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語文五年級上冊13課ppt

語文五年級上冊13課ppt

發布時間:2020-12-20 20:17:35

1.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3課的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3課《園明園的毀滅》,整篇課文內容如下:

2. 五年級上冊語文13課

有愛真好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誰也說不清到底是什麼:一個是時間,另一個,就是愛。 愛無處不在,卻又不會輕易被人知曉。它埋藏在每一個生命中的深處,它是靈魂中最本真的東西。出於愛,生靈繁衍至今,人們和平共處。愛是舔犢之情,是兩情相悅,是超越物種或…………

那天我懂得了什麼叫愛 愛,是一杯熱茶,它時時溫暖著我們;愛,是一滴眼淚,它時時震撼人心.

永遠走不出你愛的懷抱 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不管走多遠都走不出愛的懷抱。 穿越時光的隧道,那是2003年的一天,一個小女孩站在商場中央號啕大哭,身旁沒有父母。要怪就怪她在媽媽試衣服時亂跑,把一位陌生阿姨當是媽媽,跟著她好…………
愛是什麼?愛是一種很深奧的東西。愛,有同學們的關愛,有老師的教育,有父母的仁愛等等……

如果沒有愛,這個世界只有憎恨,嘲笑,冷漠,殘酷。不會有歡聲笑語,也不會有鳥語花香。到處都是殘殺,孤獨。就連天真的孩子們也互相侮辱,誰也不理誰。學校的課堂上只有嚴厲的批評,沒有同學叫「好」的聲音。

朋友們,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只要有一點愛,世界就是美好的。讓我們學會去愛,用心去愛吧!

愛,有喜愛。這是一種最普通的愛。這種愛會牽著你,讓你快樂,開心。這種愛,也是最不真誠的愛。只能和喜歡比較。可是這種愛,好象不能離開你,這種愛,不是別人給予你的愛。

3.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配套練習13課,全部

1.lan ju cheng lu 2.屋檐 皺起 踮起抄 偷竊 酸 3.害怕 支持襲 貪心 充分 4.叔叔依依不捨地告別親人,登上去美國的班機。 5.(1)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高興)(2)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依依不捨) (3)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狠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既快樂又懼怕) 6.(1)立而之年30歲 不惑之年40歲 知命之年50歲 耳順之年60歲 (2)1.人家都說人到30不學藝,你的母親卻又捧起了書本,上什麼走讀。 2.買書,讀書,寫書是你爸爸生命的寄託和生活的全部內容。 (3)1.意思相近的句子:我們家有的是桑葉,不愁把你養成一條白白胖胖的蟲兒。 2.我這樣認為的理由:「桑葉」是「書」的一種形象比喻,「吃桑葉長大」意思就是讀書長大。

4. 五年級上冊13課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13課《釣魚的啟示》

課文:

那一年,我剛滿11歲。有一天,像往常一樣,我隨著父親去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上去釣魚。
那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傢伙上鉤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也許是魚想擺脫我的魚鉤,不停地跳躍著並甩動尾巴,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裡去。大鱸魚有力地擺動著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轉眼間34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個夜晚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教材說明
〔解題〕
本文為一篇敘事性作品。敘述了「我」11歲時隨父親去釣魚這件事給「我」的一生帶來的不可磨滅的影響。
〔結構分析〕
本文通過回憶「我」11歲時隨父親去釣鱸魚的事,說明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是人面對種種誘惑時應該把握的道德准則。全文共11個自然段,按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回憶「我」11歲時隨父親去釣魚的事。
第一層(第1~3自然段),寫11歲時,「我」隨父親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傍晚去釣魚,我釣到了一條好大的鱸魚。
第二層(第4~10自然段),寫父親讓「我」把魚放了,「我」非常不理解,心情沮喪極了。
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寫釣魚這件事對「我」的一生產生的深遠影響。
〔語意理解〕
「啊,好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這段文字描寫了「我」釣上大魚之後的情緒:得意揚揚。對於一個剛滿11歲的孩子來說,等了好長好長時間,終於釣上一條漂亮的魚,而且這條魚非常大,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大,而且真的是條以兇猛著稱的鱸魚!那種成就感當然不言而喻,那種得意是發自內心的驕傲、自豪和高興。「鱸魚」,體側扁,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鰭有黑斑,口大,下頜突出。性兇猛,吃魚蝦等。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產卵。
「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暗示父親的內心在思考,也在進行著思想斗爭。促使父親稍做猶豫和遲疑的原因有三:一、看著年僅11歲的「我」因釣上大魚而興奮不已,父親不願意打擊「我」成功的喜悅;二、那條罕見的大魚,父親在心裡也是捨不得把它放掉的;三、父親心裡在想,以怎樣的方式對「我」說,必須把魚放回去。
「我急切地問道……」「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了聲。」
這兩句生動地表現了「我」對父親讓「我」把魚放回去的不理解和對抗。「我」一方面因為要失去好不容易釣上來的大魚而著急,另一方面因為父親非要「我」把魚放掉而氣憤不平,甚至忘記了禮貌「大聲爭辯」,還「哭出了聲」。「急切」、「爭辯」、「哭出了聲」等詞語生動地表現出孩子的心理。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這是「我」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沒有人看見我們,沒有人知道「我」在捕撈開放日的前兩個小時釣了一條大魚,我們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魚拿走。所以「我」帶著最後的僥幸,用目光乞求父親。可以想像到,一個11歲的小男孩,眼淚汪汪,可憐巴巴地哀求父親的模樣,很讓人同情,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心軟起來的。
「父親沉著臉,沒有看我,也沒有再說話。」
盡管「我」苦苦哀求,但父親不再有一句安慰或解釋的話語,他神情冷峻,用沉默表明了他堅決的態度:魚必須放回去!沒有商量的餘地。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面對原則性的問題絕不姑息和含糊。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沒有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裡去。」
這段話寫出了「我」無可奈何的心情:「我」的爭辯、哭泣和乞求都是沒有用的,「我」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了,只好極不情願地把魚放掉了。「慢慢」、「依依不捨」反映出「我」極不情願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我的情緒由先前的興高采烈,變成後來的無可奈何,到最後真是沮喪至極了。」
由興高采烈到無可奈何再到沮喪至極,是伴隨著釣上大魚直到放掉大魚的「我」的情感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對於一個剛滿11歲的小孩子來說,一定是終生難忘的。「沮喪」,灰心失望。「沮喪至極」,失望、灰心到了極點。
「我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的抉擇的時候,我都會想起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
本段前後的兩個「魚」,含義是不同的。「我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樣大的魚」是陳述事實,這里的「魚」就是指34年前那條大鱸魚。而「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中的「魚」,則將「魚」的含義引申了,這句話中的「魚」指物質的(比如金錢等)或精神的種種誘惑。如果34年前的那個夜晚,在沒人看到也沒人知曉的情況下,父親允許「我」拿走了那條大魚,那麼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當「我」面對種種誘惑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把道德原則放在第二位,甚至為了自己的私利無視道德原則。但正因為34年前那個夜晚,父親以他無可爭辯的原則性教育了「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即使沒人知道,都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我」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抵禦住種種誘惑,在私利與道德的抉擇中以道德准則規范自己的行為。由此可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件小小的事情,都會給他的成長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在孩子的教育中,堅持道德原則是多麼的重要!文章最後一段文字,以簡潔的語言說明了34年前的那個夜晚的「釣魚事件」給「我」一生帶來的重要影響,點明了中心和主題。
〔寫作特點〕
1.先敘事,後議論,結構簡潔,層次分明。
2.以平實的語言生動描述了孩子的情感變化過程,真實可信。
3.平凡的故事,深刻的道理,發人深思。

5. 語文書五年級上冊第13課正文圖片

6.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的主要內容

釣魚的啟示
詹姆斯·勒菲斯特

那年,我剛滿十一歲。有一天,像往常一樣,我跟著父親去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
那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我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傢伙上鉤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也許是魚想擺脫我的魚鉤,不停地甩動著魚尾並跳躍著,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十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哭出了聲。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裡。大鱸魚有力地擺動著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閱讀全文

與語文五年級上冊13課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