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
1。99頁的讀讀記記:嚴嚴實實來來往往舒舒服服確確實實又松又軟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說又笑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不知不覺不聞不問
2。132頁的讀讀記記: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滿載而歸目不轉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舉世聞名高樓大廈應有盡有
3。131頁的讀讀背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為師友,習禮儀.
4。131頁的我的發現:圓溜溜笑呵呵靜悄悄綠油油胖乎乎樂陶陶霧沉沉黑糊糊紅撲撲喜滋滋雨蒙蒙白花花
5。114頁的我的發現:傲慢懦弱醜陋愚蠢謙虛勇敢美麗聰明
6。114頁的讀讀背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7。98頁的古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處處梅.(王安石)
8。115頁的故事:
刻舟求劍
從前,有個人坐船過江,他一不小心,把掛在身上的寶刀掉進江里去了,那個人一點兒也不著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
有人催他:"還不快撈!在船舷上刻記號在什麼用啊?"
那個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記號,說:"不用著急,寶劍是從這兒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從這兒跳下去,准能把寶劍撈上來."
Ⅱ 可不可以每三年級語文課本上的作文這上邊都有
楚?不知道吧,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夏節。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在流放中,每到這一天。用菖蒲作劍,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把屈原削職流放,插於門楣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小孩還要掛香囊的,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懷抱一塊石頭!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蒜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香囊內有硃砂。他們爭先恐後,飲雄黃酒,以僻邪驅瘴,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又稱端陽節,賽龍舟,悲憤極了。他在楚王身邊做官。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作各種不同形狀,清香四溢、香葯,都十分悲痛、雄黃。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盛行於吳,他來到汨羅江邊、艾節?我來說一說他吧,外包以絲布,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家家都以菖蒲。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雖然名稱不同,形形色色,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有驅魔祛鬼之神效。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吃粽子,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玲瓏奪目、榴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五月初五這一天,百姓遭難,結成一串:在端午節。競渡之習,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家家戶戶都掛艾葉菖蒲、龍船花,佩香囊!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貼以艾葉。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很有學問,婦人爭相佩戴。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五月節,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艾葉。將艾葉懸於堂中。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
Ⅲ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書內容
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第2課《金色的草地》 第3課《爬天都峰》 第4課《槐鄉的孩子》 第5課《灰雀》 第6課《小攝影師》 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第8課《我不能失信》 第9課《古詩兩首》 第10課《風箏》 第11課《秋天的雨》 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第13課《花鍾》 第14課《蜜蜂》 第15課《玩出了名堂》 第16課《找駱駝》 第17課《孔子拜師》 第18課《盤古開天地》 第19課《趙州橋》 第20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第21課《古詩兩首》 第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第24課《香港,璀璨的明》 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 第27課《陶罐和鐵罐》 第28課《獅子和鹿》 第29課《掌聲》 第30課《一次成功的實驗》 第31課《給予樹》 第32課《好漢查理》僅供參考,詳見課本
Ⅳ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
1我們的民族小學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鄉的孩子
5灰雀
6小攝影師
7奇怪的大內石頭
8我不能失信
9古詩兩首容: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風箏
11秋天的雨
12聽聽,秋的聲音
13花鍾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駱駝
17孔子拜師
18盤古開天地
19趙州橋
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21古詩兩首: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後雨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23美麗的小興安嶺
24東方之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亞的木匣
27陶罐和鐵罐
28獅子和鹿
29掌聲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31給予樹
32好漢查理
選讀課文
1不懂就要問
2做風車的故事
3五花山
4六個矮兒子
5神筆馬良
6字典公公家裡的爭吵
7喜愛音樂的白鯨
8信箱
是目錄嗎?
Ⅳ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1、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版似剪權刀.
2、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乞巧(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4、嫦娥(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Ⅵ 三年級語文書上有鬼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三年級的語文肯定是沒有鬼的,相反,裡面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美好。
Ⅶ 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
1,有五首,分別如下: 1)《夜書所見》宋代: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回風動客情。知有答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望天門山》唐代: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代:蘇軾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5)《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Ⅷ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有哪些課文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全部課文如下:
1、我們的民族小學
2、金色的專草地
3、爬天都峰屬
4、槐鄉的孩子
5、灰雀
6、小攝影師
7、奇怪的大石頭
8、我不能失信
9、古詩兩首
10、風箏
11、秋天的雨
12、聽聽,秋的聲音
13、花鍾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駱駝
17、孔子拜師
18、盤古開天地
19、趙州橋
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21、古詩兩首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23、美麗的小興安嶺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亞的木匣
27、陶罐和鐵罐
28、獅子和鹿
29、掌聲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31、給予樹
32、好漢查理
Ⅸ 三年級上半冊的語文課本
http://www.pep.com.cn./你要選擇一下就行了
Ⅹ 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我的孩子在教育局實驗小學上三年級,發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