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4-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練習(7)答案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學期」是向第三學段過渡的最後一個學期,有著「承上」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解決「啟下」的問題,為了解決好「啟下」的問題,本冊教材在閱讀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實實地落實了第二學段相關的目標要求,又適當向第三學段滲透、延伸,注意為高年級閱讀教學作好鋪墊。這種閱讀要求在本單元中也有所體現。
首先注重理解能力提高。如第22課《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要引導學生理解人們為什麼總愛在她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黃河的主人》要能體會為什麼說艄公是黃河的主人。其次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閱讀概括往往要比閱讀理解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絕不能因淡化了上個世紀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訓練,而忽視或丟棄這方面的訓練。基於這些認識,本冊關於閱讀概括能力的訓練作了應有的加強。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課文層次較清晰,可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主要內容。既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重點段落內容的訓練,又訓練了學生把握文章的要點,理清文章的條理,為高年級的閱讀「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是注重自學能力的提高。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課後安排的搜集課外資料;《黃河的主人》課後設計的練習查字典理解詞義,不僅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為高年級「能藉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 ,「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七單元有三篇閱讀課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黃河的主人》、一篇習作和一個練習組成。依據中年級學段教學的要求,我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學會本單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論……總是……;只要……就……」等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感受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領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勇於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4.了解生活中常用到的象棋術語,理解歌訣,藉助歌訣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規則。
5.學會傾訴煩惱,培養學生運用口語與人溝通、談心的能力。
6.激發學生參加體驗活動的興趣,能有詳有略地描寫出來,並把自己對這次體驗活動的感受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
緊扣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重點段落,引導學生研讀,層層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思想內涵。讓學生在讀中想像古詩描繪的情景,在讀中感受樟樹的蓬蓬勃勃和香氣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在讀中感受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領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勇於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課文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抗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語言簡潔,表達了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層次清楚地介紹了樟樹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樹要贊揚宋慶齡高尚的品格和堅毅的革命情懷。因此,教學本課的難點就在於要通過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來引領學生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
四、五兩個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在教學第四小節時,首先引導學生找出一個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學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這個詞。聯繫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了蓬蓬勃勃這個詞,就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個詞的含義是:生命力非常強,長得很茂盛,很繁榮,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樹的蓬蓬勃勃呢?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有關語句,隨機交流,並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樟樹「蓬蓬勃勃」的樣子。指導的時候,特別要學生讀好「枝幹粗壯」「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等詞語。這里還有一個關聯詞「無論……總是……」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這個關聯詞說明樟樹在任何條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頑強的。抓住這點,我展開說話訓練,要求學生想像一下,它還會在什麼環境中,什麼條件下總是那麼蓬蓬勃勃呢?這樣,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語言實踐的舞台,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想像和語言,更深一步地體會到樟樹這種蓬勃向上的頑強生命力,接下來再讀「蓬蓬勃勃」這個詞,學生的感受就強烈了,帶著這種感受齊讀第四小節,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樟樹這種生命力頑強的特點整體感知,更為課文要求的背誦打好基礎。
在引導學生體會樟樹的內在美時,要求學生默讀第五小節,把樟樹跟其他樹木進行比較,體會樟樹的可貴品質。默讀,作為中年段閱讀的一項基本技能,是需要經常而嚴格的訓練才能形成的。默讀是學生鑽研文本、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對話的主要手段。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和層次,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這兩個表示假設、條件關系的句子來理解這個香味保持得的確夠久!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呀,怪不得宋慶齡那麼不捨得它們。帶著這種理解,再次感情朗讀,讀出對樟樹的贊美之情,在讀中品味樟樹的可貴之處。這樣,學生對樟樹精神的體會更加直觀深入,也能更好地記住並背誦。最後理解「人們為什麼要在樟樹前留影呢?」時,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結合搜集到的資料,將樟樹和宋慶齡聯系起來思考,找出樟樹的可貴品質和宋慶齡高尚品格的相似之處,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樟樹的熱情贊美和對宋慶齡同志的深切懷念之情。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贊美他。課文按照人們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規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順序來結構全文。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系。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文中尋眼」,緊抓「文眼」進行導讀,進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內涵和表達特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理解。教學步驟嘗試各個擊破,然後梳理,引導學生深刻領悟:艄公憑著優秀的品質和高超的技術戰勝了驚濤駭浪,從而成為「黃河的主人」的道理。《習作7》是記一次體驗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加一次體驗活動,並能回味自己在體驗過程中心理和行動的發展變化,有詳有略地描寫出來,還要寫出自己活動中的感受。這次習作課可把兩課時分開上,第一課時閱讀討論例文,激發寫作興趣,布置體驗活動,並利用一周時間安排活動、寫作。第二課時進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習作。在指導學生學習例文時,重點體會作者在描寫護蛋行動的同時,還寫了行動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自己的感受。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充滿趣味。在鼓勵學生參加體驗活動時,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驗活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練習7》共有五個項目,內容包括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和學寫毛筆字。其中處處留心和口語交際是練習的重點。處處留心這項練習是把了解中國傳統棋類運動項目----象棋和語文學習結合起來,共三部分,都和象棋有關:了解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象棋術語;理解歌訣,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規則;讀一段關於象棋大師胡榮華的文字,進行詞語訓練。口語交際是要引導學生傾訴煩惱,培養學生運用口語與人溝通、談心的能力。教學中,教師可先運用多媒體創設一段內容具體的「小煩惱熱線」節目,然後將「小煩惱熱線」的形式引入課堂,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學時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心裡話,同時也要提醒做「小主持人」的學生,當別人真誠向你敞開心扉的時候,應該以誠相待,盡力幫助。總之,學生養成優良的口語交際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語言習慣的養成內涵是極為深厚的。不僅要通過口語交際課,還要通過閱讀課、習作指導課、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課外活動乃至日常的學習與生活,讓學生在常態下受到切實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②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7
太棒了,今天老師在作文課上舉行了一次不同尋常的「體驗盲人」活動!
老師宣布了任務,是讓我們走下座位,倒一杯水再端回座位,而且要蒙上眼。眼睛蒙上後,我感覺周圍一片漆黑,在我前面有一張桌子,上面擺著杯子,旁邊有一隻熱水瓶,等待著我去倒一杯水。萬一熱水瓶里是熱水,我一不小心就會燙到手;如果我把水不小心潑到桌子上,也許老師會責怪我……我越想越害怕,懷里像揣了一隻兔子「怦怦」直跳。
忽然老師一聲令下,「盲人」們立即開始了行動(包括我)。我連忙走下座位,半蹲著身子摸著桌子走。忽然,我摸到了一個不粗不細的「柄」。我高興極了,我的運氣真好,一下子就摸到熱水瓶了!我正要拎起「熱水瓶」,卻發覺它重得連我也拎不動。我感覺有點不對勁,往右一摸,又摸到了一個柄。原來剛才的「柄」是桌子的豎鐵杠!我拎起熱水瓶,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桌子上,再去摸杯子。杯子摸到了,我忙拔掉熱水瓶的蓋子,往杯子里倒水。只聽「咕嚕——咕嚕」兩聲,我感覺水倒滿了,便去拿倒滿了水的杯子。一摸,一點也不熱!原來老師只不過在熱水瓶里灌的是冷水,用熱水瓶的外形來嚇唬我們的!忽然,我聽見「嘭」地一聲,接著又是「嘩」地一聲。我想,這一定是其他的「盲人」太急才不小心碰到桌子,把水弄翻的。我捂住杯口,捧起水杯,手裡像拿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一樣,走一步就摸一下桌子。走到座位後,我終於如釋重負。我忙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心中懸著的石頭也落了地。
游戲結束後,老師終於讓我們「復明」了。環顧教室,仍那麼寬敞明亮。當老師強調我們剛才倒水只不過是盲人生活的一小部分時,我不禁感慨萬千:盲人生活真的很艱辛,他們不僅倒水困難,過馬路、切菜等等都很困難!所以我們要盡力幫助他們,比如過馬路要扶一下他(她)、他(她)孤獨陪他(她)談心事。即使不幫助他們,也不能嘲笑他們!
幫助盲人,快樂自己!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篇習作,小作者文筆老練,行文流暢,有深入的思考,獨特的感受,讀起來乾脆利落。)
③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的答案
語文期末試題
(90分鍾內完成,滿分100分)
一、基礎知識(60分)
1、讀拼音,寫詞語。(10分)
luò tuó wān yán ɡònɡ xiàn shāo huǐ shùn jiān
chénɡ fá pí láo biàn lùn xī ɡài yú chǔn
2、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並用「 √ 」標出。(4分)
浙江(zhé zhè) 啄食(zhuó zuó) 棲息(qī xī) 剝皮(bā bāo)
3、多音字組詞。(4分)
nán( ) juàn( ) sāi( ) tán( )
難 圈 塞 彈
nàn( ) quān( ) sài( ) dàn( )
4、比一比,組詞。(4分)
忘( ) 繞( ) 采( ) 徽( )
妄( ) 饒( ) 睬( ) 微( )
5、先將成語中的錯別字用「_」標出,並把正確的字寫在( )里。(4分)
清撤見底( ) 賞心閱目( ) 氣極敗壞( ) 攻棋不備( )
具精會神( ) 魚慣而行( ) 迷或不解( ) 波闌壯闊( )
6、在( )里填上合適的詞語。(8分)
( )的鮮花 ( )地奔跑 表演得( ) 盡情地( )
7、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 )里。(4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攀」字應先查( )
A、「 棧」字部 B、 「 大 」字部 C、「 林 」字部 D、「 手 」字部
(2)選詞填空。
一隻美麗的蝴蝶,( )落在了小姑娘那胖乎乎的手上。
A、竟然 B、果然 C、自然
(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 )的詩句。
A、王維 B、蘇軾 C、陶淵明 D、白居易
(4) 下面句子中引號的作用是( )
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的稱謂 C、表示特殊含義
8、按要求寫句子。(14分)
(1)改寫句子。
①有哪一個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改寫成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盲女孩抓住了睜著眼睛的蝴蝶。
改寫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寫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①在慶「六•一」活動中,我校的全體師生和班主任老師登台表演了文藝節目。
②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受了我。
(3)造句。
①從詞語「悄然、贊賞、爭先恐後、氣喘吁吁」中,任選一個造句。
② 雖然......但是.......
9、填空。(8分)
(1)把下面語句補充完整。
①愛人者,人恆愛之; 。
②水滴穿石— 。
(2)先把詩句補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童孫未解供耕織, 。」詩句選自宋代詩人范成大的《
》。其中「未解」的意思是 。「供」的意思是 。詩句的意思是: 。
得分
二、閱讀(15分)
(一)閱讀語段,回答問題。(5分)
有一次,我用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1、按原文填空。(1分)
2、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1分)
慌張——( ) 愛惜——( )
3、這段話主要寫 (1分)
4、劃「——」線句子的含義是什麼?(2分)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0分)
||看完電視以後,老王一整夜都沒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漢打電話,直到九點,那端才傳來兒子的聲音:「爸,什麼事?」老王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寒潮快到武漢了,厚衣服准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寄......」
兒子漫不經心地說:「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說。」老王絮絮叨叨,兒子不耐煩了,說:「知道了,知道了。」說完就放下電話。||
||老王剛准備再撥過去,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打來的,聲音有點兒發顫:「天氣預報說,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沒有?」寒風陣陣,穿過窗戶的縫隙吹進室內,老王還來不及答話,打了一個大噴嚏。
母親聽到兒子的噴嚏聲可急了 已經感冒了吧 怎麼這么不聽話 從小就不愛加衣服 絮絮叨叨,從他七歲時的「劣跡」說起。老王趕緊截住母親的話:「媽,你那邊天氣怎麼樣呀?」老人回答道:「雪還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襲的清晨,老王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武漢的兒子,卻忘了勻一些給住在北風起處的故鄉的已經年過七旬的老母親。
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麼竟是這樣的?老王自己都有點發愣。
1、給第四自然段沒有標點的地方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1分)
急忙——( ) 到達——( )
3、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括弧里。(1分)
老王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武漢的兒子....... ( )
A、拉 B、牽涉 C、掛念
4、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寫的是:
(2分) 5、給短文加一個題目,最合適的一項是( )。 (填序號) (1分)
A、母親的電話 B、父親的嘮叨 C、牽掛 D、電話
6、文中表現老王和老母親說話時共同特點的一個詞語是 。(1分)
7「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麼竟是這樣的?」含義是什麼?(2分)
得分
三、習作(25分)
題目: ,我想對你說
要求:
1、先想一想,你想對誰說;然後把題目補充完整。
2、再想一想,你想說什麼,然後把你想說的話寫具體。
3、語句通順,字跡工整,不寫錯別字,300字以上。參考資料:xzxmxm368680
④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蘇教版,第八課全文。
劉備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但都沒有見著。
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得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張飛答應不再無禮,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裡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卧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
諸葛亮出山後,劉備把他當做自己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高興地對關羽、張飛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⑤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四(下)的教材內容主要是生命世界和物質科學兩方面。教材編排的意圖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特點:問題—假設—驗證—結論,這和科學家工作沒什麼兩樣,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是科學家。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這也是科學課真正的精神和內涵。本學期,學生探究對象是認識事物的性質和相互關系,共安排了5個教學單元:《骨骼與肌肉》、《養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調查與預測》。從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導性探究為主,逐步過渡到指導性探究,為以後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礎。本學期的科學探究首次涉及對比實驗,教師要細心引導,要具體指導操作的方法,帶領學生經歷「預測—設計並進行實驗—整理分析收集的證據—表達與交流」科學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變數。從過程與方法上看,在觀察與測量的基礎上,學習假設與收集證據,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理解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整理加工,在此基礎上形成結論和解釋,驗證自己的假設。養成大膽假設、仔細實驗、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和敢於闡明自己的觀點,虛心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評議或質疑,反思改進自己的探究過程的合作探究態度,使學生知道科學也需要共享。
第一單元《骨骼與肌肉》,教材設計了觸摸、模擬、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動,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認識骨骼、關節、肌肉的運動作用,了解自己的運動機理,懂得運動系統的衛生保健知識。
第二單元《養蠶》讓學生親身經歷一次完整的養蠶過程,觀察到一個生命的完整周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與偉大,體驗到為養蠶所付出的辛苦勞動和養蠶成功的快樂(與三年級的種植相聯系),在知識、情感、態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的收益,在養蠶活動結束後,教師要組織一場養蠶活動交流會,讓學生回顧養蠶的經歷,展示自己在養蠶活動中的研究成果。
第三單元《物質的運動》選取了力學中可直接感受的「運動」內容,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運動是物質的基本規律之一,判斷物體是否運動要用參照物作為判斷標准,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物體的運動狀況,學會簡單的定量觀察,學會辯證地看問題,本單元出現用控制變數的方法去探究影響小車的運動的快慢的因素和擺的快慢因素,這是學生探究能力的一個跨越,教師要對學生探究方法作具體的指導,要讓學生知道要保證實驗的公平,實驗結果的公正和客觀,實驗中有些條件不能改變,有些條件需要改變,但每次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在探究過程中,要求學生大膽假設,周密計劃,認真操作,仔細觀察,要尊重事實,要做好原始記錄,要用數據說話,教師的角色由初始的「幫」到「扶」,漸漸到「放」。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圍繞力的存在,力的表現和作用,就力在哪裡,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方向,力有大小及彈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氣體和液體的阻力來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通過對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綜合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自主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第五單元《調查與預測》,調查和預測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讓學生知道在什麼情況應採用調查,調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預測是對事物的未來作出科學猜測,預測要有依據。
二、教學建議:
1、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材編寫組提供的教學素材,有嚴密的邏輯性、思想性、結構性,是編寫組集體智慧的結晶。但不可否認,教材很難顧及不同區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因此教師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對教學內容作出調整。四(下)將《骨骼與肌肉》安排在二月份,在氣候還比較寒冷的情況下,學生穿著厚重的棉衣,難以通過觸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內。《養蠶》受氣溫影響也很大,建議將這兩個單元推遲,先進行三、四單元教學,待氣溫升高時,再進行一、二單元教學。教學《養蠶》單元時還需注意,養蠶活動時間較長,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好養蠶計劃,認真記好養蠶日記。教學時穿插在其他單元中進行,採用大小課的方式,定期交流觀察日記,適時進行階段性評價,最後舉行養蠶經驗交流會,全面總結養蠶的收獲。
2、加強學科溝通。養蠶活動持續時間長,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當前的教育現實中,肯定會受到來自語、數、英教師及家長的阻力,科學教師要與班主任多溝通聯系,將養蠶活動與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平時請班主任指導孩子們寫養蠶日記;蠶吐絲結繭時,還可集中在作文課上觀察,然後寫篇作文。在培養孩子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作文水平,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班主任的重視與積極參與,可將各方面對養蠶活動的阻力降至最低。
3、教師要先於學生「下水探究」。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習科學是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教師僅僅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夥伴。教師的「教」要立足於學生的「學」,服務於學生的學,要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本學期的教材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會控制變數」,因此教師要做科學探究的先行者,先於學生去經歷、體驗和發現。用孩子們的眼光去看待科學,用孩子們的心去體驗科學理解他們的驚奇與幼稚地思考,理解他們的個性化的表述,真正做到「蹲下來教科學」。教師的「下水探究」可以擺脫以往「坐而論道」的弊端,在一個可預設的情境中,教師以學習者的角色,設身處地地去實踐,以探知水之深淺,路之難易,教師可根據下水探究的體驗,在情感態度方面對學生做出恰當的發展性評價。
4、要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探究。嚴謹是科學的顯著標志之一,嚴謹表現為科學的任何結論都需要有事實為依據,離開了事實的支撐,任何科學結論都無法存在,在研究「小車的運動」「擺」等過程中,學生開始用「控制變數」的方法收集證據,教師要明確要求學生做好原始記錄,注意保留且不能隨便塗改數據,每次實驗需做三次以上,求得中間值或平均值,全班採用統一的方法,培養學生用數據說話。毅力是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之一。科學探究是一種非常辛苦的勞動,需要研究者堅忍不拔,持之以恆。教師要告訴學生,養蠶是一項長期活動,需要他們付出辛勤的勞動,要鼓勵學生在養蠶過程中自選課題,開展一些探究性活動,教師要給予階段性表揚,鼓勵他們堅持就是勝利。通過活動鍛煉能力、培養意志。
5、對學生的評價要科學、客觀、公正。對學生評價的標準是科學素養的提高,全面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情況,對學生的評價要避免重知識輕過程,重分數輕能力。試卷並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方法,科學日記、科學實驗報告,科學成果展示都可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實踐證明,在科學探究中表現最好的往往是語文、數學成績中下等生,科學教師評價他們時不能受其干擾。
三、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注
1 2.6~2.7 期初准備 2月6日上課
2 2.8~2.14 1.1 骨骼 1.2關節
3 2.15~2.21 1.3肌肉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4 2.22~2.28 單元評價 2.1我們來養蠶
5 3.1~3.7 2.2給蠶寶寶記日記(2課時)
6 3.8~3.14 2.3我們來抽絲 2.4養蠶經驗交流會
7 3.15~3.21 2.4養蠶經驗交流會 3.1 一切都在運動中
8 3.22~3.28 3.2運動的快慢 3.3運動的方式
9 3.29~4.4 3.4小車的運動 清明放假
10 4.5~4.11 3.4小車的運動 3.5擺
11 4.12~4.18 3.5擺 單元評價
12 4.19~4.25 4.1力在哪裡 期中考試
13 4.26~5.2 4.1力在哪裡 勞動節放假
14 5.3~5.9 4.2物體形狀改變以後(2課時)
15 5.10~5.16 4.3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4.4摩擦力的秘密
16 5.17~5.23 4.4摩擦力的秘密 4.5降落傘
17 5.24~5.30 4.5降落傘 端午節放假
18 5.31~6.6 5.1調查 5.2預測
19 6. 7~6.13 整理與復習
20 6.14~6.20 期末考察與評價
21 6.21~6.27
22 6.28~7.4 放暑假
⑥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有哪些
有以下課文
1、走,我們去植樹
2、第一朵杏花
3、燕子
4、古詩兩首
5、蘋果里的五角星
6、最佳路徑
7、人類的「老師」
8、三顧茅廬
9、祁黃羊
10、公儀休拒收禮物
11、永遠的白衣戰士
12、「番茄太陽」
13、第一次抱母親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15、鳥語
16、天鵝的故事
17、生命的壯歌
18、特殊的葬禮
19、沙漠中的綠洲
20、雲雀的心願
21、古詩兩首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23、黃河的主人
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在全國的使用量排第二,近20個省市自治區的至少1000萬小學生在同時使用,此次是根據新課程標准全面修訂。其中會刪去一些毫無童趣,或過分陳舊的篇目,語言也會更具時代性,更加生活化,不過,網路語言不會收錄,比如『有木有』等詞彙
拓展回答
蘇教版是指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中小學教材,簡稱蘇教版教材。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教材,稱為蘇教版。
廣義上的蘇教版教材不僅包括了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還有譯林出版社(譯林版主要出版英語教材),江蘇科技出版社(蘇科版主要是部分初中數學物理教材),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蘇少版主要是音樂美術類教材),以及江蘇人民出版社(蘇人版主要是政治教材)等教材。此外,因江蘇省組建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因此在部分場合使用了「鳳凰版教材」或類似稱呼。
網路——蘇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