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的課文。
雅魯藏(zang)布大峽谷。
2. 2015年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1課分段解析
一、讀1~4自然段
1、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鳥和樹是好朋友呢?
(1)一棵樹和一隻鳥版兒是好朋友。
(2)鳥兒站在樹權枝上, 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3)鳥兒又回到這里找他的好朋友來了。
(4)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你知道嗎?
2.鳥兒和樹是一對 ( )的好朋友?(形影不離難舍難分心心相印情同手足)
二、細讀第五自然段
1、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裡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他的好朋友樹來了。
(1)感受春光的美好,感受鳥兒的美好憧憬。
(2)過渡段
2、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鳥兒飛回來時候的想法吧!
春天來了,鳥兒從南方飛回來了,它邊飛邊想:
我的好朋友——樹,你也許不相信我還會來赴約實現諾言吧!可是我卻來了,你高興嗎?你肯定會張開雙臂擁抱我的!
我一定要給你一個驚喜,我不但要唱去年的歌給你聽,我還要唱我在南方聽到的新歌曲給你聽。你一定會很高興的!我們又可以朝夕相伴的在一起了!
樹啊,我是你最知心的朋友,是始終如一的朋友,你看,我又給你唱歌來了!
3. 2015年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未考試的作文是什麼
nces in which I was informed that the deceased persons used to drink the pump water from Broad Street, either constantly or occasionally...
The result of the inquiry, then, is, that there has been no particular outbreak or prevalence of cholera in this part of London except among the persons who were in the habit of drinking the water of the above-mentioned pump well.
I had an interview with the Board of Guardians of St James's parish, on the evening of the 7th inst [7 September], and represented the above circumstances to them. In consequence of what I said, the handle of the pump was removed on the following day.
— Snow, letter to the editor of t
4. 2015年四年級上冊語文小青石這一課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小青石》一課主要寫了小青石想到都市去,後來小青石被運到都市裡拌成了混凝土,鋪在道路上,最後,小青石願意成為讓所有人走的道路,決心和同夥一起支持大眾的腳。贊揚了小青石默默無聞,樂於奉獻的精神。
5.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觀潮資料
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
1:第1自然段寫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2:第2—5自然段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順序記敘了錢塘江大潮的一次過程,具體描繪了錢塘江大潮奇異壯觀的景象。
3: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的景象和人們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這一段先交代觀潮的時間、地點。接著描繪了江面的景象及遠處的小山、近處的建築,從而寫出了潮來前的平靜。之所以寫潮來前的平靜,是為了給潮來時的景象作鋪墊,使人讀到「潮來時」的景象時自然與先前的「平靜」形成強烈對比,從而感受到大潮的壯觀。在這部分的描寫中「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這句話是不可忽視的,正是由於錢塘江入海口地勢的特點,才有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形成。最後寫錢塘江大堤上等待觀潮的人極多和人們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早已人山人海」「昂首東望」「等著,盼著」足以看出人們的心情,也正說明這「天下奇觀」對人們有著多麼大的吸引力。
4:第3、4自然段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潮來時的奇異景觀。這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點部分。第3自然段先寫從遠處傳來的「好像悶雷在滾動」的隆隆的響聲,但「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什麼變化」,聲音像悶雷說明還很遠,江面還沒有變化卻聽到聲音,可以想像大潮來勢之大。接著再寫隨著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水天相接」說明是在遠處,之所以看到大潮像「一條白線」,是因為水天相接的東邊江面寬闊,潮頭不高的緣故。
5:第4自然段具體形象地描繪大潮越來越近時的壯觀景象。先寫「白線」很快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寫出了大潮越來越近,水勢逐漸加大的過程。接著寫「再近些」時,「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牆」,從顏色和高度這兩個角度寫出了大潮的氣勢,這是由於東寬西窄的地形,使得白浪翻滾的潮水形成六米多高的城牆。最後寫「越來越近」時,大潮更加驚天動地、氣吞山河,「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兩個比喻句,從景象和聲音兩個角度,形象具體地寫出了大潮的水勢之大,來勢之猛,真是氣吞山河,無比壯觀。
6:第5自然段寫潮頭過後的江面的景象與變化。一是寫「霎時,潮頭奔騰西去」說明大潮過去時急且快,可是餘波未盡,「漫天卷地」「風號浪吼」兩個詞寫出了餘波之大。二是寫江面恢復平靜以後,江水漲了六七米高。顯然,這時的平靜與潮來前的平靜完全不同。這兩點描寫從另一角度進一步說明錢塘江大潮確實是天下奇觀。
6. 四年級 上冊語文
四年級語文試題 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2011-01-09 21:27:20)
標簽:
習題練習
雜談 分類: 試題集錦
四年級語文試題 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姓名_____班級______分數_____
一.我能把下列音節補充完整。(5分)
l ù j ēng āng
依賴 漱口 崛起 鏗 鏘
二.我能把詞語寫得即正確又美觀。(8分)
guī lǜ hén jì fù gài jiàn zhù
( ) ( ) ( ) ( )
xí jī kōng kuàng kuà yuè hǎi xiá
( ) ( ) ( ) ( )
三.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6分)
( )然大( ) ( )息( )視 耀( )( )威
( )有成( ) ( )( )當然 ( )( )無事
四.按要求做題。(12分)
1.寫出兩個含有動物的成語:( )( )
2.寫出一副描寫自然景觀的對聯:
3.把下面的句子換個說法,但意思不變。
見到同學們有困難,我們怎能不幫助呢?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把無數塊條石抬上陡峭的山嶺。
5.修改下列病句。
上課了,都聚精會神地聽講。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五.認真回憶學過的課文,你一定能做正確。(11分)
1.能說明觀察點和角度在變化,看到的結果也在變的詩句是:
2.學了《幸福是什麼》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 )。課外你一定還讀了不少的童話故事,寫出來幾個( )。
3.不識廬山真面目,( )。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的( ),這兩句詩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六.判斷,對的打"∨",錯的打"×"。(4分)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傳頌的送別詩。( )
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指架在台灣和大陸之間的一座大橋,交通便利了。( )
3."理所當然"中"當"的讀音是"dāng","戰車千乘"中"乘"的讀音是"shèng "。( )
4.三支漿有規律地在水裡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這是一個比喻句。( )
七、認真閱讀,相信你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獲。(28分)
(一) 課內閱讀:(11分)
榕樹正在( )的時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 ),( ),不留一點兒( )。那( )的顏色,明亮地( )我們的眼睛,( )。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這段話出自 ,作者是 。
2、把括弧的內容補充完整。
3、從課文里找出一組近義詞。( ) --( )
4、你從畫線的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5、最後一句話應該讀出( )語氣。
(二)課外閱讀。(17分)
疏 通
清晨,小街上人來人往,像暢流的小溪。忽然,兩輛自行車撞在一起,兩個小夥子爭吵起來,互不相讓,像一塊大石頭橫在小街中,小溪流緩慢了,漸漸停止了。 一個大漢猛按車鈴,厲聲高喊。 一個姑娘急得滿臉通紅,直跺紅皮鞋。 一個中年男子長嘆了一聲……有幾個人乾脆掉轉車頭,繞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爺,頭發斑白,神情安詳,聲音洪亮:" 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順當?快走吧!"不知怎麼的,兩個爭吵的小夥子一下子松開了手。老大爺站在街當中,高聲喊道:"東去的,右邊走!前面的,別停住!快走!"
人群開始緩緩移動,漸漸地加快。一會兒,小街暢通無阻,響起了小溪的歡歌。
1、用" "畫出一個比喻句,用"┅┅┅"畫出一個擬人句。
2、文章記敘的時間是 ,地點是 ,主要人物是 , 事件是 。
3、文中的"小溪"是指 ,"大石頭"是指 。
4、下列句子應該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處(填序號)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C:"急死人了!"
5、小溪又響起歡歌的原因是 。
6、題目"疏通"有兩層意思:一是 ;二是說人們的思想要疏通。
八、真情習作。(26分)
發揮你的想像,把美好的願望寫下來,你可以是暢游大海的鯨魚,可以是穿越藍天的飛機……以"假如我是……"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想像豐富,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7. 2015四年級上冊語文電子書免費下載
我這有蘇教版的,請下載使用,希望能幫到你
8. 四年級上冊語文報紙第六期作文
人們常說,「如山」,是厚重的,沉默的愛。那麼,母愛又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母愛如陽」。
以前,我特別愛踢球。夏天時,天氣炎熱,大家都換上了涼鞋。雖然每次運動過後,我都汗流不止。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磨滅我對踢球得喜愛。踢球自然要用力,用力自然鞋要受損,時間長了鞋自然壞了。之後呢?你肯定會說:「自然是要扔啊!鞋都壞了還留著干什麼?」不,媽媽並沒有讓扔,而是在那天晚上,熬了一宿,又用針線和膠水將鞋子又復原了。但我卻仍不知悔改。過了幾天,鞋又踢壞了,媽媽又熬了一夜,又將鞋子縫上了,我又穿著它去上學。但是,又踢壞了……來來回回五六次,我才終於意識到,媽媽是在教我學會節儉。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我卻十分清楚,媽媽的身體一向不好,年年生病,而且都是大病。我不禁悔意頓生,想起我地所作所為,令身體不好的媽媽經常熬夜。但媽媽還是努力工作,對媽媽敬佩的同時又感到心如刀絞。
媽媽如此努力工作,那麼我呢?除了給媽媽製作麻煩,又還會些什麼呢?原以為十分幸福的我,原來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卻還在迷茫。
太陽的恩德小草永遠是難於報答地,那麼就先茁壯生長吧,不要讓太陽地努力白費。因為太陽是在用生命照耀小草,燃燒自己,成全他人。這就是母愛,如太陽般偉大、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