部分,依次描繪了五幅美麗的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最後運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徵。 12、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濟南的冬天》一文,開篇就以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濟南無風、無霧(響晴),無毒日(溫晴)的寶地特點,然後,從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不結冰的水三個方面寫了濟南的冬天。表達了對濟南的贊美之情。 13、《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滿了浪漫色彩。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要到山中尋訪一位朋友,原來是古橋、古樹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後通過與這些朋友互拆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4、《秋天》這首詩,選自詩人、評論家何其芳的《預言》。這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由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組成。 15、古代詩歌五首分別出自漢樂府、唐詩(五律、七律)、宋詞和元曲。 第一首《觀滄海》由東漢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所作,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通過描寫茫茫滄海波瀾壯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宏偉的抱負、寬廣的胸襟,表現了詩人豪邁自信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詩人王灣所作,作者通過對江南殘冬早春景象新鮮而又精緻的描繪,表達出詩人無比熱愛江南水鄉和懷念家鄉及親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錢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詩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這首詩通過抓住環境和季節特徵,選取典型景物描繪了錢塘湖的早春風光,抒發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第四首《西江月》由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所作。這首詞通過描寫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了作者的閑適心情。詞的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第五首《天凈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馬致遠所作。天凈沙是曲牌名。這支「曲」通過九個具有明顯深秋色彩的互不相乾的事物(前三句所寫景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通過相互映襯達到情景妙合無痕的效果,真切地表達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6、《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吟」是古典詩歌的和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本文先通過幾個疑問句啟發人們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17、《看雲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在結構上,全文運用了總分總的關系。 18、《綠色蟈蟈》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選自他的作品《昆蟲的故事》(《昆蟲記》),作者採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魯迅曾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跡》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從「准備、登月、升空、返航」四個方面按時間順序作了記敘。這是一篇饒有興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寫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選自《聊齋志異》(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本文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過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1、《風箏》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發表了代表作《阿Q正傳》。魯迅的作品集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墳》《三閑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風箏」為線索,圍繞「風箏」敘寫了封建教育思想對兒童精神上的壓制,表現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 22、張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為線索, 通過「查問木雕——贈送木雕——取回木雕」幾個情節,表現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態,並提出疑問:要木雕還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個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點。 23、《散步》以時間順序敘寫散步的過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動人的畫面。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昭示中年人應肩負起承前啟後的責任,給人以深刻啟示。 24、詩兩首。《金色花》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發想像,展開三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麼一種親昵,那麼一種親熱。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紙船》採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達了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文中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25、《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選自南朝宋時劉義慶組織人員編寫的《世說新語》,它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全書共8卷,分為德行、言語、文學、政事等36門。本文編入「言語」門。通過謝太傅一家雪後賞景的故事,對才女謝道韞給予了有力的贊賞。謝朗的詩形象地寫出了雪落的顏色和姿態;而謝道韞的詩在追求形似的同時,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陳太丘與友期》記陳記七歲時的故事,表現了他的聰慧,但主要是寫了他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和「無禮」為全篇核心。 26、《皇帝的新裝》是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初期創作的童話作品。本文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上當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 27、《郭沫若詩兩首》。《天上的街市》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像,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嚮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在寫法和風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轉而進入想像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讓人產生無盡的回味和嚮往。這首詩立足「靜夜」,描繪月光、松樹、疏星等景物,展開聯想,有一位鮫人在天河岸邊對著月夜無聲地流下了珍珠淚。寄託詩人的失望情緒,隱含對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媧造人》以時間為序,記敘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文中處處充滿了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友好的氛圍,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文章從「影子」「螢火蟲」對盲孩子的關愛、幫助中,啟示我們都應該來關愛弱者,只有「愛」才能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對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進行了諷刺,告訴我們要重視事物的本質,不能愛慕虛榮;另一則《蚊子和獅子》則提醒我們,取得成績後不要驕傲自滿,得意忘形。《智子疑鄰》提醒我們不能根據親疏遠近去判斷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見。《塞翁失馬》告訴我們,禍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三、文言文
1、加點詞義 項為之強 凹者為壑 作青雲白鶴觀 徐噴以煙 鞭數十 方出神 鶴唳雲端 為之怡然稱快 以叢草為林 時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驅之別院 舞於空中 拔山倒樹而來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蹲其身 必細察其紋理 蓋一癩蝦蟆 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傳不習乎 可以為師矣 不思則罔 不學則殆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誨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師焉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聽取蛙聲一片 恆不一見 無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烏有 危樓 裁如星點 黯然縹緲 或憑或立 人煙市肆 俄而雪驟 差可擬 與友期 去後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車引之 入門不顧 智子疑鄰 不築 大亡其財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將胡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獨以跛之故 2、句子翻譯: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非常細小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2)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裡這樣去想,那麼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變成鶴一樣。或:心時想的是鶴,那麼呈現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的都是鶴了。 (3)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4)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定下神來,抓住了癩蝦蟆,用鞭子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讀書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了以後時時溫習它,不也是快樂的嗎?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檢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11)己不所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12)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公子孫禹年和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 (13)念近中無禪院:想想附近沒有這樣的寺院。 (14)或憑或立,不一狀:有的靠著,有的立著,姿態各不相同。 (15)然數年恆不一見:但經常幾年也不出現一次。 (16)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其中,有的像樓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數量有億萬個。 (17)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真接霄漢:不久,風住天清,一切都沒有了,惟獨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 (18)撒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 (20)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丟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計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23)暮而果大亡其財: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的財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是隔壁的老人乾的。 (25)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家裡有的是好馬,他兒子喜歡騎著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戰。 四、詩文默寫:
1、《觀滄海》中,詩人藉助奇特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觀滄海》中表現詩人博大胸懷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觀滄海》中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象表現出來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8、《錢塘湖春行》中描寫鶯歌燕舞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9、辛棄疾《西江月》中,表達詩人喜悅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馬致遠斷腸人在天涯。中點明主題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11、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斷腸人在天涯。 12、唐代詩人在《題破禪寺後禪院》中描寫禪院幽靜的句子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13、人們常用曹操的《龜雖壽》中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來比喻人雖老了卻仍有雄心壯志。 14、孟浩然的《過故人庄》中描繪山村中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的句子是:綠水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表現對田園喜愛之情的詩句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6、《論語》中表達要善於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7、《論語》論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8、《錢塘湖春行》一詩中的頷聯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9、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20、《題破山寺後禪院》中,表現了華夏文化常常講究曲折美、層次美的美學思想,詩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被譽為「天然奇偶」的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3、朱熹的《觀書有感》中告訴我們,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創新,方能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其詩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4、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通過想像,具體細膩而又無限傳神地描繪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圖的句子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5、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現了前進道路上會有一定困難,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不可以被一時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長遠的目標的詩句是: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 26、李清照的《如夢令》中,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爭渡,爭渡
❷ 陽新縣教研室編,2015年秋,5年級語文上冊,第五組,綜合素質檢測卷,答案.
你哪個學校的?
❸ 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十三課生字組詞(組兩個詞)
撈
捕撈
打撈
餌
誘餌
魚餌
濺
濺起
飛濺
鉤
釣鉤
鐵鉤
翼
小心翼翼
比翼雙飛
縱
放縱
操縱
啪
啪啪
噼里啪啦
鰓
魚鰓
腮幫子
皎
皎潔
明月皎皎
唇
嘴唇
唇膏
沮
沮喪
沮止
誘
誘人
誘惑
誡
告誡
訓誡
踐
實踐
踐行
❹ 小學五年級語文的第五組作文怎麼寫
五年級學生已有一定漢字識記量,在此基礎上安排一次有關漢字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對漢字的音、形、義等各方面進行歸類辨析,通過自主活動增強對漢字構造的感性認識,悟出漢字的構字規律,對提高識記漢字的效率,增強對漢字的情感有著重要意義。本單元的活動板塊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漢字的歷史和使用情況,激發學生識記漢字的自覺性;二是根據漢字的特點,圍繞漢字的音形義諸方面展示和發現漢字之美;三是通過參加相關的實踐活動,喚起學生對漢字的贊美之意,使學生們更為規范地使用漢字,維護漢字的純潔神聖。漢字,活在歷史、世界、審美的圖景里,為了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本單元一開始,教材提供了三條路徑提示,讓學生關注漢字的歷史、現狀及其獨特之處。首先把漢字置於歷史的深度進行觀照。漢字歷史悠久,記錄和承載著中華文明。漢字發展演變的過程本身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縮影。漢字的出現使我們的祖先告別了洪荒年代,書寫出了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明之一。有了文字,歷史的河流就再也沒有出現斷流和乾涸,順著文字的記憶,後人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興衰更替、風雲變幻,也能夠在厚重的典籍里汲取先人的智慧。每個漢字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這種形狀,表達著她所代表的那種意義,不是隨意賦形賦意的結果,漢字點畫轉折之間都是歷史留下的痕跡。當學生們了解了這些,心頭自然會升騰起對漢字的敬畏之感。其次,把漢字置於世界文明的圖景里予以考察,發現漢字同樣充滿著強大的生命力。中國人口眾多,使用漢字的人自然也就多,這是常識性的推理。歷史上的中國一度強大,儒家文化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直接體現語言文字上,日文、韓文與漢字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今,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日漸擴大,漢語在世界上的影響也相應擴大,不少國家專門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已成為發展潮流。這些足以喚起學生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另外,漢字與其他文字有所不同,具有獨特的魅力。由於漢字獨特的外形構造和她深遠的意義指向,使漢字書法成為是一門源遠流長的藝術。鍾鼎文、小篆、隸書等既是字體也是書體,像顏真卿、米芾、王羲之等書法名家,他們創造的書法作品更是藝術寶庫中的珍品,通過書寫漢字能融鑄個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明白了這些,學生對漢字會自然生發親近之感。教材所提供的三個線索,如同三扇窗戶,充分展現了漢字的獨特與神秘,為學生投入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如果學生以往學習漢字更多隻是滿足掌握一種工具,停留在會寫、會用的工具層面,那麼,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則是立足一個更為高遠和開闊的背景,讓學生從宏觀上歷史地、審美地去感受和發現漢字,那必定是一段充滿新奇與快樂的精神之旅。單元導語語言精煉,內容豐富。學生從一開始就可以介入學習活動,讓他們根據教材提供的路徑搜集材料,然後課堂里一起交流、分享。因為各人理解的角度、掌握的資料有差異,通過課前活動,教師可以了解到開展學習活動所需的知識准備狀態、興趣投入程度,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水平,為接下去的分組活動提供參考。《有趣的漢字》主要同音多字,幾個外形迥然不同的漢字有著相同的讀音,這是漢字特有的現象。活動提示要求學生查找具有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後語、對聯或笑話等。體會通過諧音的表達,可以達到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的表達效果。比如說,通過猜字謎來領會漢字象形、指事和會意等造字方法,顯得富有意味,耐人尋味。再比如,關於漢字的起源,閱讀材料里提供了倉頡造字的傳說,但就漢字的起源來說,她有不同的版本,而這個傳說通過介紹倉頡造字的過程反映了漢字從她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點。在學生們展示不同版本的漢字起源說的過程中,不妨引導學生來比較一下,傳說各有不同,但是有沒有相同之處呢,而相同之處就是漢字固有的特點。教學時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閱讀材料,課本上的字謎不妨讓學生先猜一猜,說說猜的過程和想法。有諧音的歇後語不妨讓學生讀一讀,引導學生注意把重音落在諧音的音節上,體會表達之妙。而閱讀倉頡造字這一傳說時,可以圍繞倉頡造字的方法和過程以及人們為什麼會接受他創造出來的字等方面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深入討論,對漢字產生更深的理解和體驗。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開展綜合性學習,才能充分發揮活動的價值,使綜合性學習真正成為有效的學習方式。漢字之趣,趣在她的音、形、義,趣在她獨特而有意味的表現方式。作為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一種表現方式,漢字其實是長眼睛的,她觀察、再現、描摹著這個世界,漢字是有耳朵的,她傾聽、接納、記錄著這個世界。隨著活動的深入,也許學生們會感覺到漢字竟然會說話,向他們訴說著似曾相識又有些依稀遙遠的故事……愛漢字,就是愛自己的祖國在對漢字的構字方式有了一定認識以後,接下去便組織學生開展第二個綜合性學習活動——《我愛你,漢字》。活動前不妨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閱讀材料里劉湛秋的《我愛你,中國的漢字》。結合展示一些名家的書法作品,邀請有造詣的書法老師和社會人士為學生作專業性介紹,讓學生們去領略有墜石之勢的點、肩挑昆侖的橫、如劍出鞘的撇、一柱擎天的豎等漢字筆畫之韻,欣賞漢字穿插避讓、勾連呼應、參差錯落的結構之美,感受漢字書法或密不透風或疏可行馬,或靜如處子或動如矯兔,或閑庭信步或疾風驟雨的萬千氣象。觀看書法家和有書法特長的學生現場揮毫潑墨,讓學生們了解到書法不僅是藝術的創造,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一個漢字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從甲骨文、鍾鼎文、篆書、隸書一直到現在的簡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現在與之相對應的簡化字,當兩個跨越幾千年的漢字同時出現在眼前,不妨問問學生,他們心裡作何感想。通過以上活動,可以激發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為漢字是美的,我們要懂得欣賞,更要珍惜,因為漢字是神聖的,我們要愛護她,更要自覺維護她的純潔。現實生活里,寫錯別字、用字不規范的現象並不鮮見,活動建議學生們分成小組到社會上開展一次調查活動,到街道、市場、車站、碼頭等地方,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去尋找錯字、別字和不規范用字,把發現到的個案記錄下來。然後,集全班之成果,作一統計,反饋給相關的調查單位,並向有關部門建議,重視漢字的規范化使用,一同維護漢字的純潔,為推進社會文明盡一份力。每一種文字都是民族的記憶。方塊文字深深地紮根在歷史和民族的土壤里。愛漢字,就是愛自己的祖國。幾點建議:為了開展好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在這里提出幾個注意點:從「有趣」走向「可愛」。有關漢字的故事非常豐富,可以通過網路、報刊等多種途徑獲得關於漢字諧音、歇後語等大量素材,如果只滿足於材料的羅列與匯集,那麼,本次綜合性學習就會淪為大拼盤、大雜燴,缺少了深度。整個活動應定位在宏觀、歷史和審美的維度去觀照和策劃,讓學生通過活動對漢字的起源、發展及特點有大略的了解。通過活動,學生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的趣,更應感受到漢字與生俱來的歷史的溫度和生命的氣息,並升華凝聚對漢字的一種真誠的愛。從書本走向生活。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學生對漢字的關注和思考。而這些閱讀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反映的是漢字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學生在活動時除從書本里尋找相關素材外,還可以引導他們到現實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語言現象用的就是諧音、會意的表達方式,用現實生活中的鮮活素材充實到活動中來,可以使活動更有趣味,更有實效。同時,把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對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也大有裨益。從自主走向自覺。對如何開展好本次綜合性學習,教材里都作了相關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的活動計劃,如何結成活動小組開展活動等等,教師在完成必要的知識教學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活動的自主性,以指導者、參與者和建議者的身份對學生的活動提供幫助。我們要注意到,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結束時,教材還提出幾條延伸性的問題,如怎樣又快又好地識記漢字,怎樣避免寫錯別字以及如何區分多音字等等,當然,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還會生發出一些新的有意義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把這些問題作為小課題來研究,把一項階段性的活動延長,使之結出更多的成果,讓自主的活動變成學生深入學習的自覺行為。這一過程,同樣需要教師的關注和支持。
說明一下:我也五年級
❺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第五組 遨遊漢字王國 預習資料
雖然沒有《冊、典、刪的來歷》,但是還是有《街頭錯別字》的調查報告
關於內「街頭錯別字」的調查報容告
調查時間:二○○八年十一月( )日
調查地點:( )
調查目的:搜集錯別字,提出改正意見
☆調查材料分析:共調查( )個招牌,發現( )個錯別字
1.( )
2.( )
3.( )
4.( )
5.( )
①出現的原因:為了吸引顧客的好奇心,或者是老闆對形近字或同音字
的認識不夠好,還有可能是做招牌的人在電腦上打錯了字。
②我們的建議:希望大家多改正錯別字,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調查報告人:( )
二○○八年 十
❻ 五年級語文行知天下答案第五組
[yǔ wén]
語文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編輯
是語言和文學及文化內的簡稱。包括口頭容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❼ 圍繞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五組的一篇作文350字
我生活在一個很普通、很平凡的家庭里,雖然這樣,但它卻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知識。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看見許多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買好東西吃,也哭著鬧著向媽媽要,可是這樣要了好多次,媽媽都不給我買。慢慢的,我知道了媽媽不給我買的原因:原來,是因為我不聽話、太任性了,媽媽才不給我買的。我知道後,便學得乖了起來:走在大街上,看見一些好吃的東西一點也不理睬,可媽媽卻主動的給我買這買那。這時,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哭鬧、任性是沒有用的,要做一個即懂事又聽話的好孩子。從此,我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幼兒園的生活結束了,我來到了實驗小學,感覺這兒非常新鮮,一切都跟幼兒園不一樣。上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開設了「小記者」這個特長班,爸爸、媽媽知道後,就讓我報了這個班。他們認為:對一個剛學作文不久的孩子來說,寫作文是一個難關,所以從小打好寫作基礎對今後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在這個特長班裡,我遇到了我的啟蒙老師——盧老師。有一次,盧老師在班裡挑選了幾名同學的作品,投到了市級《小草》報上。沒想到,只有我的作品在上面發表了,我高興得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爸爸和媽媽也很高興,還不時地表揚我有長進。從此,我就喜歡上寫作了。爸爸見我的寫作興趣這么高,便抽出時間帶著我去觀察大自然,他還說,這樣可以讓我的想像力更加豐富。因此,我的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腦子里積累的好詞佳句也越來越多,爸爸還常對我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這兒以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寫作文,爸爸就每個星期都帶我去看大自然的奇妙變化,我呢,每個星期都有一篇作文誕生,然後,就往報刊、雜志上投稿。可是投出去以後,全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了,這樣堅持了兩個月我就有些灰心了,這時我突然看見了貼在寫字台上方的「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樣一句話,所以,我又堅持了下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開始收獲了。在我連續收到兩個獲獎證書以後,使我寫作的信心更加堅定了。爸爸、媽媽也笑容滿面,他們異口同聲地對我說:「你真棒!真厲害!」過了不久,爸爸和媽媽商量了一下,給我買了一台電腦,看著這台嶄新的電腦,我的心裡不知有多高興,我想: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在以後的成長歲月里,寫出更好的作品,將來成為一位出色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