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

發布時間:2020-12-20 21:19:29

Ⅰ 四年級下冊語文全解與你一主題內容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農村,農村生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2、農村生活有著許許多多的優點,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物質條件比現在差得多,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沒有車輛,交通落後,農村成了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當時社會動盪,連年戰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目睹著這一切,他渴望見到農村平靜、安寧、幸福的生活。今天,他來到了農村,終於找到了他嚮往的地方。 投影「清貧樂村居」圖 3、圖上是怎樣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對照畫面學生練說) 4、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准備用什麼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詩人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清貧樂村居」。配樂朗讀。 二、初學詩意 1、自由讀文,注意讀准字音。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正音) 3、集體交流檢查,指名同學讀文、點評。(指正讀音bāo剝) 4、男女生賽讀,齊讀。 5、再讀課文,對照圖想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惑的地方? 6、交流收獲:(注意學生多元理解) 「茅檐低小……草」「最喜小……」 「大兒鋤豆……二兒……」 7、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翁媼」老年婦女 「卧剝」伏在地上剝東西 「吳音」吳地方言 8、對照插圖說說整首詩意。 9、指名學生試說,集體練說。 10、再對照詩意再現畫面,說說你眼前呈現出了哪些畫面。 三、分塊品讀 1、教師引導過渡,出示「清貧樂村居」分解圖。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場面來理解、想像、解說。 3、學生自由選擇准備。(想像要豐富) 4、集體交流。(體會與指導讀書相結合) (1)小兒卧剝蓮蓬。我似乎看到了、聽到了…… (2)大兒鋤豆溪東。 (3)「二兒正織雞籠」二兒會怎樣想…… (4)「醉里吳相媚好,……翁媼」 這一對老人會聊些什麼?(大兒、二兒、小兒……以後的生活) 指名讀這二句話,想像這是一幅什麼景象。 四、延伸: 1、如果我們繼續往裡走,還會見到什麼畫面? 2、同桌互說交流。 3、指名說。 4、辛棄疾看到這樣的景象,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5、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五、再讀課文,品味情感,表達了什麼感情。 六、小結、作業 選擇剛才你選擇的畫面,把你想寫的話寫下來。 課文資料參考: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人。 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對白發老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還帶著幾分醉意。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制鳥籠;還有那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在草地上剝蓮蓬。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嚮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上四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一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里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卧」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家生活畫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卧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Ⅱ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每個單元的主題

教材設計了8 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 故事長廊。

Ⅲ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四套,寫一篇論文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來科學研究與撰寫自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寫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搜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搜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
有些護理論文寫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Ⅳ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叢書中的優美詞句,十萬火急,求大師幫忙,

現在,我再次見到這燈光,有了一種親切之感.
2、霧,永遠似紗,似煙,似雲.
3、霧,帶給人們太多的遐想,又有太多的迷茫.
4、五月,斜風細雨,氤氳霧蒙蒙地美.
5、天,還是湛藍的天;雲,也還是潔白的雲.
6、桃林,夢中的蒼翠之林,神奇的千古神話之林.
7、所有的虛幻,在陽光下,無所遁形.
8、樹木旁邊是一層水霧,為村子增添了幾分仙境般的感覺.
9、樹林里,自然也少不了一層水霧籠罩著.
10、失去了自我的人,多麼可怕!
11、失去了本真的世界,多麼可怕!
12、山巒,樹木,村莊,公路,全部籠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13、那海市蜃樓的景觀,在她的手中,神話般的呈現出來.
14、雨滴滴落在林間的小路上.
15、有的水珠順著樹干一直流到樹根.
16、一團迷霧從前方不遠處滾滾散開.
17、細細的春雨讓世界變得和平而且寧靜.
18、霧中觀花,水中望月中,世界,模糊了.
19、花兒無語,花下堅挺的綠無語,淺淺淡淡的香無語.
20、樹,變成了是乳白色的影子.
21、江南的美就是陰雨綿綿,江南的韻就是斜風細雨.
22、山溝,槐花綻放依舊,一股感動的暖流卻湧上了心頭.
23、山,變成了乳白色的影子.
24、兩側山峰夾峙,陡壁峭立,樹木蒼翠,鬱郁蔥蔥.
25、靜默的山,流動的水,一動一靜,構成一幅美妙和諧的溝底風景畫.
26、經過一場秋雨的洗禮,林間透著涼意,被氤氳的水汽彌漫著.
27、她像一位畫家,盡情揮灑著畫筆,描摹著世間萬物.
28、山溝,溪水,小道,槐花,漸漸淡出了我的視線.
29、田野上方覆蓋著一層煙霧,迷迷濛蒙的,彷彿一幅大肆渲染的水墨畫.
30、霧,像一個披著淡淡乳白色婚紗的女子,羞答答的,從天而降.
31、花兒開在草地邊緣,靜靜地釋放淺淺淡淡的香.
32、河堤上的柳樹,穿上一身綠裝.
33、風,時而掠過頭頂,時而撫著臉頰.
34、分辨不出五月里秀麗群山鬱郁蔥蔥,只有朦朧的美.
35、燈光雖然昏暗,但仍能激起我的情緒.
36、當萬道金光噴薄而出時,大霧,便漸漸的散去.
37、大霧,給人們送來了浪漫的美麗,也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
38、油菜,像風燭殘年的老人,被歲月壓彎了腰.
39、呈現給你的,是一份靜謐,一份安逸,一份神秘.
40、這條路,我曾無數次走過!
41、站在小草上,望著沉浸在煙雨中的村莊,感到格外寂靜.
42、遠處環繞的群山,被霏霏細雨覆蓋著,霧蒙蒙地.
43、原本

Ⅳ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二 曾文怎麼寫

沒有看到原文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Ⅵ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1讀後感400字作文(2016年)

《生命 生命》讀後感
讀了《生命 生命》這一課,讓我明白了許多.起初回,我也不明白生命是什麼,但是讀答完了,我明白了生命就是活在的意義.
讀了「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這一句,彷彿我也感受到那種生命力,種子不怕困難,用自己的嫩芽沖破就堅硬無比的外殼,不受周圍環境的干擾,它知道自己生長在一個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但它並不難過,而是勇敢地面對.我很敬佩它那種不屈的精神.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從句話我聯想到那些失業人士,他們都認為自己已經不能再走進這個社會,而自行了斷,一死了之.我想對他們說:「你們不能不愛惜生命,應該愛惜生命.敗了,也應該自己站起來,應該充實自己,重新走入這個社會才對.
一想到自己,覺得很慚愧.以前,我看見一隻小螞蟻都要把這條小生命弄死.現在,每當我發現有一隻螞蟻在咬我,想弄死它的時候,就想起它畢竟也是一條小生命啊!我打消了這個念頭,輕輕把它放到地上,讓它回到自己的家.
學了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能放棄生命,我應該珍惜生命,我必須對自己負責,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Ⅶ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叢書讀後感250個字

《語文主題叢書》讀後感

《語文主題叢書》是大家都不陌生的。這是一套充滿真情與愛的叢版書,而它也權是一位無私奉獻給我們知識道理的無聲老師。讀了這叢書,可以讓你感受到這個世界不僅僅有罪惡與戰爭,它還有善良與和平,總之這叢書包涵了世界上所有的善良與罪惡,它可以讓你感受到這個社會大家庭的善良之愛,也可以讓你感受到這個社會的罪惡之情。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書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語文主題叢書》就是這樣的一套書。

Ⅷ 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叢書《理想的光輝》的課文《蓋茨壯舉》的背後的文章

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下冊語文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