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4年級上冊(人教)24課給予是快樂的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聖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故事性強。文中小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感受,激發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教學本文的重難點是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2.詞句解析。
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這是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在篇末點題,揭示中心。這個不尋常的聖誕前夜,保羅被小男孩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將關愛送給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從而深切地感受到給予的快樂。這正是因為,愛可以啟迪愛,快樂能夠繁衍快樂;樂於奉獻,人生才會美好充實。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建議
1.這篇略讀課文的內容淺顯易懂,應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及引導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2.上課伊始,可以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探究文本內容,說說自己讀課題後想到了什麼。接著,請學生自讀課文,做到讀正確、讀流利,大體了解課文內容。檢查初讀效果後,再請學生仔細讀讀課文,然後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交流讀後的體會。
在學生暢談讀文體會的時候,教師可以相機引導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交流: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文中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很多。如,當小男孩聽保羅說自己的新車是哥哥贈送的時候,驚嘆地說:「哇!我希望……」我們本以為小男孩是希望也有一個能將新車作為聖誕禮物送給他的哥哥,卻沒有想到小男孩是「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石破天驚,不可思議。從小男孩對這輛新車羨慕的神情、輕輕撫摸的動作,以及「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等語言,都不能不讓人認為,他會和我們想像中的其他男孩一樣,希望有這樣一個哥哥,也希望得到一輛這樣的新車。可是結果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正是這樣,才讓我們看到了小男孩一心只想著給予而不是獲取的高尚品德,使我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動。
保羅面對這個素不相識的小男孩,竟發出了請他坐車兜風的邀請。此處也出乎預料,說明保羅的內心受到了震動,他被小男孩的語言所感動,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當小男孩在兜風的過程中提出「把車開到我家門口」的請求時,我們猜想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卻沒有料到小男孩從家裡背出了腿有殘疾的弟弟,讓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並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後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里看聖誕節櫥窗里的好東西。其實,從小男孩的內心來講,這是他對弟弟說的最自然、最朴實的話,可聽來卻是那樣令人感動。在又一次的出乎意料中,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小男孩純潔無瑕、美好無私的心靈和樂觀自信的性格。
故事的結尾也很出人意料:保羅把那個小弟弟抱進車里,同兄弟倆一起度過了聖誕節前夜。從保羅的行動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保羅再次被小男孩的行動所震撼,從心靈深處激發起無私助人的強烈願望。
3.在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闡述見解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自己的理解,並加深情感體驗。可以通過指名讀、分角色讀、評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表現出小男孩的自信、自強及對弟弟的關愛之情,表現出保羅的情感變化。
4.故事的結尾寫道:「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這里是個美好的想像空間,意蘊無窮,可以讓學生大膽想像:這個夜晚他們是怎樣度過的?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
5.為什麼「保羅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可以讓學生就此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可以聯系課文內容說,也可以擴展開去,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從而進一步感受給予的快樂。
6.課後「閱讀鏈接」中的小短文《給,永遠比拿愉快》,直抒胸臆,同樣表達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主題,是對課文的有機拓展,有利於學生情感的升華。在教學本課後,應留出時間讓學生讀一讀,然後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7.本文是這組教材的最後一篇課文,教學之後,可以讓學生把本組課文聯系起來再讀一讀,並閱讀主題相近的其他文章,如選讀課文中的《一個蘋果》,然後綜合自己讀書的感受,以「愛」為主題辦一份手抄報,或組織一次朗誦會或故事會,讓「愛」在學生心中孕育生長,並把愛的芬芳播撒到四方。
❷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24課給予是快樂的,《陽光課堂》上的題目。
美國 丹.克拉克
❸ 四年級上冊語文24課給予是快樂的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給予是快樂的》主要講了聖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原文(節選):
保羅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事。但是,保羅又錯了。
「麻煩你把車停在台階那裡,等我一下,好嗎?」
男孩跳下車,三步兩步跑上台階進了屋。不一會兒他出來了,背著一個小孩,顯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殘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階上,兩個人緊靠著坐下。
他指著保羅的車,說:「看見了嗎?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聖誕禮物!將來,我也要送你一輛這樣的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看我跟你講的那些好看的聖誕禮物了。」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那個男孩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3)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24給予是快樂擴展閱讀:
《給予是快樂的》出自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科書,作者是美國作者丹·克拉克。
《給予是快樂的》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朴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文章結尾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有助於理解課文。
❹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給予是快樂的》主要講了聖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原文(節選):
保羅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事。但是,保羅又錯了。
男孩跳下車,三步兩步跑上台階進了屋。不一會兒他出來了,背著一個小孩,顯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殘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階上,兩個人緊靠著坐下。
他指著保羅的車,說:「看見了嗎?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聖誕禮物!將來,我也要送你一輛這樣的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看我跟你講的那些好看的聖誕禮物了。」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那個男孩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4)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24給予是快樂擴展閱讀:
《給予是快樂的》出自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科書,作者是美國作者丹·克拉克。
《給予是快樂的》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朴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文章結尾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有助於理解課文。
作者簡介:
美國作者丹·克拉克出生於1940年,他一生有四十多種著作,這些著作以三十多種文字出版了一千萬冊以上。代表作有其《童年的終結》(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險》(1968)、《與拉瑪相會》(1973)、《天堂的噴泉》等。
❺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記述了保羅在聖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提示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
❻ 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4,給予是快樂的》中保羅是在___________這件事中,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保羅是在」一位哥哥背著他殘疾的弟弟、並且希望自己是一個能給弟弟回幸福的人「這件事中,體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給予是快樂的》出自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科書,作者是丹·克拉克。
課文講述了聖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6)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24給予是快樂擴展閱讀: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
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朴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可以以「自主探究」為主線,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
❼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24課給予是快樂的續寫該怎麼寫
模仿課文內容以前的書早沒了
❽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課題《給予是快樂的給》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他人,快樂自己。這一句句名言都告訴了我們給予是快樂的,幫助也是快樂的,只有你真心付出,別人也會這樣對你,將心比心是最大的快樂。