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6年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需要背哪些課文
1.春 朱自清
4.古代詩復歌四首制
觀滄海 曹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12.《論語》十二章
13.紀念白求恩 毛澤東 背誦第四自然段
16.誡子書 諸葛亮
22.詩二首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太陽船 吳望堯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滿意就採納我,謝謝!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繼續問我哦!
『貳』 2016年新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的讀讀寫寫,不是舊版小書,第一課是《鄧
1.鄧稼先
元勛 奠基 可歌可泣 選聘 謠言 鮮為人知
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梳頭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侶 小楷 鍥而不舍 碩果 卓越 心不在焉
3.回憶魯迅先生(節選)
咳嗽 調羹 絞肉 薪金 校對 草率 洗澡 悠然 吩咐 抹殺 深惡痛絕 疙瘩 健康 不以為然
4.孫權勸學
博士 涉獵 刮目相待
5.黃河頌
氣魄 狂瀾 濁流 宛轉 屏障 哺育 浩浩盪盪
6.最後一課
婉轉 喧鬧 詫異 懊悔
7.土地的誓言
誓言 胸膛 呻吟 嗥鳴 山澗 高粱 斑斕 纏繞 亘古 默契 田壟 埋葬
9.阿長與《山海經》
憎惡 菩薩 竹竿 煩瑣 土匪 辮子 胸脯 瘡疤
10.老王
惶恐 腫脹 荒僻 取締
11.台階
門檻 厚道 言外之意 糟糕 醒悟 微不足道 晌午 煩躁 大庭廣眾
13.葉聖陶先生二三事
生疏 草率 誨人不倦 商酌 懇切 不恥下問 譬如 朦朧 顛沛流離
14.驛路梨花
暮色 陡峭 露宿 竹篾
15.最苦與最樂
失意 達觀 如釋重負 契約 監督 海闊天空
17.紫藤蘿瀑布
瀑布 迸濺 挑逗 凝望 繁密 籠罩 忍俊不禁
枯槐 遺憾 仙露瓊漿
18.一顆小桃樹
懺悔 哆嗦 矜持 執著
19.外國詩二首
瞬息 懷戀 涉足 萋萋
21.偉大的悲劇
昔日 堡壘 辜負 凜冽 吞噬 疲憊 欽佩 魯莽 氈鞋 保佑 厄運 拯救
22.太空一日
熾熱 輪廓 俯瞰 模擬
23.帶上她的眼睛
點綴 漫步 遲鈍 閑暇 拍攝 蔚藍 合攏 吟唱
純手打,如覺得我的回答不錯的話,請採納我,謝謝!
『叄』 2016初一語文只需要被一段的課文
1 課外古復詩詞背誦 全部古詩
2 傷仲永(第制5課 背誦全文) 我們背了(書上沒要求)
3 詩兩首(第4課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背誦全文)
4 短文兩篇(兩首都要背 背誦全文)
5 木蘭詩(第10課 背誦全文)
『肆』 有誰把7年級語文書第18頁的內容拍張照片發過來嗎 2016版的
2016年人教最新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每單元四課,共六單元)1春朱自清2濟南的冬天版老舍3雨的四季劉湛權秋4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5秋天的懷念史鐵生6散步莫懷戚7散文詩兩首金色花泰戈爾荷葉•母親冰心8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10再塑生命的人海倫•凱勒11竊讀記林海音12《論語》十二章13紀念白求恩毛澤東14植樹的牧羊人讓•喬諾15在山的那邊王家新16誡子書諸葛亮17貓鄭振鐸18鳥梁實秋19動物笑談康拉德•勞倫茲20狼蒲松齡21皇帝的新裝安徒生22詩兩首天上的街市靜夜郭沫若23女媧造人24寓言四則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穿井得人杞人憂天
『伍』 2016年秋季語文七年級新版教材目錄
2016年人教最新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
(每單元四課,共六單元)
1春 朱自專清
2濟南的冬天屬 老舍
3雨的四季 劉湛秋
4古代詩歌四首
觀滄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5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6散步 莫懷戚
7散文詩兩首
金色花 泰戈爾
荷葉•母親 冰心
8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10再塑生命的人 海倫•凱勒
11竊讀記 林海音
12《論語》十二章
13紀念白求恩 毛澤東
14植樹的牧羊人 讓•喬諾
15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16誡子書 諸葛亮
17貓 鄭振鐸
18鳥 梁實秋
19動物笑談 康拉德•勞倫茲
20狼 蒲松齡
21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22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郭沫若
23女媧造人
24寓言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穿井得人
杞人憂天
『陸』 誰知道2016版本七年級上冊語文書末尾的推薦的課外書名字急用啊!!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人。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2.《魯濱遜漂流記》本書作者——英國作家笛福,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還有土人「星期五」。小說描寫了水手魯濱遜在航行中遇險後,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多年,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記》本書作者——喬納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本書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5.《朝花夕拾》本書為魯迅(原名:周樹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另:初中所學的魯迅的小說全部選自《吶喊》。)
6.《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7.《水滸傳》 本書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書名卻是羅貫中起的。《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可施耐庵對書名總感到不滿意。羅貫中建議用《水滸傳》,他覺得很好,他說,「『水滸』有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於是便將書名正式定為《水滸傳》。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時間先後排列依次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注意:《三國志》屬於史書,不是小說)
8.《駱駝祥子》 本書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主人公 ——人力車夫祥子、車主女兒虎妞、小福子。 《駱駝祥子》精彩語言輯錄 △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 △為金錢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錢,忠誠不立在金錢上。 △人間的真話本來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長話。 △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預備反抗。 △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線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著一些公理。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里養不出牡丹來。
9.《名人傳》 本書作者——瓦薩里。《名人傳》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文獻,作者在1568年的修訂版中明確宣告,該書的宗旨就是要敘述「藝術再生的進程」。「再生」一詞不僅是瓦氏整部巨著的主題,而且構成了其歷史觀念和藝術判斷標準的基石。他破天荒第一次將建築、繪畫、雕刻這三門藝術當作一個整體,而非像他前輩那樣總是將其孤立開來進行處理,同時,他依據風格類型而提出了一套批評體系以區分藝術作品的高下優劣。這些特點使他的《名人傳》與以前一切著作拉開了距離,成為西方藝術史學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童年》 本書作者——高爾基,原名阿歷克謝·馬克西莫維奇·比什科夫,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倚小說第一部,小說主人公——阿遼沙。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柒』 誰能發一下2016七年級語文書第8課和12課的書下注釋
2016
部編新教材七年級語文課下注釋
1.
《春》
朗潤:明亮滋潤。朗,明亮。潤,滋潤、潤澤。
趕趟兒:本義是時間趕得上,這里指眾多果樹爭先恐後地開花。
吹面不寒楊柳風:語出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楊柳
風,吹動楊柳的風,指春風。
醞釀:本義是造酒的發酵過程,這里指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窠巢:鳥獸昆蟲的窩。
宛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現在多寫作「婉轉」
。
花針:綉花用的細針。
黃暈:昏黃,不明亮。
一年之計在於春:意思是,春是一年的開始,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盡早安排好。計,打算、
計劃。
落地:這里指嬰兒出生。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這里比喻姿態優美。
重音:
朗讀時,
為適應傳情達意的需要,
對語句中的某些詞或短語以重讀的形式加以強調。
停連:指朗讀語流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聲音的中斷即停頓,聲音的延續即連接。無論停
還是連,都要與文章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要求相適應,不是任意的。
2.
《濟南的冬天》
北平:北京的舊稱。
倫敦:英國首都。
20
世紀初,空氣質量較差,多霧,被稱為「霧都」
。
響晴:晴朗無雲。
髻:原指在頭頂或腦後盤成的各種形狀的頭發,這里比喻樹尖上的積雪如發髻一般。
水墨畫:純用水墨不著彩色的國畫。
綠萍:植物名,又名「滿江紅」
,葉子浮出水面,春季綠色,夏季紅褐色。
3.
《雨的四季》
花苞:這里指沒開放的花骨朵兒。
彩棱鏡:以透明材料製成的多面體,能折射出不同顏色的光。
靜謐:安靜。謐,安寧、平靜。
高邈:高而遠。邈,遙遠。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
。多用於書面。蒞,到。
造訪:拜訪。多用於書面。
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不捨得給別人,也不捨得自己用。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木刻:版畫的一種。用刀在木板上刻畫,再在用紙拓印出來的一種圖畫。
畦:由土埂圍著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田地。
水銀柱:溫度計里的柱狀水銀液體。
5.
《秋天的懷念》
北海:這里指北京的北海公園。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仿膳:這里指北海公園內的一個飯庄,以製作宮廷菜而聞名。
豌豆黃兒:北京的一種小吃,將豌豆蒸煮後磨碎製成,顏色金黃,口感細膩,味道香甜。
『捌』 2020年初一下冊語文書是不是2016年教育部審定的
你好,新版語文書是2016教育部審定版本。七年級上冊第四課古詩詞四首原文如下:
【觀滄海】(回曹操"東漢)東臨答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玖』 2016人教版7年級語文教材《春》原文
作品原文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主題思想
該文的主題思想即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朱自清當時雖置身在污濁黑暗的舊中國,但他的心靈世界則是一片澄澈明凈,他的精神依然昂奮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把他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將他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鑄到文章中去。熔鑄到詩一樣美麗的語言中去。從而使整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詩意,產生了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寫作手法
修辭藝術
1、殷切盼春歸。
2、熱情繪春景。
3、春之禮贊。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白話散文對「五四」以後的散文作家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說是詩的變體,具有詩的藝術特徵。其中,《春》更是詩意盎然,以明快婉轉的詩化語言、善於運用側面烘托的詩歌表現手法、情景交融的詩化意境譜寫了一曲春之贊歌。——殷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