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4單元ppt免費下載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4單元ppt免費下載

發布時間:2020-12-22 00:15:13

Ⅰ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ppt課件作文

【圖文】抄人襲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作文ppt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_

Ⅱ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交流平台

青青和小賽既是鄰居,又是好朋友。一次,青青和小賽玩兒起了「踢石子」的游版戲。他們踢著權踢著,小石子滾到了路邊的垃圾筒邊上。青青正准備揀起小石子,可一股讓人惡心的臭味兒迎面撲來,青青就生氣了:「這么大的垃圾筒在旁邊,這些丟垃圾的人也太沒公德了,竟然懶得把垃圾丟到垃圾筒里!」說著,便俯下身去把那一堆奇臭無比的垃圾用自己的小手捧進垃圾筒里。青青看見小賽站在一旁呆若木雞,就說:「你快想想辦法呀!我們可不能天天來揀垃圾呀!」小賽靈機一動,從書包里拿出筆和紙,在紙上寫了「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樣。青青和小賽把這張警示語貼在垃圾筒的「身上」。青青連連稱贊小賽:「你真棒!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來!這樣,應該不會有人亂丟垃圾了吧!」

路過的行人都停下了腳步,用贊許的目光望著這兩位好學生,青青和小賽的臉紅了,但這種紅絕不是羞愧的紅,而是自豪又羞澀的紅。青青和小賽感覺天更藍了,草更綠了,空氣也像過濾了一遍似的,清新了很多,也沒有臭味兒了。小賽心想:「老師不經常教育我們:要保護環境,多為環保做貢獻嗎?

文明就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道理,文明也是衡量一個人品格修養的試金石,但實踐起來卻很難。

Ⅲ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4單元講了什麼

13、釣魚的啟示

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記敘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由於離捕撈鱸魚開放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放回湖裡,當時「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後「我」還是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了湖裡。34年後,「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築工程師,功成名就的「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使「我」獲得的是終身受益的啟示──那是一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人生財富。

課文在敘事過程中插入了不少細節描寫以及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這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一個特點。

對句子的理解:

①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從「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可以體會到兩層意思。第一,父親也很喜愛這條漂亮的大鱸魚──魚是那樣的大,「我」平時雖然經常跟父親去小島釣魚,卻「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魚是那樣的可愛,魚鱗在「銀色的月光下」閃閃發光,還「輕輕翕動著」魚鰓,父親和「我」一樣喜歡並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第二,正因為大鱸魚這么漂亮可愛,所以從情感上說父親也捨不得放掉它,「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是因為父親也在經歷道德的考驗:放,還是不放?

②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

「沮喪」:灰心失望。當年那件讓孩子「沮喪」的事,與後來他成為「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之間有什麼聯系?可以結合課文後面的句子「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來理解。懂得這一點很不容易,也許花了數十年時間;懂得這一點又很了不起,他能讓人在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戰勝自我──這是他後來能成為著名建築設計師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對父親從小嚴格教育的最好回報。

③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句話比較難懂,需要引導聯系實際。誘惑人的「魚」: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諸如:金錢、地位、榮譽……包括那些暫時帶來一點方便、一點好處的事。學校里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沒人知道;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去歸還,還是將錯就錯?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叔叔,沖過去,還是等?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會經常碰到。

④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是」:對,正確,應該;「非」:錯,不對,不該。理解這句話要聯系課文內容。捕撈鱸魚的時間沒到,把釣到的鱸魚留著,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裡,就是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抉擇就是這么簡單。從作者放魚回湖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之難,實踐道德,放掉到手的魚,就需放棄個人利益。

對詞語的理解。

漣漪:細小的波紋。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絲毫不敢疏忽。

翕動:翕,收斂。(嘴唇)一張一合。

皎潔:(月亮)明亮而潔白。

乞求:請求(對方)答應。

不容爭辯:不允許爭論、辯解。

誘惑:吸引。

抉擇:挑選,選擇。

告誡:警告勸誡(多用於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15落花生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並用行動實現了這一心願,成為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並為過收獲節做了准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

對句子的理解。

①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是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愛慕之心」,心中產生喜愛、羨慕的感情。這里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通過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的美麗,它卻具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朴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

②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以現代人的觀點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當然更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畢竟不能與內心美相提並論,更看重的當然應該是內心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麼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的人更難,但如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

③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句話是作者在聽了父親對於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後受到的感悟。作者當時雖然年紀還小,但從父親對花生的評議中,已經體會到了父親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卻沒有實際用處的人,而有沒有實際用處,主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對詞語的理解。

開辟:開拓發展。課文中指把原來荒著的地,開墾出來。

翻地:用工具把土翻鬆。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獲:農作物成熟時,收取果實。也用來比喻心得、戰果,課文中指前者。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愛慕:由於喜愛或敬重而願意接近。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著)好看;有氣派。

Ⅳ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日積月累的意思


Ⅳ 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語文試卷

春天來了 田地里 麥苗舒展著嫩綠的葉子 小河裡 魚兒快活地游來游去 河岸上
柳樹柔軟的枝條隨風輕輕地飄拂
九、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並按要求作答。10+11%
1、( )的天空中掛著一輪( )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 )的西瓜。其間有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 ),手捏( ),向一匹猹( )。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1)、這段話中,第一句所填的都是表示 的詞,所描寫的景物有
(2)、這段話中,第二句刻畫了少年 的形象。
2、為了( ),為了( ),為了( ),邱少雲像( ) ,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 )。這位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 ),沒發出( )。
(1) 這段話寫:
(2) 從這段話可以想像邱少雲當時心裡想的一定是:

(3)這段有力地表現了邱少雲 的崇高精神。
十、 讀句子,並回答問題。3%
1、 過了一個鍾頭,他(凡卡)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1) 他(凡卡)的「甜蜜的希望」指的是
(2) 他(凡卡)的「甜蜜的希望」是無法實現的,因為

十一、 閱讀短文,按要求作答。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想到,為了一篇表揚稿,我竟和班長生起氣來。
前幾天,我班教室的一個破窗戶不知是誰修好,還換上了一塊新玻璃。我就根據這件事寫了一篇表揚稿,交給了班長李明,他是廣播室的播音員。李明接過表揚稿,看了看,眉頭一皺,便向廣播室走去。
中午的廣播結束了,沒有廣播我寫的那篇表揚稿。班長從廣播室出來,我就上前問他:「李明,為什

么不播我寫的表揚稿?」「今天稿件太多,你那篇下次再廣播吧!」班長微笑著擺了擺手,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是的,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以來,學校好人好事太多了,他把表揚的機會讓給了別的班。我理解班長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還是沒有廣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問李明。「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廣播吧!」說完,他臉紅了紅。
一個星期過去了,我那篇表揚稿仍然沒有廣播。也許班長把這件事忘記了,也許是把那篇稿弄丟了,我生氣了。班長過去並不是這樣的。上學期,班上出現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都寫了表揚稿。我記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筆錢,歸還了失主,班長知道了,馬上用午休時間寫了一篇表揚稿,及時表揚了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你看他工作多麼精細!可是現在,他對工作卻這樣不負責任,對班級出現這樣一件好事,漫不經心!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為什麼不廣播我那篇表揚稿。。
可是第二天,班長生病了,播音員由副班長擔任,我那篇稿子廣播了。我高興地迎住從廣播室走出來的副班長,伸出大拇指誇獎地說:「副班長,你對工作真是認真負責啊!」接著,我把班長擱置我那篇表揚稿的經過告訴了他。誰知,副班長聽了哈哈大笑說:「誰做的好事你還不知道啊?」「噢?是班長!」我這才恍然大悟。
1、 給短文加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文章上面的橫線上。1%
2、 聯繫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2%
(1) 滿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 用「」把短文分為四段,並寫出第二段的段意。4%
第二段:
4、 認真讀讀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聯繫上下文說說各反映了班長什麼內心活動:4%
第一處,班長想:

第二處,班長想:

5、下面的中心思想,你認為最准確的「√」。1%
(1) 反映了班長做好事不聲張 、不誇耀的好品質。( )
(2) 說明班長對工作不負責任,對班級的好事漫不經心。( )
(3) 贊揚了副班長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好品質。( )

十三、作文。30%
要求:1、認真閱讀第十二題的短文,按照寫讀書筆記的第二種寫法,寫出閱讀後的體會感想。
2、題目自擬。
春天來了 田地里 麥苗舒展著嫩綠的葉子 小河裡 魚兒快活地游來游去 河岸上
柳樹柔軟的枝條隨風輕輕地飄拂
九、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並按要求作答。10+11%
1、( )的天空中掛著一輪( )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 )的西瓜。其間有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 ),手捏( ),向一匹猹( )。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1)、這段話中,第一句所填的都是表示 的詞,所描寫的景物有
(2)、這段話中,第二句刻畫了少年 的形象。
2、為了( ),為了( ),為了( ),邱少雲像( ) ,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 )。這位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 ),沒發出( )。
(1) 這段話寫:
(2) 從這段話可以想像邱少雲當時心裡想的一定是:

(3)這段有力地表現了邱少雲 的崇高精神。
十、 讀句子,並回答問題。3%
1、 過了一個鍾頭,他(凡卡)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1) 他(凡卡)的「甜蜜的希望」指的是
(2) 他(凡卡)的「甜蜜的希望」是無法實現的,因為

十一、 閱讀短文,按要求作答。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想到,為了一篇表揚稿,我竟和班長生起氣來。
前幾天,我班教室的一個破窗戶不知是誰修好,還換上了一塊新玻璃。我就根據這件事寫了一篇表揚稿,交給了班長李明,他是廣播室的播音員。李明接過表揚稿,看了看,眉頭一皺,便向廣播室走去。
中午的廣播結束了,沒有廣播我寫的那篇表揚稿。班長從廣播室出來,我就上前問他:「李明,為什

么不播我寫的表揚稿?」「今天稿件太多,你那篇下次再廣播吧!」班長微笑著擺了擺手,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是的,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以來,學校好人好事太多了,他把表揚的機會讓給了別的班。我理解班長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還是沒有廣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問李明。「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廣播吧!」說完,他臉紅了紅。
一個星期過去了,我那篇表揚稿仍然沒有廣播。也許班長把這件事忘記了,也許是把那篇稿弄丟了,我生氣了。班長過去並不是這樣的。上學期,班上出現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都寫了表揚稿。我記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筆錢,歸還了失主,班長知道了,馬上用午休時間寫了一篇表揚稿,及時表揚了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你看他工作多麼精細!可是現在,他對工作卻這樣不負責任,對班級出現這樣一件好事,漫不經心!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為什麼不廣播我那篇表揚稿。。
可是第二天,班長生病了,播音員由副班長擔任,我那篇稿子廣播了。我高興地迎住從廣播室走出來的副班長,伸出大拇指誇獎地說:「副班長,你對工作真是認真負責啊!」接著,我把班長擱置我那篇表揚稿的經過告訴了他。誰知,副班長聽了哈哈大笑說:「誰做的好事你還不知道啊?」「噢?是班長!」我這才恍然大悟。
1、 給短文加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文章上面的橫線上。1%
2、 聯繫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2%
(1) 滿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 用「」把短文分為四段,並寫出第二段的段意。4%
第二段:
4、 認真讀讀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聯繫上下文說說各反映了班長什麼內心活動:4%
第一處,班長想:

第二處,班長想:

5、下面的中心思想,你認為最准確的「√」。1%
(1) 反映了班長做好事不聲張 、不誇耀的好品質。( )
(2) 說明班長對工作不負責任,對班級的好事漫不經心。( )
(3) 贊揚了副班長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好品質。( )

十三、作文。30%
要求:1、認真閱讀第十二題的短文,按照寫讀書筆記的第二種寫法,寫出閱讀後的體會感想。
2、題目自擬。

Ⅵ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的第四單元的詞語盤點

生活的准則是什麼?有人說,就是吃飽、穿暖。又有人說,生活的准則是,做一個無愧於心的人。那麼,生活的准則究竟是什麼呢?
有這樣一句話:人各心中一把尺。這尺是用來作什麼的呢?這尺是用來量度的。那麼這度又是什麼呢?這度就是准則,人們心中處世的准則,對於人生需要的准則。我想,生活無所謂准則,生活的准則就是生活,而生活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貧窮可以是高尚的,富有可以是鄙俗的。歸根結底,就是我們是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去生活的。善者可以無愧於心,惡人亦可以無愧於心。
其實,吃飽穿暖也好,無愧於心也好,應該是同時存在;而生活的准則又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貧如洗,明天便背信棄義;也可能,昨天你一貧如洗,今天你富可敵國,明天還是背信棄義;可能昨天你背信棄義;今天你良心發現;明天便財德兼備;也可能昨天你助人為樂,今天你助人為樂,明天就舍己為人。可能……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准則就像是一條完美的曲線,隨著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與我們的人生曲線可以完全吻合,當我們的人生處於低谷時,我們的生活准則可以同樣在低處徘徊;同樣,當我們的人生處於低谷時,我們的生活准則可以處於高峰,這兩條曲線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軸對稱圖形。另外,生活的准則也可以是一條比什麼都直的直線,可以是一條向上的射線,更可以是一條向下的射線。
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的准則就是生活!也可以說,生活的准則就是人,就是我們自己!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上冊語文第4單元ppt免費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