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適合小學三年級看的課外書有哪些
適合小學復三年級看制的課外書有如下:
一.工具書
中華成語字典。
新華字典(小本)。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
二.名著
《愛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童年》、《魯濱遜漂流記》、《昆蟲記》。
《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西遊記》、《海底兩萬里》、《名人傳》。
《水滸傳》、《傅雷家書》、《培根隨筆》。
《格列佛游記》、《簡·愛》、《泰戈爾》。
❷ 適合三年級孩子的課外讀物有哪些
《小王子》《格列佛歷險記》《魯賓遜漂流記》《湯姆索耶歷險記》《湯姆叔叔的小屋》《吹牛大王歷險記》《海底兩萬里》 中國四大名著兒童閱讀版 《愛的教育》《搗蛋鬼日記
❸ 小學三年級課外必讀書目有哪些
1、《稻草人》
2、《無盡的追問》
3、《昆蟲記》
4、《木偶版奇遇記》
5、《東周列國志故事》權
6、《小兵張嘎》
7、《我要做個好孩子》
8、《我有友情要出租》
9、《安徒生童話》
10、《神奇的釣魚竿》
11、《說謊的放牛娃》
12、《365夜故事》
13、《小豬唏哩呼嚕》
14、《尼爾斯騎鵝遊行記》
15、《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16、《長襪子皮皮》
17、《親愛的笨笨豬》
18、《三毛流浪記》
19、《成語故事》
20、《雷鋒故事》
21、 《神話故事》
22、《格林童話》
23、《十萬個為什麼》
24、《小學生中國歷史全知道(上下冊)》
25、《中華成語故事》
❹ 適合小學1-3年級學生的經典課外讀物
西遊記等四大名著 有拼音的 青少年版
安徒生通話
格列拂游記
格林通話
三毛流浪記
十萬個為什麼
動物大網路
愛的教育
木偶奇遇記
綠野仙蹤
❺ 小學三年級學生適合讀哪些課外書
1、《東周列國志故事》內容簡介:潞國的國君嬰兒不堪國相摩專權欺凌,邀請晉國來鏟除。不料,卻被晉國乘機吞並。秦國聞訊派兵來爭奪潞地。秦將杜回十分勇猛,晉將魏顆、魏錡難以抵禦。魏犨愛妾阻姬的父親為報恩趕來相助,在青草坡結草拌倒杜回,打敗了秦軍。(根據《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五回改編)。
2、《紅樓夢故事》開篇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見它形體可愛,便給它鐫上數字,攜帶下凡。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見石上刻錄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託,抄寫下來傳世。輾轉傳到曹雪芹手中,經他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書。
3、《三國演義故事》
4、《西遊記故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中國四大名著、四大奇書之一。清代多位學者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5、《水滸傳故事》是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嘆刪修為七十回本。
(5)三年級語文讀物擴展閱讀
有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一些父母,在面對書店裡琳琅滿目的圖書時也為應該選擇哪些圖書給孩子讀而倍感困惑。所以,為兒童青少年推薦基礎書目,就顯得特別迫切。
該項目主持人王林博士介紹,「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是項目組組織兒童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文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以及一批小學教師共同參與研究,參考了國內外近50個兒童文學獎項和100多種推薦書單,從數萬種小學生能夠閱讀的各類圖書中精選出了中國小學生的基礎圖書。
❻ 小學三年級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小學三年級課外閱讀推薦《父與子》、《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湯姆索亞歷險記》、《海底兩萬里》。下面分別介紹為什麼推薦這幾本圖書:
1、《父與子》
《父與子》漫畫充滿了人性的溫情和幽默,把普通民眾的生活通過父子間的表露刻畫出來。洋溢著暖暖的人情味。由於一部分內容取材於一些特殊的社會現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發生了一些改變,但父親和兒子那善良、樂觀的本性卻一直沒有改變。
這本書有助於培養孩子遭遇困難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不忘本,在平常的生活中獲得快樂。
❼ 適合三年級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有哪些呢
《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哈利波特》、《聊齋專》、《魯濱屬遜漂流記》、《童年》、《駱駝祥子》、《昆蟲記》、《福爾摩斯偵探故事全集》、《中國上下五千年》、《湯姆索亞歷險記》、《包青天奇案》、《牛虻》、《四世同堂》、《安娜卡列羅娜》、《悲慘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流浪兒迪克》、《偷莎士比亞書的賊》《木偶奇遇記》。
胡小鬧日記》第一輯:成長篇《爸媽不是我傭人》《絕不為老師和父母讀書》《壞人都知道我有多厲害》《爸媽的錢不是我的》《媽媽,我愛你》《加油,你不可以輸給自己》第二輯:學習篇《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我會聽課我怕誰》《再見,馬虎和拖拉》《寫作業不用媽媽幫》
❽ 適合三年級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有哪些呢
《夏來洛的網》、《哈里。源波特與魔法石》、《藍鯨的眼睛》、《城南舊事》
❾ 三年級語文課外閱讀讀物都有哪些
三年級是孩子分化的年級,課程難度加大,孩子的試卷上不再是皆大歡喜的百分。而兒童閱讀學的研究也表明,孩子如果在三年級還沒有養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他在以後的學校中很難再有閱讀習慣。所以,愛孩子的父母要加油呀!關掉電視、強迫他坐在書桌前,不一定有效。最有效的恐怕還是用有「殺傷力」的兒童讀物去吸引他們。
以下書目,可以去書店買,也可以從網上書城去訂購。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買多少本,不一定都買,也可以從圖書館借,還可以從網上找電子書。可任選幾本。
1.科普系列:《130個科學游戲》、《海底兩萬里》、《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2.系列叢書:感動中國孩子的系列叢書、小布老虎叢書、兒童文學系列叢書
3 .《伊索寓言》 (希臘)伊索 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年版
4 .《綠野仙蹤》 (美國)萊曼·弗蘭克·鮑姆 童話
(這是一個是極富想像力的國鄉村幻想的故事,故事中充滿了新奇冒險的幻想情節,非常值得一看。)
5.《長腿叔叔》 (美國)簡·韋伯斯特 童話
6.《水孩子》 (英國)查爾斯·金斯利(也譯為查理·金斯萊)
(在這部童話中有不少諷喻,寓於故事之中,寓教於樂,幽默風趣。)
7.《嚴文井童話》 嚴文井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他的《下次開船港》讓很多孩子知道時間的意義。)
8.《調皮的日子》 秦文君著 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部小說,《調皮的日子》和它的續集《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農場》說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這兩個搗蛋鬼的故事。)
9.《愛的教育》 (意)亞米契斯著,馬默譯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版
10.《宮澤賢治童話》 (日)宮澤賢治 著周龍梅 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年版
11.《列那狐的故事》 (法)瑪"阿希"季諾著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天方夜譚》 郅濤浩等譯 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13.《130個科學游戲》 (德)漢斯"普雷斯著,吳衡康編譯 中國少兒出版社1981年版
14.《東周列國志故事》 郭平、陳詠超改編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年版
15.《成語故事365》
16.《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 董宏猷 21世紀出版社版
17.《我們的母親叫中國》 蘇叔陽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版
18.《小兵張嘎》 徐光耀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版
19.《三寄小讀者》 冰心 少年兒童出版社版
20.《肚皮上的塞子》 周銳 春風文藝出版版
21.《我要做個好孩子》 黃蓓佳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22.《靈性的王國》 張香桐著 湖南少兒出版社版
23.《小思想家在行動》 (奧地利)克涅斯特林格
(愛思考的男孩達尼爾,大家叫他「小思想家」。後來他居然成了少年神探。故事裡曲折跌宕、趣味盎然。)
24.《格列佛游記》 (英國)斯威夫特著
(在全世界非常有名的一本書,書中奇異的世界,大人國小人國的一切讓你大開眼界。)
25.《風的旱冰鞋》 (日本)安房直子
(帶你走進溫柔與夢幻。這套書是日本大幻想系列之一,那套書還有《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晴天有時下豬》等)
26.《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法)於爾克?舒比格
(一篇篇獨立的小故事,很有趣味的插圖。隨便從哪兒開始讀吧,你都能讀到真正的故事)
27.《世界之謎少年科幻小說系列》 楊鵬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你了解木乃伊嗎?聽說過尼斯湖怪嗎?讓你和這些奇怪的東西接觸一下,感覺如何呢?這個系列包括《木乃伊復活》、《你好,尼斯湖怪》等。
28.《父與子全集》 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1903-1944) 譯林出版社
29、《晴天有時下豬(繪本)》(6冊) (日本)矢玉四郎
30、《親愛的漢修先生》 本書曾獲得1984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這本書或許能給你的作文能力提供很大的幫助!
31.《草原上的小木屋》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的9部帶有自傳色彩的經典名著的合稱
32.《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英國兒童文學大師達爾是20世紀最受小讀者們喜愛的作家,而《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他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歡迎的一部。
33.《浪漫鼠德佩羅》本書曾獲得2004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
34.《我們去看海》這是一本用十四行詩體創作的兒童詩集,曾經獲得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35.《新版神奇校車》(10冊)這是一套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兒童自然科學圖畫書,全球銷售6300萬冊。
學習輔助書目:
1.《成語字典》
2.《現代漢語大詞典》
3.《開放閱讀》三年級
4.《小學生課外美文》或《晨讀十分鍾》三年級
5.《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弟子規》
❿ 適合小學三年級看的書,最好是科普類讀物
要有點賴心 作業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盡管「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口號由來已久,但效果不甚理想。本課題組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到小學階段我們的大多數學生依然背著素質教育的旗幟,過著應試教育的生活,課業負擔並沒有從實質上得到解決。本課題就是站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改革小語作業設計,實施實踐性作業探索,呼籲教學做到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從而真正達到減負提質。
【課題概述】
2000年2月,我們向市教科所申請了「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在具體的實踐與探索中,課題組調查了小學生過重課業的現狀,分析了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成因,發現作業是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關鍵因素,剖析了我們可調控因素和不可調控因素。從2002年3月起,大竹縣實驗小學和清河鎮中心小學對此課題進行了聯合研究(從2002年3月起,大竹縣實驗小學和清河鎮中心小學成為結對子學校),產生了「實施小語實踐性作業,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的熱沖動。
一、最初課題(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的原始沖動。
1、過重課業負擔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陷入機械抄記、單調封閉的誤區不能自拔。那些限於室內,拘於書本的靜態作業使學生埋頭於繁瑣重復的書面練習而苦不堪言。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圍著書本做文章的現狀,削弱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從課改精神出發,改革作業設計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課題的原始沖動期,我們對3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告於後:
表一: 社會及學校施與小學生學業負擔方面的情況
調 查 內 容 選 項 人 數(人) 百分率(℅)
1、你的語數教輔資料如何得到的?2、每學期你有幾套語數教輔資料?3、你經常使用的語數輔導有幾本?4、每堂課後,老師都要留作業嗎?5、課後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是因為什麼?6、每晚家庭作業需要多少時間完成?7、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作業哪種最多?8、如沒完成作業,老師常用的方法是什麼?9、對於過多的作業,你心裡怎樣想?10、每學期每學科最多幾次考試?11、自己考差了,老師的態度怎樣?12、老師布置的作業多,同學沒完成而受到老師的批評,你怎樣看?13、你覺得現在的學習任務怎樣? 學校發的2套以上2套以上是作業太多作業太難超過2小時1——2小時死記硬背的照抄現成的罰作業討厭死了3次以上嚴厲批評是老師的錯,與同學無關過重十分沉重 10010043.393.741.338.7412929.744416478.380.731.79573
表二: 家庭施與小學生學業負擔情況統計
調 查 內 容 選 項 人 數(人) 百分率(℅)
1、你的語數教輔資料是如何得到的?2、完成作業後,家長另外布置作業嗎?3、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作業哪種多?4、如沒完成作業,家長常用方法是什麼?5、自己考差了,家長的態度怎樣?6、你認為學習是為了什麼? 家長買的經常是有時是死記硬背的照抄現成的懲罰嚴厲批評、挨打博老師、家長歡心 300761768913213116571 1002558.729.74443.75523.7
表三: 小學生自己施與學業負擔方面的情況
調 查 內 容 選 項 人數(人) 百分率(℅)
1、你的語數教輔資料是如何得到的?2、課堂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是因為什麼原因?3、對於每期考試,你是怎樣認為?4、對於考試成績,你怎麼看?5、對待他人的好成績,你的態度怎樣?6、對待他人的較差成績,你的態度怎樣?7、你對因有病、有事不能上學的態度怎樣?8、對老師、家長督促完成過多作業態度怎樣?9、你喜歡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老師?10、教師布置作業多,同學沒完成而受到老師批評,你怎樣看?11、你覺得現在的學習任務怎樣? 自己買的自己太懶惰越多越好滿分最好羨慕崇拜瞧不起以他為恥辱求之不得無奈而為一再拖延逃學相抗上課好,作業適量上課好,作業 多同學的錯與老師無關還行 6.620471.361.331.722.363.76312.3666.32.32.83.7
調查之後,課題組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概述如下:
(1)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形成原因
社會方面的原因(參照表一)
社會無論怎樣發達,都會存在著一種普遍的社會層級體系,而這種分層,必然成為人們社會競爭的誘因。況且我國教育總體水平偏低,教育規模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的教育需求;人口眾多和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造成就業上的困難,勞動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試制度存在某些缺陷,就業競爭必然導致升學競爭;而學歷因素在我國就業競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加之不管什麼單位,不管什麼工種,都一味追求高學歷,又加劇了升學的競爭。
一些部門、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受利益驅動,採取多種手段向中小學推銷、搭配、攤派各種學習資料,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人為地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經濟負擔。
學校方面的原因(參照表一)
在教育系統,存在著各級各類「重點學校」格局,盡管曾一度避而不談這個稱謂,但實際上總是或明或暗地存在著。所謂「重點學校」,即是在注重升學率方面的先進學校,學校內部執行著整套關於升學率的教育評價制度,所以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質量評價還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材時數「果果」,所有教師為了自己學校的、自身的聲譽,必然加班加點以提高學生的應試成績,致使學生負擔越來越重,這是其一。其二,學校開設課程類型單一,學科課程多,活動課程少,甚至沒有;學科門類多,課程總量多;課程內容陳舊、困難、無味和脫離實際。其三,教師水平低,師德素養不高,教和學均不得法,以致於整個教學過程「少、慢、差、費」,耗時低效。
家庭的原因(參照表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庭中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使得家庭教育也給學生加碼施壓,激烈的升學競爭局面又會導致家庭對教育成效的過度期待,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傾全力為孩子投資,購買大量學習輔導資料,讓孩子上補習班,給孩子請家教等。許多家長扮演著「加壓」「增負」的角色,這無疑使學生沉重的負擔雪上加霜。
自身的原因(參照表三)
學生是學業負擔的主人,他調控著自身的承受限度,但這種自己調控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也會受到老師、家長、同學、朋友等外界因素的干擾。教師、家長所樹立的學業成功典型,往往無形中使學生有了向典型看齊的壓力,同學、朋友之間考試的競爭,也可促成學生為了獲得競爭的勝利而加班加點,強行加負超負,這樣一來,自己成了為自己增加負擔的人為因素了。
(2)過重學業負擔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危害。
顯性危害
——學生厭學。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新奇,具有強烈的求知慾,然而從游戲式的學前教育進入學齡教育後,發現希望「師高弟子強」的老師給予他們負擔,渴望「子成龍,女成鳳」的家長強加給他們負擔,與年齡、心理承受力不成比例,進而出現了低、中年級欠作業、亂作業,中高年級不作業,乾脆逃學的厭學現象。
——思維僵化。負擔過重,除少數學生厭學外,多數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嚴格管束,同學、夥伴的互相競爭下,麻木地成為功課的俘虜、作業的奴隸,整天讀、抄、寫、背,不求甚解,不動腦筋,久而久之,思維僵化,成了一個失卻童真的小大人、苦行僧。
——缺乏創造力。即或有少數尖子生,在學業負擔的重荷下,也失去了幾分靈性,他們疲於應付沒完沒了的作業和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只會依老師教給的書本現存的知識依葫蘆畫瓢,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和開展必要的實踐活動,在這種狀態下是不可能教養出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表現在習作照搬範文、應用題生搬例題,小製作克隆模型,唱歌跳舞找原版,繪畫雕塑搞臨摹等。
隱性危害——心理不健康
對學生來說,成績分數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成績好會得到家長的贊賞和教師的喜愛,可以當學生幹部、優秀學生;成績差的會受到家人的批評、責備,甚至打罵,受到同齡人的嘲笑和輕視。成績好壞也是衡量他們在學習中的地位和分量的標准,因而常常在為了好成績而給自己加負,學業上的、身心上的都有。常常又在加負中感覺自卑、怯懦、煩躁不安,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2、面對現狀,在探索解決途徑中遇到的新困惑。
面對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我們課題組的老師經過認真地調查分析,發現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主要原因所涉及的因素包括:教育的評價體系、重點中學的招生考試制度、家長的傳統經濟文化觀念(學而優則仕)、社會的認可度等;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改革作業設計等。
在對這些因素的分析中,我們認為前者是我們所無法調控的因素,面對這些因素,我們束手無策;而後者卻是我們通過努力,能夠調控的因素。面對這一現狀,我們課題組的老師產生了新的困惑:路,究竟在何方?
二、對課題的深入思考,找准新的研究切入點。
1、面對困惑的思考與作為。
面對困惑,我們要減負提質,對於不可調控的因素我們束手無策,我們能夠找到的可調控的最佳因素(這個因素既能很好地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又能全面提質)是什麼呢?——那就是改革作業設計。這來緣於以下的現狀調查(以小學語文學科為例):
(1)當前小學生語文作業現狀的調查
調查目的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強烈願望,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整頓,特別是國家教育部頒布《關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十項規定》之後,小學生課業負擔總體上已有所減輕。那麼,小學生的語文作業有了哪些改進,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學生對語文作業又有哪些新的意見和建議呢?為了解上述情況,本課題組擬定了問卷測試題,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們學校部分年級學生的語文作業進行了調查。
調查對象及操作方式
本次調查採用抽樣問卷調查法。我們設計了26道試題,包括學生基本情況,語文作業情況,學生對語文作業的評價等。為了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們採用無記名答卷的方法。為了使受調查的學生具有普遍客觀性,我們從城區、鄉村不同類別學校,分別抽取部分學校作為代表。調查對象共計109名。對象中有六年級學生62名,其中女生43名;三年級學生47名,其中女生24名。在這些學生中,成績優秀的28名,中等的68名,較差的13名,其中32名學生擔任組長以上職務。
本次問卷調查由課題組成員直接向受調查學生發放及回收調查表,任課教師沒有參與調查的任何工作。本次共發放調查表109張,回收109張,且全部有效。我們對試卷中的各個問題逐項按人次作了統計,結果作為本調查報告的依據。
結果和分析
——小學生語文作業在「量」的方面控制比較嚴格。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十項規定》,小學三年級學生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45分鍾,六年級學生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鍾。統計數字顯示,三、六年級學生在30分鍾以內完成當天(除雙休日)語文作業的人次依次為171、201,分別占受測學生總數的91.37% 和81.05%。學生雙休日完成作業總時間在一小時以內的,三年級為89.36%,六年級為66.13%。值得指出的是,在調查這一周里,四個班組各有一天沒有語文作業,占總班級數的22.22%。
對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減負」已不僅是國家、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而且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減負」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小學生語文作業在「質」的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般說來,提高質量遠比減少數量來得艱巨、復雜。從調查情況看,小學生語文作業在形式方面問題較多。主要表現為小學語文作業形式單調、內容機械、應試色彩濃。具體表現為:
語文作業現成內容多,實際編寫少。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重點段落,課後的練習作業,以及教輔資料上的題目,構成了小學生語文作業的主要內容。教師很少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編擬一些適合學生完成的作業。在接受調查的班級中,只有三次作業屬於教師自行設計,占作業總次數的3.3%。
語文作業知識鞏固多,應用實踐少。語文教師布置作業時大多著眼於鞏固學過的知識,因此,要求學生大量抄寫生字新詞,進行形近字比較組詞,以及重復練習課文後面的作業題,甚至讓生大量完成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而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於社會生活,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則相對較少。據統計,一周內,調查學校18個班共布置了108項語文作業。其中要求生預習課文的為10次,占總數的9.26%;要求學生看課外書的是8次,占總數的7.5%;讓學生動手製作的只有1次,占總數的不足1%。三者合計,不足17%。
語文作業書面作業多,口頭作業少。教師習慣於讓學生書面完成作業。因為這種作業便於教師家長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易於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在人們的眼光中,口頭作業其實算不得作業,因此,要求學生完成的也就少了。在受調查的108項作業中,朗讀(背誦)作業5次,看課外書為8次,其餘都要求學生書面完成。書面作業占總數的87.96%。
語文作業統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調查表明,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班級,在抄寫生字新詞一項,教師有時允許學生有選擇地抄寫,學生認為已經掌握的可以不抄。但其他作業,教師仍要求學生一樣地完成。
教師布置的作業與學生喜愛的作業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布置學生的作業,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抄寫、作文(日記)、課文後面的練習題、預習新課、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名列教師布置的作業的前幾位。
根據成績,我們對學生喜愛的作業類型分別進行了匯總統計,結果見表:
排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領先 抄 寫 課外書 動手作業 作文日記 教輔資料 課後練習
居中 抄 寫 作文日記 課外書 動手作業 朗讀背誦 教輔資料
偏差 動手作業 抄 寫 課後練習 預習新課 朗讀背誦 課外書
不難發現,學生對「看課外書」及「動手作業」比較喜愛,對「朗讀背誦」也比較偏愛,但對課後練習題的喜歡程度不高。
(2)傾聽學生的心聲——面對語文作業,學生有話要說
作為一名教師,你真的了解學生嗎?你曾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嗎?了解我們的孩子在想什麼,有什麼想說嗎?面對這些問題,課題組教師走近孩子,傾聽了孩子的心聲。
假如我是老師(二年級)
我們的老師每天中午和放學都會布置很多作業,所以我們很少有玩的時間。
假如我是老師,我會布置一些比較簡單有趣的作業,甚至有的時候乾脆就不布置作業。這些空的時間,我會帶著大家去公園、游樂場,在那兒可以看見碧綠的樹,柳樹有柔柔的枝丫,還有花是五彩繽紛的。江水清清,倒映著青山綠水,一切多麼美好啊!
假如我是老師,我一定會做這樣的老師。
如果有一天……(三年級)
以前聽大人們說,雙休日是可以休息的,可是上學以後,我們的老師每個雙休日都會布置很多作業,等我把作業做完,雙休日也基本上過去了。於是我總在想,要是雙休日沒有作業那該多好呀!
如果雙休日沒有作業,那我就可以盡情地看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星期六早上的《可羅》,下午的《櫻桃小丸子》,晚上的《米老鼠》,一場也不會落下。
如果雙休日沒有作業,我就可以陪我的弟弟玩了。我的弟弟今年才三歲,非常可愛,笑起來臉蛋就像一個紅紅的大蘋果,每次吃飯,臉上總會粘上許許多多的飯粒,淘氣極了。但是我的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根本沒時間帶弟弟,所以弟弟身上總是玩得很臟。如果沒有作業,那我不就可以帶弟弟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了嗎?
我是個特別嚮往大自然的女孩,如果沒有作業,到了雙休日我就可以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去野炊,去郊遊……
啊,沒有作業的周末真是太棒了!
那天,我太累了(四年級)
期末考試快到了,時間似乎越來越緊張,作業也越來越多,把我們壓得都快喘不過氣來。
這天,又到了放學時間,上了一天的課,做了一天的作業,同學們都想早點回家,這時老師捧著一大堆數學書和試卷慢吞吞地走進教室,對我們說:「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了,大家別老想著玩,抓緊復習吧!」說完,轉身用白粉筆在黑板上「沙沙沙」抄起數學題來。「哎,今晚又別想早睡了。」同學們紛紛議論起來。
放學後,我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進書房開始我繁忙的工作——做作業。今天的卷子特別難,一張四面的試卷,全都是思考題,對著試卷我真想大哭一場,因為整張卷子從頭到尾只有四五題會做。
一會兒,很多同學接二連三打電話來問我,其實他們哪裡知道我也不會做呀。就這樣,一直到了十一點,卷子總算做完了,可是我早就被這張試卷打敗了,因為我根本沒有把握能做對幾題,只有提心吊膽地上床睡覺了。
老師,我想對您說:饒過我們吧,我們已經承受不住了!
以上是我們課題組的教師發現的眾多學生日記中的幾篇,觀後心情頗為沉重。眾多學生日記中,大多記載了學校生活的點滴感受,我們痛心地發現,學校這塊樂土在孩子們眼裡無疑成了刑場。一向在教學中發揮「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作用的作業無形間卻成了學生巨大的壓力,他們疲於應付,怨藏心間,苦不堪言,學習失去了樂趣。
2、傳統語文作業設計的弊端剖析
1997年,由《北京文學》雜志發起的針對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社會大討論給語文教學領域帶來了不小的震動。透過一些過激的言詞,人們看到語文教學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語文教育專家劉國正將其概括為三點:「第一,脫離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語文課變成了純技術的訓練。第二,教學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題海戰術,學生苦不堪言。結果是,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負擔過重,教學效率低下,往往導致高分低能。」
傳統的作業設計客觀性太強,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過多注重知識掌握,忽視學生能力發展,過多考慮作業量的大小,忽視作業質的優劣;過多的單一化、機械性作業內容,生硬操練,學生往往被動接受。這些作業,過於枯燥、呆板,不但加重了學生負擔,抑制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大大限制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空間和語文能力的發展。
其缺陷主要表現在:
問題提出的單向性
在傳統的作業中,問題都是課本(或教師)提供的,而不是學生自選的。這樣的作業在訓練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方面無所作為。
問題答案的絕對性
在傳統作業中過於強調作業的甄別與選擇功能。對作業質量的評價中只是與事先的「標准答案」作比對,非「對」即錯,這就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並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
作業形式的單一性
作業本來是一種操作方式,不必限於書面作業,也可以是一項活動或一件製品。廣義地說,在教學中教師隨處引導學生設置問題,迫使學生為尋求答案而時時處於積極的思索之中,這也是無形的「作業」。但傳統作業幾乎都局限於書面答題,沒有其他形式。
作業完成的封閉性
傳統作業片面強調獨立思考,從來不把「合作」當作一項必要的素質來進行培養,唯一像「合作」的東西只限於偶爾的、非組織形式的課堂討論。進一步審視傳統教育就可以發現,作為一種重要共通能力的「與人合作」的能力的培養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載體。
作業評價的片面性
如果我們觀察學生拿到批改後發還的作業本的表現就會注意到,大多數人翻開看一下教師在本子上有沒有打錯的記號,然後就塞到書包里去。即使全對,反正大家都對,一個模式,學生也很少獲得成就感。學生只管做作業,做對還是做錯,全憑教師說了算,學生不需要、也沒有機會對作業、乃至對自己的人格作自我評價。很難想像在造就學生毫無反省意識的基礎上,學生能夠獨立面對社會,形成社會責任感!
3、本課題重點在小學語文學科中進行實踐性作業設計探索。
面對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面對不可調控的因素,面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我們課題組的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決定從改革小語實踐性作業設計入手,進行減負提質的實踐與探索。
我們所倡導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改革,主要是進行實踐性作業的探索與研究。所謂實踐性作業是與傳統的小語作業相對而言 ,由課本學習向課外學習開放,從空間上由書房向家庭、自然、社會開放,其觸角伸向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讓學生從生活中汲取豐厚的營養,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重點放在改革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來達到減負提質。
【實驗目標】
通過對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調查分析及深入思考,找准新的切入點——「實施小語實踐性作業,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實踐與研究」,明白新課程理念下作業改革的方向,尋找小語實踐性作業改革的類型、方法及評價策略,即從理論上找到解決的依據,從實踐中探索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突破口,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學、會學、善學」。
1、建構一種合乎現代語文教育教學要求的,順應新課程標准思路的課內外作業結合的方法:課外用方法,課內打基礎,課外謀發展。打破原有落後、陳舊的作業,還語文作業以新的活力。
2、 新課程標准下語文作業設計,體現語文學習的探究性、開放性。引導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認知天地,走進社會,深入生活,開展各類語文的體驗活動,利用分布在每一個角落的語文教育資源讓學生吮吸、探索、發現。
3、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讓聽、說、讀、寫全面開花,以「動」為主動,把知識的訓練、技能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與操作、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貫穿起來,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研究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只是讓他們被動機械地抄寫,即使作業再多,也沒多大實效,所以在布置作業時必須注意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作業要為學生服務。
2、實效性原則。要講求實效,重視知識、能力的點滴積累,不能急於求成。
3、差異性原則。學生是有差異的,發展性教育理論認為「差異是一種資源」。為此,教師在設計實踐性作業時,必須對作業量、作業難度、作業方式作適當調整,分層布置。
4、趣味性原則。枯燥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善於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方法】
1、綜合調查法。深入實際,有目的、有組織、有步驟,通過問卷形式,准確了解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掌握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2、文獻研究法。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借鑒各種教育書籍、報刊雜志中介紹的理論和經驗,多聆聽豐富經驗和教學理論的學者講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使課題研究具有科學性。
3、經驗總結法。總結幾年來的研究實驗過程,把實踐的經驗形成報告、論文,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學性、真實性和實效性。
【研究過程】
本課題從2000年立項,在研究前期進行了「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的課題實踐與研究,後來,我們課題組教師不斷分析、思考、討論,尋求對策,確定了新的研究方向——進行 「改革小語作業設計,減負提質策略探究」的課題實踐與研究,研究時間為三年,從2002年3月到2004年12月,共分四階段。
第一階段(2002年3月---2003年1月),實驗准備,開題實施階段。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一)確定科研課題。(二)擬訂、論證課題研究方案。(三)學習有關教育法規、教育教學理論,並重點學習實踐性課外作業的有關理論,從雜志、網上去了解科學研究知識和方法的培訓。
第二階段(2003年2月---2003年8月),調查研究階段。本階段主要任務是:(一)收集、匯編、學習資料,學習理論,提高自己的素質。(二)通過對班級學生的調查,了解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的開展現狀、效果,以及學生的願望等。。(三)確定課題的突破方向,擬訂實施措施。
第三階段(2003年9月----2004年2月),研究深入階段。本階段主要任務是:(一)繼續加強學習。(二)積極投入課題實驗,開展說課、上課、評課等活動,探索出開展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的理論和做法。(三)撰寫科研論文,收集優秀案例,整理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2004年3月---2004年12月),結題階段。本階段主要任務是:(一)檢測實驗效果。(二)整理課題研究成果資料。(三)撰寫研究報告。(四)籌備、召開結題會,聘請上級主觀部門和有關專家聽取課題的匯報,接受專家評估,做出課題研究結論。
【研究內容】
一、對小語現行作業設計進行了冷靜的思考。
在教學中,作業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毫無疑問,對於學生而言,適時、適量、適度的作業有利於鞏固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